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而”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某所,而母立于兹 B.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C.余扃牖而居 D.客逾庖而宴
2、对下面句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在这里,没有人为的“文明”,只有“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B.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这段文字明白如话,有动有静,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C.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徇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这里人们为纪念希落,长久地在那里点着火炬。)
D.我不仅要看她的脸部的轮廓,为了将她牢牢地放进我的记忆,还要仔细研究那张脸,并从中找出同情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的形迹,她就是靠温柔和耐心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任务。(“她”指的是沙丽文小姐,这段话表明作者对她的深深的谢意和尊敬。正是这“温柔和耐心”帮助海伦·凯勒克服了重重的困难,成为著名的作家、慈善家。)
3、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万户栖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B.仲尼其贤于子乎。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C.是知津矣。 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
D.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5、下列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破灭之道也(原因) 六国互丧(损失) 盖失强援(承接上文,表示原因) 固不在战矣(本来)
B.与战败而亡者(灭亡) 暴霜露(暴露) 举以予人(拿)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C.侵之愈急(厉害)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 至于颠覆(灭亡) 理固宜然(从道理上讲)
D.终继五国迁灭(迁徙)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始速祸焉(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马一手
徐国平
过去,老家人常讲,哪儿不舒坦,找马一手把把脉,准好!
马一手的小诊所很简陋。两间旧南屋,四面土墙用白粉一刷,所有的设备,仅是两排药橱和一张桌子几条长凳。
每次路过诊所,闻着那股浓郁的草药味,我踮脚趴在窗台上,总是瞧见马一手被一大群病人包围着。来看病的人通常是一声不吭坐在他面前,把手往桌子上一伸,他便把脉。摸完左手脉,又摸右手脉。
没多会儿,马一手便一一说出病人的病症,感觉,起因等等。病人开始绷紧的脸,渐渐露出笑容,最后竖起大拇指,赞道,好脉条,好脉条啊!马大夫一把脉,俺就知道自个的病有治了。
随后,马一手起身走到药橱前,拉开一个个小抽匣,十分娴熟地用手从中拿捏出一味味草药,再用草纸包好。
药钱总是由着病人,或多或少,即便不给,马一手也不计较。他说,谁没个三灾五难。老家前邻徐生在县城做官。全村人都羡慕,可徐生高兴不起来。原来,他三世单传,结婚后,媳妇的肚子一点动静没有。据说,两口子去了好几家大医院。徐生整日耷拉着脑袋,喝上闷酒就跟媳妇吵架。后来,媳妇竟然有孕了。他大喜过望,却又怀疑媳妇是不是在外偷人借种,闹得媳妇险些上吊自杀。
好在马一手走进徐生家门。原来,徐生怕乡人笑话,一直把自己的毛病捂着。有人让他找马一手,可他心里根本瞧不起一个乡医。他媳妇只好私下找到马一手,把病情一说,马一手给抓了几服药。媳妇拿回家,瞒着徐生说是大医院的偏方,天天让他煎服。
缘由说清,马一手又给徐生媳妇把了一下脉。对傻愣一旁的徐生说,好生待你媳妇吧,怀里是个男娃。
果真,半年之后,徐生媳妇产下一男婴,模样极像徐生。徐生感激万分,跑到马一手诊所,当众跪下。
不过,马一手也有诊错脉的时候。东街有个供销社,站柜台的姓郭,他媳妇连生了两个丫头。当时,计划生育已开始实施,可老郭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很强,非要生个儿子。正巧,他媳妇又怀孕了,就拎上两瓶酒和一包点心,拉着媳妇,找到马一手,求他断出胎中男女。说男孩生下,女孩打掉。马一手一听,当即推辞。最终,架不住老郭苦苦磨叽,只好答应。诊过脉后,马一手硬是将东西退回,只说了一句话,待你媳妇生产后,喊俺喝杯喜酒便可。
老郭以为是个男娃,自然高兴。可媳妇又生下一个丫头,他气愤地找上门,指着马一手的鼻子,破口大骂,啥鸡巴脉条,瞎坑人。
马一手一脸愧色,也不反嘴。事后,仅对人说了一句,那可是一条性命啊。
后来,我远走他乡。关于马一手的事也便知之甚少。
去年年根,儿子患病,住进了一家比较有名气的大医院,七八天下来,儿子的病一点没见起色,医院里十几台仪器用遍了,检查都说没病,可儿子就是迷迷糊糊的一会儿发烧,一会儿发冷。妻子整日愁眉不展。
有病乱投医。我忽地想到马一手。跟妻子一提,妻子却半信半疑,说,大医院技术这么先进都看不了,一个乡医能看好?
我说,试试吧!
马一手细细给儿子把过脉后,淡淡一笑说,没大碍,这娃阴阳失调,调养一下便好。随即,他配了两副中药,都是院里现成栽种的。
走的时候,马一手还说,贵药不一定能治贱病。
果真,一副药后,儿子的身体有了起色。第二副药后,儿子活泼如初,我一算账,在市医院给儿子看病共用了两万多块钱,而在马一手那儿分文没收。
今年清明,我顺路回老家。妻子仍在感念马一手,非让我带些礼品回去,好好酬谢。只是,还没进老家,就瞧见村西的老坟地,停着一溜车,围着一堆人。一问才知,马一手开春时无疾而终了。
顿时,我心里闪过一丝哀伤。带来的礼品,看来只能放到马一手的坟前了。
挤过围观的村人,缓缓来到坟前。我看到徐生带着他的儿子,老郭带着他的三丫头,神情肃穆,垂首默立一旁。
马一手的墓碑是新竖的。身旁的人说,徐生的儿子现在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总。老郭的三丫头也成了省城一家大医院的主刀医生。两家今天来报恩,合手给马一手立了一块墓碑。
墓碑上书:恩公马一手千古。
(摘编自《百花园》2016年第3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马一手给人把脉很准,病人们围在他的周围,他只需要摸一下病人两只手的脉,便会说出病症,告诉病人他们的病有治,让病人轻松。
B.三世单传的徐生在县城做官,却因媳妇总是不能怀孕而苦恼,媳妇有孕后,他怀疑媳妇偷人借种,后来才知道是马一手治好了媳妇的病。
C.虽然赶上了计划生育,但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很强的老郭还是要生个儿子,让马一手把脉确认是儿子,最后却生了个丫头,非常气愤。
D.儿子患病,大医院医治没见起色,当“我”想到马一手时,妻子却半信半疑,但又拗不过“我”,只好带儿子来老家让马一手给儿子把脉。
【2】文章主要塑造了马一手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文中内容简单概括。
【3】马一手给人看病“失误”是哪件事?作者安排这一失误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写到登上滕王阁放眼远望,山川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列子对待荣华富贵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诗人在家的日子是快乐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他自斟自酌,享受室内之乐。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如果“_______________”,那么小草可以做它的小船,而放置杯子就会贴在地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里曾子针对追求社会人生事业过程中可能将遭受众多的困难挫折而鼓励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对当今的我们仍有积极意义。
(3)《三峡》中写夏天水流湍急,航路被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过洞庭》一词中点名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念奴娇・过洞庭》一词的高潮所在,也是作者感情的高潮所在。
(3)苏轼《前赤壁赋》有“扣舷而歌之”之语,张孝祥则是敲击船舷、仰天长啸,抒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满腔豪情。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来委婉地劝谏唐王朝统治者要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2)苏轼《赤壁赋》一文,作者先运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写洞箫之声,然后用“_______, _____。”两句侧面表现洞箫之声的悲凉。
(3)欲速则不达,________。
(4)子曰:“___________,则远恕矣!”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邦彦的《苏幕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画面简约精巧,惟妙惟肖的刻画凸显了荷在水面上错落有致、亭亭玉立的神态。
(2)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腻描摹出十五之夜、明月映照下桂树影子的可爱姿态。
(3)《韩非子·有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依法治国的作用,认为“奉法”强弱是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对鸟和鱼的状态的描述,写出了洞庭湖春天的景色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写出阿房宫建筑群的走向,一方面突出其规模的宏大无比。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先以“________”一句表现出宋武帝北伐时的声势,再以“________”一句描述宋文帝草率出师的狼狈之相,前后可谓对照鲜明。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寄别说道
黄庭坚
数行嘉树红张锦,一派春波绿泼油。
回望江城见归鸟,乱鸣双橹散轻鸥。
柳条折赠经年别,芦箎①吹成落日愁。
双鲤寄书难尽信,有情江水尚回流。
(注)①芦箎(chí):古代的一种竹管乐器。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两联从江边景物写起,视听结合,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也暗示了人物心情。
B. 颈联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这种离别的愁绪在落日下随着芦箎声蔓延开去。
C. 尾联借用典故和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牵挂和殷切期待,意味无穷。
D. 全诗通过嘉树春水、归鸟沙鸥营造了一种凄美迷离的景象,为送别平添了淡淡的哀愁。
【2】你认为首联中哪两个字最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程师孟,字公辟,吴人。进士甲科。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师孟曰:“必俟报,饥者尽死矣。”竞发之。
徙河东路。晋地多土山,旁接川谷,春夏大雨,水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溉灌。师孟劝民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哀其事为《水利图经》,颁之州县。为度支判官。知洪州,积石为江堤,浚章沟,揭北闸,以节水升降,后无水患。
判三司都磨勘司,接拌契丹使,萧帷辅曰:“白沟之地当两属,今南朝植柳数里,而以北人渔界河为罪,岂理也哉?”师孟曰:"“两朝当守誓约,涿郡有案牍可覆视,君舍文书,腾口说,讵欲生事耶?”惟辅愧谢、
岀为江西转运使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加直昭文馆,知福州,筑子城,建学舍,治行最东南。徙广州,州堿为侬寇所毁,他日有警,民骇窜,方伯相踵至,皆言土疏恶不可筑。师孟在广六年,作西城,及交址陷邕管,闻广守备固,不敢东。时师孟已召还,朝廷念前功,以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摆,判都水监。
贺契丹主生辰,至涿州,契丹命席,迎者正南向,涿州官西向,宋使价东向。师孟曰:“是卑我也。”不就列,自日昃争至暮,从者失色,师孟辞气益厉,叱傧者易之,于是更与迎者东西向。明日,涿人钱于郊,疾驰过不顾,涿人移雄州以为言,坐罢归班。复起知越州、青州,遂致仕,以光禄大夫卒,年七十八。
师孟累领剧镇,为政简而严,罪非死者不以属吏。发隐擿伏如神,得豪恶不逞跌宕者必痛惩艾之,至剿绝乃已,所部肃然。洪、福、广、越为立生祠。
摘编自(《宋史·程师孟列传》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为江西转运使/盜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盜即成擒
B. 出为江西转运使/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盜即成擒
C. 出为江西转运/使盜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
D. 出为江西转运/使盜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始于宋代。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B. 都水监,宋、金、元代负责水利包括航运、桥梁等工程计划、施工、管理的中央机构的主管官。
C. 日昃,太阳偏西。属于十二地支中的未时,大概相当于现在计时的13点至15点这个时间区间。
D. 立生祠,古代一种民俗,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加以奉祀。其对象是深得人心的官员或普通百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程师孟注重兴修水利工程。他说服河东当地人民开渠筑堤,用河水中的淤泥改造出多顷良田,并写了《水利图经》颁发州县。
B. 程师孟重视发展学校教育。他在任福州、广州知州时,修筑内城,大力兴建学校,政迹在东南地区堪称第一,受到朝廷提拔。
C. 程师孟出使维护国家尊严。在前去祝贺契丹皇帝的生日时,他喝斥契丹迎接的人,要更改宋朝使节方向,口气严厉,不肯就列。
D. 程师孟治理政务简明严肃。对不够死罪的犯人,他亲自处理;对惯于隐藏的首恶,他必定痛加惩治,直到剿灭干净方才罢休。
【4】把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
(2)师孟在广六年,作西城,及交址陷邕管,闻广守备固,不敢东。
15、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女人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女人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女人的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因此我们在看到生活中愤世嫉俗的人时,不妨提醒他们:“擦亮你的窗子。”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