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针对人们关心的景区门票价格是否上涨的问题,景区负责人进行了否认,并坦言,超高的门票会减少旅游的人数,影响旅游业的总收入。
B. 历代改革的督行者大都是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广泛社会认可度、丰富的政治经验、渊博的学识和鲜明的个人意志于一体的“政治强人”。
C. 朱永新在“国际人才高峰论坛”上指出,阅读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D.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财富的同时,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层面的各种威胁与挑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专项整治,使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钱权交易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B. 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初见成效。
C.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
D.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有相当部分高血压病的产生就是由于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诱发的。
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全部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跟) 而闻者彰(清楚)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照)
B. 假舆马者(借助)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用刀雕刻)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在)
C. 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 是故无贵无贱(无论) 士大夫之族(类)
D.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 师不必贤于弟子(不一定) 小学而大遗(遗忘)
4、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列缺霹雳 ③烟涛微茫信难求
②仙之人兮列如麻 ④自可断来信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B. 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个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C. “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文天祥就义虽已七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毁家纾难、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D. 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让我们倾听
毕淑敏
我读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的时候,书写作业,其中有一篇是研究“倾听”。刚开始我想,这还不容易啊,人有两耳,只要不是先天失聪,落草就能听见动静。夜半时分,人睡着了,眼睛闭着,耳轮没有开关,一有月落乌啼,人就猛然惊醒,想不倾听都做不到。再者,我做内科医生多年,每天都要无数次地听病人倾倒满腔苦水,鼓膜都起茧子了。所以,倾听对我应不是问题。
查了资料,认真思考,才知差距多多。在“倾听”这门功课上,许多人不及格。如果谈话的人没有我们的学识高,我们就会虚与委蛇地听。如果谈话的人冗长繁琐,我们就会不客气地打断叙述。如果谈话的人言不及义,我们会明显地露出厌倦的神色。如果谈话的人缺少真知灼见,我们会讽刺挖苦,令他难堪……凡此种种,我都无数次地表演过,至今一想起来,无地自容。
世上的人,天然就掌握了倾听艺术的人,可说凤毛麟角。
不信,咱们来做一个试验。
你找一个好朋友,对他或她说,我现在同你讲我的心里话,你却不要认真听。你可以东张西望,你可以搔首弄姿,你也可以听音乐梳头发干一切你忽然想到的事,你也可以王顾左右而言他……总之,你什么都可以做,就是不必听我说。
当你的朋友决定配合你以后,这个游戏就可以开始了。你必需拣一件撕肝裂胆的痛事来说,越动感情越好,切不可潦草敷衍。
好了,你说吧……
我猜你说不了多长时间,最多3分钟,就会鸣金收兵。无论如何你也说不下去了。面对着一个对你的疾苦你的忧愁无动于衷的家伙,你再无兴趣敞开襟怀。不但你缄口了,而且你感到沮丧和愤怒。你觉得这个朋友愧对你的信任,太不够朋友。你决定以后和他渐渐疏远,你甚至怀疑认识这个人是不是一个错误……
你会说,不认真听别人讲话,会有这样严重的后果吗?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正是如此。有很多我们丧失的机遇,有若干阴差阳错的讯息,有不少失之交臂的朋友,甚至各奔东西的恋人,那绝缘的起因,都是我们不曾学会倾听。
好了,这个令人不愉快的游戏我们就做到这里。下面,我们来做一个令人愉快的活动。
还是你和你的朋友。这一次,是你的朋友向你诉说刻骨铭心的往事。请你身体前倾,请你目光和煦。你屏息关注着他的眼神,你随着他的情感冲浪而起伏。如果他高兴,你也报以会心的微笑。如果他悲哀,你便陪伴着垂下眼帘。如果他落泪了,你温柔地递上纸巾。如果他久久地沉默,你也和他缄口走过……
非常简单。当他说完了,游戏就结束了。你可以问问他,在你这样倾听他的过程中,他感到了什么?
我猜,你的朋友会告诉你,你给了他尊重,给了他关爱。给他的孤独以抚慰,给他的无望以曙光。给他的快乐加倍,给他的哀伤减半。你是他最好的朋友之一,他会记得和你一道度过的难忘时光。
这就是倾听的魔力。
倾听的“倾’’字,我原以为就是表示身体向前斜着,用肢体语言表示关爱与注重。翻查字典,其实不然。或者说仅仅做这样的理解是不够全面的。倾听,就是“用尽力量去听”。这里的“倾”字,类乎倾巢出动,类乎倾箱倒箧,类乎倾国倾城,类乎倾盆大雨……总之殚精竭虑毫无保留。
可能有点夸张和矫枉过正,但倾听的重要性我以为必须提到相当的高度来认识,这是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识之一。人活在世上,说和听是两件要务。说,主要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识,每一个说话的人都希望别人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听,就是接收他人描述内心想法,以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听和说像是鲲鹏的两只翅膀,必须协调展开,才能直上九万里。
现代生活飞速地发展,人的一辈子,再不是蜷缩在一个小村或小镇,而是纵横驰骋漂洋过海。所接触的人,不再是几十一百,很可能成千上万。要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让别人听懂了你的话,让你听懂了别人的话,并且在两颗头脑之间产生碰撞,这就变成了心灵的艺术。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从生活现象出发,运用对比、举例等手段,说明人类应该懂得倾听的道理。
B. 如果谈话的人冗长繁琐,我们就不客气地打断他的叙述,这是一种不懂倾听的表现。
C. 作者正反举例,无非是想说明世界上天然就掌握倾听艺术的人绝少。
D. 懂得倾听与否,是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识之一。
【2】第一段写了“我”在当初对“倾听”的理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中说“这就是倾听的魔力”,“倾听的魔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 ,_____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2)《蜀道难》中,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3)《秋兴八首(其一)》中“_______,______ ”两句,写秋天景物触动诗人羁旅情思,不禁思乡流泪。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人君不必宵衣旰食,劳神苦思,也无须越俎代庖,事必躬亲,就可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政治境界了。
(2)《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立片言而居要”,一开始即点明两人争论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和“盖幽、厉尝笑桀、纣矣,炀帝亦笑周、齐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炀帝也”所发议论一致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国论》中,作者警告北宋当局不要受敌人威胁,用纳银输绢的办法换取和平的一句是: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面的句子。
(1)在《论语》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2)《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以乌鸦作比,表明作者尽孝之心得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后世统治者如果不能汲取秦覆灭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向当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11、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一节,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描写诗人因品德高尚被众小人嫉妒诬陷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春望》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国愁家忧齐上心头,使自己头发稀疏。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湖早春【注】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当年秋被贬为江州司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选取了山杏、水蘋、白雁、黄鹂这些颇具江南风情的意象,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韵。
B.颔联中的“乱”字化动为静,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乱”中见出天然情趣,毫无人工矫揉。
C.颈联描写大雁低飞,略显慵懒、笨拙,黄鹂出展歌喉,舌涩口拙,尚不能婉转高歌之态,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D.这首诗精于选景构图,工于遗词用字,语言清新明丽,情景交融,自然圆合,堪与作者名篇《钱塘湖春行》媲美。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本诗前两联所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摘自《荆轲刺秦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列:行列。
B.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假借:宽容。
C.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掷击。
D.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就:靠近。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荆轲智勇的一组是 ( )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②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③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④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⑤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⑥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荆轲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贿赂秦王的宠臣蒙嘉,借蒙嘉之口,打通接近秦王的通道,为廷刺秦王提供了宝贵机会。
B. 秦武阳捧着燕国的地图跟在荆轲后面走向秦王的大殿时,吓得脸变了颜色,荆轲巧妙解释,才消除了秦王的怀疑。
C. 荆轲手拿匕首追赶,秦王绕柱逃跑,大臣们未带兵器,殿下侍卫无秦王的命令又不能上殿,惶急中没有攻击荆轲的办法。
D. 正在秦王万分危急的时刻,侍医夏无且举起手里拿着的药囊把荆轲打倒在地,秦王拔出剑来,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4】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2)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期以来,在网络媒体上,一些公众人物“语不惊人死不休”。某知名电视台主持人被曝出让人咋舌的不当言论;某网络红人在调教宠物狗时配以“逆天”旁白并将其搬上微博,在遭遇批评后的第一反应竟是大爆粗口……这些现象引起人们的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写议论文,文体规范;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