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叫“践祚。‘登极”、“登庸”、“御极”。
B.社稷,“社”是谷神,“稷”是土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C.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D.庠序,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殷代叫庠,周代叫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函梁君臣之首 函封之,燕王拜送于廷
B.王乃复引兵而东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C.忧劳可以兴国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D.小则获邑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下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黍离,原为“彼黍离离”,前人认为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来借指故国之思。南宋词人姜夔的《扬州慢》即抒发了这种感慨。
B.淮左:指扬州。宋朝的行政区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左,方位上以东为左。
C.元夕:旧称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是夜称元夕,与“元夜”、“元宵”同。农历里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晚为“宵”或“夕”,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夕、元宵节。
D.“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诗句“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均为此意。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居则曰(平日、平常)
子路率尔而对曰(轻率,不加考虑的样子)
毋吾以也(同“已”,止)
B.夫子哂之(微笑)
摄乎大国之间(夹处)
加之以师旅(军队)
C.因之以饥馑(饥,谷物不熟;馑,丰年)
比及三年(等到)
且知方也(道,指是非准则)
D.如五六十(或者)
宗庙之事(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列:通“裂”,分裂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汀:岸
B.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随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算:料想
C.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遁:逃跑
D.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再:再次
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等到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塌鼻子
韩少功
①山那边有一郎中,塌鼻子,读书不多,每天上午不做事,只是咕嘟咕嘟吸水烟,直到铜烟筒烧红了才熄火。午饭后睡觉,睡到一个大哈欠起床才开始门诊,但限定人数,只看三四十个号子——他晚上要去喝茶,从来不可耽误。
②没有人看见他采药,但他总能拿出一种黑药丸,据说那是他半夜里采集和泡制的,几乎包治百病,神效十分了得。这种药丸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有深有浅,其中区别只有他自己知道,连贴身的帮手也不大明白。
③不光是药,他还有很多旁门左道。比如有个病人高烧不退,见郎中来了就大喊大叫,跳起来朝门外跑。塌鼻子追上去一拳就把病人打倒在地,再把对方拖入水塘,不论对方如何惨叫,不论病人的亲属如何哀求,他死死揪住病人的头发,一次次把脑袋按入水中。直到没有什么动静了,才把几乎半死的病人拖上岸。人们遵他的指示,用好几重茧棉包裹病人,抬到床上去发汗。不到一个时辰,病人果然发出汗来,高烧渐退,神志恢复,亲属们无不欢天喜地。
④更奇特的是,某家的一匹马右腿折断,村里人都等着吃马肉。塌鼻子走到屠夫前一举手说不可。他仔细看看腿伤,要马主人找来铜钱一枚,放在火里烧红,再下醋淬火,如是三番,用刀背将铜钱研为粉末,和着谷酒,灌入马口。五六天之后,马腿竟然奇迹般地复原如初。更奇怪的是,几年后这匹马死了,屠马者割开皮肉,还发现有一铜圈箍在当年的骨折之处。
⑤塌鼻子的故事越传越多,最神的事莫过有些人曾偷偷地看他采药——他们后来大惊失色地说,他们看见了,看见了塌鼻子晚上出门,驾船过湖的时候根本不用桨,只拿一根草在水里扰两下,船就走得飞快!
⑥他的门前常常求医者如云。我大姐的晕眩症发作时,我曾经开车拉她去过那里,但发现路边停了好几台汽车,屋里人头攒动围了个水泄不通。我们踮起脚来,也只看见一排背影那边的一顶破呢帽,也算是一瞥他的尊容。当天的号子已经发放完了,没给我们留下机会。
⑦人们说他门诊的一大规矩,就是任何人都得排号,谁也没有优先权。那一次是来了一辆小轿车,是县里某大人物的太太求诊,陪同前来的乡干部笑脸求情,连塌鼻子自己的侄儿也来拉衣袖,想让官太太破例优先。塌鼻子不答应,说官有大小,病无贵贱,他这里是铁规矩。
⑧但他还是得罪了不少人。打击非法游医的时候,县卫生局说他既无执照,更无文凭,有时还搞迷信,江湖游医的黑诊所必须马上关闭。这一禁令是不是出于仇人暗算,不得而知。他从那以后就放鸭子,把一大群鸭子放得肥大无比。人们说,他在湖边睡足了,只消拍三下巴掌,鸭子就会乖乖地跟着他回家。他又想睡觉了,只消把鸭铲立在稻田边上,鸭子就不敢越过鸭铲去吃别人田里的谷。
⑨他站在门槛前,两只脚简直就是两棵树,在地上生了根,四个男子也休想把他推动。但他这一身武功不传子,其理由是他儿子性子邪,有了神功可能挑惹是非,祸国殃民。有人说:“政府把你的诊所都关了,你还想着国家社稷,难得。”他笑着说:“医道就是仁道,仁者以德报怨,不同卫生局计较。”
⑩他后来又获准行医,大概是一些忠实的客户帮忙,或者是卫生局没法管死,虽然没给他执照,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对邻居们说,他猫肉吃得太多,食德太差,活不长了。六月乃淫厉之时,他将来一定病在六月,死在八月,这个日子是越来越近了。他预言过很多事情,有过误,也有过验,只是不知这一次会不会说对。
(节选自2015年第15期《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塌鼻子既有武功在身,又有行医绝技,他怀有仁者之心,治病救人,且对卫生局关闭诊所并不计较,反而以德报怨,关心国家社稷。
B.塌鼻子读书不多,自学成才,采药、制药从不示人,所研制的黑药丸能包治百病,于是门前常常云集着求医者。
C.坊间流传的关于塌鼻子的故事都很神奇,比如他驾船不用桨而用一根草,又如他放养的鸭子,令行禁止,颇通人性。
D.小说叙事娓娓道来,张弛适度,自然协调,选取生活中的几个片断,典型生动,颇有意趣。
【2】“塌鼻子”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第6段运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蜀相》中作者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
(3)《夜归鹿门歌》中,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世隔绝,与山林作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2)《逍遥游》中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需有所待。
(3)《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5)《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使用互文手法,以将士们的感觉侧面描写了边地天气的苦寒。
(2)庄子在《逍遥游》中先评价了列子的御风而行,接着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真正做到无所凭借。
(3)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从正面来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地思考,却“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眺,却“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表明蜀国长久以来交通不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规定“受上赏”的条件是“________”而“受中赏”的条件是“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文中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用“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在春日之晨和秋日之夜的孤独与苦闷。
(2)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在《师说》中,韩愈指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姚鼐《登泰山记》中作者写出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揭示爱情真谛不在朝暮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1】下面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声夺人,渲染出江潮磅礴的气势,并且巧妙地用雷声来衬托潮声。
B.颔联描写了县衙门内连骑涌出、赶到江岸观潮的盛景和望潮人的心理。
C.颈联以日光、秋云、天空、大海等为背景,写大潮远远到来的壮丽景象。
D.这是一首咏钱江潮的名作,张弛有度,句句紧凑,结构严谨,雄健阔大。
【2】本诗尾联极富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赏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铭曰:“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节选自《柳子厚墓志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B.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C.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D.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墓志铭,一种悼念性文体,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刻石置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便后人稽考。
B.“皇考”,在位皇帝对先皇的尊称,也可指对先祖的尊称,在文中指先父。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
C.“进士” 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古代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每一甲的第一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D.“礼部”,中国古代官署。隋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长官为礼部尚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出身宦官世家,自幼聪慧超凡,通情达理。他发表议论旁征博引,贯通古今,让世人折服;识见高远,令公卿显要赞誉举荐。
B.柳宗元治政有方,深受百姓信赖。为政柳州时,制定了劝谕和禁止的政令,并想方设法让通过质押子女借钱的人赎回了他们的子女。
C.柳宗元善良,有气节。当得知刘禹锡被派到不宜人居的播州任刺史时,他上疏朝廷请求允许自己与禹锡互换,皇帝被他的行为感动。
D.柳宗元宦海沉浮,怀才不遇,政治生涯令人叹息。但韩愈认为,或许就是柳宗元长久被贬谪的境遇,反而成就了他辉煌的文学事业。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3)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祭十二郎文》)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华为是中国民族企业的绝对标杆。1987年,华为公司是一家不起眼的小作坊,32年来只做一件事——专注ICT领城,最终发展为世界顶尖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据介绍,华为全球的员工有18万,来自165个国家;华为全球核心供应商达到150家。华为研究人员占到员工总数的45%,每年的研发包括基础研究的投入占销售额的15%左右,2018年华为研发经费跃居全国第一,全球第四。面对美国政府打压华为,任正非说:“当我们两军跑到山顶时,绝不会和美国人拼刺刀,我们会去拥抱!”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