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德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至尊(登上)      膏腴之地(肥沃)

    B.亡矢镞(损失)     秦有余力而制其(弱点、毛病)

    C.绳枢(窗户)     据崤函之(险固的地势)

    D.遗策(由于)      天下之士(招纳)

  •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垫、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对联—一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 B.以为桂林、象郡

    C.秦以区区之地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 4、下列诗词名句,与其题目及作者的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白居易《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B.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

    C.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温庭筠《惜春词》

    D.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甫《秋夕》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哈姆莱特目光敏锐,善于思考,一回国就识破了克劳狄斯的诡计,感觉到了理想与现实的悬殊相差很远。

    B.哈姆莱特作为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受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影响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在与邪恶势力的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C.莎士比亚是要讲述一个伟大的事业承担在一个不适宜承担的人身上,因而,《哈姆莱特》注定是一个悲剧。

    D.课文节选部分中,哈姆莱特告诉了霍拉旭回国的真相,而克劳狄斯却步步紧逼。最终,哈姆莱特同意与雷欧提斯比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猷的雪夜

    ①那该是六朝最著名的一个长夜吧。历史上多少个夜晚因为平淡无奇而永远消失在了时间的黑洞,而这一夜,却因为一个叫做王子猷的人,在后世文人心里扎下了根,以至于人们一提起魏晋风骨,便会想起并看到那个长夜的漫天风雪。

    ②王子猷名徽之,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此人既无绝世之才,也无丰功伟绩,在品德方面更是乏善可陈,似乎儒家所追求的“三不朽”与他一个都沾不上边。然而,他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如果说刘伶是个“以酒为名”的方外之人,那么王子猷就是个靠标新立异而爆得大名的“行为艺术家”了。

    ③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王子猷绝对是个怪人。比如,他偶然到别人的空宅里暂住一段时间,也要令家人种竹子。有人不解地问:“只是暂时住住,何必这么麻烦呢?”王子猷打着口哨歌吟了好久,才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后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雅好当与王子猷不无关系。又有一回,王子猷应召赴都城建康,所乘之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从岸上走过,王与其并不相识,船上一位客人道:“此人就是桓野王。”王子猷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此时已是高官显宦,但他素知子猷之名,对如此唐突的邀请也不在意,当即下车上船,坐在胡床上,拿出笛子吹奏了一曲“梅花三弄”,笛声清越,高妙绝伦,吹奏完毕,桓伊立即上车走了。整个过程,宾主双方没有说过一句话。

    ④据《世说新语》记载,那个令后世文人神往不已的长夜,江南一带普降大雪,当时王子猷住在山阴(今浙江),夜半醒来,百无聊赖,于是开室,酌酒,环顾四周,一片皎然。因起彷徨,咏诵左思的《招隐诗》,他忽然想起了戴安道。戴安道就是当时著名的画家和隐士戴逵,当时戴隐居在浙东剡县,王子猷当即连夜乘小舟去拜访他。小舟在风雪中走了一夜,终于赶到戴逵的家门口时,他却忽然改变了主意,转身又按原路打道回府,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⑤王子猷的小舟在风雪中的剡溪走了一夜。这一夜,他愣是把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剡溪,走成了一处人文得不能再人文的名胜。这一深具文化意味的骇俗之举,令后世无数文人恍兮惚兮,唏嘘不已。而惯会“言约旨远”的《世说新语》却只用了六个字:“造门不前而返”。个中迂曲,则一任读者遐思玄想。

    ⑥时光荏苒,逝者如斯。三百多年后,子猷、安道早已作古,可作见证的惟有脉脉流淌的古剡溪。当意气风发、才华盖世的青年李白仗剑出蜀、云游四方之时,江左风流已成陈迹,大唐盛世对于士人人格的重新塑造业已完成。“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仙李白,正是本土文化天地精华所滋养出的“人中龙凤”,他本属于魏晋,属于老庄,却幸而“空降”大唐,前世的烙印一直镌刻在今生的额头上,所以他总是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是能够把自我凌跃于一切外在价值之上的人,更有一份空诸依傍的有恃无恐。他不是王子猷,但他一直又是王子猷,或者说,他是拼了命要证明自己不是王子猷的李太白!

    ⑦在李白的诗集中,“剡”字出现凡14次,“子猷”6次,“访戴”2次,“安道”1次,除去作为诗题的2次,共引用了“雪夜访戴”之典高达21次,这还不包括其它与剡溪有关的人名和意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就是其中一例。

    ⑧在李白心目中,剡溪是他无限向往的隐遁之地,而子猷身上的那种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风流自赏的气度,也一直是他心慕手追的风神境界。剡溪,成了诗仙念念不忘的一个符号。这符号背后,既承载了诗人对自然山水发自内心的痴情,也寄寓着诗人对一种尘世间所能有的自由境界和人格理想的不懈求索。宗白华先生论晋人之美,有“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之谓。太白对子猷的企慕,对剡中的向往,不正是晋人风流的遥远而又铿锵的回声么?

    1第二段中加点词“三不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七段划线句出自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七段中,作者统计“剡”、“子猷”、“访戴”、“安道”等词语在李白诗集中出现的次数,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章,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

    A.子猷听桓伊吹笛的故事,说明两人都洒脱且心有灵犀。

    B.“造门不前而返”六字,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何可一日无此君”一句,是对王子猷节操的最好说明

    D.作者认为王子猷是个靠炒作自己而得名的“行为艺术家”

    5联系全文,写出第一段中加点字“魏晋风骨”的含义。

    6⑨第八段中的划线句说:“太白对子猷的企慕,对剡中的向往,不正是晋人风流的遥远而又铿锵的回声么?”结合本学期学习的李白的诗作,请你谈谈太白以怎样的行为表现了对“晋人风流的遥远而又铿锵的回声”?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______,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咏而归。

    (2)______,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3)岳阳楼、洞庭湖是众多文人墨客在诗文中吟咏的对象。杜甫为此低诵 “戎马关山北,________”,张孝祥则豪言“________,著我扁舟一叶”。

    (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非天下也。

    (5)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

    (6)《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一句,运用奇巧的比喻描写出澄江千里、水白似练的情形。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东田

    (南齐)谢朓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暖仟仟,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注释)①无悰:没有欢乐。②仟仟:同“芊芊”,草木茂盛的样子。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   诗。

    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记游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B.本诗情因景兴虚实相生,清新而又含蓄。

    C.本诗三处运用叠词,增强形象性音乐美。

    D.本诗语言清新淡雅,而又不失轻盈灵动。

    3从描写景物的角度,赏析画线句的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注)①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②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

    B.居易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集 燕: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B.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C.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D.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用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鱼问大鱼:“钓饵味道是最美的,而且它不需付出任何代价。我可以吃吗?”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是最贵的,为了它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请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成长中的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