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研究小组利用两种品系的大鼠进行了实验:取甲品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并标记为A组,同时取甲品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给乙品系大鼠并标记为B组,给予两组大鼠相同的饲养条件,每隔一定时间观测各组皮肤片的存活状态,并记录、计算皮肤片的存活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组皮肤片的存活率小于A组的,因为B组发生了比较明显的体液免疫
B.若B组皮肤片的存活率几乎等于A组的,则主要是因为两组大鼠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若B组皮肤片的存活率低,给该组大鼠注射免疫抑制剂,则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大其存活率
D.再次对实验后的B组的乙品系大鼠做相同的实验,皮肤片的存活率会更大
2、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其中归纳正确的有( )
①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率最大;
②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③物种的形成过程就是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过程;
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体现了一条食物链;
⑤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捕食关系实现的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3、为调查某水域中草鱼的种群数量,某同学捕获了90只草鱼,用红色、白色、蓝色三种颜料分别标记30只并放回,一段时间后随机重新捕获120只草鱼,其中红色、白色、蓝色标记的草鱼分别为6只、8只、6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水域中所有生物均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可根据每种标记颜色分别估算草鱼的种群数量
C.该水域中的草鱼总数约为540只
D.若重捕期迁出部分草鱼,则调查结果会偏小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中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C.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D.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P沿食物链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顶端
5、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X的数学表达式为Nt=N0λt,其中λ是大于1的定值
B.曲线Y的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渔业生产中为保证持续高产一般在曲线Y所示的b点开始捕捞
D.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将一直保持不变
6、1959年以来,人们在毛乌素沙漠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目前,毛乌素沙漠已经有 80%重新成为绿洲,被誉为“塞上江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毛乌素沙漠重新变成绿洲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人类活动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
C.荒漠时期和草原时期的动植物种类和适应特点完全不同
D.所有沙漠地区借鉴毛乌素沙漠的改造经验都能变成草原
7、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最初少数因为基因突变而具有抗药性的细菌成为优势种群,在药物的筛选下最终变成“超级细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超级细菌”的出现是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细菌不得不适应抗生素
B.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基因突变
C.“超级细菌”的形成过程说明了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有关
D.突变是“超级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8、如图1、图2分别是人脑对肌肉和膀胱收缩的调节过程。据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图2均体现了分级调节,且神经中枢都在大脑
B.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受损时,人将无法发生排尿反射
C.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扩大
D.大脑皮层S区受损时,患者能听懂他人讲话,但说话困难
9、下列有关糖代谢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的主要来源是①
B.胰岛素能促进⑤⑥⑦过程,抑制①②③过程
C.通过过程⑦合成的某些氨基酸属于必需氨基酸
D.糖尿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糖摄入量大于消耗量
10、陆地群落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等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这是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的差异作出的类型划分
B.生活在这些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分别有各自适应环境的方式
C.生活在草原群落的动物都不能生活在森林群落里
D.这些群落的形成受水分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1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DNA聚合酶、尿素、激素、H2O
C.乳酸、Ca2+、载体蛋白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12、生物在长期的进化中会形成特定的结构或习性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下列错误的是( )
A.热带雨林中高大的乔木往往叶面角质层厚,气孔下陷以降低蒸腾
B.温带落叶阔叶林乔木冬季落叶夏季形成郁闭林冠,季相变化明显
C.荒漠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极度干旱区,因此荒漠中的生物都具有耐旱的特征
D.荒漠中昆虫、爬行类等动物往往有夏眠的习性以度过高温缺水环境
1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封山育林、治理沙漠、兴修水利能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成分由简单到复杂演替
B.围湖造田、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会导致生物群落由复杂到简单演替
C.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但只能人为控制演替的速度,不能控制演替的方向
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4、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均由外正内负变成内正外负
C.突触后膜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动作电位产生时Na+流入神经细胞内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15、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的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调查一般通过统计小动物的种类和数目来推测
B.在诱虫器上方打开电灯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进行采集
C.常用的统计物种的相对数量的方法是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也可放入试管中
1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B.小肠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消化液和组织液
C.肾小球发炎会增高血浆渗透压,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D.高等动物的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7、由低海拔地区进入高海拔地区,多数人因缺氧引发代偿反应,身体逐步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以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少数人不能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出现气喘、下肢浮肿、全身软弱无力等高原病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初入高海拔地区,人体血浆pH可能略有下降
C.下肢浮肿可能是下肢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所致
D.出现高原病症状时可以通过吸氧缓解症状
18、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原上的动物大多具有挖洞或者快速奔跑的特点,而森林动物大多树栖或攀援生活
B.遭蝗虫采食后,植物增强再生能力,缓解种群数量下降,属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C.过度放牧可能很快导致土地荒漠化,使草原生物群落演替为荒漠生物群落
D.我国建造的“三北”防护林,可有效地防风阻沙,保护该地区的草原和农田
19、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所以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B.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C.将培养液滴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D.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20、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处受到刺激时,电表测得的电位为动作电位,此时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
C.图乙中的t3时刻,对应图甲中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此时该处膜外的电位变化为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t1~t2,t3~t4电位的变化仅是Na+内流造成的
21、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巨噬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
B.巨噬细胞中溶酶体参与处理病原体,并将其降解为肽
C.乙为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
D.丙物质中含有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
22、下图示人体组织细胞物质交换过程,图中③和④所示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液、血液和组织液
B.血浆、血浆和组织液
C.组织液、组织液和淋巴
D.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
23、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EG是促细胞融合剂,可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
B.作物脱毒依据的原理是植物顶端成熟区附近几乎无病毒
C.骨髓瘤细胞经免疫处理,可直接获得单克隆抗体
D.核移植克隆的动物,其线粒体DNA同时来自核供体细胞和受体卵母细胞
24、较高浓度乙烯能引起植物近轴侧生长快于远轴侧,导致叶子卷曲向下生长,这一现象称为偏上性生长,如图a所示。由于乙烯是气体,通常在其产生的部位发挥作用。图b表示某植物被水淹前后,其叶片中相关物质的含量,其中ACC为乙烯合成的前体物质(ACC转变为乙烯的过程需要氧气)。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水淹后,根部细胞感受到水淹刺激产生ACC
B.ACC不是气体,能在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
C.水淹后,该植物根部和叶片均会合成大量乙烯
D.该植物被水淹以后会出现偏上性生长
25、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4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_____,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3与2相比,成分中明显少的物质是 _____。
(2)1﹣4中,CO2浓度最高的是[ ],2与3进行物质交换需经过的结构是_____ ,1的来源是[____]。
(3)过度疲劳时,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____]渗透压升高,可能出现_____现象。
26、根据图回答:
如图所示,A、B、C分别代表年龄组成中的____________型、___________型和____________型。其中____________类型预示未来种群密度将会大幅增加。
27、径柳匙叶草是一种泌盐植物。科研工作者将径柳匙叶草液泡膜Na+/K+逆向转运蛋白基因(TaNHX2基因)转移到棉花细胞内,获得了转基因耐盐棉花新品种。图1是获取的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Sau3AI、EcoRI、BamHI为三种限制酶,图中箭头所指为三种限制酶的切点;图2是三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与酶切位点示意图;图3是土壤农杆菌中用于携带目的基因的Ti质粒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将含有径柳匙叶草不同基因的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再根据TaNHX2基因的特定核苷酸序列从中提取图1的片段,此法为从__________获取目的基因,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在径柳匙叶草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获得TaNHX2基因的mRNA,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BamHI切割图1所示的DNA片段,获得目的基因,则需选用_______切割图3所示质粒,以便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该方案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切割图1所示DNA片段的最佳方案是选用____________酶。
(4)用上述最佳方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得重组质粒____________(选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被BamHI切割。
(5)为了检测技术成果,科研工作者将转基因棉花种植在盐碱地,观察其生长状况,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的检测。
28、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A过程是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该细胞能够产生__________。从小鼠体内提取分离该细胞之前,应给小鼠注射_________类物质。
(2)单克隆抗体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与常规抗体相比,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如图甲是反映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图乙是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性引诱剂诱捕雄性害虫,是通过改变图甲中的____(填序号),降低种群的出生率,而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调查青蛙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而不用标记重捕法,理由是____。
(2)若曲线X表示某地区一种外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出现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没有____。
(3)若曲线Y表示一定时间内某草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若在c点时,该地区迁入了大量同种的食草动物,则一定时间后,该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会下降,原因是____。
(4)为调查某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某小组采用标记重捕法,在一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39只,第二次捕获28只,其中有标记的有害动物16只。标记物不影响有害动物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其生活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有害动物在重捕前有7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出生,使得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有害动物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____只/公顷。(结果取整数)
30、下丘脑是调节内脏器官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地。图A 为下丘脑某神经细胞的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图B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图表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此时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这将导致图A中____ 面产生正电位。
(2)在寒冷的环境中,机体也能通过B图中的丙方式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其具体的反射弧__________。
(3)当人体大量失水后,在相关神经系统的作用下,血液中的_____激素的含量有所_____(下降、上升)。
31、红掌是半阴生高等植物,下图表示夏季时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曲线ab段叶肉细胞内能合成[H]的场所有 ;曲线cd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增加、减少、不变)。
(2)M点时,对红掌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3)30%遮光处理避免了强光照和过高温度对植株的不利影响,与曲线Ⅰ相比,曲线Ⅱ出现“午休”现象的原因是 。
(4)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该植物周围的CO2浓度,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因为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32、下图1为有关DNA的某一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相关的核苷酸链,A、B为相关的酶。图2为图1中某一片段的放大图,其中①~⑧表示相关的结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过程在绿色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
(2)图1中A表示_________酶,其作用的部位是图2中的_______(填序号),B表示__________酶,该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
(3)组成DNA的基本单位可以用图2中_______表示(填序号)图2中⑤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
(4)若图1中a链的碱基(A+T)/(C+G)=1/5则最终合成的c链中相同的碱基比值为_______,最终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中A碱基所占的比值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