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白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     

    ①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说明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③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息息相关

    ④启发我们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暂停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2023年12月12日,习主席在对越友好访问期间,中越双方同意发表《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该事件充分表明中国(     

    A.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

    C.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D.领导制定全球性发展规则

  • 3、202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全球第一例茶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这(     

    ①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消除文化多样性

    ②可以推动茶文化和茶产业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③印证了我国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所作贡献最大

    ④启示我们要珍惜手中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 4、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这份“成绩单”(       

    ①意味着我国经济总量持续不断地攀升               

    ②彰显了中国经济强大韧劲和旺盛活力

    ③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现实挑战               

    ④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近代以来,强国富民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并行走在实现的道路上。下列实现奋斗目标的历史事件与发生时间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①开启改革开放          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

  • 6、2023年10月9日,邳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征集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议,市民可以通过登陆邳州市政府网站、寄发电子邮件、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一做法(     

    ①反映出我国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②体现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科学决策④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品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外在风景。一些不经意的瞬间,常常闪烁着社会温情。下列行为中折射出社会温情的有(     

    ①旅游高峰期间,市民自发组织接送游客

    ②外卖小哥在斑马线上挡住车流,护送老人过街

    ③妈妈为保持家中清洁,将杂物堆在楼道

    ④民警默默伸手托起路人背篓,帮他减轻负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8、制度创新助力科技创新。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的第29届北京科技周顺利开幕

    B.烟台市教育局出台《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意见》

    C.我国积极构建新型举国体制,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

    D.在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创新综合能力排名全球第11位

  • 9、“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推进政务公开

    C.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简化政府的权力

  • 10、惠东某社区十几位居民代表齐聚“小巷议事厅”,围绕停车棚建设问题提出建议,社区居委会综合居民意见后,完善了停车棚建设方案并实施。这说明(     

    A.我国公民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有利于居民直接行使决策权

    C.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D.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 11、李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我们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也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②“两岸一家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④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下侧漫画形象地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       

       

    A.走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C.凝聚中国力量

    D.全面从严治党

  • 13、人民网开设“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后,各地网友踊跃参与,上线12小时收到有效留言近万件。其中留言量前十的省区市分别是: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北京、河北、湖南、湖北、安徽、四川。这突出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是(     

    A.专家咨询制度

    B.社会听证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 14、广西对全区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自2023年11月1日起执行,调整之后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由1810元上调至1990元,二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由1580元上调至1840元,三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由1430元上调至1690元。这体现(     

    A.共同繁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政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

    D.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 15、公益智能琴房、公益智能健身房……出现在了深圳的大街小巷。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步行15分钟左右的半径范围内,打造多业态集聚性社区服务圈——这,就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了提升群众参与公共文体服务体验感,深圳市政府在不断尝试探索中构建高质量城市公共文体服务供给新格局和新机制。对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动城市公共文体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

    B.深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早日实现同步富裕

    C.群众在体验智能型文体服务中感受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D.这样的尝试和探索对于缓解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有积极意义

  • 16、材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玻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①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②是中国精神的全部体现

    ③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④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充分彰显了改革开放是我们前进道路上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法宝、关键一招。因为改革开放是(     

    A.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B.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C.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D.强国之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 18、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民族地区摘穷帽、拔穷根,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经济总量翻番,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日子节节高,民生保障水平日益提升;社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这些发展成绩的取得(     

    ①说明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增进群众福祉

    ②体现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高度自治的方针

    ③离不开民族地区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④彰显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9、全国妇联揭晓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1000户家庭获选。这些家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文明新风方面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全国妇联开展此项活动旨在(     

    A.保障每个家庭都和谐友爱

    B.迅速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

    C.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D.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直线1的变化体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横坐标可能是(     

    ①转变发展,优化经济结构

    ②提升环境质量,降低资源利用率

    ③依靠外来技术,加快科技创新

    ④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担当尽责促成长】材料二 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作出相应调整。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关于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调整。会议上将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这意味着12周岁至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等,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小艳和小俊同学对此展开了讨论。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评析两位同学的观点。

  • 22、材料:在一节主题为《弘扬法治精神,捍卫法律尊严》的班会课上。九年(1)班的同学纷纷对“法治”一词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王同学认为,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青少年不是执法者,所以与建设法治国家无关。

    小李同学认为,法治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只有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法治才能能实现。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对小王和小李的观点进行辨析:

  • 23、目前,世界刮起强劲的中国风,所以王敏认为我们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拒绝学习外来文化。

    判断:

    理由: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某校初三(1)班同学以“关注文化繁荣,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让我们共同参与探究与实践。

    第一小组【我思考】

    “中国,挺住!”一个总理在几个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上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都不会被打垮。“地震震毁了我们的家园,却震不垮我们的脊梁!

    (1)材料二中的“脊梁”指什么?(写出内涵)

    第二小组【我分析】

    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采用现代传媒技术,以文化综艺节目为载体,通过选手比拼、嘉宾点评等方式普及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该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普遍认可。

    (2)从文化的角度,请你指出《中国诗词大会》得到观众认可的原因。

    第三小组【我践行】

    2016年“五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广大青年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一谈作为青少年应树立怎样的学习观念。

     

  • 25、材料一:2014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必须立法先行,提高立法质量。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对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进行逐条审议、修改;20153月两会期间,政协会议讨论了立法法的修正案草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赞成2761票,反对8l票,弃权33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材料二:2014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提出了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

    1《立法法》的修订过程体现了哪些国情知识?4

    2为什么四个全面要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2

     

  • 26、维护民族团结  增强责任意识

    2015年8月中央第六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

    1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

    2请你从维护民族团结和做负责任公民的角度,对中学生提出建言。

     

  • 27、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雾霾的危害、产生原因、治理困难以及经验教训等。该纪录片总播放量迅速突破1.17亿,引发了网友的评论热潮,掀起一场指尖上的传播风暴。新任的环保部长陈吉宁看完视频后表示,柴静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从公众和健康的视角,换取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值得我们敬佩。

    小知识雾霾是雾和的统称。霾是一种天气现象,也称灰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便会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1请你列举两个产生雾霾天气的原因?2分

    2为了减少雾霾,请你向陈吉宁部长提一些建议。6分

     

  • 28、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创新史。谋未来就要谋创新。对此,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创新谋未来”为主题开展以下学习活动,收集资料如下:

    资料卡一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创新能力还要“显著提升”,到2035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1)请简要说明“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理由。

    资料卡二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请你为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言献策,写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