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乘凉(chéng) 海参(shēn) 宁静(níng) 婴儿(yīng)
B.石匠(jiàng) 疲倦(juàn) 档案(dǎng) 谚语(yàn)
C.雕刻(diāo) 性子(xìng) 夸奖(kuā) 朝鲜(xiǎn)
2、关于“预测”,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题目、插图可以帮助我们预测。
B.预测的内容一定要跟文章的实际内容一样。
C.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3、下列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一样的是( )
A.小鸟在树上快乐地唱歌。
B.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球。
C.春风一吹,柳树就跳起舞来。
D.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4、带点字读重音,能突出想表达的意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书里说的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表示他真不懂。
B.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突出很安静。
C.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突出“我”的看法。
D.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表示要有许多人读。
5、根据学过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完成填空。
(1)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但___________,而且坚固。我还知道我国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长城 ②官渡古镇 ③北京故官 ④世博园
(2)每到清明节,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起这句诗:“_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重阳节,我们会不由得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维所写的诗句:“独在_________,___________倍_______。”
(3)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知道“雅人四好”是指_________;我国的四大发明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发明)
6、给加点字换部件,组成新字再组词。
蜜蜂——( )——( )
花瓣——( )——( )
欢迎——( )——( )
7、看拼音,写词语。
8、拼一拼,写一写。
xiān yàn rónɡ qiú dǎ bàn
fànɡ jià nénɡ ɡòu ɡōnɡ kè
9、睡姿百态
①动物休息或睡觉的姿势,千姿百态。
②江河湖海里的鱼儿要睡觉。金鱼缸里的金鱼,无论在游动或者静止的时候,总是睁着大眼睛,好像它们从来不睡觉似的。其实,鱼因为大多数没有眼睑,没法闭上眼睛睡觉。
③蛇有透明而连续的眼睑,是睁着眼睡觉的。乌龟也要睡觉,当它匍匐不动时,也就进入了梦乡。
④蝙蝠的睡眠很怪:后肢勾住屋檐,身体倒挂,头朝下面睡觉。这种睡法比躺着睡更好,一遇敌害来侵犯,就能迅速地鼓翼起飞,又快又安全。
⑤猩猩的睡态同人相似。野生的猩猩平时在树枝搭成的窝上睡,动物园的猩猩靠墙睡,头下垂到靠近膝盖。狒狒喜欢把树木当作椅子坐在那里睡,猴子睡不香甜,一有声响立即醒来。
⑥动物睡觉也是一种休息,可以使全身的肌肉松弛下来,呼吸,循环,消化和排泄等器官的工作节奏变慢,使疲劳渐渐消除。
【1】“睡”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部,再查_____画;“睡”可以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
【2】“千姿百态”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
【3】短文中写了_____、_____、_____、蝙蝠、_____、_____、_____几种动物的睡姿。
【4】睡眠对动物有什么作用?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语句。
【5】短文在结构上采用了( )方式。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6】短文围绕着_________一句话来写的。
10、阅读《小鼹鼠和大橡树》,完成习题。
小鼹鼠和大橡树
一只小鼹鼠在一棵大橡树下安家。
小鼹鼠喜欢春天的橡树。
春天的大橡树发出许多许多嫩绿的芽。冬天的积雪融化了,大橡树周围的泥土湿润润的,大树发出一阵阵好闻的春天的气息。
这时,小鼹鼠会爬出洞来,对大橡树说一声“大橡树,春天好!”
一只小鼹鼠在一棵大橡树下乘凉。
小鼹鼠太喜欢夏天的橡树了。
夏天的大橡树枝繁叶茂,大橡树那些宽宽大大的绿叶,像一张张绿色的大手掌,整个夏天,那绿色的手掌都在蓝天下不停地挥舞着,好像在和天空里每一只飞过的鸟、地面上每一只走过的小动物打着招呼。
这时,小鼹鼠会抬起头来,对大橡树说一声“大橡树,夏天好!”
一只鼹鼠站立在大橡树下,秋天来了。
小鼹鼠可喜欢秋天的橡树了。
秋天的大橡树会落下许多树叶,树叶在秋风吹拂下,跳着快乐的舞。小鼹鼠喜欢躲在一堆堆落叶下,听落叶唱“沙啦沙啦”的歌,讲窸窸窣窣的童话,那里面真是又安静,又暖和……
这时,小鼹鼠会从落叶堆中伸出头来说“大橡树秋天快乐!”
冬天来了。小鼹鼠还生活在大橡树下的泥洞里。
小鼹鼠很喜欢冬天的橡树。
大橡树在寒风中站立着,它在默默地沉思。纷纷扬扬的雪花开始飘落。大橡树的枝条上,慢慢积起一道道白色的雪花,它的枝条都变成银色的了。小鼹鼠仿佛听到大橡树被白雪遮盖着的枝条里一股绿色的汁液在奔跑着,就像泉水在严冰下涌动一样。这些绿色汁液和躲在大橡树枝条里的小嫩芽悄悄耳语——春天快来了!
小鼹鼠冒着寒风,用手推开洞口的积雪说:“大橡树,祝你冬天愉快!”
【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受到了小鼹鼠对大橡树的_____,它觉得大橡树不同季节都是________的。
【2】文中多处运用了修辞手法,以下哪句没有体现拟人手法?( )
A.大橡树在寒风中站立着,它在默默地沉思。
B.大橡树那些宽宽大大的绿叶,像一张张绿色的大手掌。
C.橡树会落下许多树叶,树叶在秋风吹拂下,跳着快乐的舞。
D.这些绿色汁液和躲在大橡树枝条里的小嫩芽悄悄耳语——春天快来了!
【3】读了这个故事,说说以下哪个说法不够恰当?( )
A.小鼹鼠看任何事情都是积极而美好的,所以小鼹鼠也是非常开心。
B.从橡树身上,我发现面对大自然的残酷,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生物总会有办法来适应。
C.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人不要去抗争,一味地听从别人的话就不会受伤害。
D.我们也要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把日子过得美好,这样才更有意义。
【4】你喜欢这篇童话故事吗?故事中的小鼹鼠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请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整本书阅读。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于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这些稀有的色彩和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1】以上故事片段节选自《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__________》。
【2】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训练。
小露珠
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1】用“ ”画出小露珠的形成过程。
【2】小露珠出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露珠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至4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拟人
B.比喻
C.既用了拟人又用了比喻
【5】你喜欢小露珠吗?你会怎么夸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类文阅读。
南湖的晚霞
我家住在南湖旁边。每当晚饭后在湖边散步时,都会看到夕阳慢慢地落下山去,西边的天空,好像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美丽的南湖,全被霞光染成了红色。湖中的倒影,有树木,有楼阁,有色彩绚丽的天空,简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晚风吹来,荡起一层层湖波。这时,由于晚霞的映照,湖波又红又亮,像嫦娥舞动着的红绸闪烁着,滚动着。前浪逐后浪,前面的浪头消失了,后面的浪头闪烁着,滚动着,又涌上去了……回到家里,又看到晚霞的金辉映在我家的玻璃上,玻璃窗泛着金光,屋子里通红通红的,我好像也被打扮成了“金人”似的。
【1】按空间位置的变换,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用||在文中表示)。
【2】西边的天空,好像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美丽的南湖,全被霞光染成了红色。
从这两句话来看,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________ 到________。
【3】这篇文章写南湖,着重写了________ 和________ 的美丽景色。
【4】湖波又红又亮,像嫦娥舞动着的红绸闪烁着,滚动着。
在这句话中,作者把________ 比作_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断,完成练习。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晃动 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猛烈 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根据文意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用“√”画出。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立即——( ) 闲游——( )
【3】照样子写词语。
荡来荡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5】文中加点的词语用得很精妙,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一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15、阅读
《读不完的大书》选段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拨),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幅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子里,它倒(影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映)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1】“爽”字的音序是__________,读音是_______,在“秋高气爽”中的字义是__________。
(选序号)①明朗;清亮。 ②率直;痛快。 ③舒服;畅快。
【2】用“√”在文中括号里选出恰当的汉字。
【3】用“ ”划出一个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你眼中,大自然是什么?里面有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我望着父亲。(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实现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的梦想,一直在努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翠鸟飞过去。(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照要求写句子。
1.修改病句。
(1)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敢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我们全校学生和少先队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朋友要到你家做客,请你整理一份购物清单。(至少两类,每类写2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句子补充完整。
(1)松鼠的窝又___又___。
(2)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像____________。
(3)乡村_____闲人少,___蚕桑又____。
19、修改病句。
(1)这种不守护公物的行为应该受到批评。
_______________
(2)人们在秋天的果园里,能看到成熟的果子和芳香。
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提示:句子中有两处错误)
妈妈买了很多食物,有速冻饺子、馒头、牙刷和饼干,累的满头大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大作家的小老师》中第一自然段中,采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描写了小姑娘。请你也采用这种方法描写你身边的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