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生物学上,许多生理或生态过程的因果关系是循环性的,也就是说,一定的事件作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又会成为新的条件,施加于原来作为原因的事件,使之产生新的结果,如此循环往复。下列生态过程的因果关系不具有循环性的是( )
A.具有捕食关系的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
B.寒流次数与某些昆虫个体的死亡数量的关系
C.松鼠种群数量与红松种子的数量关系
D.森林自然火灾的可能性与森林面貌的关系
2、λ表示某一年的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的种群数量的倍数。某研究小组绘制了种群甲、乙一段时间λ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甲呈S形增长,K值为1.8
B.种群乙在0~t1期间呈J形增长
C.t3时种群甲的种群数量大于种群乙
D.种群乙在t1~t4期间种群数量持续减少
3、让宠物狗不再随“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是创建良好卫生环境的基本要求。宠物狗的主人可在宠物狗将要排便的时候,对其排便的地点进行固定,在其排便前后进行语言或动作刺激,并可饲喂食物进行“鼓励”,使其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建立上述反射的过程前,语言、动作都属于条件刺激
B.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
D.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4、病原体感染可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如图表示某人被病毒感染后体内T细胞和病毒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期间辅助性T细胞增殖并分泌细胞因子
B.b-c期间细胞毒性T细胞大量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C.病毒与辅助性T细胞接触为B细胞的激活提供第二个信号
D.HIV攻击辅助性T细胞后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
5、甲状腺球蛋白是甲状腺上皮细胞分泌的可溶性碘化糖蛋白,能诱发机体产生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诱导免疫细胞攻击甲状腺细胞,从而引起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下列与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
A.吃海鲜引起的皮肤红肿
B.感染HIV引起获得性免疫缺乏病
C.器官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
D.感染链球菌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病
6、叶蝉是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游猎型和结网型蜘蛛都捕食叶蝉。两类茶园中蜘蛛的丰富度如表所示。林下茶园中的乔木为某种能捕食叶蝉和各种蜘蛛的食虫鸟提供了栖息场所。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茶园类型 | 游猎型蜘蛛丰富度 | 结网型蜘蛛丰富度 |
林下茶园 | 14 | 12 |
常规茶园 | 14 | 8 |
注:①林下茶园—茶树与马尾松(乔木)间作;常规茶园—无树木遮阴。②两类茶园的管理方式相同。
A.常规茶园中所有茶树、叶蝉和蜘蛛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食虫鸟进入林下茶园后,其在食物链中处于第四营养级
C.与常规茶园相比,林下茶园改变的主要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D.相比于常规茶园,林下茶园中结网型蜘蛛丰富度较高,可能与马尾松的遮阴有关
7、生态学家研究了初始种群规模、环境阻力的大小对大熊猫种群存活力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
A.当环境阻力为0.01时,大熊猫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最小初始种群规模为60
B.当环境阻力为0时,无论初始数量多少,该地大熊猫数量都以指数增长
C.环境阻力从0上升到0.02 的过程中,维持存活的最小初始种群规模数量逐渐增大
D.随着环境阻力的增大,种群灭绝的可能性增大
8、女子单人雪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增小项之一。运动员单人驾驶雪车在赛道中行进,最高时速可达160km/h。下列对该项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生理功能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心跳加快
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以维持血糖平衡
C.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抑制甲状腺激素等的分泌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同时兴奋,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
9、如图表示人体的体液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1/3
B.乙表示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
C.a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与a,c相比,b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10、有科学家指出:“没有物质,什么都不存在;没有能量,什么都不会发生;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营养级越高,生物个体所含能量越低
B.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C.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往往是单向的
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具有相同的特点
11、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生态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受到轻微污染依然能保持清澈体现了其恢复力稳定性
B.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C.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D.为维持生态平衡,人类应该停止对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
12、如图为生长素的相关研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④组实验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是①和④
B.①与②对比,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C.③与④对比,说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
D.该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引起向光弯曲生长
13、下列关于不同群落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B.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群落在陆地上的分布是没有规律的
C.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中,生物适应群落生活的特点不完全相同
D.草原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绒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
14、某校研学小组以柳树枝条为材料研究生长素类调节剂 NAA 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预实验中发现水培 5d 左右插条开始生根,第 6~7d 为生根的快速增长期,第 8d 时根的数量趋于稳定。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应该以水培第 6d 或第 7d 的插条生根数作为实验结果
B.NAA溶液促进柳树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10-9mol·L-1
C.实验结果说明 NAA 浓度高于 10-5mol·L-1 时抑制生根
D.后续的正式实验中应缩小 NAA 溶液的浓度范围和梯度
15、下列均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A.解旋酶、载体蛋白
B.抗利尿激素、O2
C.血浆蛋白、尿素
D.HCO3-、细胞因子
1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胃液、唾液中的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D.识别并清除突变的肿瘤细胞依赖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17、选取同种、年龄与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及激素30天,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垂体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
C.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相互抗衡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
D.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18、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可引起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因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会融合在一起,形成类似“合胞体”的大细胞结构而得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RSV侵染宿主细胞时发生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RSV的遗传物质可整合到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上
C.“合胞体”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RSV与真核生物相比,最大的结构区别是没有核膜
19、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鼠种群数量(只) | 18900 | 19500 | 14500 | 10500 | 9500 | 9600 | 9500 | 9600 |
X种群数量(只) | 100 | 120 | 200 | 250 | 180 | 170 | 180 | 170 |
A.鼠和X种群为原始合作关系
B.客观上物种X起到促进鼠种群发展的作用,两种生物共同进化
C.引入物种X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X种群的K值是250
D.在第5年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20、如图为某种细菌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精氨酸的生物合成路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代谢过程
B.基因1和基因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精氨酸的合成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
D.在精氨酸的合成过程中,基因3至少控制合成2条RNA
2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让每一个细胞分享,又靠所有细胞共建。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清除内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维持内环境的稳态需要免疫系统的调节
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内环境中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C.稳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器官、系统的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中暑是由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紊乱导致了高热、恶心、呕吐、心悸和头疼等现象
22、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结果推断,下列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子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2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都与下丘脑有关
B.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所以体温仍然能够保持稳定
C.饥饿时血糖浓度较低,此时肝脏细胞中糖原的合成速率大于分解速率
D.临床发现损伤人大脑皮层言语区的W区,病人不能发出声音
2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25、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填字母),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图中的_____(填字母)来表示,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_____的能量。
(2)蚕同化的能量D=_____(填字母)。正常情况下D/C的比值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____营养级所含的能量,桑树到蚕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
(3)人工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_____,从而提高能量的_____。
26、根据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__________。
(2)人体中Na+可与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共同维持人体pH的相对稳定,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__________。
(3)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只能处在一定的动态平衡当中,其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2)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调节网络下进行。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________含量降低,会引起[_____]________的液体增多,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4)图乙中,B液为________,其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等物质有关。
(5)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的理化性质和组成成分不断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
28、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_________。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性。
(3)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
29、如图为人体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a~d为四种激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肾上腺髓质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结构),下丘脑对激素b分泌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激素b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和___________调节。
(2)下丘脑对激素d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如果激素a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则当激素d的分泌量过多时,通过________调节使激素______(填图中字母)的分泌量降低。
30、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___________、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之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1、回答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以及生物工程的问题:dMAb 技术是一种通过 DNA 编码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技术,比传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有更多的发展潜力。下图是 dMAb 技术在埃博拉病毒感染疾病的临床研究中的操作流程。
(1)要保证所制备的抗体能精准识别埃博拉病毒抗原,在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时,所需获取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
A.抗体的氨基酸序列 B.埃博拉病毒的核苷酸序列
C.抗体的核苷酸序列 D.埃博拉病毒衣壳的氨基酸序列
(2)图中重组质粒的构建所需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工程中作为运载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MAb 也涉及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下列过程描述与图中序号相符的是________。
A.①——获取目的基因 B.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
C.③——重组DNA 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D.④——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5)传统的利用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需要运用生物工程中的技术有 _______。(列举一例即可)
(6)与传统利用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技术相比,dMAb 技术在抗体的制备上有何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列举两点)
32、将某植物种子在水中浸透,然后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下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增加________水,使代谢增强。
(2)装置中使用NaO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X液面变化值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4小时后液面变化减缓乃至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