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大都来自太阳能
B.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化包括光合作用固定光能、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合成ATP等
D.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2、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细菌、病毒等抗原物质
C.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D.免疫器官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
3、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C.牛奶被饮入胃中
D.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4、“康希诺”疫苗是一种国产吸入式新冠疫苗,此前已作为“加强针”投入了使用。该疫苗是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含有活的有复制缺陷的重组人5型腺病毒。该病毒携带有编码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分子——S蛋白的基因,其侵染人体细胞后不会增殖,但能使细胞合成并释放S蛋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吸入式疫苗要依次经过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最终进入呼吸道上皮细胞
B.注射含有活病毒的疫苗和吸入含活病毒的疫苗都可激活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作为“加强针”使用时,本疫苗能使人体内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数量增加
D.在接种该疫苗前曾感染人5型腺病毒可能会导致疫苗的预防效果显著下降
5、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按照序号填入下图中,隶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
1 | 2 | 3 | 4~6 | |
A | 体液 | 细胞内液 | 细胞外液 | 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
B | 神经系统的细胞 | 神经胶质细胞 | 神经元 | 胞体、树突、轴突 |
C | 中枢神经系统 | 脊髓 | 脑 | 大脑、小脑、脑干 |
D | 免疫细胞 | 浆细胞 | 淋巴细胞 | B细胞、辅助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
A.A
B.B
C.C
D.D
6、某生活着水草、鲢鱼、鳙鱼和野鸭等生物的湖泊,由于排入工业废水污染严重。人们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
B.鲢鱼和鳙鱼一般都喜居于水的中上层,所以它们构成了一个群落
C.由于湖底土壤条件的不同,苦草、黑藻分布在不同水域;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苦草大量繁殖后,浮游植物数量下降,底栖动物数量增加,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的研究
7、下列关于生物学教材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地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实验中,用样方法在该植物集中分布区域随机取样
B.“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将样品滴在计数板上后盖上盖玻片进行计数
C.“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中,对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也要记录它们的特征
D.“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中,生态缸应放置于室内通风、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
8、研究小组探究了α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生根率
B.不同浓度的NAA均增加了插条平均生根数
C.400mg/LNAA具有提高生根率的效应
D.生产上应优选300mg/LNAA处理插条
9、研究发现,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能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来降低血糖浓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进食是人体血糖浓度升高的唯一原因
B.脂肪细胞膜上识别GIP和胰岛素的受体相同
C.GIP可能促进脂肪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D.小肠K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
10、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引起细胞癌变的内在因素是( )
A.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C.长期受到电离辐射或X射线照射
D.霉变或熏制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癌物质
11、人视网膜上含有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对光照十分敏感,极弱的光照就能使视杆细胞产生作用,视锥细胞只有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才发挥作用并能将物体色彩的信息传递至大脑,大脑会解读这些从视网膜中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形成视觉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充足时视杆细胞的膜电位由兴奋状态变成静息状态
B.做题时感受器将动作电位通过视神经传递至大脑皮层的V区
C.视锥细胞将物体色彩的信息传递至大脑形成视觉图像的过程属于反射
D.视杆细胞受损的个体在夜间或较暗环境下视力不会受到影响
12、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
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如果图c表示体细胞,则图c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D.如果图d代表的生物由卵细胞发育而成,则该生物一定是单倍体
13、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沙漠防治的先锋树种是沙柳,为提高沙柳成活率,常常需要对沙柳掐尖留芽并摘除一定量的成熟叶片。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上述掐尖的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加快侧芽生长
B.生长素主要由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产生
C.生长素是一种蛋白质,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的
D.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具有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14、研究发现在水分供应适宜的条件下,蓝光会引起紫背菜叶的气孔打开,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ATP酶既具有运输作用,又能催化ATP的水解
B.蓝光的刺激下促进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出保卫细胞
C.保卫细胞膜外阳离子浓度升高促进K+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内
D.H2O只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保卫细胞,使叶片气孔打开
1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16、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微型繁殖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
B.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的植物体不产生突变
C.用马铃薯、草莓的茎尖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D.利用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腋芽等可制造人工种子
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捕食食物链(网)和能量金字塔涉及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不同
B.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网)
C.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植物也不一定都是生产者
D.异养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
18、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 )
A.浮肿
B.因缺钙而手足抽搐
C.色盲病
D.尿毒症
19、科学家发现摄入食物中若含有橄榄油,胃液分泌受到抑制。1930年科学家林可胜利用模型狗设计实验研究肠道影响胃分泌的具体途径,发现了肠抑胃素。部分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 处理方式 | 进食前1h内胃液量(mL) | 进食后1h内胃液量(mL) |
1 | 不做处理 | 6.7 | 32.4 |
2 | 静脉注射浸泡过橄榄油的小肠的提取液 | 2.7 | 9.5 |
3 | 静脉注射未浸泡过橄榄油的小肠的提取液 | 4.2 | 48.5 |
4 | 静脉注射浸泡过橄榄油的小肠的提取液 (提取液80—100℃高温处理) | 1.5 | 34.4 |
5 | 将橄榄油注射到小肠内 | 4.5 | 4.8 |
A.组1属于空白对照组
B.组2和组3可说明橄榄油能抑制胃液的分泌
C.组2和组4说明抑制胃液分泌的物质可能是一种蛋白质
D.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存在相互对照
20、红鳍笛鲷是海南儋州的著名特产之一。科研人员调查并统计了某1000m3海域的红鳍笛鲷种群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雌鱼 | 雄鱼 | 捕获总鱼数 |
第一次捕捉的数目/只(标记后放生) | 248 | 57 | 305 |
第二次捕捉的数目/只 | 245 | 55 | 300 |
第二次捕捉中有标记的数目/只 | 23 | 2 | 25 |
A.若被标记的红鳍笛鲷中有一部分被捕食,则会导致统计结果偏低
B.根据计算可得出此海域中红鳍笛鲷的种群密度为3660只/m3
C.主要根据性别比例来预测红鳍笛鲷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
D.种群数量变化不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
2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已”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黏膜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青霉素能杀菌和体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C.正常细胞膜和癌变细胞的膜表面都存在各自的“身份标签”
D.免疫细胞清除衰老细胞的过程可体现免疫自稳功能
22、一个池塘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见下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生态系统的结构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轮虫→水蚤→划蝽→鲶鱼”构成一条食物链
C.鲶鱼在该生态系统占据第三、四、五营养级
D.轮虫和水蚤之间具有种间竞争和捕食的种间关系
23、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
B.图乙可对应图甲中d所示的亚显微结构
C.图乙中的B可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
D.缩手反射是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4、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取材时可选用鸡血、洋葱、香蕉等富含DNA的材料进行实验
B.将白色丝状物置于2mol/L的NaCl溶液中,离心后弃去上清液
C.可将洋葱置于清水中,细胞吸水破裂后将DNA释放出来
D.鉴定DNA时,应将丝状物直接加入到二苯胺试剂中并进行沸水浴
25、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图中下列序号所代表的含义是:
① ③
⑦ ⑧
(2)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是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
完成的。
(3)精子的头部在受精作用时发生顶体反应,释放 ,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和透明带。在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会立即引起 ,防止多精入卵。
(4)进行小鼠胚胎工程操作时,首先在光控周期下(光照14 h,黑暗10 h)饲养成年雌鼠,并注射促性腺激素,目的是________。然后从雌鼠输卵管中取出卵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成熟;并从雄鼠附睾中取出精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使________。再在37 ℃、5%CO2条件下,精卵共同作用4 h,冲洗后继续培养。定时在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的变化,第5天可以看到胚胎发生收缩,细胞间隙扩大,接着胚胎内部出现裂隙,这是胚胎____________期开始的标志。
26、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显/隐)性遗传。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5)Ⅳ-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_____。
27、甲乙是两个家庭不同遗传病的系谱图,图甲中3号和4号为双胞胎(不考虑基因突变),图乙中Ⅱ-4无致病基因,甲乙两病分别由A、a基因和B、b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若3号、4号为异卵双生,则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若3号、4号为同卵双生,则二者性状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9的初级卵母细胞中有_______个致病基因。
(3)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家互不携带对方的致病基因,若乙家庭Ⅲ-8与甲家庭中Ⅱ-4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乙中Ⅲ-10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一,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变化,因此表现型正常,但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二,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图2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该选择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Ⅲ-10产生的精子类型有6种
D.图乙中的Ⅲ-10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6)为防止生出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孩子,建议婚前进行______________.
28、人乳头瘤病毒(HPV)6和11型、人乳头瘤病毒β属(5和8型除外)和γ属都能致癌,易引发子宫宫颈癌,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为彻底征服HPV带来的危害,中外科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如图是HPV入侵机体后,机体做出的应答示意图,据图回答。
(1)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作________。图中④是________
(2)图示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清除HPV。
(3)目前,针对HPV已经研制出预防效果较好的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我国普遍使用四价疫苗,为得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医生建议三次注射疫苗,其原因是:初次免疫可以产生__________________,再次免疫会刺激__________,产生大量_____________。
29、下图未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_______结合可实现细胞间信息传递。
(2)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依靠膜上___________的相互识别。其信息传递的方式如图________。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间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递,图丙中靶细胞若是神经细胞,则细胞之间可以发生___________的转变。
(4)促甲状腺激素是由________分泌的,图甲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若是促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一定是 __________________。
30、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能显著改善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提高浮游植物多样性,促进小龙虾的养殖。某科研小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稻虾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 环境参数 | 无机肥 | 有机肥 | 有机-无机复合肥 |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 | 1.95 | 2.29 | 2.58 |
浮游植物生物量(mg/L) | 11.03 | 2.71 | 7.68 |
水体溶解氧(mg/L) | 10.60±1.08 | 5.27±0.75 | 6.73±0.21 |
(浮游植物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浮游植物有机物质干重的总量)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有机-无机复合肥处理的稻田中,浮游植物群落在养殖初期以绿藻、隐藻和硅藻为优势种,养殖中期转变为以绿藻、蓝藻和隐藻为优势种,到养殖末期又回到养殖初期时的优势种状态。该现象说明人类活动与群落演替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仅施用有机肥组的水体溶解氧显著低于仅施用无机肥组,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据表分析,为提高浮游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应对稻田施加_____________肥。
(3)螟虫是一种水稻害虫,在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中,小龙虾捕食浮游动植物、害虫、虫卵、有机碎屑、动植物尸体等,使螟虫数量向下降,小龙虾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虾农还利用性引诱剂诱杀螟虫雄性个体以降低其种群密度,防治原理是____________。
(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防治螟虫的实践意义是____________。
31、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下图是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问题:
(1)寒冷冬季在室外久留的人,体内激素____________(填字母)分泌明显增多,以增加产热。
(2)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接受刺激后,兴奋经神经细胞传递,其末梢内_________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3)人体内调节水平衡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该激素是由图中_________分泌的。
(4)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维持激素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叫做_____________调节。
32、如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其功能的恢复过程。请回答:
(1)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鹰位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若某种原因导致蛇全部死亡,而狐的数目不变,则环境容纳鹰的数目会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调查该生态系统某区域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取样器取样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采集到的所有小动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土壤中的一个群落。
(4)图2中的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来状态所需的时间。y越大,则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________(填“强”或“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