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 以其无礼于晋
B.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 沛公居山东时
D. 持千金之资币物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意图
B. 卫士仆地 仆:倒下
C. 披帷西向立 披:拨开
D.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谢:道歉
3、下列有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孝悌”是中国传统社会道德风尚,其中“孝”是指善事父母,“悌”则是关爱幼弟。
C.“冠者”,指成年人,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D.尺牍、尺素、尺简、鸿雁、笺、双鱼、双鲤、鱼书,这些都是古代“书信”的别名。
4、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 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C. 某市玩六合彩被骗者仅记录在案的就已成百上千,被“码主”卷走资金几百万元。如今,地下“六合彩”东山再起,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D. 阿富汗重建资金匮乏,困难重重,捉襟见肘,临时政府呼吁国际社会,解冻前塔利班政权的海外资产。
5、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细数2017的无锡搜房博客,有多少新锐博主在谈笑间指点江山,预见楼市风云。
C.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热血青年,写出了不少激浊扬清的好文章。
D.今日,幸福苑社区和万里学院团委邀请了经历过峥嵘岁月的老红军、老党员,与社区的暑期学生一起重温了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光荣历史。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央金归来
阿来
阿巴说:云丹来了。
云丹牵着的马背上坐着一个姑娘!
姑娘穿着粉红色的冲锋衣,围着白色丝质头巾,也从马背上仰起脸来向他微笑。
姑娘脸上的表情像夏日的天空一样迅速变幻,微笑过后,很快就乌云密布。这个美丽的姑娘好像还叫了他一声阿巴叔叔,然后就哭了起来。她没有哭出声来,只是两眼中的泪水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掉了下来。姑娘的脸上的表情,像是夏日暴雨将临的天空,乌云翻卷,表现出惊喜悲伤交织的好多种深浅浓淡。
你是……你是?
那声音像银铃振响:我是央金!姑娘坐在马背上,向阿巴扬了扬只剩半截的腿。
阿巴知道她是谁了。爱跳舞的,自己截掉了断腿的央金姑娘!
阿巴扑上去,脸挨着她的断腿:好姑娘,你回来了!
阿巴说话时,已经带着了哭声。他以为不会再有泪水,但此时眼眶已经被泪水充满。
姑娘弯下腰,笑着对他说:阿巴叔叔,我自己下不了马。
云丹从马的另一边把她的好腿抬起来,央金姑娘揽住阿巴的脖子,让阿巴把她从马背上抱下来。阿巴扶着姑娘在草地上坐好。阿巴注意到姑娘一直不往村庄那边看,她依然灿烂地笑着。等阿巴把一碗热茶端到她面前,她依然没往村子那边看上一眼,她还特意调整了一下坐姿,让自己背对着那座已成废墟的村庄。她依然在笑,她喝了一口茶,便抬起头来问阿巴:我漂亮吧?
她当然非常漂亮,眉眼间还带着她妈妈的神情,却比她妈妈更加生动,更加神采飞扬。涌到阿巴嘴边的话是:漂亮,漂亮,比你妈妈还漂亮!但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地震后,这成了云中村人的本能,不是特殊的场合,尽量不提起那些逝去的亲人。阿巴经受不住这么青春艳丽的照耀,把脸转向了别处,转向了村子那个方向。
又有两匹马从山下上来了。云丹从这两匹马的马背上取下的是姑娘的东西:拐杖、假肢、轮椅,和几只色彩艳丽的大包。
央金姑娘摘了一枝蓝色的翠雀花,样子像一只只正要奋力起飞的小鸟的翠雀花在手里摇晃着,开始歌唱。她的歌声一会儿兴奋、欢畅,很快又变得孤独凄凉。
阿巴认出这个姑娘的第一反应是,她肯定会扑在地上大哭一场,他还准备好一套劝解的言辞,而她如此兴奋,如此喜气洋洋反倒让他无所适从了。他只好说:好姑娘,喝点茶,这么长的山路,嗓子里的小人儿一定渴坏了。阿巴说了一句云中村人才懂得的话。云中村人说饿,说渴时,会说,我嗓子里那个小人儿都想从我嘴里伸出手来要吃要喝了。这是云中村人都懂的一个切口,但央金姑娘没有反应。
她像是陷入了沉思一样。至少她脸上的表情是安静下来要想想什么问题的样子,陷入某种思绪的样子。
阿巴起身穿过野草齐腰的荒芜田野,从自己的小菜园里摘来了新鲜的西红柿。阿巴往村里去,又手捧着两个鲜红的西红柿回来,也没能牵动姑娘的目光往村子里看上一眼。只是在一小口一小口咬着西红柿的时候,她的双肩开始颤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就那样低着头,带着哭声说:谢谢叔叔,我又尝到家乡的味。
姑娘拿出了手机,把手机上的时间设计为倒计时的状态。上面的数字不断变化,松树上有细微的风声。樱桃树摇晃的枝头上有一只鸟蹲着,声声啼叫,姑娘仰起脸看天,她说:那些云多么漂亮。
那些云真是漂亮。底部平坦,上部像一座座山,舒卷无定的边缘被太阳照得闪闪发光。
阿巴和云丹突然明白,姑娘设定的时间是那个时间。十年前,大地震动毁灭一切那个时刻。于是,气氛立即变得庄严。还有三分钟的时候,姑娘手扶拐杖站起身来,第一次面朝云中村的废墟,迎面吹来的风使她后背上的衣服鼓胀起来。静默。静默。时间一秒一秒走动。当那个时间点来到的时候,她扔掉了拐杖,用一只腿支撑着身体,开始舞蹈。那不是阿巴熟悉的云中村的土风舞,土风舞的每一个动作都代代相传。姑娘身体的扭动不是因为欢快,不是因为虔诚,而是愤怒、惊恐,是绝望的挣扎,身体向左,够不到什么。向右,向前,也够不到什么。手向上,上面一片虚空,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攀缘,单腿起跳,再起跳,还是够不到什么。于是,身体震颤;于是,身体弯曲,以至紧紧蜷缩。双手紧抱自己,向着里面!里面是什么?温暖?里面有什么?明亮?那舞蹈也不过两分钟时间,只比当年惊天动地的毁灭长了不到一分钟时间,姑娘已经泪流满面,热汗和着泪水涔涔而下。
姑娘颓然倒在了地上。
喊她不应。摇晃她也不应声。姑娘双眼紧闭,牙关紧咬。这让阿巴记起了她被埋在废墟下时,也就是这个样子。那时,她的面孔糊满了泥浆,现在,这张脸苍白如纸。阿巴拿来调查队留下的水袋,对着她的脸喷了一口清冽的溪水。
姑娘睁开了眼睛。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她用舌头把唇边的水卷进嘴里,说:好甜啊!
阿巴流泪了:央金姑娘,你就是云中村的溪水啊!
(节选自为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而作的长篇小说《云中记》,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云中村人民在经历大地震后产生的巨大精神创伤和心灵痛苦,是以透过阿巴之眼去看重返灾区的央金反映出来的。
B.央金将跳舞的时间用手机设为“十年前,大地震动毁灭一切那个时刻”,说明灾难记忆横亘内心难以消除,而她准备面对。
C.阿巴为人温厚,他既处处留心不让央金因回忆而伤心,又通过家乡“切口”及西红柿慰藉身体和心灵受到双重伤害的姑娘。
D.小说结尾写阿巴说央金是“云中村的溪水”,赞美央金就像溪水那般清澈、纯真,主要体现了阿巴对她断腿的同情。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央金“脸上的表情像夏日的天空一样迅速变幻”,这一比喻写出了她重回家乡时内心的激动、复杂。
B.小说中“粉红色”“银铃振响”“鲜红”“啼叫”等表现色彩和声音的词语,既是富有诗意的环境描写,也反衬了人物内心的沉重悲哀。
C.小说并未对云中村地震的惨状进行过多的描写,主要是借助人物少量回忆和重返地震现场的表现来反映昔日灾难之重。
D.央金跳舞是小说节选部分的高潮,是央金内在激烈情绪的宣泄,描写时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和富有节奏感的短句。
【3】小说前后多处交替写到了央金姑娘的“哭”与“笑”,请简要分析这些“哭”与“笑”的情感内涵。
7、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侧面描写与夸张的修辞手法来描述萧声。
(2)姚鼐的《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鞠躬的景象。
(3)韩愈在《师说》中阐述的择师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亲身验证了“站得高,见得远”的道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之雄心,只怕会有“______”的结局。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无消无长的自然规律。
(3)猿声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古人常借它来传情达意,比如“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_,__________”,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直接指出古代很多帝王不能做到善始善终的句子是“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达词人对国家命运思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年轻的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3)曹操《短歌行》中借用《诗经》里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自己渴望得到贤才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短歌行》中仿用《管子·形解》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手法写出诗人脱离官场、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 长沙》中表达了词人蔑视反动统治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鸿门宴上,樊哙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实是一种抓主要矛盾、不要顾及细枝末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_______。
4)《荆轲刺秦王》表现送行者同仇敌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癸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院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诗写法相近,都是开头点明中心,中间进行叙事、写景,结尾呼应开头,直接表明感情态度。
B.尽管陶渊明在诗中表明自己本性热爱山水田园生活;但是他归隐也心有不甘,先师的“道”实行希望渺茫,也只好暂时做个农夫。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所用手法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孔雀东南飞》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一样,都是兴中带比。
D.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诗句可知,陶渊明种地一向不问收成,在意的是归隐心愿的满足和农耕过程中的愉悦。
【2】这两首诗对农村生活景象的描写富有特色,请从情景结合、意象选择、手法运用和动词使用四个方面中选取三个方面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景物描写的特点。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年,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即绝河津,反为楚。汉王使郦生说豹,豹不听。汉王遣将军韩信击,大破之,虏豹。遂定魏地,置三郡,曰河东、太原、上党。汉王乃令张耳与韩信遂东下井陉击赵,斩陈余、赵王歇。其明年,立张耳为赵王。
汉王军荥阳南,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与项羽相距岁余。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遂围汉王。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项王不听。汉王患之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于是项羽乃疑亚父亚父是时劝项羽遂下荥阳,及其见疑,乃怒,辞老,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而死。
汉军绝食,乃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被甲,楚因四面击之。将军纪信乃乘王驾,诈为汉王,诳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诸将卒不能从者,尽在域中。周苛、枞公相谓曰:“反国之王,难与守城。”因杀魏豹。
汉王之出荥阳入关,收兵欲复东。袁生说汉王曰:“汉与楚相距荥阳数岁,汉常困。愿君王出武关,项羽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荥阳成皋间且得休。使韩信等辑河北赵地,连燕、齐,君王乃复走荥阳,未晚也。如此,则楚所备者多,力分,汉得休,复与之战,破楚必矣。”汉王从其计,出军宛叶间,与黥布行收兵。
项羽闻汉王在宛,果引兵南。汉王坚壁不与战。是时彭越渡睢水,与项声、薛公战下邳,彭越大破楚军。项羽乃引兵东击彭越。汉王亦引兵北军成皋。项羽已破走彭越,闻汉王复军成皋,乃复引兵西,拔荥阳,诛周苛、枞公,而虏韩王信,遂围成皋。
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驰宿修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乃使张耳北益收兵赵地,使韩信东击齐。汉王得韩信军,则复振。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汉王/患之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于是项羽乃疑亚父
B.汉王患之/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于是项羽乃疑亚父
C.汉王患之/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于是项羽乃疑亚父
D.汉王/患之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于是项羽乃疑亚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谒归,指告假归里。与“致仕”“致事”“致政”等意义不一致。
B.汉王,即刘邦。“汉王”源于刘邦曾被封为汉中之王。因他起兵于沛于是被称作“沛公”。
C.赐骸骨,古代大臣请求致仕的婉辞。有时也可称“乞骸骨”。骸骨,指身体、性命。
D.御史大夫,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等;西汉沿置,与廷尉、太尉合称三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派人劝说魏豹投降自己,魏豹不从,于是刘邦就派韩信攻打并俘虏了魏豹,最后又令周苛、枞公杀死了魏豹。
B.刘邦采用陈平的计策,派其离间楚国君臣之间的关系,最终项羽对亚父范增起了疑心,范增一气之下请求告老还乡。
C.刘邦逃出荥阳进入关中后,本打算收兵向东进军,可听了袁生的计策后,又转而出兵宛县、叶县之间,与黥布沿途收集人马。
D.彭越率领的汉军在下邳打败了项声、薛公率领的楚军,项羽闻信引兵攻打彭越,刘邦借机进驻成皋,最后项羽又率兵包围了成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被甲,楚因四面击之。
(2)使韩信等辑河北赵地,连燕、齐,君王乃复走荥阳,未晚也。
【5】汉军困守荥阳南面,粮草先是缺乏,继而断绝,困境中汉王是如何脱离险境的?联系文本概括其策略。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近日,“不刷题的吴姥姥”在网上火了,她介绍中国“人造太阳”的视频,获得52.9万的赞,有人称她是“全网级别最高的家教”。“不刷题的吴姥姥”在自己的网名里亮出自己的态度:不刷题——别把学习等同于刷题。
“吴姥姥”在做物理实验时,一大特色就是不急于提出标准答案,而是让网友主动思考背后的原因,把思想的乐趣和“犯错误”的机会给了学生,向家长和孩子展示了学习本来的样子:主动思考,探索世界,寻找规律。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