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柳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英子端茶倒水伺候主子,摇头摆尾的样子像极了老黄牛

    B.妈妈是家里的纸老虎,洗衣做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C.小强是我们班的哈巴狗,每次都能带着我们出色地完成任务。

    D.都说爸爸是铁公鸡,可谁曾想到在去年抗击新冠肺炎捐款活动中,他买了整整一箱口罩捐给了疫区。

  • 2、下列句子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使用钢笔时,笔尖要正确触及纸张,用力不要过猛。

    钢笔,是我们学生的重要书写工具。它小巧玲珑,式样美观,使用方便,所以深受大家欢迎。钢笔用完后,要立即套好笔帽,避免碰坏笔尖。

    A.第一句后,第二句前 B.第二句后,第三句前

    C.第三句后 D.第一句前

  • 3、“芥菜”与下面哪组词语的类别是相同的( )

    A.莲藕 芹菜 青蒜

    B.荷花 菊花 梅花

  • 4、以下片段出自神话故事________【填序号】

    他笑笑说:“我虽然很老,但还有儿子可以继续去做呀;儿子还会生孙子,孙子还会再生儿子,我们的子子孙孙可以一直搬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把这两座山搬走,天底下哪儿有不能克服的困难呢?”智叟无话可说,只好走开了。

    A.《共工触山》

    B.《羿射九日》

    C.《愚公移山》

    D.《夸父逐日》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雪争春未肯降”中“降”的意思是服输。

    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指说话的速度极快,套上四匹骏马拉的车也难追上。

    C.“狗窝、狼窝、鸡窝、鸟窝、燕窝、蜂窝”以上说法都可以。

    D.“英勇无畏”让人想到黄继光,“铁面无私”让人想到包青天,而“志存高远”让人想到周恩来。

  • 6、下过几场秋雨,天气越来越冷。妈妈说该穿棉衣了。昌昌同学马上说:“妈妈,我们学习的谚语‘(  )’就是这么说的。”

    A.立了秋,把扇丢

    B.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C.夏雨少,秋霜早

    D.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 7、 选字填空。

      坐   座

    (1)两(   )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  (   )落在镇两头。

    (2)小宇感觉有些累,回家时竟然(   )在班车的(   )位上睡着了。

      漂   飘

    (3)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   )过。

    (4)下雪了,洁白的雪花飞舞着从天空中(   )落下来。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______

    (2)形容隐隐约约。    ______

    (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做题。

    出塞【唐】王昌龄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用你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______的情感。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理解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 一个皮肤棕黑色 又瘦又小 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 弯腰低头问他 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 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黏糊糊的小手,陪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给第5、6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第7自然段中说:“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8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从全文看,第7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____;第8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

    5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文章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_________

    6“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你最想把感谢送给谁?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搭石》 (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侯,动作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平稳----___________ 大约----___________ 联系----____________

    2“理所当然”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这个片段后,我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__句, 把 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片段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美”,请分别用“______”和“﹏﹏”在片段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5搭石美,走搭石的乡亲们更美,你觉得他们美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捉鸡

    ①我家养了一只母鸡。平时,妈妈都会把鸡关在鸡笼里。这一天,不知怎么搞的,我们家的鸡笼门没有关好,鸡跑了出来。我和妈妈担心它乱跑,赶忙去捉鸡。

    ②我家的那只母鸡可精啦,它故意跟妈妈捉迷藏,忽左忽右地跑着、躲着……当它看到我这个“援军”来抄它的后路时,就从我的脚边一溜,跑进了房里。

    ③我急忙和妈妈追进房间,随手把房门关了起来。我见鸡站定了,就轻手轻脚地摸到它背后,猛地向前一扑。咳!它敏捷地一闪,躲开了。

    ④这个机灵鬼可能发现自己误入了“死胡同”,咯咯咯地在桌底、床底慌忙乱转,企图寻找一个能“突围”的缺口。当它窜到关着的门边时,守在那里的妈妈刚把手向它伸去,它突然一个“急转车”,掉转头拐进了床底,躲在角落里再也不出来了。这可把我的鼻子给气歪了。我一恼,拿起扫帚就伸进床底乱打。那母鸡果然慌慌张张地从床底下跑了出来。妈妈一扑,它一振翅膀飞上了墙上的钟架。

    唉!真气人。我跟妈妈都无可奈何地望着它叹气。

    ⑤鸡蹲在钟架上,歪着头颈凝神地望着我们。妈妈见鸡上了钟架,怕把钟打坏了,就悄悄地走到钟架旁,一只手扶住钟,刚想用另一只手去捉鸡,那鸡却又很快地张着翅膀敏捷地飞到地上。

    ⑥我弓着腰,盯住母鸡,向它扑去。妈妈也张着手向它围来。母鸡犹豫了一下,终于被我们捉住了。

    ⑦母鸡被关进了笼里,我看着它那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就指着它笑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改动)

    【1】文中画横线处“我”会说些什么?仔细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读短文第④~⑥自然段,在你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我”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请你用词语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光耀门楣:____________

    为之一振:____________

    【2】认真读选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晰——( )       坚定——( )       崛起——(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朗读时要读出_________的语气。

    【4】“抱负”指远大的志向、理想。请用“抱负”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各位同学对魏校长问题的回答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志者当效此生”中的“此生”指的是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这位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

    【7】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青少年一代,你读书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仔细思考后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

  • 14、诸葛亮勤奋好学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非常(克 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受到司马徽的赏识,就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的少年。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但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便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 订)时喂食。诸葛亮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便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这该怎么办才好呢?忽然,诸葛亮(铃 灵)机一动,考虑到“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于是在随后的日子里,适逢上学时就(带 戴)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段日子,司马先生很是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

    经过细心观(察 查),才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生气,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饱学之人。

    (选自《让青少年知道勤奋好学的故事》)

    【1】从文章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

    【2】请写出形容人勤奋好学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选项对短文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诸葛亮学习非常刻苦,爱动脑筋。

    B.诸葛亮为了学到更多知识,想办法延长先生讲课时间。

    C.诸葛亮勤奋好学,先生对他十分器重。

    D.司马徽不如他的妻子器重诸葛亮。

    【4】少年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以聪明、机智而闻名,善于用兵。你知道哪些有关诸葛亮的著名典故,把它们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句子易容(按要求改写句子)

    (1)认真地欣赏,怎么不会产生丰富的感受和联想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啊 !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听见这歌声,没有一个中国人不激动的。(改成肯定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欢乐的叫喊声、嬉闹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照样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下列一段话。

    王明是四一班的学习委员,他深受同学们的关爱。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举行演讲班级比赛,他在热心的掌声中走上了讲台。经过激烈的比赛!王明获得了班级演讲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去年署假,我有机会加入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真是五彩缤纷,有画画、唱歌、朗诵、做军事游戏等……多么喜欢夏令营活动啊!

  • 18、音乐厅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有钢琴家美妙的琴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展厅。

    相信同学们一定去过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请你选择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写一篇习作。提示:写清楚地方的名称以及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让更多人喜欢你介绍的这个地方。可以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要求: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