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石嘴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根据的不同意思选择字意

    (1)光线强(2)发光、(3)声音响亮、

    (4)使声音响亮(5)心胸开朗、清楚(6)显露

     

    (1)在同学的欢呼声中,我们亮开嗓门喊起来。(  )

    (2)夜已经很深了,他的屋里还亮着灯。(  )

    (3)今天早晨,太阳亮得刺眼。( )

    (4)清把答案亮出来。( )

    (5)王铁人洪亮的声音在会场上回荡。( )

    (6)改革开放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大家都心明眼亮。( )

     

     

  • 2、选择四组成语中写得全对的一组(   

    A.完壁归赵  负荆请罪  应接不瑕   同心协力

    B.身临其境  无微不至  兴高彩烈  千均一发

    C.神计妙算  无优无虑  匠心独运  各抒己见 

    D.安然无恙  川流不息  风驰电掣  再接再厉

  • 3、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钟南山爷爷是新冠肺炎抗疫团队的______,84岁高龄,依然深入一线,指挥抗疫。

    A.千里马

    B.领头羊

    C.小蜜蜂

  • 4、画线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斤 咱

    B.开 

    C.弟 次

    D.法 

  • 5、下面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个是(   

    A.严历

    B.即然

    C.拨打

    D.题纲

  • 6、下列带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若(cháng)        (shū)             (jūn)              张(xiāo)

    B.松(xiè)              徉(cháng)          放(zhàn)          烧(fén)

    C.跋(shè)              蜒(wān)            视(guī)              祷(qǐ)

    D.咐(zhǔ)            蜒(wǎn)             (jiá)              睡(hān)

  •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梅兰芳在香港住了下来,深居简出,不再登台。(居住的地方很偏远)

    B.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C.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摇一下就掉下来)

    D.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随便找个地方就住下来)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词积累与运用。

    (1)《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唯戎不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作答)

    (2)千里黄云白日曛,__________。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唐·高适《别董大》)

    (3)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宋•苏轼《题西林壁》)

    (4)《雪梅》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出了梅香和雪白的特点,由此启发我们:“人也是各有所长的。本学期中,你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八字成语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出塞

    【唐】王昌龄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自我评价,在做到的要求后打“√”。

    A.字的中心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了水平,注意了字距。(       

    B.注意力集中,掌握正确运笔方式,连贯书写,速度均匀。(       

    【3】用“ ”勾出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希望国家安全、统一的诗句。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练习

    眼镜的“进化史”

    眼镜是玻璃国的“公民”。早在公元1世纪,世界上就有了单片镜,是用宝石制作而成的。那时,制作眼镜的原料加工不易且价格昂贵,拥有眼镜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到了13世纪,才有真正的眼镜出现,它是用玻璃水晶制作而成的。有了眼镜,人们却不知道怎样佩戴它,有人把它缝在布帽子上,有人把它装在铁圈里,还有人把它镶在皮带上。

    又过了两三百年的时光,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到了16世纪,出现了安上手柄的长柄眼镜和夹在鼻子上的夹鼻眼镜。那时,人们购买眼镜是到眼镜铺子里去自由挑选,并没有经过眼科大夫的检查,眼镜度数不太精准。

    现在有一种隐形眼镜,没有镜框子,也不用架在鼻梁上,它是在眼皮下面紧贴着眼球的一种镜片,方便美观,但这种眼镜佩戴时间过长容易引发干眼现象。儿童的眼睛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并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

    出现近视情况以后,是否需要马上佩戴眼镜呢?医生建议,在早期度数比较小的时候,如在100度以内,可以不用佩戴,平时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即可。但是,如果近视的度数在200度以上,就需要及早佩戴,这样也能减缓近视发展的速度。

    科技日新月异,未来的眼镜将逐渐变为多功能的高科技产品,如现在已推出的“谷歌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进行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等。未来还可能出现“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智能眼镜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1】根据解释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

    (1)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

    (2)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 )

    【2】眼镜是如何演变的?根据文中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补充图表。

       

    【3】下面是一个小组列出的问题清单,选一选这些问题的提问角度。

    A. 联系生活经验  B. 针对文章内容  C. 针对文章写法

    (1)文中画线部分“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什么? ( )

    (2)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 )

    (3)“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可能会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 )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疑问?提出一个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明眸皓齿”工程的视力普查中,测出程程近视50度。他要求妈妈带他去眼镜店配一副眼镜,最好是隐形眼镜。程程的想法正确吗?结合短文内容,你会怎么劝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类文阅读。

    雷雨(节选)

    峻青

    暴风雨来了。

    大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从西北的海滨横扫着昌潍平原,遮天盖地地卷了过来。雷在低低的云层中间轰响着,震得人耳朵喻喻地响。闪电,时而用它那耀眼的蓝光,划破黑沉沉的夜空,照出了在暴风雨中狂乱地摇摆着的庄稼,照出了一条条金线似的鞭打着大地的雨点,照出了在大雨中吃力地迈动着脚步的行人。刹那间,电光消失了,天地又合成了一体,一切又被无边无际的黑暗吞没了。对面不见人影,四周听不到别的声响,只有震耳的雷声和大雨滂沱(pāng  tuó)的噪音。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瀑布   (______的夜空   (______的黑暗

    ______地摇摆   (______地迈动   (______地卷过来

    2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依次写闪电照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回放。

    母鸡(节选)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他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维们有的便趴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母鸡为孩子们找吃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在文中用“    ”画出来。

    【2】第四自然段表达了作者(     )

    A.对母鸡的讨厌。

    B.对母鸡的赞美。

    C.通过对母鸡的赞美,表达了对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之情。

    【3】你是怎样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生活,简要谈谈最后一句“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蕴含的深刻意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文直通车。

    《爬山虎的脚》片段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给下面句子中的选择正确的答案。

    A.数量一   B.一律,没有例外   C.满、全   D表示最少

    1)叶尖一顺儿朝下(  

    2)不留一点儿空隙(  

    3)一阵风拂过(  

    4)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2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_

    3作者通过( ),发现了爬山虎的脚生长的( )、( )和( )。流露出作者( )之情。

    4如果划线的句子去掉漾起波纹,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

    春的林野

    许地山

    春光在万山环抱里,更是泄漏得迟。那里的桃花还是开着;漫游的薄云从这峰飞过那峰,有时稍停一会,为的是挡住太阳,教地面的花草在它的荫下避避光焰的威吓。

    岩下的荫处和山溪的旁边满长了薇蕨和其他凤尾草。红、黄、蓝、紫的小草花点缀在绿茵上头。

    天中的云雀,林中的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轻风把它们的声音挤成一片,分送给山中各样有耳无耳的生物。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花听得大醉,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倒一会起,没有镇定的时候。

    林下一班孩子正在那里捡桃花的落瓣哪。他们捡着,清儿忽嚷起来,道:“嗄,邕邕来了!”众孩子住了手,都向桃林的尽头盼望。果然邕邕也在那里摘草花。

    清儿道:“我们今天可要试试阿桐的本领了。若是他能办得到,我们都把花瓣穿成一串璎珞围在他身上,封他为大哥如何?”

    众人都答应了。

    阿桐走到邕邕面前,道:“我们正等着你来呢。”

    阿桐的左手盘在邕邕的脖上,一面走一面说:“今天他们要替你办嫁妆,教你做我的妻子。你能做我的妻子么?”

    邕邕狠视了阿桐一下,回头用手推开他,不许他的手再搭在自己脖上。孩子们都笑得支持不住了。

    众孩子嚷道:“我们见过邕邕用手推人了!阿桐赢了!”

    邕邕从来不会拒绝人,阿桐怎能知道一说那话,就能使她动手呢?是春光的荡漾,把他这种心思泛出来呢?或者,天地之心就是这样呢?

    你且看:漫游的薄云还是从这峰飞过那峰。

    你且听:云雀和金莺的歌声还布满了空中和林中。在这万山环抱的桃林中,除那班爱闹的孩子以外,万物把春光领略得心眼都迷蒙了。

    1文章第三段作者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描写薄云和鸟雀、桃花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1段中“或者,天地之心就是这样呢?”这句话中“天地之心”是指怎样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用下列词语造句。

    鸟瞰:

    所向披靡: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她听到了树上小鸟的叫声和枫叶火红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傍晚刮了一夜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门一开,跑进来了,快得像一阵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早晨,安静的树林宁静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成绩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病句。

    ① 风强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清晨,我看见了花儿张开笑脸和孩子们悦耳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病句。

    ①今天的作业我差不多全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全体学生和少先队员参加了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同学们,你有过“参加百米比赛、登上领奖台、参加班干部竞选、一个人走夜路、第一次当众讲故事、在出站口等待久别的爸爸归来……”的经历吗,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选一件令你心儿怦怦跳的事情,给远方的亲人朋友写一封信,与他(她)分享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要求:1.书信格式规范。

    2.写清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3.注意书写规范,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