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大兴安岭地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与“赢得仓皇北顾”中的“顾”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之立志,不如蜀鄙之僧哉

    B.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

    C.臣于草庐之中

    D.大行不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 2、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 不能容于远近 B. 予羁縻不得还

    C. 吾属今为之虏矣 D. 无乃尔是过与

  • 3、下列句子,按照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吾从而师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为天下笑者,何也;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⑦以为桂林、象郡;⑧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⑨未之有也;⑩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A.①④⑩/②⑦/③⑤⑥/⑧/⑨ B.①⑩/②⑦/③/⑤⑥⑨/④/⑧

    C.①④⑩/②/③/⑤⑥/⑦⑧/⑨ D.①⑩/②⑦/③⑤⑥/④/⑧/⑨

  • 4、下列句子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我们(复)社中行为先进的读书人,替他伸张正义,收敛钱财来给他送行。

    B.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也能稍微在国君和父母(面前)掩饰过错。

    C.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他们侮辱人,行为卑贱,(再)看看五义士的死,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

    D.而境界危恶,层出错见,非人世所堪——可是(像我这样)处境险恶,危难层叠交错出现,不是世间的人所能忍受的。

  • 5、下面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小学而大遗

    B. 然而成败异变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暮去朝来颜色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眼镜

    老舍

    宋修身有对儿近视镜,可除读书时不戴。他正往学校里走,这回,眼镜盒子是卷在两本厚科学杂志里。本打算把盒子放在袋里,可身上各处的口袋都没空:笔记本,手绢,铅笔,橡皮,两个小瓶,一块吃剩的饼,占住了地盘。一拐弯,碰上了个同学,他站住说了几句。来了辆汽车,他本能地往里手一躲,本来没有躲的必要,可眼力不济,于是把鼻子按在墙上。汽车和朋友都过去了,他紧赶了几步,怕迟到。

    走到了校门,一摸,眼镜盒子没啦!

    登时头上见了汗,抹回头去找,哪里有影儿。拐弯的地方,老放着几辆洋车。问拉车的,他们都说没见,好像他们也都是近视眼。又往回找到校门,只摸了两手的土。心里别扭透了!掏出那块干烧饼狠命地摔在校门上。假如口袋里没这些零碎?假如不是遇上那个臭同学?假如不躲那辆闯丧的汽车?巧!越巧心里越堵得慌!定是被车夫拾了,瞪着眼不给,什么世界!天天走熟了的路,掉了东西会连告诉一声都不告诉,而捡起放在自己的袋里?一对近视镜有什么用?宋修身的鼻子按在墙上的时候,眼镜盒子落在墙根。车夫王四看见了,本想告诉一声,可是一看是“他”:一年到头老溜墙根,没坐过一回车。话到了嘴边,又回去了。他顺手捡起盒子,放在腰中。拾了就是拾了,活该。宋修身往回走,王四到个僻静地方放下车,掏出盒子,好破的盒子;打开,镜子真脏;自己戴了戴,戴不上。王四的心凉了,早知道还给那个溜墙根的学生呢!也许倒能得几毛钱的报酬。

    眼镜丢了以后,他来到教室。虽坐在前面,黑板上的字还是模糊不清。越看不清,越用力看;下了课,脑袋直抽着疼。他越发心里堵得慌。第二堂是算术习题。他把眼差不多贴在纸上,算了两三个题,他的心口直发痒,脑门非常的热。他好像把自己丢失了。平日最欢喜算术,现在他看着那些字码心里起急。心中熟记的那些公式,都加上了点新东西——眼镜,汽车,车夫。公式和懊恼搀杂在一块,把最喜爱的一门功课变成了最讨厌的一些气人的东西。他不能再安坐在课室里,他想跑到空旷的地方去嚷一顿才痛快。平日所不爱想的事,例如生命观等,这时候都在心中冒出来。

    一个破近视镜,拾去有什么用?可是竟自拾去!经济的压迫,白拾一根劈柴也是好的。不怨那个车夫了。虽然想到这个,心中究竟是难过。今天的功课交不上,明天当然还是头疼。配镜子去,做不到。今天,算术的公式好像给它们匀出来点地方。他想不出一个办法,他头一次觉得生命没着落,好像一切稳定的东西都随着眼镜丢了,眼前事事模糊不清。他不想退学,也想不出继续求学的意义。

    第二天,他没去上课,王四没等到那个近视眼。要收车时,小赵来了,他家开着个小杂货铺,他的父亲戴平光的眼镜。王四想起来了:“小赵,给你这个。”从车箱里把眼镜找出来:“别看盒子破,里面有好玩艺儿。”小赵一见眼镜,“掌柜的”在心中放大起来。果然是体面的镜子,比父亲的还好。戴上试试,不行,“这是近视镜,戴上发晕!”“戴惯就好了,”王四笑着说。小赵觉得不上算,可是又真爱眼镜。试着走了几步,摘下来,看看大家。大家都觉得戴上镜子确是体面。王四领着头说:“真有个样儿!送给你的,我拿着没用。等过二年,你的眼神不足了,再戴也就合适了。”

    “送给我的?”小赵钉了一句。“真送给你!”

    小赵把眼镜放在盒子里,走开。走了几步,又把盒子打开。回头看了看,拉车的们并没把眼看着他。把镜子又戴上,眼前成了模糊的一片。可是不肯马上摘下来——戴惯就好了。他觉得王四的话有理。有眼镜不戴,心中难过。况且掌柜们都必须戴镜子的。眼镜,手表,再安上一个金门牙;南岗子的小凤要不跟我才怪呢!刚一拐弯,猛地听见一声喇叭。他看不清,不知往哪面儿躲。他急于摘镜子……

    学校附近,这些日子了,不见了溜墙根的近视学生,不见了小赵,不见了王四。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宋修身“身上各处的口袋都没空”、拐弯处和同学交谈,本能地躲避汽车,“紧赶了几步,怕迟到”,这都是为下文丢失眼镜铺垫。

    B.第三段主要采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宋修身丢失眼镜之后怨天尤人的心理,也寄寓了作者对宋修身的同情。

    C.最后一段耐人寻味,含蓄地交代了三个人物的不同结局,宋修身因丢失眼镜而退学,小赵被车撞了,而王四则因愧对宋修身而不再拉车了。

    D.小说语言形象通俗,有的颇有地方特色,如“老溜墙根”、“真有个样儿”等;有的不乏幽默,如“等过二年,你的眼神不足了,再戴也就合适了”等。

    2“眼镜”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作者通过刻画宋修身、王四、小赵等形象,分别揭示出了怎样的人性弱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满座重闻皆掩泣”,“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侧面描写。

    (3)《秋兴八首》其一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咏怀古迹》其三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夔州峡口秋江景物特点,映衬诗人心绪起伏、波澜跌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马嵬》其二中用对比手法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锦瑟》作者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氓 《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尔车来,以我贿迁。

    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笑矣。静言思,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未落,其叶沃若 女耽兮,不可说也

    B.乘彼垝垣,望复关 尔车来,以我贿迁

    C.士也罔极,二三德 兄弟不知,咥笑矣

    D.静言思,躬自悼矣 总角宴,言笑晏晏

    2下列对《氓》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一、二段具体描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结婚的过程,属于直接铺陈。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充分证明了女子看到氓的痴心,因此立下誓言。

    C.本诗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遗弃的痛苦,读起来十分感人。

    D.《氓》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

    3赏析第三、四段,用到了哪些手法,试作出具体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长平,时赵奢已死,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赵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得解邯郸之围。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

    廉颇居梁久,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令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秦与赵相长平 距:通“拒”,把守

    B.赵使廉颇攻秦 将:将军

    C.相国 假:代理

    D.多与使者金,令之 毁:杀害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B.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C.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D.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赵括在被困之时,贪生怕死,只派出精兵锐卒作战,但最后还是被秦军射死了。

    B.长平之战后,秦军又包围了邯郸一年多,几乎就要攻陷城池,等到楚国和魏国的救兵来了,秦军才离去。

    C.廉颇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他。等到他被重新任用为将军,门客们又回来了。廉颇就生气地把这些趋炎附势之徒赶跑了。

    D.赵使者因为接受了郭开的贿赂,所以在见过廉颇之后,回报赵王时说的话完全不符合其见到的实际情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2)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外名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社会,增长智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学过的课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请从中选择一部,选取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这部名著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正标题,2.把副题补充完整“——我读《   》的感悟”3.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