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五计划中,优先发展的是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交通运输业
D. 农业和商业
2、毛泽东说:“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空军、海军及第二炮兵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A.海军、陆军、空军、第二炮兵部队 B.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部队
C.陆军、海军、第二炮兵部队、空军 D.陆军、空军、海军、第二炮兵部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下列作品中并非创作于这一时期的是
A. 《茶馆》
B. 《红岩》
C. 《青春之歌》
D. 《狂人日记》
4、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了大批先进人物,如焦裕禄被誉为
A.铁人 B.两弹元勋 C.党的好干部 D.最可爱的人
5、观察下表,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在国民经济收入中所占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 | 所有制经济所占比例(%) | ||||
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
1952 | 71.8 | 6.9 | 0.7 | 1.5 | 19.1 |
1956 | 7 | 0.1 | 7.3 | 53.4 | 32.2 |
A. 经济特区的建立 B. 土地改革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三大改造
6、总结、归纳、提炼是历史的重要学习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B. 外交事业的发展
C.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 现代的社会生活
7、某次会议的最后一天,来自清华大学的张奚若教授等代表提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名字太长,不如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好,有了“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二字,焉有人民而不民主?据以上信息判断该次会议应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对台政策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武力解放台湾
C.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D.“三不”政策
9、“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遽为之抱悲观也。”材料中“世界的新潮流”是指
A.实现民主共和
B.发展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10、“文化大革命”造成了空前的“文明灾难”,中华民族的良知、人性、公平、正义受到残酷践踏,甚至于毁灭了整个民族的灵魂。“文革”的教训是惨痛的,在中国要避免那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A.防止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B.防止资产主义复辟
C.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D.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
11、流行语: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表),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 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C. 人们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D. 人们时间观念的变化
12、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下列属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战斗英雄是
①刘道一 ②徐锡麟 ③赵登禹 ④佟麟阁 ⑤邱少云 ⑥黄继光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③⑥
13、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 遵义会议
B. 新中国成立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增强企业活力 B. 个体经济 C. 民营经济 D. 计划经济
15、张謇认为,在中国发展工业是“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表明他主张
A.变法图强
B.实业救国
C.自由平等
D.民主共和
16、1956年,经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以同善堂、馨苑等9户为基础组建“公私合营同善堂联合制药厂”(以生产片仔癀为主要产品)。这一事件反映的是( )
A.农业改造
B.手工业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乡镇企业改革
17、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往往以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为元素以具有纪念意义。依此起名法,1999年12月20日出生的婴儿可供选择的名字是( )
A.跃进
B.回归
C.建国
D.抗美
18、“文化大革命”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二月逆流
19、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能体现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的是( )
①人们的衣着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成为人们展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②吃饭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③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④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建国初期,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废除,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得益于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_____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_____、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建立_____经济特区。1990年,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_____、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_____、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形成了_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_____、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2、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________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________,坚持________。
23、(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为代国歌。
(2)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_,到__________,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的宪法;大会选举__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1992年,中共___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__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5)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___,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24、中国梦内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_____、民族振兴、人民_____;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5、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______市场经济体制;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______________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6、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起来的标志是________。
27、军种建设: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队。
28、1956年至1966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里,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例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__、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_______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开始时间和法律依据、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3)完成: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____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0、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________(人名)另一位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__(人名)。
31、中国入朝作战军队的名称是?司令员是谁?把敌人赶回到哪个分界线附近?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大幕。1978年,安徽凤阳等地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逐步在全国推广。这一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杀出一条血路”。 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现在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1)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动手设计一个表格对上述改革开放的探索进行分类总结。
(2)综上所述,你能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汲取什么智慧?
3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7年和l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对土地所有制有什么改变?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