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商店购置饮水机、小药箱,在店内一角设立“环卫工人免费取水点”。这种做法( )
①是尽己所能关爱他人的表现 ②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③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 ④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
2、扬州交警微发布“停车入格,文明归位,让城市交通井然有序”。对于社会秩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B.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无序化状态
C.社会秩序大大降低社会运行效率
D.交通秩序就是日常生活的社会秩序
3、下面对诚信故事解读正确的有( )
序号 | 诚信故事 | 解读 |
① | 姜保成8年替父还债近90万,他用行动诠释诚信做人 | 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
② | 福建鸿星尔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诚立身,守信践诺,兴国潮风气 |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
③ | “中国好人”林生丽:一个承诺,近一万个日夜的坚守 |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
④ | 邓志军,30年不欠国家一分税钱,不欠员工一分薪酬。没有一条失信违法记录、一份违约合同 | 诚信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漫画《处处受限》警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
A.学会运用诚信智慧
B.完善个人惩戒机制
C.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D.树立诚信意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5、关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风筝说,自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空中飞舞……这说明( )
A.自由和规则毫无关系
B.规则是对自由的束缚
C.规则是对自由的保障
D.自由和规则相互冲突
6、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对应正确的是( )
①包工头李某没有按照合同要求及时给工人发工资——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行政责任
②孙某为了贪图便宜买了一辆来历不明的汽车——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③李某高空抛物,将王先生砸成重伤还拒不赔偿——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④学生杨某捡到钱包,内有一部手机和五百元钱,拒绝交还给失主——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因为( )
A.任何时候都不允许个人利益的存在
B.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C.国家利益只包括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D.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8、根据下图所示,判断该违法行为是( )
A.私自离校,旷课逃学
B.散播谣言,扰乱秩序
C.殴打他人,致其重伤
D.敲诈勒索,数额巨大
9、一名成年男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如儿子、父亲、丈夫、老师、学校的领导、社会的普通一员等,这些身份要求他赡养老人、养育后代、关心妻子、教书育人、管理好学校、做一个好公民等。这段话说明( )
①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②每个人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③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④每个人都是被迫地在承担责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浙江海盐一名孕妇在农贸市场突发低血糖,热心摊主见状给她递来凳子,附近的热心人为她拿来水和纸巾,民警接警后带着一盒糖迅速赶到现场。在大家的暖心照料下,孕妇状态逐渐好转,随后民警将其安全护送回家。对此评价错误的是( )
A.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B.这说明每个公民的文明素养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C.这有利于创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
D.这是关爱他人的表现,有利于传递美好情感,弘扬正能量
11、杨宁,中共党员,信党、爱党、跟党走是一生最坚定、最重要的选择。2010年,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乡江门村,当起了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选择留在基层,带领村里94户326人成功脱贫,实现整村摘帽。她带领成立泗维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销售农产品900多万元。由此可知,杨宁被评为202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是因为他( )。
①坚持人民利益至上②始终坚定政治信仰
③感念父母养育之恩④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中学生的生活片段,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参加研学旅行,感受灿烂文化
B.在学校课桌上刻字,激励自己
C.将共享单车占为己有,方便自己
D.上网玩游戏,放松心情
13、在2023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又见“香精大米”。安徽寿县的某米业通过违规添加香精等方式来加工大米,赫然印着“泰子王”二代泰国香米等字样,但与泰国毫无关系。某米业的行为( )
①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②违背了诚信经营的生存之道
③没有做到运用诚信智慧 ④不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的主要有利因素有( )
①父母的抚育 ②老师的教诲
③社会的关爱 ④个人的不良情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为营造文明旅游新风尚,某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活动,弘扬志愿者服务精神,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由一线导游组成志愿者队伍,向市民、游客提供专题义务讲解,并通过咨询和帮助等多种形式倡导文明出行,宣传文明旅游理念。广大市民对志愿者的行为纷纷投去赞许的目光。志愿者的行为告诉我们( )
①服务社会体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②积极为社会做贡献,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
③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④只有参加志愿者活动,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6、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与人性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启示我们( )
A.承担责任一定有物质回报
B.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C.承担起责任的人都会成功
D.每一种责任都是可以选择的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于警告或者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遵守国歌礼仪规则已成为人们的内心需要和行动准则
②社会规则明确了社会生活的条理和秩序
③这一规则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④侮辱国歌入刑,有利于维护国歌的庄严和神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22年北京冬奥会,很多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地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②融入社会,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③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④关心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将儿童优惠标准进行调整,将以前以身高划分优惠标准变为以年龄划分。这说明( )
①任何规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意地修改②社会规则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调整和完善
③原有的规则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④规则应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追求自由,体味美好人生
B.与人为善,学会换位思考
C.认清角色,积极承担责任
D.勤俭节约,践行传统美德
21、学习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后,两位同学对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性质、职权展开讨论:甲同学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是国家的主人。乙同学说: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请你对甲乙两人的观点进行评析。
22、有人认为,不文明行为只损害自身形象。这种认识正确吗?请辨析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23、学习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过程,没有任何辛苦可言。
24、 2019年9月18日,第十届“新力杯”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驶入第二站吉安县吉州窑,这也是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第一次走进吉安县。在比赛开展时,赛道的两旁处处可见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不顾天气的炎热,为自行车选手们加油助威。
(1)参与“志愿者活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2)我们为什么要养成这种行为?
25、材料一:一天,兰兰、小虎、大强三人去公园玩,在路上遭到几个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强行搜走他们身上的钱,并威胁以后每周要交30元保护费。
材料二:河南光山县发生的小学生校园被砍伤事件中,22名小学生被砍伤,1名老人命在旦夕。36岁的犯罪嫌疑人闵应军闯入距完全小学只有几米远的独居老人向家英家,抢了一把菜刀,将反抗的老人砍成重伤。随后,闵应军冲入完全小学,追逐砍杀校园内正在打扫卫生的学生。他从一楼一直砍到三楼,造成上述惨案。
(1)材料一中的三位同学和材料二中的学生们所受到的是哪些侵害?(2分)
(2)请你结合青少年容易受到暴力侵害的原因,说说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3分)
(3)作为未成年人应该受到哪些方面的保护?(4分)
26、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2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带领人民制定了宪法并带头遵守宪法,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1)某校将组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请你设计几种活动形式。(不少于两种形式)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试从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三个方面的相关规定,简要回答我国宪法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分别是什么?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指出,经过近代以来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国人民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光荣,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
(1)请写出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2)我们可以从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感受到国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两点即可)
(3)少年强则国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你打算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