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酒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   “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喜欢和大黄狗谈天”的是     

    A.爷爷

    B.团圆媳妇

    C.冯歪嘴子

    D.有二伯

  • 2、奇珍宝( )

    A.不同的。

    B.分开。

    C.特别的。

  • 3、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词语拼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试(juàn)       (bēn)跑       便(biàn)利

    B.勉(qiǎng)       (guàn)   (dǎo)退

    C.(chēng)道       (bào)露       (tiáo)解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答题。

    亭台( )( )            ( )( )          ( )辉煌

    天南( )( )            ( )( )          不可( )

    举世( )( )            ( )( )          玲珑( )( )

    1.上面9组词语中能形容某建筑物非常有名的成语是( );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的成语是( )

    2.像画线成语那样描写建筑物的成语我还知道( )( )等。

    3.选用其中一个成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   )(   )(   )(   )

    鼓鼓(   )(   )(   )(   )冲冲

    (1)几年前,这儿曾是一片绿色的森林,________,空气清新,景色宜人。

    (2)马小跳的口袋每天都塞得________的,不知里面有什么好东西。

  • 6、经典诗歌默写。

    (1)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雷震《村晚》)

    (3)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__。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王昌龄《从军行》)

    (4)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7、课文直通车。

    1.读书“三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读死书,要多积累、多思考、多探索,正如朱熹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不过瘾”说明了____

    A.“我”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

    B.“我”从此不喜欢阅读小画片了

    3.用冰心《忆读书》的话为下面诗句或名言做批注。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魔力多音字。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太空里的“调色板”

    在木卫一的世界里,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木卫一活像画家用的调色板。它离木星只有100万千米,如同一个大火球,喷着烟火围着木星的巨大身躯转。

    在整个太阳系,除了地球上至今还有少量活火山外,只有木卫一上还有活火山。而且,在这颗几乎与月亮一样大的星球上,火山的喷发力度要远远超过地球上的火山,它的岩浆和浓烟能喷出几百千米高。

    从所拍图像上看,新旧岩浆已经一层又一层地覆盖在这颗星球的表面,使得它的整个球体仿佛布满了各种颜料,色彩极为丰富。‖

    木卫一的直径为3640千米,它与木星相比,好似一颗小米粒与篮球。木星太大了,引力也实在大,所以木卫一的状态是木星的引力造成的。巨大的引力扯动着这颗小星球的内核,炽热的岩浆被“拽”出了地表。而这种循环似乎在以往的悠久岁月中不断重复着,迄今为止木卫一也许已经经历了多次最彻底的“沧海桑田”了,它里面的“馅”可能早就变成了外面的“皮”。星球之间的引力关系能够造出这种状态是非常有意思的。

    1文中已经用“‖”分为两部分。请分别写出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填序号,可以多选)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举例子  D.作比较

    (1)它离木星只有100万千米,如同一个大火球,喷着烟火围着木星的巨大身躯转。_____

    (2)木卫一的直径为3640千米,它与木星相比,好似一颗小米粒与篮球。_____

    3太空里的“调色板”是指_______,加上引号表示______

  • 10、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精彩片段(一)

    就在乌丢丢快要与珍儿团圆时,意外发生了。谁也想不到,珍儿的学校着火啦!当乌丢丢知道这件事后急忙换上衣服就出门了。到了火场,他更是紧张,因为,他找了半天也没看见珍儿,有人说她去救火了,乌丢丢急忙冲进火场,他喊着叫着:“珍儿,珍儿,珍儿!”终于有了一点微弱的回应:“哎,我在这儿呢,乌丢丢。”乌丢丢随着声音找,终于,乌丢丢找到珍儿了,她正在帮一条小狗解绳子。乌丢丢一看就明白了,珍儿是为了学校的看家狗而冲进来的,他不但没有责备珍儿,还被她的行为感动了。乌丢丢帮珍儿一起解开绳子,让小狗逃了出去,就抓起珍儿跑,就在火柱子倒下的那一瞬间,他把她推出了地狱,而他自己却坠入了生命的边缘……但乌丢丢是不会死的,因为,他是独脚大侠,他的心是永远也不会死的。

    精彩片段(二)

    珍儿却泪流满面地说:“妈妈,这是乌丢丢的脚啊!他一句话也没说,就把脚给了我,他却永远地走了。”她在院子里跑着、跳着,望着自己两只健康的脚,一面流着眼泪,一面笑着。吟老没有上前去打扰这个有大喜又有大悲的孩子。他感叹生命的可贵,因为生命就是爱。有爱滋养着生命,生命才变得丰富多彩、有意义,甚至不朽。他回忆起乌丢丢,一个小木偶,因为带给孩子快乐而获得生命。

    1珍儿的学校着火了,珍儿加入了救火的队伍,为了救________________而被困在火海中。

    2乌丢丢为什么被感动了?(可多选)(   )

    A.乌丢丢被珍儿不顾自身安危的行为感动。

    B.乌丢丢也喜欢那只看家狗。

    C.乌丢丢被珍儿的善良、爱心所感动。

    3大火扑灭后,乌丢丢(  )。

    A.身体被大火烧伤了 B.被烧死了 C.只剩下了一只小脚丫

    4故事的结尾乌丢丢怎样了?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的两份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以下是一组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及南京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推出的文创产品。

    材料二

    产品名称

    外观设计

    用途

    奏折笔记本

    封面模仿古代奏折

    做笔记

    “朕知道了”胶带纸

    印有皇帝书写的字

    粘贴、封口

    盐水鸭回形针

    形似胖乎乎的南京盐水鸭

    整理文件

    【1】下列产品中,最能体现南京文化的一项是( )

    A.奏折笔记本

    B.“朕知道了”胶带纸

    C.盐水鸭回形针

    D.故宫台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奏折笔记本是由北京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推出的。

    B.“朕知道了”胶带纸上印有皇帝书写的字。

    C.我们可以用可爱的盐水鸭回形针整理文件。

    D.材料中这三种文创产品,功能各不相同,但都创意十足。

    【3】两则材料中,没有体现“文创产品”的哪种特点?( )

    A.外观新奇

    B.价格便宜

    C.有实用功能

    D.有文化内涵

    【4】文创产品也可以私人定制,满足不同需求。李老师在博物馆购买了十把空白折扇,准备作为班级元旦联欢会的礼物送给同学们。请你为李老师在扇子上写一句班级元旦联欢会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看,有人大声读着:“饮差大臣林则徐,遵照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的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6月3日那天,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儿地耍着狮子,舞着龙;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串串鞭炮,噼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人流,从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

    虎门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条水沟,可以往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又把每包烟土切成四块,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林则徐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禁烟极严。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贵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垂手敬听,连声称是。

    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片被全部销毁了。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1】“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这一场面描写,生动地描绘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人们庆祝销烟的热烈场面。这一场面描绘出了人们的 心情,表达了百姓的 情怀。

    【3】文中描写销烟的具体过程是:先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

    【4】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销烟场面后有什么表现?从林则徐的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的原因是______(多选)

    A.这次销烟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都是世界罕见的。

    B.这次销烟来围观的人多,既有百姓,还有外国商人。

    C.这次销烟是由钦差大臣林则徐亲自监督的,而且当着外国烟贩的面,销毁了近两万箱鸦片,使那些外国侵略者看到中国人民是不可欺的。

  • 13、课内阅读我最棒。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 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 长叶 开花 结果    鱼才能生存 繁殖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1 上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在文中标出。

    3为什么埋在地下的煤炭也跟太阳有关系?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我们身边的哪些事物与太阳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1.选文出自课文    

    2.蔺相如手下的人是如何看待蔺相如与廉颇的关系的?用“  ”画出来。

    3.读了选文,我想用“     ”这个词来形容蔺相如。

    4.对文中画线的语段,你如何理解?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溪水与石头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那天然生就的尖尖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高傲的身躯,大有不可侵犯之势。

    溪水唱着歌儿,由远而近。

    石头( )地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得落花流水!”

    溪水( )地说:“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改变前进的道路!”说完,挺身向前,后面的伙伴犹如千军万马,前赴后继。

    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原先的身躯也谦卑地缩小了。

    溪水,依然唱着歌儿,欢快地流着……

    【1】理解石头和溪水的对话,想象它们当时的神态,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落花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

    ②前赴后继: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4】读了这则寓言,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欣赏

    人的潜力

    ①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②今天,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革命的时代,人们重视的是物;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大脑也就成了开发的对象。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感到思想的饱和,没有一个人发生思想的溢出。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

    ③人的潜力有多大?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的95%没有开发。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__________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__________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④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

    ⑤首先,脑科学表明,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一般认为,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有1000亿个,它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如此超量的神经元,正是智能开发的后备力量,是潜力存在的生理基础。

    ⑥其次,脑科学表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低等动物突触比较少,刺猬每个神经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几十个突触;老鼠每个神经元与500个左右的神经元相联系,形成了500多个突触;人的每个神经元与10000个神经元相联系。对列宁的大脑的解剖表明,它的神经突触特别丰富。计算显示,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接触点,也就是说,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

    ⑦再其次,脑科学还表明,大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经过训练,大脑中会产生新的突触,产生新的神经递质。动物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的老鼠的大脑中长出了新的突触,大脑产生了新的功能。

    ⑧人类有着巨大的记忆潜力、思维潜力和创造潜力。潜力理论为我们开发自我增添了信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巨人,人人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做出伟大的贡献。成就绝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1在工业革命时代,人们重视的是(  )

    A. 智能   B.   C.   D.

    2短文第⑥段在介绍人脑有丰富的神经突触时,没有用上的说明方法有(  )

    A. 举例子   B. 列数字   C. 打比方   D. 作比较

    3填入第③段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 就   B. 既然 就   C. 只有 就   D. 因为 所以

    4对第⑤⑥段说明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刺猬大脑中有几十个突触,老鼠大脑中有500多个突触。

    B. 人的大脑中有1000亿个突触。

    C. 列宁大脑中有100亿个神经元。

    D. 大脑中的突触数量越多,动物越聪明。

    5作者认为人的大脑拥有巨大潜力,其理由是什么?请简要回答。(不超过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般认为,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有1000亿个,它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句中的一般认为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 ”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 的《水浒传》就不会看 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 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 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 ”。

    【1】把短文内容补充完整。

    【2】选文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用原文中的语句来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唯一的消遣”说明(     

    A.“我”的生活方式十分单调。

    B.“我”是因为没办法出去才读书的。

    C.“我”的兴趣爱好不够广泛

    D.读书能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4】作者在第2自然段用俗语简单明晰地写出了读书时“________”的重要性。

  • 18、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小站歌声(节选)

    修祥明

    子夜时分,山村的小站昏暗静谧。苗兰老师提着行李来到站台,像触电般浑身颤抖起来。

    她本想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开山村的,但是没想到全班四十多个孩子全站在这里为她送行。

    站牌下,放着一篓子山核桃,篓面上贴着个红双喜字。这是山里人祝贺新婚的礼节。

    三天前,她去趟县城,回到山村,她对孩子们说,要和远离千里的男朋友举行婚礼,婚后,她就在那里定居了,不会再回来了。

    孩子们舍不得她,却没张口将她挽留,因为他们知道,那个千里以外桃花盛开的地方,才是他们老师的归宿,他们只能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泪珠洒下。

    远处传来了火车的长鸣。

    四十多个学生含着泪水,像一棵棵被雨水浇伤的禾苗一样,悲凄地立着。

    班长说:“咱们为老师唱一首歌吧。”

    歌声响起:“______,______……”

    这歌声,低沉而悠扬,热情而悲伤。

    夜在颤抖……

    列车徐徐向前开动着,孩子们像一阵旋风随着车跑着,唱着:

    “好人一生平安……”

    歌声让泪水滤过追诉。

    车上,苗老师失声痛哭。

    ……

    可是有谁知道,她不是去结婚。两天前,去县城体检,得知她患了白血病,在人生的旅途上,她只有半年时间了。

    她不想在孩子们蔚蓝的天空里,留下半点人类悲哀的阴云。

    11)文中苗老师为什么选择一个特殊的时间离开?______;她并非去“结婚”而是去______,但她为什么还要用这个“美丽的谎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文中的三处比喻,并用简要的词句批注这几个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请你根据故事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猜猜学生会为苗老师唱什么歌?在文中“______”处试着填几处歌词。

  • 19、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他们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羽毛中,选出最漂亮的一根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秀者。

      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

    环套一环又细又密。

      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即使刮风下雨也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每一顿都能吃个够。”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她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茧子光溜溜的。

      这时,蚕也向大家作了说明:“我吐出的丝(   )很多,(   )我一点不留,把它全送给人们,织成五光十色的彩绸。”

    蜘蛛兴高采烈地爬到孔雀的跟前  对孔雀说  听了蚕的介绍  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她

    1.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2.在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填空。

    ( )的彩绸 ( )地爬

    ( )的奖状 ( )地织着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

    4.照样子写词语。

    光溜溜 

    5.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

    6.蚕和蜘蛛,你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加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例:我以后会在别的地方钓到鱼。我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虽然我以后会在别的地方钓到鱼,但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一个人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一个人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我面临道德抉择。我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

      课文中有不少词语是描写月光的,请你把它们摘录下来。

      你能回忆起背诵过的古诗中描写月光的诗句吗?试着写几句。

     

  • 21、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这个学期,课外阅读对我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阅读了三国演义等课外书。这些书的内容和中心都很丰富。大量的阅读使我们加强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我们班还被学校授予“课外阅读先进班级”。

  • 22、把下列句子改成转述句。

    巨人吼道:除了我,谁也不准进来玩。

    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作文

    妈妈最亲,妈妈最爱。妈妈给我们温暖,也给我们坚强;妈妈管我们的生活,也管我们的学习。妈在,家在。妈妈几乎是每一个少年的全部。不同的妈妈,性格、习惯和教子风格等方面也会不同。你的妈妈是个怎样的人呢?妈妈让你最难忘的事是什么?请以“这就是我的妈妈”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字体端正,书面整洁。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