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穷”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B.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C.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2、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邻国之民不加少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B.诸将皆莫信,详应曰
C.兵法右倍山陵
D.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4、下列各项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先生将何之 B.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C.为之于未有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5、对“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下齐安的船,要去临汝,并且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
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迈苏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C.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
D.余下的船从临安出发,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话语体系不是一种被外在赋予中国特殊性的既定话语体系,而是在中国社会现实中孕育而生的、自主建构的话语体系。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是一项需要付出长期努力的艰巨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因此,人才建设至关重要。无论是在哲学方法论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还是在理论、概念层面的原创性和标识性要求,都需要一大批理论人才的支撑。他们不仅要懂得中国,而且要懂得世界;不仅需要掌握中国理论,而且需要切中中国实践。这就要求他们自觉消除中国与世界、中国理论与自身实践之间存在的程度不同的“隔膜”
一方面,面对世界,中国自近代以来的对外学习从根本上说始终伴随着一种紧张,一种以“古—今”“中—西”为枢轴的思虑。为了摆脱学术话语体系上的“学徒状态”,走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失语症”,发展立足中国现实、中国经验、中国问题的中国话语体系,我们必须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整合中国传统话语和西方话语资源;以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为核心,以富有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标识性概念为骨架,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中国话语体系。
另一方面,中国话语体系的建设,还要有效化解中国理论与中国实践之间的“隔膜”,努力满足实践对理论创新的需求。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没有任何母版和模板可循,也不是任何既成经验的再版和翻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亟需能够引领新实践、解释新实践的原创性理论。
需要注意的是,在当下的学术研究中,存在一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把理论与实践拉得越来越远的时弊。比如,一些人以追求纯粹科学、绝对客观的研究为名,试图剥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表面看来,它是无立场的,但实则不然。所谓绝对无立场的客观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隐藏在其背后的价值观念和特定立场往往以非常隐蔽的形式灌输进来。具体来看,这种纯粹的抽象似乎拥有绝对的客观性,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它似乎可以被运用到任何地方,但实质上又不能被运用到任何地方;它似乎可以说明一切问题,但实质上又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它所拥有的那种客观性乃是一种稀薄到极点的抽象。毕竟,缺乏现实关怀的研究,与实践相隔绝的理论,既无法准确解释实践,更无力引领实践。因此,合格的理论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学术水准、开阔的理论视野,而且要有现实关怀,不能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孤芳自赏。
(摘编自崔唯航《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实现“中国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具有自主性、现实性、长期性等,需要理论人才作为支撑。
B.以“中—西”为枢轴的对外学习有其弊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须抛弃西方话语。
C.脱离实践的学术研究以追求绝对客观为名,既有隐蔽性和欺骗性,也有危害性。
D.学术水准理论视野现实关怀,这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理论人才的基本素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阐释“中国话语体系”概念,为论述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任务提供前提。
B.文章先论证理论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再论述理论人才面临的任务,思路清晰。
C.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阐述了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在近代与在当下的不同表现。
D.文章末段论述学术研究存在的时弊,意在强调合格的理论人才要有现实关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话语体系立足中国现实、中国问题,因此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能解决中国社会的诸多现实问题。
B.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中国话语体系,就有可能摆脱学术话语体系上的“学徒状态”,走出“失语症”。
C.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没有任何母版和模板可循,所以引领、解释这一实践的理论也应是全新的。
D.学术研究中,一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西方价值观念就会乘机而入,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要有忧患意识,指出如果“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危险。
(3)《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1)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积累的重要性,并用行路来加以形象化论述。《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了现实生活中即使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靠外物的例子,与前面鹏鸟借海运和六月息南飞一事做类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不能达到绝对地自由与逍遥。
(3)辛弃疾《永遇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刘裕率军北伐的气势,也表明自己坚决抗金的主张。
(4)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句,抒写了美好事物或情感总是让人不胜怅恨,不胜回忆的无奈心情。
(5)在《赤壁赋》中,作者借“客”之口,以“___________,_________”来隐喻人生的短暂和渺小,可谓生动形象。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光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2)《醉花阴》中“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一人独赏,愁绪顿生,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3)晏几道在《临江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写词人微雨中面对落花与双飞燕的孤寂心情。
(4)柳永的《八声甘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温庭筠的《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境相似。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在《滕王阁序》中,王勃表达自己身处困境仍能保持开朗乐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论述成日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1、(1)苏轼《赤壁赋》中写苏子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乘着小舟,在广阔旷远的江面坡荡漾上随波漂荡的两句是:__________ , __________ 。
(2)白居易在《琵琶行》用“_________ ”的诗句写出了谪居浔阳所听山歌的特点及感受,又用“________”的句子表达了对所听琵琶曲的赞赏。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 ,__________句子,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
12、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表达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的思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描写诗人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在《客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招待不周的歉疚,让人感受到主人竭尽诚意的盛情。
(6)杜甫《客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了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之前作者的心境。
(7)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互文手法写出因有客要来,诗人非常高兴,清扫小道,开门待客来。
(8)《客至》中,杜甫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乡村生活率真纯朴的人际关系,颇有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之趣。
(9)黄庭坚《登快阁》中,描绘诗人自己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展现自己胸襟怀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上快阁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11)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情怀。
(12)黄庭坚《登快阁》中,表明诗人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绵绵的春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
(14)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诗人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消磨时光的生活状态。
(15)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写作者不愿被京中恶浊所沾染,希望早日回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下列对《苏幕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阙前四句写醒后所感所闻所见,抓住时间的特点,看似平常,实则颇具匠心,用笔一丝不苟。
B.“叶上初阳”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的形象。
C.下片前四句是思归。头两句故作跌宕,由虚转实,从面前的荷花想到遥远的故乡,引出深沉的乡愁。
D.这首词主要运用从生活中提练出的词语,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姿,抒写自己的乡愁,有一种从容淡雅、自然清新的风韵。
14、古今异义
(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喜欢;爱惜,爱护;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通常是说话人主观上不愿发生的)。
(2)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表示值得。
1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央视《星光大道》等节目上大放异彩的“大衣哥”朱之文,并未因走红而喜悦,他最近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烦恼。大批直播大衣哥生活的人蜂拥而至,其中不乏朱之文的邻居,他们放下锄头, 离开田地,拿起手机,聚集到朱家的院子里,将镜头对准“网红”,据说拍他一个月能挣到过去一年种田的钱。
有人认为利用网络直播向外界传递本色的乡村生活为有意义的创意之举,有人认为随时随地把镜头对准他人是一种侵权,还有人质疑这种消费别人让自己获利的盈利模式……对此,你有怎样体验和思考?
(注意)①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套作,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