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下列对“新的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标志着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 标志着中国获得了民族独立
C. 标志宥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 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3、2019年央视春晚除北京主会场外,共设置井冈山、长春、深圳三个分会场,以下关于各分会场入选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井冈山—军旗升起的地方长春—钢铁城深圳—对外开放“窗口”
B.井冈山—军旗升起的地方长春—钢铁城深圳—农村改革试点
C.井冈山—革命摇篮长春—汽车城深圳—对外开放“窗口”
D.井冈山—革命摇篮长春—汽车城深圳—农村改革试点
4、“危难时刻,他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这里的“他”指的是
A. 陈毅
B. 贺龙
C. 朱德
D. 彭德怀
5、被誉为“铁人”的是( )
A.邓稼先 B.雷锋 C.王进喜 D.焦裕禄
6、2009年到2010年,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和新车销售国,年产销汽车达1800多万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时期
7、“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下列事件符合此共识精神的有
①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②台湾知名音乐人陈彼得在成都与家乡人共唱《我和我的祖国》
③台湾知名主持人黄智贤疾呼“我们这一代要把台湾带回家”
④蔡英文删除了“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中“国家统一”字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具体表现有( )
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
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
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④建立人民公社,凭票证购买商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9、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B.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
C.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D.都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1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繁荣文学艺术,提高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而提出了
A.“863”计划
B.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小明同学要考察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生产情况,应该去( )
A.鞍山钢铁公司
B.沈阳飞机制造厂
C.沈阳第一机床厂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2、世界市场上的商品变化经历了由19世纪的“英国制造”到20世纪的“德国制造”到21世纪的“中国制造”。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洋务运动 B.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D.“大跃进”时期
13、周恩来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法问题,强调“中国经过了反帝、反封建的流血革命后,不会再流第二次血”,要求“和平转变”。为此,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 参加生产合作社
B. 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C. 实行股份制改造
D. 实行互助合作方式
14、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共识”的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
A.“三通” B.一个中国原则 C.和平统一 D.“一国两制”
15、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所展示的军事装备图片(如下图),展现了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其根本原因是( )
A.政府的重视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广大官兵的努力
D.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16、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作为“特别行政区”的澳门“特别”之处是
A. 政治上高度自治,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B. 可以有自己的军队
C. 可以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D. 断绝和葡萄牙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
17、下图是张乐平创作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这幅漫画反映的事件应该是
A.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B.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C.西藏解放、大陆统一
D.抗日战争、日本投降
18、“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变革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19、这个地方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都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个地方是
A.深圳 B.厦门 C.天津 D.雄安
20、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C.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①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_________”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977年2月7 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②时间和性质: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地点: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③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_______。
22、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而确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2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
24、新中国成立前:物价_______,民生凋敝。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在____召开,主要讨论____的问题。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5)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27、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文化大革命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_的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____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文革开始:1966年夏
(3)实际指挥部: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的________,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
(4)全国动乱:“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到处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________”;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5)最大冤案: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6)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________等人外逃,在蒙古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7)文革结束:________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________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8)文革影响:“文化大革命”给党、________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_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9、 将右边任务字母代号填入左边对应的括号内。
两弹元勋 A、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B、邓稼先
杂交水稻之父 C、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D、雷锋
油田“铁人” E、袁隆平
30、开启新征程
(1)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__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中共二十大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31、(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党的十九大上把什么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杂交水稻之父”指的是哪一位科学家?
32、简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33、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距今有多少年————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摘自《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历届联合国大会上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票数统计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中国声音”主要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图表所示,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在联合国的支持率呈现怎样的趋势?
(4)中国外交经历了从近代屈辱到现代取得巨大成功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