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味道”意思不同于其它两句的是( )
A.这部电视剧情节曲折,越看越有味道。
B.看了冬奥会后,我也想试试滑雪的味道。
C.妈妈做的红烧鲤鱼味道真好。
2、下面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B.“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C.“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D.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
3、《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匡衡 D. 曹植
4、网络世界真是太( )了!
A.惊奇 B.好奇 C.神奇 D.奇怪
5、按课本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忽然闭口立。
(2)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______。
(3)人心齐,____________。
(4)诗人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_”让我看到了那火红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5)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出自宋代诗人________的《_______》。
(6)《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赞美了老屋______、_________的好品质。
6、先补充词语,再回答问题。
①秋( )( )爽 ②秋风( )( ) ③( )红( )赤
④( )干( )燥 ⑤大( )( )惊 ⑥一本( )( )
(1)我发现,①②两个词语与______有关。
(2)我还会根据③④两个词语的特点理解意思。我知道③这个词语中,“赤”字和“______”字的意思相近。
7、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词语。
(1)天高云( ) 五( )丰登 一叶( )秋
(2)闪闪发( ) 大( )一惊 细嚼( )咽
(3)百( )百( ) 七( )八( ) 四( )八( )
上面第一组词语都是描写秋天景物的,请你再分别写出形容春、夏、秋、冬四季的词语各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小书法家,我会照样子把字写工整。
仁 | 者 | 爱 | 人 | , | 有 | 礼 | 者 | 敬 | 人 | 。 |
|
|
|
|
|
|
|
|
|
|
|
9、课内阅读。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1】读第一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作者 的心情。把最能体现作者这种心情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把第一自然段表示动作的词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指的是________。
【4】读第二自然段,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是( )
A.乐不思蜀
B.闷闷不乐
C.恋恋不舍
【5】选段中,哪一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吃猫的老鼠
住在图书馆里的一只老老鼠去找住在阁楼上的外甥,外甥对世界了解得很少。
“你们对世界了解得太少了,”它对那几个胆小的外甥说,“也许,你们根本就不识字。”
“您知道得真多啊!”小老鼠们感叹着。
“比方说,你们吃过猫没有?”
“啊?您知道的事还真不一样!可是,我们只知道猫吃老鼠。”
“因为你们太无知了。我吃过不止一只猫,我向你们保证,猫连一声‘啊’都没有叫出来。”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纸上画的嘛。这算不了什么,你们吃过狗没有?”
“天哪!”
“我昨天才吃过一只。那只狗,长着几颗獠牙……可是让我给顺顺利利地吃了,也没叫一声‘啊’。”
“它是什么样子的?”
“纸的,纸的。你们吃过犀牛吗?”
“哎呀!您知道得真多啊!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犀牛。它像帕尔马奶酪还是像米兰奶酪?”
“犀牛当然就像一头犀牛。你们从来没有见过大象、僧侣、公主或者圣诞树吧?”
这时,大箱子后面有一只猫正听着它们的谈话,发出吓人的“喵喵”的叫声。这是一只真正的猫,有骨头有肉,还长着胡须和利爪。小老鼠们飞奔回窝,只剩下老老鼠被吓得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尊雕像。猫抓住了它,开始拿它玩了起来。
“你就是那只吃猫的老鼠?”
“我……阁下,您明白……我一直待在图书馆。”
“我明白,我明白,你吃的是书上印的猫。”
“我吃过几次,只是为了学习学习。”
“当然,我也很欣赏文学。不过,你不认为你也该向真实生活学习一点儿东西吗?你也该知道不是所有的猫都是纸的,不是所有的犀牛都能让你们老鼠随便啃的!”
可怜的“犯人”还算幸运,那只猫一时疏忽,它的注意力被一只在地上爬的蜘蛛吸引了。图书馆里的老老鼠三蹦两蹿就逃回它的图书馆纸堆里去了,而那只猫只吃掉了一只蜘蛛。
【1】画“____”的句子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形象地说明________。
【2】文中“可怜的犯人”是指____________。
【3】住在图书馆里的老老鼠说它吃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过那些都是__________。
【4】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用自己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只老老鼠幸运地逃回了图书馆,它会对同伴们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
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①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②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成群结队——__________________
栖息——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①自然段主要写了西沙群岛鱼的__________多和__________多,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整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 ”这句话来写的。最后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第②自然段的总起句。这段话写出了西沙群岛__________多、__________多、__________多。
12、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小鸭子和狼
清清的小河里,小鸭子在戏水玩耍。
小鸭子玩得真快活。谁知远处一只狼突然出现在小河边,一把抓住了小鸭子,要吃掉它。
“你要吃我吗?狼先生!小鸭子扁着嘴说”,“我有个请求,如果你答应的话,我甘愿让你吃掉”。
“你有什么请求,快说!别浪费我的时间。”狼回答道。
“好吧,我告诉你,”小鸭子不慌不忙地说,“我觉得自己的声音很像您,反正现在也要死了,我想叫几声给你听一听。”
“好,你叫吧!”狼说罢,暗自想道:反正它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于是,小鸭子伸长脖子,“嘎嘎嘎嘎”地叫起来。
狼听了摇摇头,大声地说:“不对,不对,你叫错了!我叫给你听听。”
说罢,狼就“嗷嗷嗷嗷”地叫给小鸭子听。这时,恰好一只猎狗从这里路过……
【1】小鸭子被狼抓住,它的请求是:____________它的真实目的是: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猜猜“甘愿”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寓言没有结局,请你给故事写个结尾。(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tuó)亲眼看到许多人被疾病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为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了师,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心伺候这些病人吧!”华佗一边耐心地伺候病人,一边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的情况。因此,在三年里头,他懂得了不少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
三年过去后,师傅让他读些医学书、药典。从此华佗便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攻读起来。
暑去寒来,又是三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忽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道。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竟”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_____,再查 _____画。“竞”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完毕;(2)从头到尾,全;(3)终于;(4)表示出乎意料。“有志者事竟成”一句中的“竟”字应选第 _____一种解释。
【2】联系上下文,为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风餐露宿:①在风里吃饭,在露天下睡觉。
②以风当饭,以露水解渴。
如饥似渴:①像又饿又渴的样子。
②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那样。
【3】用简洁的语句回答。
(1)华佗学医是为了 _____
(2)师傅故意装病是为了 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在括号里打“√”。
①给师傅治病
②师傅装病
③华佗学医
④神医华佗
【5】读了短文后,你学到了什么?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掌声(节选)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 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按要求解释下面的词语。
犹豫:____________ 镇定:____________
【2】“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说明她 ,甚至有点 。“骤然”“热烈而持久”“热烈”表现了同学们对英子的友爱,“泪水流了下来”“深深地鞠了一躬”“微笑”反映了掌声给英 子 。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
英子流泪是因为感到委屈。( )
同学们鼓掌只是因为英子的故事讲得好。( )
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
【4】假如你是英子,走下讲台时,你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细心读,认真想。
“飞翔”的蜘蛛
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故意捣毁了这个蛛网。
后来,细细地观察,我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行,( )地翘起尾部,不让丝落在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者说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
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多小时,直到成一条直线。以后的进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安置要快多了。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 ),操作起来,仿佛是一种愉快开心的表演似的。
蜘蛛本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空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忍的小动物。它的网织得精巧而且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
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得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 )的智者。
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著创造的。
(选自《中国数学》,有改动)
【1】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短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深藏不露 B.小心翼翼 C.十分熟练
【2】蜘蛛是怎样结第一根线丝的?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再将蜘蛛结第一根线的过程多读几遍,感受作者留心的观察与描写。
【3】短文中两次写“蜘蛛不会飞翔”,为什么题目却是“飞翔的蜘蛛”呢?( )(多选)
A.因为蜘蛛有翅膀。
B.因为作者通过留心的观察,把蜘蛛想象成会飞的昆虫。
C.因为作者通过留心的观察,看到蜘蛛结第一根线的动作非常连贯熟练,用"飞翔"来形容蜘蛛结第一根线一气呵成的动作。
D.因为蜘蛛虽不会飞,但用执着创造了奇迹,在作者眼里,细心、坚持与智慧就是蜘蛛的翅膀。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树枝咔嚓一声断了。(注意加点的部分,并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石头_____________________落在地上。
2.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
例:顾客说:“我不做棉袄了!” 顾客说,他不做棉袄了。
林林对妈妈说:“明天是周日,我要和小明一块去踢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纸既轻便又好用。(用加点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的语文课上,我首先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块地毯。(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地毯,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仿写句子)
绿色是给___________的,看,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公园里,一群蝴蝶在五颜六色的花海中捉迷藏。(仿照例句,把下列句子写完整)
田野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到秋天,稻田里就像铺了一地的金子。(仿照例句,把下列句子写完整)
一到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起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用加点词语造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赠刘景文》的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写的。
②小明穿着一件夹克和一顶帽子。
20、修改句子。
(1)课外活动开始了,同学们连续从教室走到操场上。
________________
(2)星期天,妈妈买了很多水果,有西瓜、南瓜、葡萄和苹果等。
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美好的一天
要求:1.记录自己一天的见闻和感受;
2.按照一定顺序把事情经过写清楚,要求语句通顺。
3.按日记的格式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