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阿克苏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娱乐圈风波一个接着一个,大明星大导演们离婚的事还没消停,郭德纲曹云金这对师徒反目成仇的闹剧已粉墨登场

    B.有流程表当然好,但这流程表是提前制定好的,展会进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突发情况,这时就不能胶柱鼓瑟,要适时作调整。

    C.虽然离开母校多年,但一提起各位老师的名字,我就能回想起他们在讲台上讲课的样子,他们对我耳提面命的教导,我一刻都不能忘。

    D.从中国书法史看,“书以人名”似乎成为了一条重要规律。但毋庸置疑的是,真正的艺术作品的生命精神才是它的根本所在。

  •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②单于愈益欲降

    ③卒相与欢,刎颈之交   ④于是秦王不怪,一击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 3、下列关于贝克特剧作《等待戈多》,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等待戈多》是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

    B.在结构安排上,《等待戈多》运用了循环式结构形式。如幕与幕之间在内容上重复,每一幕的场景和生活片断的重复等。

    C.《等待戈多》开场时弗拉季米尔正在用力地脱鞋并直喘气,试了几次也没有成功脱下来,这一行为从侧面体现出本剧的荒诞性色彩。

    D.《等待戈多》与传统戏剧背道而驰,没有开端,没有发展,没有高潮,没有结束,力图造成一种感觉——时间无穷无尽无始无终,生活始终在无休止的等待中循环往复。

  •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蚓无爪牙之利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而君幸赵王 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

    B.精铜铸成 勇气闻于诸侯

    C.欺 臣诚恐欺于王

    D.入京师,观太学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正红旗下(节选)

    老舍

    ①假若我姑母和我大姐的婆婆现在还活着,我相信她们还会时常争辩:到底在我降生的那一晚上,我的母亲是因生我而昏迷过去了呢,还是她受了煤气。

    ②幸而这两位老太太都遵循着自然规律,到时候就被亲友们护送到坟地里去;要不然,不论我庆祝自己的花甲之喜,还是古稀大寿,我心中都不会十分平安。是呀,假若大姐婆婆的说法十分正确,我便根本不存在啊!

    ③似乎有声明一下的必要:我生得迟了些,而大姐又出阁早了些,所以我一出世,大姐已有了婆婆,而且是一位有比金刚石还坚硬的成见的婆婆。是,她的成见是那么深,我简直地不敢叫她看见我。只要她一眼看到我,她便立刻把屋门和窗子都打开,往外散放煤气!

    ④还要声明一下:这并不是为来个对比,贬低大姐婆婆,以便高抬我的姑母。那用不着。说真的,姑母对于我的存在与否,并不十分关心;要不然,到后来,她的烟袋锅子为什么常常敲在我的头上,便有些费解了。是呀,我长着一个脑袋,不是一块破砖头!

    ⑤尽管如此,姑母可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我大姐的婆婆进行激辩。按照她的说法,我的母亲是因为生我,失血过多,而昏了过去的。据我后来调查,姑母的说法颇为正确,因为自从她中年居孀以后,就搬到我家来住,不可能不掌握些第一手的消息与资料。我的啼哭,吵得她不能安眠。那么,我一定不会是一股煤气!

    ⑥我也调查清楚:自从姑母搬到我家来,虽然各过各的日子,她可是以大姑子的名义支使我的母亲给她沏茶灌水,擦桌子扫地,名正言顺,心安理得。她的确应该心安理得,我也不便给她造谣:想想看,在那年月,一位大姑子而不欺负兄弟媳妇,还怎么算作大姑子呢?

    ⑦在我降生前后,母亲当然不可能照常伺候大姑子,这就难怪在我还没落草儿,姑母便对我不大满意了。不过,不管她多么自私,我可也不能不多少地感激她:假若不是她肯和大姐婆婆力战,甚至于混战,我的生日与时辰也许会发生些混乱,其说不一了。我舍不得那个良辰吉日!

    ⑧……

    ⑨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这不能不叫姑母思索思索:“这小子的来历不小哇!说不定,灶王爷身旁的小童儿因为贪吃糖果,没来得及上天,就留在这里了呢!”这么一想,姑母对我就不能不在讨厌之中,还有那么一点点敬意!

    ⑩灶王对我姑母的态度如何,我至今还没探听清楚。我可是的确知道,姑母对灶王的态度并不十分严肃。她的屋里并没有灶王龛。她只在我母亲在我们屋里给灶王与财神上了三炷香之后,才搭讪着过来,可有可无地向神像打个问心。假若我恰巧在那里,她必狠狠地瞪我一眼:她认准了我是灶王的小童儿转世,在那儿监视她呢!

    ⑪说到这里,就很难不提一提我的大姐婆婆对神佛的态度。她的气派很大。在她的堂屋里,正中是挂着黄围子的佛桌,桌上的雕花大佛龛几乎高及顶棚,里面供着红脸长髯的关公。到春节,关公面前摆着五碗小塔似的蜜供、五碗红月饼,还有一堂干鲜果品。财神、灶王,和张仙的神龛都安置在两旁,倒好像她的“一家之主”不是灶王,而是关公。赶到这位老太太对丈夫或儿子示威的时候,她的气派是那么大,以至把神佛都骂在里边,毫不留情!“你们这群!”她会指着所有的神像说,“你们这群!吃着我的蜜供、鲜苹果,可不管我的事,什么东西!”

    ⑫可是,姑母居然敢和这位连神佛都敢骂的老太太分庭抗礼,针锋相对地争辩,实在令人不能不暗伸大指!不管我怎么不喜爱姑母,当她与大姐婆婆作战的时候,我总是站在她这一边的。

    ⑬经过客观的分析,我从大姐婆婆身上实在找不到一点可爱的地方。是呀,直到如今,我每一想起什么“虚张声势”“瞎唬事”等等,也就不期然而然地想起大姐的婆婆来。我首先想起她的眼睛。那是一双何等毫无道理的眼睛啊!见到人,不管她是要表示欢迎,还是马上冲杀,她的眼总是瞪着。她大概是想用二目圆睁表达某种感情,在别人看来却空空洞洞,莫名其妙。她的两腮多肉,永远阴郁地下垂,像两个装着什么毒气的口袋似的。在咳嗽与说话的时候,她的嗓子与口腔便是一部自制的扩音机。她总以为只要声若洪钟,就必有说服力。她什么也不大懂,特别是不懂怎么过日子。可是,她会瞪眼与放炮,于是她就懂了一切。

    ⑭虽然我也忘不了姑母的烟袋锅子,可是从全面看来,她就比大姐的婆婆多着一些风趣。从模样上说,姑母长得相当秀气,两腮并不像装着毒气的口袋。她的眼睛,在风平浪静的时候,黑白分明,非常的有神。不幸,有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来一阵风暴。风暴一来,她的有神的眼睛就变成有鬼,寒光四射,冷气逼人!不过,让咱们还是别老想她的眼睛吧。她爱玩牌。每逢赢那么三两吊钱的时候,她还会低声地哼几句二黄。据说:她的丈夫,我的姑父,是一位唱戏的!在那个改良的……哎呀,我忘了一件大事!

    ⑮你看,我只顾了交待我降生的月、日、时,可忘了说是哪一年!那是有名的戊戌年啊!戊戌政变!

    (有删改)

    1理解选文第①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她的气派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的气派是那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选文中姑母的形象。

    3选文从姑母和大姐婆婆争辩写起,有什么好处?

    4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选文中举出两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两句,强调整日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

    (2)《咏怀古迹》(其三)中“____________”两句以山水逶迤、雄奇壮丽的图景烘托王昭君的形象。

    (3)《锦瑟》中“____________”两句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表达了美好愿望可望而不可即的哀愁。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东田

    (南齐)谢朓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暖仟仟,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注释)①无悰:没有欢乐。②仟仟:同“芊芊”,草木茂盛的样子。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   诗。

    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记游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B.本诗情因景兴虚实相生,清新而又含蓄。

    C.本诗三处运用叠词,增强形象性音乐美。

    D.本诗语言清新淡雅,而又不失轻盈灵动。

    3从描写景物的角度,赏析画线句的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起宗,字元卿,其先上党人,后徙广平洛水县。起宗生长兵间,学书无从得纸,父削柳为简,写以授之;成诵,削去更书。年十七,会立蒙古学,学辄成,辟武卫译史。御史中丞塔察儿爱其才,迁中台译史。仁宗即位,转中书译史,累迁太子家令司典薄官,上言:“东宫官属,辅导德义,财赋非所益也,”朝廷是之。迁南台御史

    建康多水,或实灾而有司抑之,或无灾而诉灾,起宗微行得实,人以为神明。文宗初立,命威顺王征八番。是时,蜀省囊加台拒命未平,起宗极言武昌重镇,当备上流之师,亲王不可远去,力止之。及王人见,帝谓曰:“八番之行,非秦元御,几为失计。”朝议以起宗治署,幕府忘其名,曰秦元卿,帝引笔改日起宗,其眷注如此。拜中台御史,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明日,立太子,有赦,起宗又奏:“不罪和尚,无以正国法。”和尚服辜。帝曰:“为御史,当如是矣。”又劾闽宪卜咱耳窃父妾以逃,共父愤死,渎乱天常,流之岭南。自是尽言无讳,皆见听用。迁都漕运使,帝召谕之曰:“漕输事多废阙,赖御史治之尔。”出为抚州路总管,至官,有司供张甚盛,问其费所从出,小吏不敢隐,曰:“借办于民。”遂亟使归之,几席仅给而已。自是官府僚佐有宴集,成礼即止。因谕众曰:“我素农家,安俭约,务安静,庶使吾民化之。”居一岁,以老去官。明年,以兵部尚书致仕,居一岁,卒,谥昭肃。

    (节选自《元史·秦起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

    B. 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距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幕/出/

    C. 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

    D. 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口暮/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宫,太子所居之宫,借指太子,西汉时,因皇太后的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当时也用“东宫”指称皇太后。

    B. 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的专门职责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一直延续到清朝。

    C. 服辜,指服罪,承担罪责而死。该词语出自《诗经·小雅·雨无正》“舍彼有罪,既伏共辜。“近义词有“伏法”,即“因犯法而被处死刑”。

    D. 漕运,古代中央政府将各地所征收的粮食等经水路运往首都或指定地点的运输行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起宗勤于学习,富有学识才华。他生长兵间,缺纸少书,依靠父亲削柳为简进行学习;七岁时,适逢设立蒙古学。他一学就会,被委以重任,连连升迁。

    B. 秦起宗虑事周密。善于审时度势。元文宗即位,准备征讨八番,秦起宗认为蜀省尚未平定,会对武昌形成威胁,极力劝阻威顺王远行征讨,避免了祸患。

    C. 秦起宗忠于职守,劾奏直言无讳。任中台御史,坚持弹劾和尚不法行为,又弹劾卜咱耳偷偷携带父亲与小妾逃跑之事,皇上嘉其行,纳其言。

    D. 秦起宗体恤百姓,为政廉俭务实。到任抚州路总管时,要求下属官员降低接待宴席的规格,并将费用归还百姓,从此革除了当地官员铺张宴集的风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言:“东宫官属,辅导德义,财赋非所治也。”朝廷是之。

    (2)或实灾而有司抑之,或无灾而诉灾,起宗微行得实,人以为神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