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万隆会议 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2、“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望大陆》反映了他渴望
A. 两岸对峙
B. “台湾独立”
C. 祖国统一
D. 反攻大陆
3、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A. 草市 B. 瓦子 C. 勾栏 D. 邸店
4、中共“一大”选出的中央局书记是
A. 毛泽东 B. 陈独秀 C. 李大钊 D. 董必武
5、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下列不能体现这点的是
A. 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B.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D. 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6、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产值平均年增长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实行改革开放
C.土地改革完成
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7、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的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8、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一五”计划的完成
9、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浴血奋战的军队是( )
A.红军
B.新四军
C.八路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10、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的道路,自己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王进喜 D.雷锋
11、“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2、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采取的措施有
①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②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③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④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⑤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3、这是“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请问这位当选者是(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莫言 D.屠呦呦
1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刘少奇遭受迫害致死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5、1960年春,他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井喷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他是
A.焦裕禄
B.邓稼先
C.雷锋
D.王进喜
16、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下列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A.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趋势
B.第一期探索是洋务运动
C.第二期探索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D.第三期探索有绝对肯定东西方文化的倾向
17、如今,中国已于世界上多少个国家建交( )
A.150多个
B.160多个
C.170多个
D.180个
18、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 其内容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行使自治权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边疆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
D. 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1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他们准备的图片不适合采用的是
A. 鞍山大型轧钢厂
B. 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C. 核潜艇待命出发
D.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20、1990年,随着对外开放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国家建立了( )
A.海南经济特区 B.上海浦东开发区
C.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 D.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21、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是______。
(2)2001年,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事件是______。
(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事件是______。
2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
24、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________、全面从严治党。
25、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950年10月,以 __________ 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________ 年7月,美国被迫在 _____________ 上签字。
26、三、拨乱反正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________。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________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27、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提示,请将下列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________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4)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8、“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________,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5)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30、_____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列举甲所说的这场战争中的一位英雄。乙见证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是指什么? 丁所说的“西藏人民的喜事”是指什么?
(2)请按照历史事件结束的时间先后把甲、乙、丙、丁排序。并归纳它们的共同作用。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或相对应的事件。
(1)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4)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5)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6)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7)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8)促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
(9)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10)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3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该原则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材料二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历史已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了哪些教训?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以史为鉴,说说“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