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是由于
A. 通过了《共同纲领》
B. 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 实施了“一五”计划
D.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58年某报报道“一亩地产五万斤以至几十万斤红薯,一亩地产一两万斤玉米、谷子,当地的干部群众讲起来很平常,一点也不神秘。”出现此类报道的原因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大跃进”运动开展
C.八字方针的提出
D.“文化大革命”开始
3、1954年,毛泽东主席说:“我们这次会议(注: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最大成果是
A.制定了《共同纲领》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4、1983年后,私营经济成批出现。1988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0年,资产超百万元的私营企业已经达到453万个。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系列的发展表明
A.私营企业拥有一定经营自主权
B.国家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走向深入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改革的成果得到了法律的肯定
5、“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太多,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此观点提出于
A. 三个代表 B. 科学发展 C. 南方谈话 D. 毛泽东思想
6、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的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习近平
D.胡锦涛
7、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抗日战争的胜利
8、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土地改革的完成
③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
9、1950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的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这里的“参战”指的是
A.抗美援朝
B.解放台湾
C.解放西藏
D.渡江战役
10、“感动中国”也“感动世界”。他是被誉为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他是指( )
A.钱学森
B.屠呦呦
C.邓稼先
D.袁隆平
11、“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法国文豪巴尔扎克的咖啡名言,让人感到文学家的浪漫。而“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则真实地再现了著名科学家______的科学品格。(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12、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9月被宣布为代国歌。它是
A. 《马赛曲》
B. 《黄河大合唱》
C. 《毕业歌》
D. 《义勇军进行曲》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根据材料得出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全方位外交
14、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早在筹建新中国时,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协商制度
D.金瓶掣签(制度
15、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下列有关小平同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B. 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 中共十四大上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D. 他的南方谈话(即南巡讲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16、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发行的一套邮票,如果你是邮票的设计师,如果你还想增加一枚这一系列的邮票,你认为下列选项中的素材可以使用的是
A.兰新铁路 B.大庆油田
C.长春汽车第一制造厂 D.人造地球卫星
1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抗美援朝胜利
1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于
A.1954年 B.1949年 C.1956年 D.1966年
19、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中国革命的第二步取得成功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邓小平理论的确立
20、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制定正确路线的基础是( )
A.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C.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
D.土地改革的完成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上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2、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交接入列;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23、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故选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_。
2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即_________。1956年,__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外交政策。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_________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6)1954年,_______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7)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6、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调任兰考任县委书记时,正值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等“三害”最严重的时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______________始终坚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国共产党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体制。
2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___________年9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___________道路,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___。
29、成就: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________
30、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淄博某中学准备举办共和国成就专题展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整理工作。
(民族团结篇)
(1)党和政府依据什么制度在全国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这一制度是在什么时期提出的?
(祖国统一篇)
(2)二十多年来,在哪以基本方针指引下,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外交成就篇)
(3)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教活动。列举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成就。
(国防篇)
(4)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第一支海军名称?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他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2、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距今有多少年————
33、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请举出四次调整的内容。简析1950年和1978年进行的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总结你对我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认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家。因此,在坚持独立自主上不能放松。
——周恩来
材料二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三 1981年中国当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成员国。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6年中俄等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了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后来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请列举两例说明。
(3)依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新时期参与国际事务的主要表现。
(4)综上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我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至少答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