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所有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概率
B.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一定会患病
C.羊水检查可以预防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
D.调查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2、基础生态位是指在没有种间竞争前提下,一个物种所能占有的生态位。实际生态位是指有别的物种存在时的生态位。生态位的大小可用生态位宽度表示,下图表示三个物种在不同资源状态下的生态位宽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生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生存空间
B.生物实际生态位的宽度小于其基础生态位的宽度
C.环境变化使可利用的资源大幅减少时,生态位宽度不变
D.宽生态位的种内竞争强度可能小于窄生态位的
3、生物进化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分别是( )
①具有了特殊的形态结构②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③具有了特定的生理功能④产生了生殖隔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
A.物种组成、种间关系
B.空间结构
C.群落的季节性、生态位
D.物质循环
5、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就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发酵的初期,乳酸菌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互助
B.在发酵的中期,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乳酸菌的种内竞争趋于激烈
C.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竞争中占据优势
D.在发酵的中期,泡菜坛内各种微生物大量繁殖
6、小龙虾的神经系统中有一种特殊的突触,这种突触间隙极小,仅有2~3nm。带电离子和局部电流可通过相邻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直接传递信号。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方向可能是双向的
B.该突触结构可能有利于动物对伤害性刺激快速做出反应
C.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D.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7、人在紧急情况下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产生的全身适应性反应称“应激反应”。下图为该过程神经-体液调节途径。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 )
A.谷氨酸会引起下丘脑室旁核小细胞的膜内电位升高
B.图中所示过程可体现分级调节
C.神经系统可经信息分子调控内分泌系统功能
D.反馈调节机制只体现在体液调节的途径中
8、某高等生物基因型为AaBb,经减数分裂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如图为其体内的某个细胞,则( )
A.该状态下的细胞发生了基因重组
B.②与④基因分离体现了分离定律
C.该状态下的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
D.图中基因位点①②③④可能分别是A、a、B、b
9、如图为躯体运动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B.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既可以通过小脑和脑干传给脊髓,也可直接传给脊髓
C.针刺手指头采血时患者虽感觉疼痛但并没有缩手,是因为此时没有分级调节
D.在大脑皮层及其他中枢分级调节下,机体运动变得更加有条不紊与精准
10、宁夏渝河一度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随意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功能失调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综合养殖、发展生态农业等途径对渝河流域的生态进行治理和恢复.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可利用的能量包括太阳能和废水、污水中的化学能
B.该举措恢复环境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C.随治理进程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生态治理和恢复过程中,栽种的植物一般都是当地原有物种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
B.呼吸酶、抗体、激素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
D.H2O、葡萄糖、氨基酸
1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
A.狐与鸟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B.狐是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
C.草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D.昆虫和兔的生态位不完全重叠
13、下列有关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都是信息分子
B.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的受体都位于细胞表面
C.激素发挥作用后会失活,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降解或回收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可通过三种分子相互作用
14、将一定量的酵母菌接种到恒定容积的新鲜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25×16),记录数据并比较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初始接种量可能影响酵母菌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
B.先滴培养液,待培养液自行渗入后再在计数室上盖盖玻片
C.酵母菌用台盼蓝染色后,应将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D.若平均每个中方格内有24个酵母菌,则1L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约为6×108个
15、马和驴虽然能够交配,但是产生的后代—骡是不育的,因此,马和驴之间存在着( )
A.生殖隔离
B.地理隔离
C.交流障碍
D.交配障碍
16、生物科学的研究和实验离不开科学方法,下列有关科学发现史、生物学实验与科学方法、结论等的配对,正确的是( )
A | 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融合实验 | 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B | 摩尔根的红眼与白眼果蝇杂交实验 | 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C | 威尔金斯等获得DNA分子的衍射图谱 | 物理模型,为推算出DNA呈螺旋结构提供了证据 |
D | 班廷的摘除胰腺、结扎胰管等系列实验 | 减法原理,证实了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 |
A.A
B.B
C.C
D.D
17、有人探究赤霉素是否可促进种子的发芽,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杜梨种子,12小时后,用清水清洗3遍,置于适宜且相同环境下培养,统计发芽率,结果如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对照方法有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
B.据图可知200 mg·L-1赤霉素溶液为实验组中最适宜的发芽浓度
C.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有相同的效果,说明赤霉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该实验结论是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可促进杜梨种子的发芽
18、免疫调节是人体内的护卫队,日夜巡视,紧张有序,让“非己”成分销声匿迹,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菌酶和抗生素都有杀菌抑菌的作用,均为免疫活性物质
B.结核分枝杆菌侵染人体后会引起机体的细胞免疫
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抗原呈递细胞将处理并呈递在细胞表面的抗原呈递给B细胞
19、甲壳类动物及其加工品是常见的过敏原,主要包括原肌球蛋白、肌钙结合蛋白等物质。食用甲壳类动物过敏后,人体会出现胃肠炎、鼻炎等症状,过敏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白三烯等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过敏原首次入侵机体时不会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
C.过敏反应往往会破坏组织细胞,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D.抑制T细胞的增殖能降低过敏原刺激下的过敏反应
20、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某风景区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B.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
C.农田中玉米植株高低不一,体现了群落的分层现象,可以充分利用光能
D.森林中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提高了植物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1、1937年,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处理过程依据了控制实验变量的“减法原理”
B.可推测下丘脑和垂体之间能通过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C.实验表明垂体直接控制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
D.再做恢复垂体与下丘脑血液联系的实验可使结果更具说服力
22、由欧洲传入北美的耧斗菜已进化出数十个物种。分布于低海拔潮湿地区的甲物种和高海拔干燥地区的乙物种的花结构和开花期均有显著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耧斗菜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B.生长环境的不同决定耧斗菜的进化方向和变异的方向不同
C.甲、乙两种耧斗菜花结构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若将甲、乙两种耧斗菜种植在一起,可能会发生基因交流
23、科研人员探究干旱胁迫影响小麦光合作用效率变化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其他条件适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气孔导度(mol·m-2·g-1) | 胞间CO2浓度(μmol·r·mol-1) | 叶绿素含量(mg·g-1) |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
对照组 | 0.074 | 200.78 | 3.22 | 10.48 |
干旱第3天 | 0.028 | 121.44 | 2.66 | 4.26 |
干旱第5天 | 0.003 | 266.57 | 1.38 | 0.11 |
A.干旱第5天,胞间CO2浓度升高可能是呼吸作用强度高于光合作用强度所致
B.随小麦干旱期的延长,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能是由于缺水导致叶绿素降解
C.小麦幼苗在干旱初期与干旱5天后,植株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同
D.小麦幼苗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呼吸速率升高
24、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B.遗传多样性高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较强,进化速度较快
C.近年来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间接价值
D.建立自然保护区、基因库等能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综合保护
25、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②表示________过程,原料是________,需要提供的催化剂是________。
(2)⑥表示的________过程,原料是________,发生的场所是细胞中的________。
(3)⑤过程能否在艾滋病毒体内完成?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根尖成熟区的细胞能发生图中的哪些生理过程________(填编号)。
26、燕麦颖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由B、b和Y、y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为研究燕麦颖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燕麦颖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________遗传定律。
(2)图中亲本中黑颖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中白颖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F1测交后代中黄颖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7、如图表示针刺手指取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①〜⑤代表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其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效应器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
(2)刺激图甲中的④,结合图乙分析此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该变化是由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电流表B发生________________次偏转。
(3)刺激图甲中的①,电流表B的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③处完成传递过程,该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________________(填写图丙中的数字)释放,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填写图丙中的数字)。
(4)若刺激图丙1处,6处没有出现如图乙的电位变化,可能是由于4处以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了________________神经递质。
(5)若在图丙所示的5结构中给予某种药物,再刺激图甲中①,发现电流表B不偏转,但发现图丙5当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与不放药物时相同,说明该药物是抑制了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标号表示)处的功能。
28、间充质干细胞(MSC,多能干细胞的一种)可通过静脉输注给药,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人体的骨髓中存在少量的间充质干细胞,下图表示MSC自我更新和形成不同组织细胞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MSC完成a过程后产生的子细胞仍保持其特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2)从细胞水平上分析,b过程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过程遗传物质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b过程遗传物质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4)若MSC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皿中发现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则说明细胞发生_________,此时细胞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红细胞的产生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有关。下图是人体中红细胞数量变化的调节机制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骨髓中的干细胞变成成熟红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的______,该过程的发生是______的结果。
(2)缺氧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加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调节,红细胞数量的增加,会导致血液中O2分压增加,EPO分泌减少,保证了体内红细胞数量的保持相对稳,这种调节机制是______。
(3)细胞中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
(4)青海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海拔2366米,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常常到该基地训练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有些运动员为了提高体育运动成绩,采用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方式,这是被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禁止的,长期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运动员身体造成的副作用是______。
30、请分析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遗传病受基因 A、a 控制,图中■患甲病男生,□正常男性,●患甲病女性,○正常女性),回答有关问题:
(1)从系谱图中可得出,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 IV15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
(3)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 100 人当中有一个该遗传病患者,若 III12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患该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
(4)人类 ABO 血型的 IA、i、IB 三个基因,ABO 血型由这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
血型 | A | B | AB | O |
基因型 | ⅠAⅠA、ⅠAi | ⅠBⅠB、ⅠBi | ⅠAⅠB | ii |
如果 IV15血型是 A 型与一个患有该病的 B 型血的男性结婚,他们生育了一个 O 型
血的儿子,再生一个与妻子血型相同且正常的女儿的概率_______。
(5)测定该遗传病的有关基因,发现正常人与患者的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下:
正常人:……TCAAGCAGCGGAAA……
患者:……TCAAGCAACGGAAA……
据此判断,是碱基对的________导致基因结构改变,产生了致病基因。
31、据有关背景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材料一:1997年2月7日,《自然》杂志报道,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卢斯林研究所将一只6岁母羊(A羊)的乳腺上皮细胞核导入另一只母羊(B羊)的去核卵细胞中,经体外培养并胚胎移植到第三只母羊(C羊)的子宫内,终于培育出一只名为多利(DolIy)的小绵羊,它就是提供细胞核的那只6岁母羊的克隆或拷贝。这是在哺乳动物中首次利用体细胞核作为核供体获得自体复制的成功实例。这一消息一公布立即轰动了整个世界。克隆绵羊被列为1997年的世界十大科技新闻的榜首。回答相关问题
(1)克隆羊多利的遗传性状基本与____绵羊一致。
(2)三只绵羊中哪一只羊没有为多利提供遗传物质? ______
(3)克隆羊多利的成功,在技术上突破之处是__
A.供核细胞是体细胞
B.供核细胞是胚胎细胞
C.胚胎移植技术
D.细胞核移植技术
(4)克隆多利的过程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分离规律?为什么?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否赞同克隆人?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材料二:2000年9月,美国有一位名叫玛尼的女孩患上了一种致命的贫血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个女孩的父母也通过设计试管婴儿的办法,生下了一位名叫安蒂姆的男婴,医生用其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玛尼的生命。回答相关问题
(6)下列哪种技术或过程与试管婴儿的形成无关____________________
A.体外培养
B.人工授精
C.胚胎移植
D.正常妊娠
E.克隆技术
(7)所谓的“设计试管婴儿”比一般所说的试管婴儿要多一步骤,是哪一步__
A.体外受精 B.胚胎移植 C.基因检测 D.细胞核移植
(8)设计试管婴儿技术的问世,引起了全球各界的激烈争论。你是支持还是反对__?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科学家常常利用动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研究,尝试对以下实验做出相关解释:
I、科学家利用香豌豆进行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已知控制花色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控制花粉形状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基因A/a和B/b独立遗传,则F2中亲本类型与重组类型的比例应为_____,而相比此结果,该实验中F2的重组类型比例偏_____(填“高”或“低”),由此推测A/a和B/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关系是_____,且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A/a、B/b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_____,产生了基因型为_____的重组型配子。
II、现有某种昆虫,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还是ZW型未知,其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眼色基因仅位于X或Z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雄性昆虫果蝇,请你用一次简单杂交实验判断性别决定方式及该昆虫的基因型。
(2)实验思路;将该红眼雄性昆虫与_____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3)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则该红眼雄性昆虫基因型为ZAZA;
②若_____,则该红眼雄性昆虫基因型为ZAZa;
③若_____,则该红眼雄性昆虫基因型为X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