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可克达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接(jiàn) 会儿(dāi) 眼(liǎn) 用(xiǎng)

    B.迫(qiǎng) 上(qīng) 计(gǔ) 执(niù)

    C.夺(guàn) 路(chà) 油(zhà) 酝(niàng)

    D.步(lǚ) 片(lín) 责(qián) 灰(jìng)

  • 2、下面每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蚂(za)       山(yān)       吓唬

    B.威(hè)       拥(cù)       飞弛

    C.笑(huà)        忌(jì)       包袱

    D.度(diào)       养(ɡōnɡ)       欺负

  • 3、下列选项中,读音、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A.咂(zhā)嘴            摄氏度

    B.不可计数(shù)   允喏

    C.怔(zhēng)了一下  繁琐

    D.龟(jūn)裂     联结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读拼音,写词语。

    huā bàn    tiān  jiā   mǐn nónɡ  shòu huò     qìn rén xīn pí

    (   )( )( )(   )(   )

    nuò yán   xún mì     wēi  xié               lù lù wú wéi

    (   )( )( )(   )(   )

  •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2分)

    满分5 manfen5.com西满分5 manfen5.com   东满分5 manfen5.com西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南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左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 6、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 7、积累与运用。

    1.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漫步诗海,我们领略了“______________,子规声里雨如烟”的初夏美景;感受了诗人在听闻收复山河“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欣喜之情。古诗中还描绘了许多可爱的儿童形象。“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学种瓜的天真模样;“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写出了牧童回家时无拘无束的样子。

    2.古文古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夫不可陷之盾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出自课文____________,让我们知道说话做事要_______________

    3.逃窜已久的犯人最终被绳之以法,如果他早知道《朱子语类》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道理,就不会自食恶果了。

    4.这学期,我们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有____________的小嘎子,有___________的刷子李,有___________的严监生等。

  • 8、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

    (2)开导,启发。(    )

    (3)(情感、色彩、气氛等)重。(    )

    (4)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

    (5)思想的头绪,思路。(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

    《月迹》(节选)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1】在短文中找出反义词写下来。

    高兴( )             ( )

    【2】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亮的______(静态     动态)变化,体现这一变化的词语是:先、___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文中划线句的这一写法,写一写日出或日落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山茶花

    你见过山茶花吗? 

    真是美极了。白的,红的,紫的,墨色的,粉红的……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那真叫绝! 

    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闭上眼,你也会感受到美啊,美啊…… 

    有一次,我问一位老花农: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他乐呵呵地说:你没看到山茶花骨朵的那股特别劲吗?

    我这才注意起山茶花骨朵来。果真特别! 

    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了来年新花的骨朵。原来山茶花的骨朵是这样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地准备着。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啊,山茶花骨朵,好一股特别劲儿!

    1第二自然段对上下文起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为什么说山茶花的颜色那真叫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瀑布溅出的水片来比喻白色的山茶花,突出它       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文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茶花的       _____,深情地赞颂了山茶花的       与山茶花骨朵的     

    4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画线的句子,以后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节选)

    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

    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 )浪费了时间,( )搞坏了身体。

    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意译)

    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

    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精读:________________

    (2)浏览: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短文中提到的“学”“习”和“思”分别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画线句的原文吗?请选择正确答案(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想一想,怎样才能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故乡的小河

    朴尚春

    还记得我不?魂牵梦绕的故乡小河。你长不过十里,宽不足丈余,随山而弯,弯出十。道鸡肠子弯。李道弯里留下我多少珍贵的记忆?

    小河,你知道你给我的印象有多美吗?那柔柔的两岸堤柳丝犹如妈妈的秀发,被风轻轻地拂起一片遐想,那绿枝摇曳间吹响的柳笛,吹来了悠悠的白云,红红的晚霞,你伴着柳笛歌唱,唱出了一个花红草绿的景色来。你洁净得一尘不染,甘美得像乳汁,你唱着跳进山里人的心窝窝,于是高粱红来大豆黄,蛙鼓声里稻谷香。一想起你,我就觉得自己快要醉了。

    1)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2)短文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13、读时事,立长志。

    禾下乘涼梦     一梦迅一生——怀念袁隆平

    新华社长沙5月23日电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老百姓把袁隆平划进自己心里。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用“      ”画出人们夹道送别袁隆平爷爷时的感人情景,我想,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 14、阅读短文。

    书籍的演变

    ①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做“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②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③现在的书,不光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期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④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⑤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下列关于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早人们把字写在简或牍上。

    B.正式的书籍,是在三千年前的战国时代出现的。

    C.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D.人们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

    【2】选文第②自然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 )

    A.列数字、打比方

    B.列数字、作比较

    C.列数字、举例子

    D.作比较、打比方

    【3】由“策”到“微缩图书”的演变,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人们为了方便

    B.谍报人员的探究

    C.受战争的影响

    D.科学技术的发展

    【4】选文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用了“一般”一词。你认为这个词语能删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选文,说说“策”与“微缩图书”的主要区别。(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随着科学在发展,你认为现在的书籍或将来的书籍会有怎样的演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内阅读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  深的  浅的  明的  暗的  绿得难以形容  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呢 

    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1)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2)将画“——”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外类文阅读。

    美丽的兴凯湖(节选)

    王晓廉 李积成

    它不是海,却像海一样辽阔,像海一样磅礴。从遥远的地平线上聚集的白色波涛,连接成一道道雪墙,鼓动着,喧嚣着,一齐奔涌向前。一段波涛从高处跌落了,另一段波涛又卷起来,彼此呼唤着,牵扯着,追赶着,或迎着旭日,或驮着晓月,一排排向岸边扑来。毫不疲倦的兴凯湖波涛,就这样奔腾着,轰鸣着。

    有时候,兴凯湖很温柔,很平静,平静得没有一丝波纹,一点浪花。澄澈的湖水尽头与天空的青黛色连成一体,让你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青天。眼前的鸟儿在飞翔,你却辨不清是贴水低掠还是在高空振翅。蓝天上飘拂的白云倒映在水面,清晰异常,使你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只鸟儿,正在云天翱翔。

    【1】第1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态描写的方法,突出了兴凯湖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用“_____”画出第2自然段中静态描写的句子。

    【3】为了突出兴凯湖的静,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衬托,进一步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给人的感受。

  • 17、阅读短文《晋祠》,完成后面的习题。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行50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像一道屏障,又像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皴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这里的树,还以造型奇特见长。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就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

    【1】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描写,体现出晋祠________的特点。

    【2】仿照文章原句格式,补充相应的内容。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盛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严冬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祠的树最主要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晋祠水清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5】《晋祠》和《不容忽视的光污染》,你更喜欢哪一篇文章的写法?请结合文中具体的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yūn yùn)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shǔ shù)你的刀数(shǔ shù)。”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用“/”画去括号里错误的读音。

    【2】从“勉力一笑”可以体会到______;从数刀数可以体会到______

    【3】阅读上面的语段,选出正确的理解。

    (1)沃克医生的大声叫嚷和刘伯承的笑谈刀数,这样的描写方法是( )

    A.对比描写     B.细节描写     C.神态描写

    (2)“男子汉——会说话的钢板——军神”这三个称呼的关系是( )

    A.并列关系     B.递进关系

    【4】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

    ______

  • 19、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片段)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祖父的园子》节选自《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

    【2】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领会画横线句子与后面句子之间的关系,照样子以“风刮得很大”开头,写几句话。

    风刮得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2.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改为陈述句)

    3.上课是否专心听讲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修改病句)

     

  • 21、按要求写句子。

    (1)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克服困难,争取按照提前完成任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①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②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校园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心声想对老师倾诉:你对老师处理问题的不同看法,你受到老师的误解,你最近学习上的烦恼,你对老师给予你关爱的感激……

    想一想,你想对哪个老师倾诉,想说些什么呢?

    要求:

    (1)把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写成一封信,注意正确的写信格式。

    (2)对老师的称呼写成“老师”即可,署名统一写成“学生明明”。

    (3)字数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