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 )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④公平法治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1956年,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说:“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词中的“桥”是指
A.南京长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沙市长江大桥 D.重庆长江大桥
3、图中为20世纪50年代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合作社分红》。该版画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中国人实现奥运史上零的突破是在
A.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
B.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
C.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
D.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
5、“5•12”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西北通往西南的重要铁路线--宝成铁路。宝成铁路建成于(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
C.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6、下列表述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A.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C.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7、关于1955年4月召开的万隆会议,描述正确的是( )
A.会议中,毛泽东与尼克松友好握手
B.周恩来发言,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8、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逐渐融入了全球贸易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志是
A.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承办APEC会议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9、“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到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毛泽东这段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原因之一是
A. 第七舰队阻止大陆解放台湾 B. 苏联支持朝鲜完成统一大业
C. 美国侵略朝鲜威胁中国安全 D. 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10、在与金军的交战中,北宋的军队常常是不战而败。金军渡黄河时,宋军全都望风而逃,没有受到任何抵抗。金军将领慨叹道:“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辈岂能渡哉!”这反映出北宋失败灭亡的原因之一是( )
A.军事无能
B.政治腐败
C.经济衰败
D.武器落后
11、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新中国政权的成立
B.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C.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不断塑造自己的现代化风貌,“一国两制”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港澳回归后社会发生的根本变化是
A. 社会制度
B. 主权归属
C. 经济制度
D. 生活方式
1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
A. 王进喜
B. 孔繁森
C. 焦裕禄
D. 雷锋
14、下图为解放战争进程示意图,请结合图中信息填出▲所在位置的内容( )
A.消灭国民党主力
B.推翻国民党统治
C.建立新中国
D.实现国家统一
15、《筑梦中国》中说:“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了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为国家发展最早“开拓新的空间”的事件是
A.中苏建交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日建交 D.中美建交
16、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①国家富强
②国家繁荣
⑧民族振兴
④民族复兴
⑤人民幸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7、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错误路线的干扰,坚持科技探索取得的成就有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武汉长江大桥修建成功
C.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D.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18、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始于
A.新中国成立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B.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C.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D.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19、30年前,海南岛被划定为经济特区。从此,我国
A.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进入扩大开放的新阶段
D.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折
20、《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上甘岭》、《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作品反映的是
A. 解放战争 B. 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 D.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1、新中国成立后,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
22、________年秋,在________的主持下,“文化大革命”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2)会议内容: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____》。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____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共同纲领》起____的作用。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首都;以《____》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
24、国家对农业、_______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经济体制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
25、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1)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
(2)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
26、根据以下三幅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图片 | 宗教 | 创始人 | 创始地点 |
图片一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图片二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图片三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27、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前提:“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谈判:(1)中英谈判:1984年12月,中英正式签署___________,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葡谈判: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回归:
香港回归: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交接仪式。江泽民主席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________正式成立。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___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_,在完成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党的好干部” 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9、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30、“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
(2)“两弹元勋”是___________。
(3)“人民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_。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
31、探究题。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两大强国,它们的关系直接影响世界格局,请我们一起探究中美关系。
【任务一】梳理知识
(1)建国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请举一例说明。
(2)乒乓外交被称为“小球转动大球”,小球指乒乓球,“大球”指什么?
(3)1972年中美之间有何大事发生?中美之间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任务二】解决问题
(4)建国后,美国对华态度有何变化?
(5)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任务三】
(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32、中共十四大确定的中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3、20世纪以来,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先进的中国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据此,请列举新中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这两大梦想的具体史实。
(2)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在此过程中具有伟大转折性的会议是什么?会上作出了哪一伟大决策从而使中国开始富起来?
(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中共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目标,这是在哪次大会上提出的?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5日(记者陈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今天发布《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4》,同时召开“第三届中国工业发展论坛——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的过程,也是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的阶段。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解决工业方面一穷二白的面貌,制定了什么政策?
(2)在这个政策中集中力量发展哪个行业?
(3)根据下图填出这一政策的重大成就
A:____B: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
(4)1985年,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全面改革,主要改革了哪些方面,请填写下表
方面 | 措施 |
所有制方面 |
|
经营方式 |
|
分配制度 |
|
(5)我国工业取得材料中所说显著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