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嘉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全都属于孔子评论弟子“志”的一组是(  

    ①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②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③夫子何哂由也  ④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⑤吾与点也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史上最强台风重创菲律宾,受灾城市,哀鸿遍野,树木、汽车残骸遍布街道。

    B. 在开心农场中,不仅能体验劳动乐趣,还能收获无公害蔬菜,真是两全其美

    C. 军人的血性不可能与生俱来,一挥而就,血性表现在战时,培养却在平常时。

    D. 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倏忽之间,三年已过,吉光片羽,都为陈迹,令人唏噓。

  •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忠豪健喜   兵:士兵。

    B.忠其时为燕使魏   使:出使。

    C.谋欲燕伐赵   激:刺激。指鼓动。

    D.必不赵   残:害。

  •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过   贰:重复   不以其道得之,不也   处:安居,接受

    B.天下仁焉   归:归顺   见危命   授:接受

    C.一朝而技百金   鬻:卖   为之不厌   抑:不过

    D.小人之过也必   文:掩饰   不不启   愤:郁结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虽有中共体多国部队及南非和中非政府军的阻击,中非反政府武装依然势成骑虎,节节胜利,反映出其领导人卓越的领导能力。

    B. 媒体普遍认为,中俄关系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期,不会因为国际社会某些人、某些事而发生任何改变,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牢不可破的。

    C. 在传达上级文件精神的会议上,与会代表鞭辟入里地学习,吃透了精神,明确了任务,统一了思想,对今后的工作也有了具体的规划。

    D. 中伊两国石油公司领导人正式签署了100亿美元的石油进出口合同,双方都表示,无论国际形势怎样变化,都将信守这一君子协定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感冒有“流行性”和“普通性”之分。前者十年左右暴发一次,来势凶猛,起步急骤,传播疾速,常殃及数国甚至数十国;后者起步较缓,传播多局限于某个范图、某个地区,但经常发生。两种感冒均由病毒引起,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但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病情往往很严重,有的会导致死亡。两种感冒都会反复传染,有时让人防不胜防。

    呼吸道是个开放性器官。从婴儿落地始,呼吸道始终与外界相通,病菌可乘“气”而入造成感染。在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中90%是病毒,而在目前发现的160余种病毒中,最重要的是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侵入细胞后并非畅行无阻。一旦有病毒侵扰,免疫系统即作出反应,迅速产生抗体;细胞、干扰素等物质会“中和”病毒使之丧失进入细胞的能力;或将已有病毒寄居的细胞溶解,防其繁衍;或封锁细胞表面,使其无法侵入缝隙。在此情况下,有的病毒借咳嗽、喷嚏溜出体外,有的被吞噬细胞吃掉。免疫系统的“识别”和“记忆”能力也很强大。凡与之相遇过的病毒均被其牢记,日后一来即被其识破并歼灭。但流感病毒善于改头换面,目前已发现的流感病毒甲、乙、丙三个“型”之中,以甲型最为善变。整个变异过程需要3年准备、8年积累,10年左右方能完成。一旦完成变异即为一新“亚型”,其形态与原型截然不同。这种面目一新的病毒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过去的免疫物质失去了作用,约一周后才能组成新的免疫物质与新亚型病毒对抗,这就使病毒有足够时间进入细胞繁衍。流感病毒就是这样才得以横行于世。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呼肠孤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又称“伤风”。由于病毒群中分种,种中分型,多群、多种、多型组成庞杂的病毒团伙,你出我进闹事于呼吸道,引起相似症状,貌似一种病毒反复感染,实则多种病毒轮番侵袭。有些病毒长期栖息于鼻咽部位形成“基地”,坐以待时。一旦人体大汗着雨、风袭受凉、疲劳过度、贪杯误饮之时,即乘机扩散,引起感冒。若有“新鲜毒种”侵入,即迅速传播,引起有限范围内的流行。人们误称为“流感”,其实仍属普通感冒。

    伤风感冒人人敏感,学龄前儿童尤然。慢性咽炎、鼻炎、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病人更易受病毒侵犯。一旦染病,不仅病情较重,且使旧病恶化。

    咳嗽、喷嚏是病毒扩散的基本方式。一个有力的喷嚏喷出的微细雾粒,直接射程可达6米之远,所及范围可达20立方米的空间。因此,患者应尽量缩小其波及范围。目前,打预防针的效果很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病毒型别众多,且极善变,针剂难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提高机体抵抗力是预防感冒的关键,即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冬春气候干冷多风,呼吸道黏膜分泌减少而易干燥受损,抵抗力明显降低,是伤风感冒的“旺季”。坚持锻炼,生活规律,调理起居尤为重要。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9年第7期,有删节)

    1下列有关“感冒”的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感冒分流行感冒和普通感冒,二者均由病毒引起,临床症状基本相似,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有反复传染的特点。

    B.流行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来势凶猛,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患者病情很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C.普通感冒又称“伤风”,由多种病毒引起。病毒情况复杂,常趁人体免疫力下降之时,乘隙而入,引发流感。

    D.感冒易发难防,人人敏感,学龄前儿童尤然。冬春气候干冷多风,是伤风感冒的“旺季”。

    2下列对“流感病毒”和“免疫系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感病毒突破免疫系统的防护得以繁衍扩散靠的是变异,整个变异过程需十年左右方能完成。

    B.免疫系统具有“识别”和“记忆”功能,凡与之相遇过的病毒均被其牢记,日后一来即被其识破并歼灭。

    C.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迅即启动保护机制,采取“中和”、溶解和封锁的方法对病毒予以杀灭。

    D.面对新“亚型”病毒的侵入,免疫系统反应滞后,使得病毒有足够时间进入细胞繁衍,横行于世。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暴发的危害最大的流感当数去年发源于墨西哥继而波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甲流感,致病病毒H1N1即是一种典型的流感病毒。

    B.普通感冒因“新鲜毒种”侵入会引起有限范围内的流行,易被误诊为“流感”。

    C.流感肆虐期间,将患者隔离,去人流量大的场所要求戴防护口罩,均是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D.预防感冒,提高机体抵抗力是关键。坚持锻炼,注意保暖,生活规律,调理起居尤为重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以两种微小生物为例来说明“小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在《虞美人》中运用比喻、设问的手法,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愁情。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甪虚实结合手法,表达了词人渴望保家卫国的心理。

    (2)杜牧《阿房言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写出阿房宫建筑群的走向,一方面突出其规模的宏大无比。

    (3)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一词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一风荷举”以极为细腻的笔触,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清丽喜人的雨后荷花图。

    (2)杜牧《阿房宫赋》中,警示后人以史为鉴,不要重蹈秦国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建筑物上钉头密密闪耀的细节,揭示了秦人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直接描述他一生失意漂泊,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

    (2)李白在《蜀道难》中多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其中两处接着用“_________”的表情变化和“_________”的动作情态,凸显了蜀道之“难”。

    (3)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侧面表现了洞箫声的悲凉幽怨。

  • 11、(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国家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会走向灭亡。

    (2)《鱼,我所欲也》中,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4)李白《行路难》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和苏轼《江城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5)苏轼在《水调歌头》下片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对偶句式来宽慰,表现了他达观的处事态度,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 12、(1)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凭箜篌引》

    (2)_____________________,青眼聊因美酒横。《登快阁》

    (3)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愤》

    (4)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5)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___________。《苏幕遮(燎沉香)》

    (6)玉鉴琼田三万顷,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过洞庭》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8)蓦然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玉案·元夕》

    (9)未必人间无好汉,_____________________。《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仗你抬声价。《朝天子·咏喇叭》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 首联写景选取了“风”“天”“猿”“渚”“沙”“鸟”等意象,多角度地描绘出了一幅境界阔大又温馨恬淡的秋景图。

    B. 颔联中“无边”“不尽”使意境广阔深远,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让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

    C. 颈联中 “万里”和 “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构思精巧。

    D. 全诗前两联写登高见闻,后两联写登高后的感慨,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青年个体意识和自我表达需求的不断增强,网络直播呈爆发式增长,直播平台数量猛增,社会资本亦纷纷涌入。

    统计显示,北京地区的网络直播平台有100多家,全职主播约有7.6万人,其中2014年开始从业的人数占7.9%、2015年占18.7%、2016年占2.1%,从业人数呈逐年快速增加趋势。调查显示,网络主播群体多为90后,60%以上的观众也是90后。网络直播是90后群体沟通交流和学习成长的重要互动方式,已成为90后的时代标签。

    从专业角度看,网络主播群体以艺术类专业为主,主要包括独立演员歌手、流浪艺人、自由美术工作者、自由摄影师等文化领域新兴青年群体。调查显示,从专科及以上学历主播所学专业看,艺术学专业的最多,占比38.7%;其次为管理学、经济学专业,占比分别为12.2%、9.1%;文学、工学、教育学专业相对较少,占比分别为7.9%、7.1%和6.8%。艺术类专业居多符合主播的职业需求,也反映了直播行业的供需关系。

    从地域分布看,来自省会城区和直辖市区的主播占比均为14.2%,地级市区占比17.4%,县城及县级市区占比16.7%,乡镇地区占比13.1%,农村地区占比24.5%。

    (摘编自《2018中国网络直播发展态势调查》)

    材料二:

    “网络视频直播平台的发展正在驶入‘快车道’”,业内人士感慨。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有200多家与直播相关的创业公司。

    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斗鱼、熊猫TV等多家平台却频繁曝出不雅行为、飙车、裸露的直播视频,引起轩然大波。

    涉黄涉暴求暴利,审核监控难度大。靠着一台连着摄像头的电脑或手机,直播唱歌、吃饭、聊天……屏幕下方不断滚动直播围观者的文字,用户和主播实时交流互动。

    这是网络视频直播平台上最常见的一幕。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游戏、真人秀直播日渐深入,国内视频直播平台迅速崛起,天鸽互动、YY、斗鱼、战旗、熊猫TV、花椒、趣播、映客、KK等直播平台纷纷布局落子。欢聚时代公司的财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来自其注资的虎牙直播营收同比增长152.2%。

    市场火爆,要想站稳脚跟,出奇招、抓眼球成了个别直播平台的“吸粉利器”。为了提高关注度,增加点击量,有些网络主播铤而走险,做出不少刺激出格的举动:直播不雅行为,直播脱衣裸露,直播驾豪车撞伤人……

    在一些直播间,色情暴力泛滥成灾。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3月31日)

    材料三:

    随着互联网的迭代,层出不穷的玩法对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从最早的网络冲浪,到后来的网络交友、网络游戏,不断把青少年的日常活动网络化。直到当前重金打赏网络主播现象的盛行,反映出青少年沉溺网络以及背后的虚荣心问题。在这种现象下,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通过“打赏”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是虚无缥缈的,更不会意识到“打赏”意味着正常的人际交往被降格为金钱关系。

    短短的三个多月里,16岁的中学生偷偷用父母的手机陆续转账支付约40万,用于打赏网络直播主播。据统计,每10个直播用户中,就有1个是青少年。虽然青少年在直播平台上的付费金额整体来看低于100元,但是近日未成年人重金打赏直播主播的新闻屡见不鲜。重金打赏金额2270元到40万元不等,平均金额达到6.8万元。

    (摘编自网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网络直播呈爆发式增长,直播平台数量猛增,到2018年国内有200多家与直播相关的创业公司。

    B.统计显示,当前不少青少年沉溺网络,网络主播群体多为90后,观众群体主要也是90后,重金打赏网络主播的现象盛行。

    C.网络主播人员成分复杂,有演员歌手、流浪艺人、自由美术工作者、自由摄影师等,构成了文化领域新兴青年群体。

    D.从专科及以上学历主播的专业构成看,艺术学专业毕业的占三成以上,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毕业生都占一成左右,文学、工学、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均不足一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直播从业人数呈逐年快速增加趋势,以北京市为例,2016年就业人数所占比率,比上年增加到3倍以上。

    B.从职业主播的来源地域分布看,来自县、乡、的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来自省会城区和直辖市区的主播占比均为14.2%,地级市区占比17.4%。

    C.直播业虽然发展迅猛,但直播内容堪忧,多数主播,为了提高关注度,增加点击量,不惜铤而走险,涉黄涉暴。

    D.网络直播符合当代青年的场景设置与使用习惯,满足了青年被尊重、被认可与成名的愿望,因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青年,形成青年参与直播的集体狂欢。

    3针对部分青少年沉溺观看网络直播的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治理?请概括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迈不过的坎。当新冠病毒疫情来临时,白衣天使们不畏艰险,逆风而行;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公安交警不辞辛苦,奋战前线;社区物业人员守土有责,毫无怨言;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守护群众安全;爱心人士捐款捐物,世界各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学校师生网络教学,生产服务一线员工坚守岗位,守望相助……各行各业携手同行,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当代国人的“硬核”担当。

    也有人刷流量、蹭疫情,盲目传谣,哄抢物资,甚至谩骂工作人员、袭击干警。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从材料中任选一个对象,以“抗疫路上,为你而歌”为标题,给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硬核”担当的国人写一封慰问信。

    (2)为开学“科学道德素养与战胜灾难”的主题班会写一篇发言稿。

    (3)生命因独特弥足珍贵。反思疫情爆发、抗疫过程,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给世界疫情发展严重的国家写一封建议书,落款为“来自中国的一名考生”。

    (4)“山河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日本援赠的物资与标语典雅而温暖。生于非典,考于肺炎的你,在这个特殊的春节,一定有不少温情的故事,请写一篇文章,讲述抗疫故事,要求以记叙文为主。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