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选项中,符合事物发展内在逻辑的是( )
①政府必须实行政务公开→主动接受人民监督→提高依法执政能力
②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
④监察机关开展廉政建设→依法行政→保持公权力行使的廉洁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中国生态系统管理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设计与评估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一系列科技进展( )
①加大科技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率
②离不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③得益于我国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④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支持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上,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同心协力、蹲厉奋发,绚丽的民族团结之花,将为祖国增添更多风采。下列措施有助于增进民族团结的是( )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方针
②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
③开展“穗新一家亲”“吃一碗拉面、交一个朋友”等联谊活动
④广州积极投入财政援助资金,选派扶贫干部,助力民族地区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主要是( )
A.“民惟邦本”
B.“五位一体”
C.“天人合一”
D.“四个全面”
5、2023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重要文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指出: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我国如此重视教育,是因为( )
A.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教育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C.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教育
6、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 )
①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继承④事关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3年5月17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上述两则时事反映的共同主题为( )
A.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B.推进依法治国战略
C.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D.完善人才强国战略
8、5000年的文明连绵不断,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多姿多彩。这是举世瞩目的,也是独特的。自信的中国人( )
A.对国家有认同
B.对文化有底气
C.对发展有信心
D.对未来有期盼
9、中国人民迸发的创造力,正在造就着一个又一个奇迹。电影主题曲《新的天地》唱道:“我们自信,我们前行,看中华儿女走向新的天地!”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 )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决定性胜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完善,随着人口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相继推出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全面三孩”等政策。这有利于( )
A.正视发展挑战,取消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B.减少我国大量的人口流动,迅速提高人口数量
C.解决老龄化加剧问题,促使经济适应人口发展
D.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11、在近几年援疆工作中,苏州市着力帮助推进新疆安居富民、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这有助于( )
A.促进新疆发展,率先共同富裕
B.贯彻“一国两制”,维护社会稳定
C.坚持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平等
D.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共同繁荣
12、下图漫画《权力清单》,政府公开权力清单,有利于( )
①推进依法行政
②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大事
③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④体现政府的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3、2023年6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这说明( )
①中国式现代化传承了中国古老文明
②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
③中国式现代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④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增强我国文化自信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了将深圳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关于深圳经验对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启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以私营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D.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15、政府的宗旨是( )
A.为人民服务
B.构建和谐社会
C.建设社会主义
D.依法行政
16、桂林政府着力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为基层群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一站式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办事需求。这一举措有利于( )
A.政府政务公开,促进决策科学化
B.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调动参与热情
C.政府依法行政,构建服务型政府
D.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从根源上杜绝腐败
17、2023年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20年来,北川羌族自治县沐浴着党的光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道路,在山东、浙江等地的对口帮扶下,北川引进农技专家,发展羌族特色产业。如今,北川经济发展程度、人民生活水平皆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羌山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羌山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 )
①羌山大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②羌族同胞坚持党的领导,守望相助齐心奋斗发展家乡
③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互助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④国家加大对北川的支持力度,不断输入技术、管理、人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这表明( )
A.改革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B.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C.改革是引领发展的决定因素
D.改革开放可以解决发展中的一切问题
19、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再到新时代“两个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安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征程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
C.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②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③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④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
请对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辨析。
22、在全球范围内,局部战争时有发生,地区冲突持续不断,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据报道,近20年来,美国在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等多国发动空袭超过九万次,在空袭中丧生的平民最高达4.8万名。据此,小吴得出结论:战争与冲突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请你对小吴的结论进行辨析。
23、 近年来,中国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展现出了新变化、新高度、新气象;“中国梦”绘出当代中国最美的图景,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围绕上述材料,甲乙同学们发表各自看法。
请辨析以上同学的观点。
24、我们应清醒认识到,当前,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经济发展中“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原创性的创新需要加强,“少年强,则中国强。”因此,加强创新,必须重视教育。
为什么说加强创新,必须重视教育?
25、【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某校九(3)班“观天下大事,论国计民生”兴趣学习小组收集了一些材料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展示改革发展成果】小张同学收集到了以下数据:
年份 |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978年 | 2683 | 133 |
2014年 | 636463 | 20167 |
(1)上述图表说明了什么?图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探讨改革开放的原因】小李同学收集到了以下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探寻改革发展路径】小王同学收集到了以下材料:《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发挥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火车头”牵引作用。
(3)从我国国情角度分析我们为什么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26、建设法治中国
(1)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2)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分别应做什么?
(3)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2014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2.5亿元,增幅达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155元,增幅达9.2%。
材料二:2015年2月28日,宁波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功实现“四连冠”的目标。全国文明城市这份荣誉,是对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港口城市建设、市民群众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是宁波的一张靓丽名片。
材料三:“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没有市民群众的参与,就没有全国文明城市的蝉联。”宁波市市长卢子跃说。一直以来,全市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添砖加瓦。
(1)“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评选活动属于哪一建设?对宁波发展有何意义?(3分)
(2)结合材料谈谈宁波能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原因。(3分)
(3)“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对此,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珍惜和发扬宁波“全国文明城市”这份荣誉?(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2020年中国声音 | 问题 |
勇担当 |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 (1)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
敢作为 | 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 (2)材料表明全社会形成了怎样的社会共识? |
解难题 | 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3)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坚持创新的原因? |
惠民生 | 中国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 (4)党和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