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奋斗的路上你若能看清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奔跑的那双鞋,也许就成功了一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精彩的
B.通过他人评价来完善自己
C.正确认识自己以促进自我发展
D.要接纳和欣赏自己
2、某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的。他们以为义气就是友情,不惜为之两肋插刀,不惜以身试法,从而走上了不归路。这告诉我们( )
A.朋友会让我们犯罪,不能交亲密朋友
B.青少年与朋友感情太好就会走上不归路
C.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要慎重交友
D.友情就是讲义气,就是为朋友两肋插刀
3、课堂上,学习小组的同学分享心得。小依说:我每天早上背英语单词,记忆效果特别好;小浩说:我喜欢睡前背诗词;小亮说:我和小海经常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互问互答,能把第二天默写的内容熟记下来。这三位同学分享的内容启示我们( )
A.随时学习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B.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
C.要长时间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D.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4、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人评价都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全部接纳
B.我们不必要重视他人对我们的态度与评价
C.他人的评价如果是我愿意听的,我就接受
D.对于他人评价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5、进入中学后,小涛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县城读书。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小学时的好朋友有的偶尔联系一下,有的不再联系,这使小涛有诸多不适应。作为同桌的你去开导他,你的建议有( )
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②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
③要积极寻找新的友谊④生活中不会有真正的友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学校舞蹈社团即将选拔队长,小丽和小超同学发表了以下看法:
小丽:我的舞蹈水平最棒,你们都比不上我,应该由我来当队长。
小超:小华舞蹈水平虽然比你差点儿,但是她能顾全大局,大家都愿意让她来当队长。
小丽:那这次舞蹈比赛我就不参加了!
他们的对话告诉我们正确认识自己( )
①需要彰显自己的个性②就是要看到自己的长处
③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④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下列选项体现师生交往良好状态的是( )
A.甲同学向班主任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不同意见,班主任很生气
B.乙同学性格开朗,经常与老师开玩笑,给老师取绰号
C.丙同学敬畏老师,路上遇到老师故意绕道走开
D.丁同学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8、孔子的学生曾子终生力行“自省”这一主张,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其目的正如朱熹所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曾子的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检视自己的不足 ②发扬自己的长处 ③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看到他人的缺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马云曾说过,“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有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信,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八十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这启示我们( )
A.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享乐不要留下遗憾
B.青春是短暂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C.青春是喜悦的,莫因烦恼而感到悲观失望
D.青春是矛盾的,要促进生理和心理相协调
10、“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这启示我们认识自我可以( )
A.通过生理方面来认识
B.从与他人比较中认识
C.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
D.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
11、下列名言警句与其蕴涵的道理相符的是( )
①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②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要从培养兴趣开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下面对“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无论我们多大年纪,都可以在学校里学习
B.只要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就可以了
C.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将来再学习也不迟
D.坚持终身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13、读书正当时,莫负好时光。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全国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读书学习越来越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学习让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②学习点亮生命,激发前进的动力
③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拥有一切④学习没有终点,终生都需要学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冷漠。拒绝冷漠,我们应( )
①积极帮助有困难的人 ②积极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
③关注自身并善待他人 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1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工作太忙绝不是放松学习的理由。这告诉我们( )
A.工作没有学习重要
B.学习有苦也有乐
C.学习是每个行业的首要任务
D.学习没有终点,终生都需要学习
16、“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中学时代是学生求知生涯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中学时代( )
A.见证我们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思维水平达到顶峰
B.我们开始磨砺意志品格,对我们成长起决定性作用
C.自我意识逐步觉醒,一切开始由自己做主
D.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17、下面是七年级(2)班小奇、小清、小亮和小尚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小奇: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老师会有不同的风格
②小清:我们要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老师所做的一切我们都要尊重
③小亮: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我们都要尊重
④小尚: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视频聊天、网络拜年,网络让人与人的交往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但也有人感慨地说,网络使人更加“疏远”了。这是因为( )
A.网络交往都是虚假的,毫无真实性可言
B.网络交往日益普及,完全取代了现实交往
C.网络开辟了交往新通道,扩大了交往范围
D.网络有时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19、随着初中生活的开启,一片新的学习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一般情况下,对待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我们的合理路径是( )
①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②确立学习目标
③明晰学习的重要意义④提高学习效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20、下列做法能体现同学间真正友谊的有( )
①同学生病了,主动帮他补习功课 ②同学被打时,“拔刀相助”
③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后,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④同学之间坦诚交流,毫不保留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1、按要求填写以下内容:
(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________________。
(2)“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告诉我们做更好的自己,就要________________。
(3)网上交往具有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4)小丽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已的生活经历、内心活动,情感体验等,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这种认识自己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___。
(5)请选出与下面名言有关的关键词,连线即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①学习方法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②合作学习 C.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③学习兴趣 D.学而不已,阖棺而止 ④终身学习 |
22、(1)基础知识填空
① 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②梦想总是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而架起二者之问桥梁的是
③ 既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又是终身学习的手段
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⑤在知识学习中 是相互联系的不列层次
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告诉我们
⑦潜能是指
(2)仔细观察下图说说这两幅图分别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23、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不尽相同,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________。
24、基础知识填空。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告诉我们学习要掌握____。
(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提醒我们可以通过____来认识自己。
(3)____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4)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____。
(5)“生得再平凡,也是限量版”这句话强调生命是____的。
(6)在全国各地开展的“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增强了群众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意识,这警示我们要____。
2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道德与法治》教材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姓我们一起学 习,共享中华文化的滋养。
阅读下表中左栏的经典名言,思考回答分别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道理或观点?
经典名言 | 体现的道理或观点 |
彼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 | (1)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0 | (2) |
独学而无我,则孤陋而寡闻。 | (3)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4) |
26、连线题
(1)中国梦 A、学习
(2中学阶段学生的重要任务 B、虚拟、平等、自主
(3)网上交往的特点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抻内涵 D、他人的评价
(5)生命的伟大在于 E、”孝”
(6)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F、创造和贡献
27、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不但不那么美好,而且对我们的成长没有意义。
28、小丽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经历:“上学期有次英语单元测试我考了95分,因为过去总考不好,所以有同学在背后议论,怀疑我作弊。我当时想,进步是我刻苦努力得到的,虽然有人暂时不相信我,但只要继续努力,一定能向大家证明我的实力。”
问:有同学说负面的情感体验没有积极意义,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29、 七年级(2)班的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开展了对挫折及生命韧性的探讨:
请你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30、辨别分析:自负心理、自卑心理都是不能正确对待自尊自信的表现。
31、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青少年怎样在品味情感中成长?请你列举生活中两个能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的方法。(2分。)
32、材料一:李平放学回家的路上不小心踩上了香蕉皮,摔了一跤。旁边的同学马上过来搀扶他。
材料二:李平以后在吃水果时,总是想到踩上香蕉皮摔跤的事。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乱扔果皮、垃圾了,而是放在垃圾桶里。
材料三:每每想起自己摔跤时同学们关心的情景,李平就特别感动。渐渐地,他也变得爱关心、帮助别人起来。他为成绩差的同学补课,和文艺委员一道出黑板报,还主动承担了班级里自行车排放管理的任务。
材料四:同学们发现李平变了,变得精神饱满,变得快乐幸福,变得自信乐观起来,学习成绩也更出色了。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下列观点,先选择,后回答问题:
A“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材料一、二共同体现了上述观点中的 。(请填序号,1分)李平能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他的内心一定经历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2)材料一、三共同体现了上述观点中的 。(请填序号)
在现实生活中,你会怎样去落实这一观点?
(3)材料四中的李平同学变得自信乐观起来,进入初中后我们青少年应自尊自信,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知识,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至少写出三点)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对自己的评价:热情、善良、乐于助人。如同学生病时,主动帮助同学;容易与人相处;如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比较容易原谅对方;如在学习中,效率高,写作业很快。
(1)自我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2)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的有什么作用?
(3)如何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34、进入中学后,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变化很大,自我意识也在增强。为了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自我、放飞自我,宝鸡市某中学七年级(2)班的道德与法治老师在课堂上组织了一次讨论探究活动。下面两位同学在讨论时分别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桃桃:我想全部接纳自己,想欣赏自己,可是我做不到。
洋洋:我想飞得更高,可总是达不到理想中自我的要求。
(1)请你就如何欣赏自己,对桃桃同学提出建议。
(2)请你告诉洋洋同学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35、新学期伊始,某校七(1)班开展“迈入青春门,走好人生路”主题教育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青春成长】
(1)进入青春期后,我们能感受到自身发生的变化。请谈谈在你身上所发生的变化。
①生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心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有格】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2)“行己有耻”对我们青少年有哪些要求?
【青春飞扬】
青春意味着向上的活力。刚刚步入青春的我们,有很多梦想等着我们去实现,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让我们带着青春的力量,展翅飞翔。
(3)怎样才能让我们飞翔的翅膀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