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太阳》一文中,“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列数字 C.作比较 D.夸张
2、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一个个方块字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
②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③吃音玻璃是消除噪音的能手。
④鲸是鱼类吗?不是,它属于哺乳动物。
A.拟人 排比 拟人 设问
B.比喻 排比 拟人 对比
C.比喻 排比 拟人 设问
D.比喻 对比 拟人 设问
3、下列各组词语中,与“足智多谋”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是( )
A.得意忘形
B.处心积虑
C.奋不顾身
4、选词填空。
宽敞 宽阔 宽大
(1)每个人都应该有( )的胸怀。
(2)( )的窗帘上有许多美丽的图案。
(3)搬入新居以后,我家的房子( )多了。
凶猛 凶恶 凶狠
(4)狼在小羊面前露出( )的面目。
(5)狮子是( )的野兽。
(6)( )的敌人杀害了“小萝卜头”。
5、补充词语。
心旷神(______) 夜(______)降临 (______)心沥血
完(______)归赵 玲珑(______)透 (______)天动地
6、选词填空。
温和 温暖 温柔
(1)听了他热情的话,我心里感到一阵( )。
(2)李老师说话时态度亲切,语气( ),大家都喜欢她。
(3)丽丽是一个( )的姑娘。
7、积累与背诵。
1.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
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_______!”
5.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________,其中表达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茎叶 (______)的面纱
(______)的弧纹 (______)的浪花
(______)的珍珠 (______)的海底森林
9、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联系上下文可知,军令状的内容应是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揣摩选文中人物的心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A.步步紧逼 B.明知故问 C.胸有成竹 D.正中下怀
(1)“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周瑜这是( )
(2)“用弓箭最好。”——对于周瑜来说,诸葛亮这样回答是( )
(3)“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周瑜对诸葛亮( )
(4)“只要三天。”——此时诸葛亮( )
【3】选文中周瑜高兴的是______,他叫诸葛亮当面下军令状的目的是______。
【4】请你发挥想象,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可能想过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
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聪明好学,才华出众。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后来他离开寺庙。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山下的竹林、湖边的渔船、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经是他的住所。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未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
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首诗来表达他对农民的同情。
他写《悯农》诗时,正值盛夏酷暑,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咬出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的修改□终于写成了□悯农□诗□其中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的写作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诗“字字皆辛苦”。
【1】在第5自然段的“□”内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读完短文,李绅好学的形象已深深印在我们的心中:离开寺庙后的李绅,虽然________,但是________;写《悯农》时,尽管________,但李绅还是________。从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李绅写诗真的是“________”。
【3】联系短文内容,说说《悯农》为什么能很快流传开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鲸(片段)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lù lǜ )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有一种号称(chēng chèn)“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jiē jié)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qiǎn qián)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凶猛( ) 锋利( ) 垂直( ) 浮出( )
【3】文中划“ ”的句子是__________句。
【4】文中划“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5】这两个片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鲸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有经验的人如何根据水柱的形状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
①鲸是海洋里最大的鱼。 ( )
②须鲸只吃虾和小鱼。 ( )
③号称“海中之王”的鲸叫虎鲸。 ( )
④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吸气的时候浮出海面。 ( )
12、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灵魂。九寨沟色彩最美的湖泊要数五花海了。因湖底有钙化粉末沉积,加上湖水深浅不同,湖底滋生的藻类和水草不同,在同一水域,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五彩缤纷,斑驳迷离。透过清澈的水面,可见湖底有泉水上涌,湖面上便泛起一个个圆形彩环,一圈圈从里到外,从小到大,荡漾开去,不断产生,不断消失,令人目不暇接。山风徐来时,湖里各种色彩相互渗透、浸染,整个湖泊更是充满了活力。
【1】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说说“九寨归来不看水”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恰当地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第4句话是_________描写,第5、6句话是_________描写。
【4】为什么五花海在同一水域会呈现不同的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母爱无言
听说过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在车站,儿子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他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外的家的?
另一个故事则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多次的辗转,探望正在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带来的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之前,她在白天的劳碌后,每晚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一次,一结婚不久的同龄朋友对我抱怨起母亲,说她没文化、思想不开通,说她什么也干不了还爱唠叨。于是,我就把这两个故事讲给他听。听完,他泪眼朦胧,半晌无语。
【1】根据解释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
(1)出门在外或者离开家乡在他乡生活的人。(_______)
(2)衣服破烂不堪。(_______)
(3)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_______)
【2】本文讲了哪两个故事?你能概括出来吗?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儿子珍藏腰带,实际上珍藏的是 ______________。
【4】对“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母亲的教育让儿子懂得自己的错误。
B.母亲的一大堆剥好的葵花子,让儿子无限感动,所以为自己的过错而忏悔。
C.母亲吃尽辛苦,作为儿子不能赡养母亲,担负自己的责任,所以非常忏悔。
【5】短文的结尾,有哪些好处呢?请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材料一: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接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节选自《桂花雨》)
材料二: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有的划一叶扁舟,有的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她们一只手掀起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刚出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甜津津的胜似苹果□柑橘。站在岸边的孩子们早已等不及了,走向凉冽冽的水里。采菱女见状,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上。
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着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家家灶上煮着菱,大人小孩剥着菱。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推推担担,那一堆堆溢着清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诱惑你了。
而今剥着菱角,我又徜样在故乡的“水墨画”中了:我看到了池塘轻易散不开的浓雾……
(节选自《水墨菱塘》)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第一自然段都勾勒了一幅图画,请分别给它们起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一中画“____”的部分,分析其中蕴含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材料二,给画“____”的部分加上标点。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描写菱角的味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的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白 鳍 豚(节选)
鱼类有鳃,可以在水中呼吸。白鳍豚没有鳃,有肺,靠一个朝天的鼻孔在水面呼吸。白鳍豚的肺容量很大,它头顶露(lù lòu)出水面,通过鼻孔吸足一口气,就能在水中潜(qián qiǎn)行半小时左右。所以它可以像鱼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长江之中。
鱼类没有固定的体温,而白鳍豚体温是恒定的。白鳍豚皮下有很厚的一层脂肪,可以防寒。在冬季,脂肪层厚达五六厘米,占体重的三分之一以上。
鱼的脑子很小,白鳍豚的脑子却有500毫升左右,脑上有非常多的沟回,发达程度甚至超过许多陆地上的哺乳动物。
鱼是卵(luǎn nuǎn)生的,白鳍豚却跟马牛羊一样,是胎生的。刚生下来的幼豚近1米长。雌豚有一对乳头,幼豚是靠吃奶长大的。
因此,白鳍豚虽然生活在水中,却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是一种小型的鲸。
1.在短文加点的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
2.短文用到的说明方法有 、 。试举一个例子:
3.白鳍豚是哺乳动物的原因有四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
(2)
(3)
(4)
16、课外拓展。读圆明园相关资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情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等珠宝;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个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二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
材料二:
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
——雨果怒斥火焚圆明园
【1】材料一描述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两个强盗分别指_________ 、__________。
【3】读材料二中画“﹏﹏﹏”的句子,思考:雨果真是这样认为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用带点词语写句子。
例: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根据要求用“平稳”写句子。
例:姿态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平稳
(形容物体稳定,不摇晃)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平安稳定,没有波动或危险)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语句,写出主要意思。
这样,珍珠鸟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别了,我爱的中国
郑振铎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噼噼啪啪响着,我的眼眶(润湿 流泪)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 迷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的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呈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 驱赶)它们,毁灭它们!
这是我的誓言!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1】用“√”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2】根据文章内容填写。
作者称自己是“罪人”,是因为作者在祖国 。这是一种 的心情。然而,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罪人”,是因为他只是 ,要去国外求得更好的武器来 ,求得更好的经验来 。
【3】“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在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这是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除了“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以外,还有哪些是最能体现作者的爱国之情的句子?请选择两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类文阅读。
我家门口有一个古老的磨盘,从我记事起,就看到这磨盘一直竖在那里。爷爷告诉我:“这磨盘虽然不值钱,但子子孙孙都不能丢弃。”“为什么呢?”我不解地问。
爷爷告诉我,我们家祖上很穷,曾经几代人都在这厚重的磨盘上寻找出路。推石磨是笨重的体力活,没有钱买牲口,脱粒碾轧全靠人力。有时候,一连几天都没有人来磨面。这时,老太爷就开始为下一顿发愁了。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磨麸皮的,老太爷开心得不得了,他笑呵呵地把麦子撒在磨盘上,盖上另一片磨盘,把杆子勒在腰间开始推着磨盘转圈。头几圈还不算费力,到后来,连吃奶的力气都用尽了。劳作结束,主家拿葫芦瓢从里面舀—勺,这便是劳作的工钱,也是全家活命的口粮。
这磨盘上并没有刻字,但任何人看到这磨盘,都能读出“勤俭”二字。现在,我已经明白为什么爷爷要让我永远保存这磨盘,他是想让我______。
【1】本文共300余字,我的阅读时间约______分钟。
【2】读第2自然段,我的眼前浮现出了这样几个画面:无米下锅着急图、_________、________……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这情景让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
【3】想一想爷爷让“我”保存磨盘的目的,选出填入文章横线处最恰当的句子。( )
A.忆苦,懂得珍惜现有的生活
B.保护文物,保护环境
C.一直保存让磨盘增值,卖个好价钱
20、按要求改句子。
(1)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2)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 (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3)我把那张钞票交给他。(改为“被”字句)
21、根据要求用“踏实”写句子。
(心里感到实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态度切实,不浮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仿照例句,把下面的画面写具体。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二选一)
(1)题目:我心爱的______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自己喜爱的某一种东西,玩具、文具、衣服、动植物等均可;2.写出它的样子,得到它的过程,或者成为你的心爱之物的原因;3.把你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不少于400字。
(2)题目:我的老师真_____(严厉、幽默、可爱、敬业……),要求: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例突出老师特点,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