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说“读书苦读书累,读书就是活受罪”,表示读书是一种痛苦;也有的人说“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表明读书是一种享受。这告诉我们( )
A.学习只有痛苦,并没有快乐
B.成绩好读书才能感受到快乐
C.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
D.学习需要我们合理安排时间
2、网络交往超越时空界限,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网上交往具有____等特点。( )
①平等②虚拟③可靠④自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行为体现敬畏生命的是( )
①清明节小华随父母一起去祭祖
②小华为留守儿童捐款
③小乐骑自行车过马路,经常闯红灯
④小梅在路上看到车祸受伤人员,及时拨打120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张爷爷非常想念在寄宿学校读书的孙子孙女,让他们放假了来自己家吃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备受冷落,感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启示我们孝敬长辈( )
①要从小事做起并落实在行动上
②对长辈要百依百顺,言听计从
③要注重长辈精神上的需求
④要多与长辈交流,让长辈不再孤独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半岁时意外失聪,后来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她刻苦学习,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成为清华大学的博士生。这启示我们( )
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精彩
③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④与普通学生相比,失聪学生在学习上具有明显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关于孝敬父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孝敬父母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学生不用考虑
B.孝敬父母就是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
C.尽孝在当下,孝敬父母要从现在开始
D.孝敬父母就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要求
7、“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袁枚的《苔》告诉我们( )
A.活出精彩,懂得敬畏生命的短暂
B.留住时间,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C.珍视生命,努力追求生命的永恒
D.拒绝平庸,虽处逆境仍自强不息
8、在封建时代,少年的梦想是考上进士入朝为官;在解放时代,少年的梦想是造福社会,富国利民;如今,少年的梦想五花八门,当科学家、当警察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
A.少年的梦想都是跟风的,没有特点
B.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C.少年的梦想由大人决定
D.少年的梦想,只有通过努力来实现
9、抗战老兵喻芳铭,生前便已签署自愿捐赠遗体登记表。2023 年2月 22日他的遗体被工作人员抬上了南昌医学院的遗体捐赠专用车,连夜送往学校用于医学教研工作。喻芳铭捐赠遗体的行为( )
①体现了生命的不可预知性
②延伸了其生命的价值
③表明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④是每个生命必须履行的义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交友之道,在于谨交友、慎交友、交益友。我们要牢记“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道理,交友要有智慧。下列不能体现出交友智慧的有( )
A.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B.益友当亲,损友当绝
C.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D.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
11、失聪女孩江梦南,凭借坚定的意志,从无声里突围,成长为一名清华博士,立志在生命科学领域为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这启示我们绽放生命应该( )
①热爱学习,乐于实践②关注自身,关切他人
③自强不息,向阳而生④努力付出,赢得回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多年来,中国航天人先后14人次勇闯苍穹,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荣耀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前辈为国家科研默默奉献的一生。正如航天英雄杨利伟所说:“这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责任。”中国航天人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责任担当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②人生的主要意义归于荣耀
③生命的伟大在于奉献 ④在平凡的生活中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小明每一次遇到难解的数学题,就会苦思冥想,着急慌乱,但是一旦成功解答后,就会心情愉悦,喜于言表。这说明( )
A.学习是十分快乐的
B.学习就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
C.学习是苦与乐的交织
D.学习是痛苦不堪的
14、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中学这一阶段,我们( )
①生活体验日渐丰富 ②理解能力达到最强
③自我意识逐步觉醒 ④开始探寻生命奥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某老师在班级放置“烦恼盒”,让学生倾诉情绪,并帮助学生解决烦恼,老师的做法表明( )
①老师是我们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②教师的工作理念决定了学生的发展
③学生的情绪可以通过适当方式调节④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向长沙各校发出“征友启事”。在这则征友启事中,他提出择友的标准是“有志于爱国工作”“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这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应当建立在( )
A.提高学习成绩、互帮互谅
B.不怕牺牲、不怕困难
C.真诚平等、门当户对
D.志同道合、志趣相投
17、在贵州支教时,梁俊老师把古诗《苔》编成了一首歌。他用音乐告诉孩子们,“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找到生命的价值,像牡丹花一样绽放,不要小看了自己”。这告诉我们( )
①要养护精神,活出生命的精彩
②每个人都可以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③亲社会行为能传递情感正能量
④我们的精神发育,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8、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诗句中能体现友谊特质的是(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D.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9、四川无臂男孩彭超——同济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六岁时,彭超因意外触电失去了双臂,之后他在父母的帮助、鼓励下重拾信了,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多大。”为了激发自己的潜能,我们应( )
①珍视自己的兴趣,专注个人爱好
②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
③不断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
④独立完成所有事情,以免他人与自己抢功劳,争荣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小川和小文有点小矛盾,为了出口气,小川约了自己的好朋友小勇,打算在周末回家的路上一起“教训”小文。小勇拒绝了小川的要求。小勇拒绝小川的理由是( )
A.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B.竞争必然伤害友谊
C.好朋友可以不讲原则
D.好朋友必须为朋友做任何事
21、央视一套播出的首期《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来自攀枝花市米易县,就读于四川大学法学院的无臂学生彭超,以丰富的文学知识、深厚的诗词功底和高超的答题技巧,力压现场其他选手成为该节目首位擂主。下列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 要做更好的自己,就要多背诵中华经典古诗文
B. 只有赢得比赛,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做更好的自己
C. 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D. 只有遭遇挫折才能激发潜能,做更好的自己
22、(品读名句 增进文化自信)
很多名言警句都蕴含着深刻的道埋,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请仔细阅读以下名言警句,说说它们分别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名言警句 | 体现的观点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努力,需要坚持,要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① |
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已者,反求诸已而已矣。 | ② |
为学莫重于尊师。 | ③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④ |
23、学习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1)学习,不仅让___,而且可以___。
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
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等等。
(2)学习就是___。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
(3)学习点亮我们___,激发前进的动力。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___。
24、有人说,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有人说,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有 人说,中学生是依然懵懂的孩子;我们说,中学生正在长大成人。金秋九月,我们告别小学, 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 ——中学生! 中学时代对人生的重要性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育过程中,介于____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它是继婴儿期后,人生____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26、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连线题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批判性思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行已有耻
“学贵有疑” 止于至善
27、对青春期出现的矛盾心理是无法克服的,只能学会承受,任其发展。( )
28、与伟大的人相比,平凡的人生命没有什么价值。
判断:
理由:
29、辨别与分析
■~ 一既辨又析,感悟明理!
30、图中的两种观点是否正确,请你辨析。
31、 “不用你们管我!天天唠叨个没完,真烦人!”“你们懂什么?!你们那一套早过时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之间在穿着、学习、交友等方面常常会出现矛盾冲突,造成家庭关系紧张,有的还因此逃学、离家出走,甚至引发家庭悲剧。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营造和谐和睦的家庭关系既是我们生活幸福的重要条件,也是每个家庭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应该如何与父母沟通相处?
(2)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如果处理不好会怎样?
32、如何培育丰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87岁时,重返大学念书;98岁他成为全球最老硕士;如今105岁的他,又开始到清大中文系旁听。如今他又开始学电脑、学上网。一次朋友跟他说:“老赵,你都要死了,还学什么电脑啊?”“可是,我现在还活着啊。”两人相视大笑。这就是台湾老人赵慕鹤。
(1)“梦想,就像一扇扇轻盈的、洁白的天使翅膀。只要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展翅飞翔。”对于梦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③梦想的实现不需要付诸行动
④有梦想,就有希望,就有助于实现人生的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赵慕鹤老人的传奇故事中,你最感动的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单加以阐述。
(3)少年有梦。说说两则材料为你实现梦想分别提供什么启示?
34、(建设集体 成员有责)
小亮经常给班级提合理化建议。为了保持教室卫生,他建议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废物袋装废纸、杂物;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同学的学校生活,他建议建立家长交流群……他的建议大都被班级采纳,有的甚至在全校推广。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集体建设建言献策。
某校七年级(1)班举行了以“集体是我们温馨的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果你是班级中的一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集体生活中,你会像小亮一样发表自己的见解吗?
(2)你会采取那些方式为班级建设建言献策?
(3)请你为你所在的班集体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4)你认为这些建议会给班集体带来哪些变化?
35、当遇到朋友情绪不好时,你会怎样安慰朋友?请你写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