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加强民族团结,力求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 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原则
D. 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2、毛泽东说:“不错,我们急需和平建设。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段话最可能出现在
A. 北伐战争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3、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我国的临时宪法和第一部宪法分别颁布于什么时间
A. 1949年1954年
B. 1949年1952年
C. 1954年1982年
D. 1949年1984年
4、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5、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收集了以下图片,最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B.祖国统一两岸互通
C.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社会保障人民幸福
6、下列不属于“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的是
A.青藏公路
B.克拉玛依油田
C.南京长江大桥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7、“文革十年,经济建设虽然遭到了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有些还领先于世界水平。”对此,我们应持的正确观点是
A.“文革”促进了科技发展
B.“文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中发展
D.“文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8、尼克松在回忆他访问中国时说:“我走完扶梯台阶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東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所说的“另一个时代”应当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美敌对 C.中美贸易战 D.中国崛起冲击美国所领导的世界秩序
9、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的海军舰队不包括
A. 北海舰队的建立
B. 东海舰队的建立
C. 南海舰队的建立
D. 西海舰队的建立
10、中国哪一次大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1、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体现了
A. 邓小平理论
B.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
A.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B.保存富农经济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13、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梦想的基本内涵是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文化发达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
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科技进步
14、1978年的一篇社论文章说:“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个“中心工作”是( )
A.经济建设
B.平反冤假错案
C.阶级斗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5、和中国的甲骨文最相近的文字是
A. 楔形文字
B. 象形文字
C. 非尼基文字
D. 拉丁文字
16、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1980年
B.1991年
C.1992年
D.2001年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的“义务教育”是指
A.幼儿教育 B.小学和初中教育 C.中等职业教育 D.普通高中教育
18、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
A.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D. “一带一路”战略
19、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几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承包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安徽省委省政府汲取其成功经验,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自负盈亏。据此可知( )
A.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B.政府主导企业改革
C.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企业的自主经营权扩大
20、毛泽东也曾为他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习近平称赞他“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A.
B.
C.
D.
21、在上甘岭战役中,________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而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
2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前提:“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谈判:(1)中英谈判:1984年12月,中英正式签署___________,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葡谈判: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回归:
香港回归: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交接仪式。江泽民主席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________正式成立。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___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_,在完成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3、______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_____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4、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初步提出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 提出实行______ |
中共十二大(1982年) | 提出“建设有____的社会主义” | |
基本形成 | 中共十三大(1987年) |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_ |
充实发展 | 南方谈话(1992年) |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
最终确立 | 中共十四大(( )年) |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
中共十五大(1997年) | 把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25、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12年在北京召开。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实施: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______,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意义: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_______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8、1992年,党的_______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29、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30、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
(4)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1、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我国在许多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的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在我国西部罗布泊上空,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冲天而起,整个世界都被震撼了。这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列举出为此做出贡献的一位科学家。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我国是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我国第一位“太空访客”和“太空漫步者”分别是谁?
(4)中国哪位科学家在2015年因为对人类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的内容是什么?
(6)2012年中国哪一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2、新中国建立所产生的国内影响是什么?
33、中共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中国梦基本内涵是什么?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如何实现中国梦?
34、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七十年科技大事年表(摘录):194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1953年第一座汽车制造厂;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1958年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1960年第一枚探空火箭;1966年第一枚导弹;1969年第一座卫星地面接收站;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8年制定星火、863、火炬、攀登计划;1983年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84年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2003年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2015年屠呦呦凭借青蒿素获诺贝尔医学奖;2019年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材料二 近年来,伴随着高价值发明专利的运用,其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愈加凸显。近年来,在这些专利支撑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C919大飞机、“中国天眼”、国产航母、“复兴号”高铁等一大批代表中国创新的“名片”不断面世,书写了中国创新新篇章,标注了中国创新的新高度。
——摘自《中国知识产权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科技发展与国家强盛关系有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