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木桶“盛水量多少,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木桶效应”。木桶代指一个组织或个人,而短板则象征其薄弱的部分。“木桶效应”对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启示是( )
A.要有勇气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B.要正视并积极改正自己的缺点
C.要充满自信,发掘自身的潜能
D.要冷静、理智地对待他人评价
2、“自知之明是难得的知识。”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做更好的自己,需要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B.要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C.做更好的自己,要扬长避短
D.认识自己很重要
3、家是一个有温度的词,“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这都是对家的渴望。人们之所以如此“渴望”家,主要因为家( )
A.只是血缘关系的亲属生活组织
B.是提供休闲娱乐的地方
C.就是一所房子、一个地域
D.是身心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4、励志名言“我也许不完美,但我一直在做自己。”这告诉我们( )
A.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
B.每个人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C.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D.接纳自己的全部,完全不必改变自己
5、毛泽东1918年6月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就投身到革命洪流中,这与他从小到大注重自学,精心安排自学计划,读书不倦紧密联系,这告诉我们( )
A.只读圣贤书,不闻天下事
B.只要学习就一定能实现人生梦想
C.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D.学习点亮人生,为幸福生活奠基
6、七年级学生小美有多个网名,经常在网上聊天,也喜欢发各种帖子,非常活跃,但现实生活中的她沉默寡言。对此,我们要提醒她( )
A.要坚定不移地相信网友,以免伤害彼此的感情
B.互联网好像无所不能,应利用网络拓展交往圈
C.不能只驻足于虚拟世界,要注重现实中的交往
D.虚拟世界的交往存在不确定因素,要远离网络
7、爱默生说:“即使断了一条弦,其余的三条弦还是要继续演奏,这就是人生”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守护生命,不仅要养护身体,还要养护精神
B.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C.生活难免有挫折,要培养应对挫折的勇气和智慧
D.面对挫折,人们产生失落等负面情绪是不正常的
8、文山市教育体育局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要求各校必须对家长转发《周末学生安全提示》。下列做法能够体现珍爱生命、自救自护的是( )
A.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地震演练活动
B.为节约时间,跨越马路中间的护栏
C.发生火灾时,乘坐电梯快速逃离
D.遇到落水者,即使自己不会游泳也勇敢地下水营救
9、守护生命首先要做到爱护身体,拒绝不良生活习惯。以下做法属于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是( )
A.剧烈运动后,小朋冲进家门,打开冰箱,拿出冰镇的矿泉水一饮而尽
B.小李起床晚了,担心上学迟到,不吃早饭冲出家门
C.小刘爱吃肉,就只吃肉,拒绝吃蔬菜和粮食
D.小明很喜欢运动,利用课余时间打篮球
10、“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说:“气动试验做了几十次,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失败了总结一下,就接着准备下一次试验,每一次试验过程都是学习提高的过程。不知道的东西经过总结学习变成知道的,那真是十分愉快的事情。”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学习是多方面的,学习中有辛苦也有快乐
②只要在学习上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③学习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④当我们经历学习的辛苦,收获成果时,就会体验到学习的美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以下内容是某班同学与老师在课堂内外的一些交流( )
下列选项最能概括以上两段对话内容主旨的是( )
A.热爱劳动,自立自强
B.消除代沟,跨越年龄
C.孝敬长辈,文明礼貌
D.亦师亦友,教学相长
12、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和心灵的港湾。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以下古人智慧有利于促进和谐家庭建设的是( )
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②古之立大事者,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钱学森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因为( )
A.中学时代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时代
B.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C.我们的生命在中学阶段实现了全面进化
D.在中学阶段我们的思维水平才开始提高
14、课间,某班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聊起了中学生活的话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只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对我们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②中学的学习和教学方法不符合我们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
③中学时代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④中学时代要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努力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15、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下列对中学时代认识正确的有( )
①是生命历程中一个新的起点 ②能帮助我们培养意志、激发潜能
③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的基础 ④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完全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达·芬奇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经常受到外界的各种评价,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和风格。他在绘画、科学、工程等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借鉴达·芬奇对待他人评价的经验,我们面对他人的评价,正确做法是( )
①忽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②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③要全盘接受他人的评价④客观冷静分析他人评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7、婉瑜在自己成长记录本上写道:“本学期学习退步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婉瑜认识自我的途径是( )
A.他人的态度
B.考试的成绩反馈
C.自我观察和分析
D.和他人的比较
18、七年级(3)班学生在给老师们的感谢信中写道:“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在这不寻常的节日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对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 )
①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 ②在课堂上要积极大胆地发表见解
③老师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④要承认老师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一种内驱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 )
①老师与学生彼此尊重,共同努力②师生交往中尽量隐藏自己真实想法
③老师与学生平等相待、相互促进④老师给予学生生活关心和情感关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著名作家龙应台曾告诫儿子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的工作,过有尊严的、快乐的生活,而不是被迫谋生。”龙应台的意思是说( )
A.学习有苦有乐,要有坚强的意志
B.学习重在享受,不必在意考试成绩
C.学习点亮生命,为幸福生活奠基
D.学习没有终点,要着眼未来终身学习
2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______。关心______的状况,养成健康的______方式,是一种对生命______的态度。
22、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_______的影响,学会________、____。
23、基础知识填空。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启示我们在学习中要发现和保持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告诉我们要通过_______来认识自己。
(3)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改正缺点,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_______的过程。
(4)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这句话启示我们要与_______的人交朋友。
(5)“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启示我们友谊是_______。
2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道德与法治》教材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姓我们一起学 习,共享中华文化的滋养。
阅读下表中左栏的经典名言,思考回答分别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道理或观点?
经典名言 | 体现的道理或观点 |
彼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 | (1)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0 | (2) |
独学而无我,则孤陋而寡闻。 | (3)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4) |
25、生命的________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26、对应“择友” (下列内容各有一个最恰当的对应)
①中学时代 | A.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
②做更好自己 | B.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
③学会学习 | C.要发现保持兴趣,掌握科学方法,运用适宜方式 |
④他人评价 | D.要扬长避短,改正缺点,激发潜能 |
2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责任感。( )
28、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而有的同学认为我的青春我做主,我想什么活就什么活,想什么做就什么做,和别人无关。
请利用课本“行已有耻”的有关知识对这一看法加以辨析。
29、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判断:
理由:
30、请对以下观点或事例进行判断,在相应的空格中填写正确或错误。并写出做出判断的理由。
(1)考试的时候,小川让我给他递纸条。我拒绝了他的要求。
判断:
理由:
(2)刘怡与同学聊天时说:“我的妈妈常常唠叨我,我烦了干脆每次跟她对着干,她让我做这件事,我偏要做那件事,她不让我干的,我偏要干。”
判断:
理由:
31、(感恩父母 共建和谐)
有人说,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这真情就是家人之间的情感:有温暖的牵挂、有真切的关怀和守候,也有甜蜜的碰撞和不愉快的冲突……我们逐渐长大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更多的空间,渴望更广阔的世界。当羽翼渐渐丰满之时,我们更应该牢记,亲情是我们永远的依恋。
(1)家风代代传: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你从父母身上学到了什么?
(2)百善孝为先: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3)家和万事兴:谈谈你在建设和谐家庭中的打算。
32、2016年3月31日,20l5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颁奖典礼在浙江大学举行。1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荣誉获得者依次走上舞台和现场观众分享自己自强不息的奋斗故事。
(1)这些“自强之星”身上最突出的优秀品质是什么?
(2)这种优秀品质对他们的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3)我们应该怎样向这些“自强之星”学习?
33、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青少年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往往因为一点误会而引发冲突,甚至导致不良后果。因此,我们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那么,你认为调节情绪有哪些好的方法?
34、时政点评
近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当中强调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应当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共同教育引导。
请你简要评析,学校、社会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必要性。
35、材料一:近几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愈演愈烈。调查显示,部分青少年学生由于心理发育不够成熟,自控力差,同时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淡薄,不能明辨是非,养成了抽烟、沉溺网络游戏等不良嗜好,遇事容易冲动而使用暴力手段,从而成为校园欺凌事件的主导者。很多受害者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在受到欺凌之后也只能选择默默承受,加剧了事态的恶化。
材料二:2016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学校集中对学生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并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2017年,在第22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即将到来之际,校园欺凌再度成为2017年“两会”聚焦的热点问题之一。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中,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胜明又一次提到了关于校园欺凌的问题。他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开展了执法检查的基础上,今年将开展专题调研。”
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为什么国家要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2)有同学认为,有了政府和学校的努力,校园欺凌一定就能远离我们未成年人的生活了。请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3)请根据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从未成年人自身角度为解决校园欺凌提出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