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下列选项中,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它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改革开放的目标……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这是中共的哪一次会议的内容?
A. 中共十八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六大
D. 中共十五大
3、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因素最有可能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五四爱国运动
C.国共合作的实现
D.国共两党对峙
5、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上个世纪70年代解决中国人温饱问题的人物是
A.邓稼先 B.焦裕禄 C.袁隆平 D.屠呦呦
6、为了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这支军队的司令员是( )
A. 刘少奇 B. 林彪 C. 彭德怀 D. 邓小平
7、1927年沈莱舟创办了“恒源祥”,1948年他成为绒线大王。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他说,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就能收股息,这有什么不好?国家对“恒源祥”改造形式是
A.按劳分配
B.互助合作
C.公私合营
D.自主经营
8、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什么形势( )
A. 交通运输业落后 B. 工业落后
C. 农村生活落后 D. 轻工业和商业落后
9、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 B.汕头 C.厦门 D.海南
10、下边漫画中的一位“母亲”怀抱中有两个“孩子”,她正在等待另一个“孩子”回来。据所学知识,你判断“另一个‘孩子’”很可能是(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南沙
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政企分离
B.增强企业活力
C.分配制度改革
D.所有制结构改革
12、“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材料意在说明我国
A.外交实践的深远影响
B.国防科技的重要作用
C.国民教育的关键地位
D.社会保障的现实意义
13、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 )
A.开国大典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渡江战役的胜利
D.海南岛的解放
14、下列哪座城市与描述最吻合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③五四运动后期的中心
④20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A. 南京 B. 北京 C. 上海 D. 武汉
15、二十世纪50年代,一名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表明处理两岸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和平统一
B.特区自治
C.一个中国
D.政治协商
17、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政府重视民生
②脱贫任务完成
③休闲需求增加
④法制体系逐步健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8、“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开放沿海城市
B.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建立上海浦东开放区
D.建立经济特区
19、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20、“跳槽”、“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上岗资格制度”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的提高
B.医保制度的建立
C.就业制度的变化
D.综合国力的提升
21、根据下列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颁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2、强军保障:强调军队_____________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是______。
(2)2001年,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事件是______。
(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事件是______。
25、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战略布局,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6、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______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上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8、2012年,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9、全方位外交:举措
(1)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国积极拓展________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3)中国广泛参与________、社会领域的活动。
(4)多次举办各种国际会议。
30、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________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31、列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
32、照片、地图、示意图是了解历史的好途径。看下面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站在中间拿着文稿正讲话的是谁?
(2)图二,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司令员是谁?
(3)看图三找出一五计划期间,我们辽宁省取得的成就。
(4)看图四举出我国在这一时期取得的“两弹一星”科技成就。
33、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军——
(2)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34、改革开放是一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另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剧《复兴之路》解说词
(1)指出材料一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起始是什么?
材料二:“在推动中国市场转型的诺多‘边缘革令’中,经济特区的开辟和发展,在推进中国向世界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经济特区被视为学习资本主义以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性的实验室。”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经济特区”的建立有哪些作用?
材料三: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指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是在那次会议上?
材料四:中国梦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
(5)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得到了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