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句子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为天下笑者,何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
①工匠精神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师心自用、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蕴含着严谨、耐心、踏实、专注、敬业、创新、拼搏等可贵品质。
②“一带一路”建设是大家共同的事,国家无论大小、实力无论强弱,只要敞开胸怀,真诚面对,谁都可以在这幅时代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③春天到了,公园里到处可见盛开的花朵,听到悦耳的鸟鸣,真是春意阑珊,好一副美丽的风景画。
④春节特别节目《味道》播出的《记忆中的年味》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让人们大饱眼福。
⑤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和光同尘的行为是不足取的,应该有的是标新立异的进取心、大刀阔斧的勇气,以及广开言路的自信。
⑥在京台高速上,交警执勤时遇到一名驾驶员超速行驶,得知其情况特殊后,交警决定高抬贵手,对违章司机特事特办。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⑥
3、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 夫晋,何厌之有?
B.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 大王来何操?
D. 古之人不余欺也。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D.拜送书于庭
5、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
B.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C.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D.我们自以为是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除了保民生这一基本使命,成都这次地摊经济另外还有三大特点。首先是规范性与品质性。相关负责人说:“我们鼓励辖区商家外摆,但同步也强调品质与规范,并随时安排人员定点检查,如有不规范的要求调整改进。结果显示,规范化、品质化外摆,不仅没有影响环境,也给商家带来了更多客流与收益。”
其次是多产业。“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路边经济’就是餐饮、百货摆路边摊。其实不止这些,‘地摊经济’可以导入的产业并不单一,甚至可以促进重大产业的消费恢复。”
再次是三促进。“不仅促进就业,还促进企业市场信心、促进市民消费信心。三者兼顾,是‘地摊经济’可以承担的使命所在,也是我们探索的方向所在。”
该负责人认为,虽然经历了重大疫情,但城市经济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恢复,同时也有升级。“我们将继续深挖‘地摊经济’的内涵,持续推进相关产业消费,为市民与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城市消费与营商环境。”
(摘编自《封面新闻》)
材料二:
为“地摊经济”松绑,首先是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这不仅包括直接提高疫情防控有效性,更长远地说,还包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按下快进键。“地摊经济”不是孤立因子,它连接着以就业为代表的大民生。这一杠杆用好了,可以发挥出撬动就业、保障民生的巨大能量,加快经济社会复苏。其次,不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是一种治理理念的升级。要承认,在以往的城市治理思维中,“地摊经济”有一些负面标签,但实际上,人们反对的并不是“地摊经济”本身,而是其失序、混乱的状态。一味打压、严控,虽可以杜绝“地摊经济”带来的脏乱差,却“连孩子也一起倒掉了”。公共管理部门扭转观念,以精细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让“地摊经济”呈现好的一面,褪去不好的一面,才是更高水平的管理思维。这需要智慧,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做法。
(摘编自《搞活“地摊经济”,让城市更有烟火气》)
材料三:
“地摊经济”重启,业内人士称,重启“地摊经济”十分重要且必要,有利于支持批发零售、餐饮等服务业恢复发展,是我国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中的重要一环,但重启“地摊经济”不代表可以一放了之,地方政府需要主动做好引导管理工作,排除潜在的食品安全、公共卫生、消防安全等隐患,规范“地摊经济”发展。
王敬波认为,为“地摊经济”松绑,不是走“回头路”,让城市重回脏乱差的状态。重启“地摊经济”,规范室外经营,让经济活力和管理能力都在线,让老百姓买得安心、吃得放心,是对一座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考验。
汪玉凯则认为,不同地方的管理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不能要求各地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地摊经济”进行管理,要因地制宜。对于因地制宜,“地摊经济”的确也在全国各地不同凉热,有的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有的地方则依然将“地摊经济”列为违法行为。
“对于‘地摊经济’的管理,确实要做到更精细化,更具针对性,找到放与管、灵活与严格的平衡点。这就要求城管部门对于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的要求与管理。”汪玉凯说,对于重点中心区域进行严格管理,禁止摆摊;对于非重点区域划分摆摊地方与时间,根据不同城市不同文化背景进行管放,有效合理安排。
(摘编自《管放平衡让“地摊经济”升温不发烧》)
【1】下列不属于“地摊经济”作用的一项是( )
A.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市场信心、促进市民消费信心。
B.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按下快进键,保障经济快速发展。
C.有利于支持批发零售、餐饮等服务业恢复发展。
D.有利于地方政府改进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都这次的“地摊经济”具有保障民生,强调经营的规范与商品的品质,多产业导入,促进就业、企业市场信心、消费信心四大特点。
B.疫情过后,如何为市民与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城市消费与营商环境,如何恢复城市经济,是每一个城市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C.为“地摊经济”松绑,是当下为了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和恢复经济发展,稳定就业,保障民生的权宜之计。
D.既要规范室外经营,让老百姓买得安心、吃得放心,又要让经济充满活力,这是对一座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考验。
【3】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如何更好地发挥“地摊经济”的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用黄鹤不能飞过,猿猴无法攀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 _____,_____。
(2)《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
(3)《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语言精炼,词约义丰,首联中包容了六种意象——风、天、猿、渚、沙、鸟,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
B.颔联中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2】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哪些情感?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萧近高,字抑之,庐陵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礼科给事中。甫拜官,即上疏言罢矿税、释系囚、起废弃三事,明诏已颁,不可中止。帝怒,夺俸一年。顷之,论江西税使潘相擅刑宗人罪,不报。既而停矿分税之诏下,相失利,擅移驻景德镇,请专理窑务。帝即可之,近高复力争。后江西抚按并劾相,相以为近高主之,疏诋甚力。近高疏辨,复劾相。疏不行,相不久自引去。
屡迁刑科都给事中知县满朝荐诸生王大义等皆忤中使系狱三年近高请释之不报。辽东税使高淮激民变,近高劾其罪,请撤还,帝不纳。又以淮诬奏逮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近高复论救。会廷臣多劾淮者,帝不得已征还,而邦才等系如故。无何,极陈言路不通、耳目壅蔽之患。未几,又言王锡爵密揭行私,宜止勿召;朱賡被弹六十余疏,不当更留。皆不报。故事,六科都给事中内外递转。人情轻外,率规避,近高自请外补。吏部侍郎杨时乔请亟许以成其美。乃用为浙江右参政,进按察使。以病归。起浙江左布政使。所至以清操闻。
泰昌元年召为太仆卿。廷议“红丸”之案,近高言崔文升、李可灼当斩,方从哲当勒还故里,张差谋逆有据,不可蔽以疯癫。历工部左、右侍郎。天启二年冬,引疾去。御史黄尊素因言近高辞荣养志,清风袭人,亟宜褒崇,风励有位。诏许召还。五年冬,起南京兵部,力辞,不允。时魏忠贤势张,诸正人屏斥已尽。近高不欲出,迁延久之。给事中薛国观劾其玩命,遂落职。崇祯初,乃复。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三十卷》,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屡迁刑科都给事中/知县满朝荐/诸生王大义等皆忤中使/系狱三年/近高请释之/不报/
B.屡迁刑科都给事中知县满/朝荐诸生/王大义等皆忤中使/系狱三年/近高请释之/不报/
C.屡迁刑科都给事中/知县满朝/荐诸生王大义等皆忤中使/系狱三年/近高请释之/不报/
D.屡迁刑科都给事中知县满/朝荐/诸生王大义等皆忤中使/系狱三年/近高请释之/不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
B.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D.拜,这里指接受官职,上任。和“公车特征拜郎中”一句中的“拜”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高不畏权贵,不怕触怒皇上。潘相请求专门管理窑务,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近高极力争论,后近高又上疏弹劾潘相,潘相不久自己引咎辞职。
B.近高秉持公正,敢于直言。认为王锡爵怀着私心行事,应停止征召。朱庚被弹劾,这是 不应当的,应该留下他。
C.近高一心为公,不计私利。按过去的惯例,六科都给事中内外轮流任职,人们都不愿意 外任,近高主动请求到外地任职。
D.近高清廉有操守,受到推崇。御史黄尊素进言说近高不慕浮华,应褒扬,皇上同意征召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廷臣多劾淮者,帝不得已征还,而邦才等系如故。
(2)给事中薛国观劾其玩命,遂落职。
10、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
“克己”是指“自己约束自己、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有人说“克己方能成人”(克制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也有人讲“克己方能有序”(克制自己社会才有秩序);还有人说“克己呆板,不如随心所欲”……
对于“克己”,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结合现实,写一个主体议论段,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论证有力,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