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名余曰正则兮 B.伏清白以死直兮
C.制芰荷以为衣兮 D.回朕车以复路兮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B.早实以蕃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D.又何以番吾生而安吾性耶?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史上最强台风重创菲律宾,受灾城市,哀鸿遍野,树木、汽车残骸遍布街道。
B. 在开心农场中,不仅能体验劳动乐趣,还能收获无公害蔬菜,真是两全其美。
C. 军人的血性不可能与生俱来,一挥而就,血性表现在战时,培养却在平常时。
D. 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倏忽之间,三年已过,吉光片羽,都为陈迹,令人唏噓。
4、以下诗句中所歌咏的历史人物,前后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莫问灵均昔日游,江篱春尽岸枫秋
B.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子长少不羁,发轫遍丘壑
C.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D. 讴云颂月无闻语,吐尽人间疾苦词/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民族地区应该积极建造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新型民族关系。
B.中美经贸摩擦使我们认识到必须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
C.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能否转化应用,对于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意义重大。
D.由于经济全球化冲击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导致传统文化出现危机。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空间站,被称为航天员的“太空之家”,是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为早日建好新的空间站,进而实现载人探月、火星探测等更长远目标,无数中国航天人夙兴夜寐,殚精竭虑。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就是这一征途上的重要节点,它搭起了空间站通向太空的“天梯”,将中国人在宇宙建站的梦想勾勒得更加清晰。
如果把空间站比作一个房子,要想建得好,离不开牢固的材料。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使命,就是把主要建材运上太空。搭好房子,还要添置物件,2017年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就像快递小哥,负责运输各类补给。房子布置妥当后,需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通过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进去“居住”。这三类火箭构成了我国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实现“房子+物品十人”的愿景。所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全面验证了火箭总体和各系统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协调性。这也说明:建设空间站,我们有能力正式动工了。
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航天综合实力,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从 “一室一厅”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到由3个舱体组成的“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的未来空间站,“户型”升级记录着中国载人航天近30年的科技探索与追梦历程。从“装修”看,无论是让航天员实现更久在轨停留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还是单翼翼展约30米、用以提供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的柔性太阳翼,都秉持着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理念,展现了中国科技进步的丰硕成果。
未来,除了核心舱“天和”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外,实验舱“问天”和“梦天”都将用于科学实验。
浩渺深空,行路漫长,接力“长征”,任重道远。当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宣告中国进入太空时代。现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让中国人在太空安家变为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人类在太空深处居住生活研究、勇攀科技高峰的又一个“家”。
(选自2020年6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空间站”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空间站是航天员居住的“太空之家”,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
B.空间站由房子、物品和人组成,标准的“户型”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
C.能否建设空间站,是衡量一个国家航天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唯一标准。
D.中国空间站将由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和“天和”三部分共同组成。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起了空间站通向太空的“天梯”,将中国人在宇宙建站的梦想勾勒得更加清晰。
B.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构成了我国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C.从“装修”看,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柔性太阳翼都秉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等理念,展现了中国科技进步的丰硕成果。
D.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邀游太空,到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太空安家梦。
7、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笑傲江湖》第七回描写合奏琴箫:“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声立止,箫声也即住了。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明月当空,树影在地。”《琵琶行》中与之运用相同手法表现演奏技巧高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从师观和《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观点相悖。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比喻、反问的手法批判了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径。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2)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______,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
(4)帘外雨潺潺,_____________。(李煜《浪淘沙令》
(5)_____________,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6)_____________,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已《鹊踏枝》)
(7)_____________,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浣溪沙》)
(8)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作者回家途中愉悦畅快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幕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小鸟清脆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表现的活灵活现。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为赤壁怀古诗词,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侥幸取得赤壁大战的成功,苏轼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赏其战场上的指挥若定。
11、(1)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___,归思难收。(《八声甘州》柳永)
(2)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韩愈)
(3)位卑则足羞,_________。(《师说》韩愈)
(4)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 郴州旅社》秦观)
(5)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饮酒》陶渊明)
(6)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7)皮之不存,________? (《左传》)
(8)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刘禹锡)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的军容盛状。
13、诗歌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分析“寒灯”这个意象在诗中所起的作用。
【2】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什么样的心情?
14、文言文阅读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①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②,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③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两段文字分别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第1、5章)
孟轲,驺(zōu)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注)①比:为,替。②耨:nòu,锄草。③梃:棍棒。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夺不餍餍:满足
B.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悌:孝敬父母
C.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务:努力从事
D.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序:依次序整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B.①夫谁与王敌②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①南辱于楚 ②得复见将军于此
D.①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属于孟子的仁政主张的一项是
①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②王亦曰仁义而已矣
③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④故曰:“仁者无敌。”
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 ⑥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反对追求“利”,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抛弃父母,弑杀君王,正是因为互相争夺利益,而“仁义”则是解决这些弊端的根本。
B.孟子批评那些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C.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而孟子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因此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
D.孟子对孔子的学说不但有所继承,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选文第一、二段所体现的即是这种思想主张。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2)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1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文化不仅蕴藏在经典著作里,而且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为你所熟悉的一种情感,一种习俗,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