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有哈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
A. 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 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 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2、下列关于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C.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D.两次会议的路线、方针、郑策都在实践中得到长期坚持
3、“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歌词中描绘即将进行的战争是
A.解放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越南战争
D.朝鲜内战
4、20世纪90年代初,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 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D. 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5、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时代楷模。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A.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D.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6、“我们根本否定‘文革’,但应该说‘文革’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是邓小平对文革的点评。文革最深刻的教训是
A.不能急于求成 B.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C.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7、下列建设成就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的是
①鞍山无缝钢管厂 ②南京长江大桥 ③大庆油田 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8、“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交优势的伟大科学家。”材料中的“他”是
A.邓稼先 B.屠呦呦 C.钱学森 D.袁隆平
9、2014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要学习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他”指的是
A.雷锋 B.王进喜 C.邓稼先 D.焦裕禄
10、完美收官,出自围棋术语“收官”。“收官”是指比赛在行将结束前的最后阶段时对于一些局部胜负的争夺,收官的好坏与否,可以影响到全局胜负的走向,因此是个很重要的阶段。现在“完美收官”已经被广泛运用,用于形容一项工作或者某件事情,终于圆满完成。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力争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完美收官。请问历史上的“一五”计划的执行是开始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1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关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习近平会见马英九②江泽民提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③胡锦涛会见连战④“九二共识”
A.③①④② B.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②③①
12、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 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 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 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1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发展赢得了相对比较稳定的环境。在这次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其中以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的战斗英雄是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罗盛教
D. 董存瑞
14、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的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亚非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 APEC会议
15、“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 B. 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 推动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
16、受新冠肺炎影响,今年寒假后不能正常开学,河南教育厅要求通过名师课堂、钉钉直播等方式,保障广大学生停课不停学。这些新型便捷的教学方式源于( )
A.航天技术的进步 B.网络技术的发展
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生物技术的突破
17、建国初期,一个四川农民分到了土地,政府进行这项改革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共同纲领》 D.《民法通则》
18、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外交成就的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开展全方位外交
19、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是于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的决议。主要内容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它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他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中国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包括
①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
②中国实行正确外交政策赢得亚非拉国家的支持
③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复兴,美国霸权地位下降
④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
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③“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④支付宝真是好,轻松一点付款了,方便快捷乐宝宝。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国旗一一
(2)新中国采取的纪年方法一一
(3)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制度一-
(4)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一一
2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3、读图学史:
(1)图一人物是在_____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中华英雄儿女,他们发扬高度的_________、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
(2)图二人物是___________,他被称为“中国的航天之父”。他对祖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是研制“_________”。
24、新中国建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将下列对事件和人物的梳理补充完整。
(重大事件)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杰出人物)
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2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成果: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6、观察《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在图上填出相关的英文字母代号:
A.亚非会议地点
B.中国重返联合国合法地位的会议地点
27、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______。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______。
(3)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人民称他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______。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______。
(5)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______。
28、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9、一国两制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月____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年____月____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0、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以________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重要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哪些曲折?这一曲折过程可以使你得到哪些认识?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2、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是对那三方面的改造?
(3)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一次会议?召开于哪一年?此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33、我国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指导方针是什么?写出这一方针的含义?
34、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项目、国家 | 中国 | 印度 | 美国 |
钢产量(千克) | 2.37 | 4 | 538.3 |
发电量(千瓦时) | 2.76 | 10.9 | 2949 |
材料二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 1978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0年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24 | 20370 | 102398 | 421368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 343.4 | 1826 | 7073 | 28762 |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请列举出两个成就?
(2)分析材料二中表格数据的变化,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共确定了怎样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总方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