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遗项目“打铁花”表演时,表演者用花棒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棚上, 火花闪耀,流光似火。观众立刻 起来。( )
A.霎时 欢呼雀跃
B.忽然 悄无声息
C.顿时 窃窃私语
D.过了一会儿 人声鼎沸
2、下面画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塞上(sài)
B.羌笛(qiāng)
C.牧马还(hái)
D.戍楼(shù)
3、下列动物的“家”的名称,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马窝 羊圈 狗棚 鱼塘
B.猪圈 虎穴 牛洞 鸡窝
C.鸟棚 鸡舍 龙潭 牛穴
D.鱼塘 鼠洞 羊圈 马厩
4、选词填空
显然 不然 安然 突然 果然 毅然
我们要加倍努力。________就要掉队了。
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_跳下悬崖。
他的意见________是不对的。
吃过中饭,天气________变了,
由于他勤学苦练,________学到不少技术。
只有把这件事告诉他,他心里才会________。
5、下列词语与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形容时间极短。(霎时)
B.短促而频繁地振动。(震动)
C.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屹立)
D.急速地流过来。(涌来)
6、“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这里的“新滋味”指的是( )
A.父亲给“我”买的枇杷、豆腐脑,“我”感到很好吃。
B.“我”被父亲的爱感动,心疼父亲,为父亲的艰辛感到难过。感受到了“我”肩上责任的沉重。
C.外面的生活十分艰辛,“我”觉得很苦。
D.到外地上学不容易,与在家里上学不一样。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宁可(nìnɡ) 蝙蝠(piān)
B.猛兽(sòu) 花蕊(ruǐ)
C.逊色(sùn) 僵硬(jiānɡ)
D.气氛(fēn) 撤换(chè)
8、课文内容回顾。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其中有三粒豌豆都被________吃掉了,还有一粒豌豆落到了_________里,只有_________的那粒豌豆开出了花。
(2)《夜间飞行的秘密》第4-5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做的____次实验,证明了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根据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_______。
(3)《_________》讲述了____________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激起了我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4)《蝴蝶的家》通过记叙“我”对________的思考和担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动物的________之情。
(5)好问则裕,________________。 ——《尚书》
(6)博学之,___________,慎思之,______________,笃行之。 ——《礼记》
(7)智能之士,不学不成,____________________。——王充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韩愈
9、轻松阅读。
在我的窗前, 在朦胧的寂静中
有一棵白桦, 玉立着这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在灿灿的金晖里
披了一身雪花。 闪着晶亮的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白桦四周徜徉着,
雪绣的花边潇洒, 姗姗来迟的朝霞
串串花穗齐绽,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洁白的流苏如画。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徜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姗姗来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节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 描写了白桦的美。( )
A.比喻 局部
B.比喻 整体
C.拟人 局部
D.拟人 整体
【3】这首诗写了白桦满身雪花,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亭亭玉立,表现出一种__________之美,它是_________的象征。
【4】从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秦淮画舫水上游览”公告牌
秦淮画舫水上游览 |
票价:白天60元/位 晚间80元/位 线路:泮池码头 白鹭洲公园 七彩水街 东水关 中华门 泮池码头 服务内容:全程50分钟、语音讲解 |
儿童身高:120cm以下免票、120—150cm半价 营业时间:9:00—17:00(白天) 17:30—22:00(晚间) 凭白天船票可免费参观李香君故居(营业时间 9:00—22:00) |
【1】请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小方身高140cm,想要购买一张晚间船票,需40元。(____)
(2)小沙13:30购买了一张船票,她没有时间免费参观李香君故居。(_____)
(3)乘坐秦淮画舫,从泮池码头出发,途经白鹭洲公园、七彩水街、东水关、中华门,最后回到泮池码头。(______)
【2】小东(身高160cm)带着弟弟(身高130cm)定于星期六下午17:00到达夫子庙泮池码头,根据材料,他们如何购票更为合理?想一想,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选文考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 尽管)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 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bǐng píng)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节选自老舍《猫》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或读音,打“√”。
【2】选文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写了猫老实、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特点。
【3】从选文最后一句话加点的词中,可以看出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联系生活,用上关联词“非……不可”,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人造卫星如何返回地球?
雪见
人造卫星如何返回地球?简单的回答是,大部分卫星根本不会返回地球。在接近地面之前,它们可能就消失了。
为什么呢?因为返回之路太复杂、太艰难了。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其速度可达每秒近8000米。
要将一颗卫星顺利从太空返回并安全回收,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难题。这些难题主要包括卫星返回的路线调整、防热、着陆及寻找等。
首先,卫星要返回,必须在预先的设计中设立返回程序,这样卫星在返回之前先要启动返回程序。然后卫星调整飞行状态,即脱离原来的运行轨道,踏上“返乡”之路。并且卫星重返大地时的角度需要十分精确,一般和地球切线成35度角最合适。因为如果太大,卫星将会陡直地进入大气层,空气阻力更大,摩擦生热的温度更高;如果角度太小,则卫星将仍在原轨道上运行。而这一切都靠一支小型助推火箭来控制。火箭的点火时间、推力方向、推力大小与时间长短都会影响到卫星进入地球的准确度。这就要求有灵敏而可靠的火箭制动发动机。而这需要在卫星升空时预先准备好,这无疑要增加卫星的重量。
其次,卫星在降落过程中,要摩擦生热。尤其是当它降到离地面60~70千米时,其速度比卫星升空时的速度还要快,与大气层摩擦使其表面发生燃烧。为此,必须采用适当的防热设施来保证回收舱在再入大气层时能够维持内部的正常温度。这就需要有特殊的耐高温材料。
再次,卫星返回地面需要很长的运行区间,并且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使卫星回地面的运动路线更为复杂,必须不间断地对卫星进行精确测量和全程跟踪,并根据实测轨道路线对卫星的程序进行不断的调整,为此就要建立更大范围、更多功能的地面测控网。
最后,卫星降落到离地10~20千米时,尽管速度已经大大减小,但仍然有200米/秒左右,是高速行驶的汽车的7倍,如果以这样的速度撞击地面,卫星必然粉身碎骨。因此,必须使用减速伞来再次降低速度。通常先要打开一顶较小的副伞,初步减速;当卫星降落到离地面只有5千米的高度时,再打开主伞,使卫星速度小于10米/秒。降落伞的打开必须非常准时,否则卫星就不能够安全着陆。即使这样,还需要给卫星备有减震装置。
除此之外,卫星降落之后,还必须能够准确标示出自己的位置,以便于地面人员寻找。但不论是灯光信号还是无线电信号,卫星都要有这方面的装备。当地面人员利用这些信号发现卫星后,分别采取陆上、海上和空中回收等方式将卫星回收。
总之,卫星要返回地球,需要预先携带许多额外的能量和装备,增加发射难度,提高发射成本,而大多数卫星的作用,主要是将太空照片和信号传递给我们而已。由于让它们返回地球的成本太高,而且回收的卫星与坏了的手机、电脑一样也很难再次使用,所以大部分卫星都没有被设置返回地球的程序,就“丢弃”在太空中任其自生自灭。
(节选自《科学之谜》,2018年第2期)
【1】人造地球卫星在轨道上正常运行的速度是( )
A.200米/秒
B.近8000米/秒
C.20千米/秒
D.70千米/秒
【2】将卫星安全回收,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有( )
A.必须能够准确标示出自己位置
B.需要给卫星备有回收减震装置
C.路线调整、防热、着陆及寻找
D.建立更多功能的地面测控网站
【3】卫星返回程序的作用是( )
A.卫星按程序停留太空
B.卫星按程序返回地球
C.卫星按程序增加重量
D.卫星按程序飞出地球
【4】不是卫星回收的常用方式是( )
A.地下
B.海上
C.空中
D.陆上
【5】便于地面人员寻找,降落的卫星必须有( )
A.卫星减震装置
B.必须要使用减速伞
C.太空照片信号
D.灯光和无线电信号
【6】针对短文内容和联系生活经验启示,各提出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什么“大部分卫星都没有被设置返回地球的程序,就‘丢弃’在太空中任其自生自灭”?请选取短文两点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蜘蛛
不知什么时候,我家的阳台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大蜘蛛。
一天,我想观察这只大蜘蛛。我发现蜘蛛总是白天休息,晚上活动。傍晚,蜘蛛从阳台上的缝中爬出来,沿着细长而又柔软的丝爬到网上。你别看它样子挺笨重的,但在细丝上爬起来比耍杂技的人还敏捷呢!
忽然,一只蚊子闯入了“法网”,这只大蜘蛛闪电般地冲了过去。转眼间,那只蚊子就成了蜘蛛的美餐。蜘蛛的网很精巧,它总是先织纵的线,再织横的线,然后,一圈一圈地织,织成的网像布下了“八卦阵”一样。每过几日,它总是会把网吃了,再织一张新网。这样,新网比旧网更有黏性,可以捕到更多的食物。
蜘蛛的活动是有规律的。我常常拿着闹钟,看着时间来观察。它总是晚上七点左右才出来活动,早上天蒙蒙亮时,就回窝了。
蜘蛛靠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的劳动人民不也是这样的吗?
【1】加点的词语“不速之客”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只大蜘蛛闪电般地冲了过去。”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_____”的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把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赞扬了劳动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本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蜘蛛?你从中学到了怎样的观察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峨嵋道上
①前面没有【平稳 平坦】的路了。所谓路,就是用一块块两尺见方的石板接连起来的阶梯,我停步仰望,只见石阶像一架天梯,竖在前面树木葱茏的陡坡上。我们的旅程,就是要攀登这架长长的天梯。
②在途中,我们遇到了十几个背竹篓的人。他们把竹篓靠在路旁的岩石上,站在那儿歇息。走近了才【展现 发现】,每个背篓里都装着一块大石板。背着石板攀登天梯,可真了不起!
③我问他们,往山上背石板做什么。一位长者指了指脚下的石阶,操着【浓重 沉重】的四川口音回答说:“干这个!”
④“铺路?”
⑤他点了点头,告诉我说,去洪椿坪的那段路被山洪冲毁了。他们在十多里外开山取石,凿成了石板,背上山去重铺冲毁的路。
⑥他们是给峨嵋山铺路的人啊!
⑦峨嵋山光是游览路线就有200多里。铺这么长的路要多少块石板呢?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这数不清的石板,不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来的吗?山路这样狭窄,不能用机械,只有靠人工。想到这里,我内心感到一阵愧疚。我们走在别人铺的道路上还嫌吃力,而铺路的人默默地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把一块一块石板背上山,铺成路,全是为了别人的方便。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牺牲,也没有这用石板砌成的阶梯,就没有脚下的路,也就没有游人的欢乐。
⑧啊,默默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用“﹏﹏﹏”在文中画出描写峨眉山路的句子,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峨眉山路 的特点。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画横线句子中“我”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
(1)我们的旅程,就是要攀登这架长长的天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背着石板攀登天梯,可真了不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数不清的石板,不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来的吗?”这句话是一个________句,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铺路人具有__________的精神,请将这句话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主要是写“我们”爬峨眉山路还是写峨眉山路的铺路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语言运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①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班的同学很喜欢打乒乓球、跑步、读书等体育运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处来不可!(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语段。
广西桂林是旅游城市世界著名的,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文明。桂林的山和其他地方不同,不是绵延起伏连续不断的,而是突兀的孤立在那里,像一棵棵拔地而起的竹笋。漓江的水清得像一块玻璃,可以看得见水里的水草和游来游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语句。
①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全体师生、老师、同学们一起植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每个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们读过了不少神话和童话故事,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如果和他过上一天,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故事?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要求:(1)以“我和 过一天”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2)条理清楚,书写工整,不少于400 字。(3)注意: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