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选。(将字母填在括号里)
【1】《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都是( )
A.童话故事
B.寓言故事
C.民间故事
【2】《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文的作者是( )
A.梁启超
B.冯骥才
C.季羡林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读了《杨氏之子》这篇课文,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B.北京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城市。
C.大家都说,昨天的活动是愉快的一天。
D.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完壁归赵 允诺
B.抵卸 推辞
C.胆祛 拒绝
D.称赞 职位
4、给下列划线的词换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使句子保持原意。
①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________
②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________
③这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展览会。________
5、读拼音,把词语写在田字格里,注意书写端正、美观。
huǎng huà_____ chóu xiè_____ huī huáng_____ bù kē gū liang_____
fā shì_____ niú láng_____ xiāo huǐ_____ wú jū wú shù_____
6、根据课文原文(原意)填空。
1、红日初生,_________。河出伏流,________。潜龙______,鳞爪_______。
2.美哉,_____________,与天不老!壮哉,____________,与国无疆!
2、那雪白的_______,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_______,那青色的_____,增之一分则嫌______,素之一忽则嫌______,黛之一忽则嫌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4、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句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鲸的体形像鱼,( )许多人都管它叫鲸鱼。
(2)( )鲸是胎生的,用肺呼吸,( )它是哺乳动物。
(3)( )鲸的体形像鱼,( )它不是鱼类。
(4)长须鲸( )生下来( )有十多米长。
8、物有(_______),事有(_______),知所(________),则(_________)矣。
9、短文
东方之珠
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正在尽情地嬉戏。它们忽而腾空跃起,忽而悠然落下。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1.为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举世闻名( ) ①往上托;②推举,选举;③全。
2.用“____”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请你也来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本文中心句。写写短文主要描写了香港的哪几处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轻松加油站
少年毛泽东
韶山流传着毛泽东少(shào shǎo)小时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的许多动人故事。
毛泽东八岁进私塾馆。私塾中午不放学,学生得自带午饭。但是家境贫困的同学,连早餐都半饱半饥,哪里吃得上中饭?毛泽东不忍心,常分些饭菜给穷苦同学吃,有时干脆全让出去,自己却忍着饥饿,到傍晚才得一顿饱餐。一次母亲惊奇地发现孩子吃饭狼吞虎咽,食量倍增,生怕弄出了什么病来。儿子悄悄地把事情的底细告诉了母亲,母亲用慈爱的目光肯定了孩子的举动,并从此给孩子的中餐格外多带些,以分些给穷孩子吃。
有一年天寒地冻,冰冻近月。毛泽东在上学路上遇到一个衣着破烂单薄(bó báo),冻得发抖的同学。他默默为穷同学叹气,想了想后,毅然把自己身上一件半新夹袄脱下来,披在那个同学身上。这事直到第二年春,母亲翻晒冬衣时,发现少了儿子的夹袄,怕自己忘了洗刷收捡去询问儿子时,毛泽东才告诉母亲:“送给人家了。”
第一站
我能用“√”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第二站积累词语。
(1)把文中的成语积累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写出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例:天寒地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站 我能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站 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说一说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毛泽东少年时代的哪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母亲的菜园
①这个季节,母亲的菜园里已经是生机盎(ànɡ)然了。
②架上,黄瓜顶花带刺,或翠绿细长或粗壮脆嫩,鲜亮得让人垂涎欲滴;一嘟噜一嘟噜的豆角从叶片的缝隙间垂挂下来,白里带紫的豆角花默默地绽放。西红柿秧上缀满了西红柿,红的光泽莹润,青的绿中吐白,果实累累,枝条上不得不缚上矮架来支撑;肥硕的茄子挤满秧枝,紫嘟嘟的像脸蛋似的彰显笑容;壮实、疯长的倭(wō)瓜秧爬满了整个栅栏,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墙,黄色的喇叭形花朵正芬芳吐蕊呢。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其间,蹿出的几朵韭菜花正冒着特殊的香气。
③母亲不和我们住在一起,她自己住在老宅。在老宅的前院,有一块空地,那就是母亲的菜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墙边的小草泛绿的时候,母亲便在她的菜园里忙碌起来。60多岁的母亲用铁锹一锨锨把土翻松,用菜耙把土块打碎。土地翻浆,菜畦(qí)里的泥土湿润而又细滑,泥土被母亲整理得如炕面一样平坦。她再用平耙搂出一条条畦埂,用脚踩实。母亲做出来的菜畦规整好看,像精致的艺术品。她做起这些粗重的活有些吃力,但是,她握把工具的样子依然娴熟、稳当。
④她在一个畦里种上黄瓜、豆角、丝瓜等家常菜,然后留两个畦空着。她在朝阳的墙边,育出西红柿和茄子秧,等冷风不会再刮坏秧苗的时节,再移栽进菜畦里。母亲还在菜园的边角空闲的地方扔上几粒蚕豆,或剜(wān)几个小坑,埋进几粒甜瓜籽,等到麦收的季节,蚕豆就会开花结荚,甜瓜就会瓜熟蒂落,好吃的煳蚕豆被端上饭桌,脆甜的甜瓜让孩子们的眼睛不离园边。在麦子打苞的时节,母亲还要在篱笆边撒上倭瓜籽,让栅栏边缀满大大小小的倭瓜。
⑤母亲是个勤快人,在园子里种菜已经有几十个年头了。以前,那几畦菜的确丰富了我家的餐桌,而且亲戚或街坊邻居在串门走之前,母亲总会从园内摘些黄瓜、西红柿、豆角之类的蔬菜让他们带走。现在,大多数农户的院子被房子和畜舍等建筑挤占得满满登登,剩余的院落( )打上了水泥地板,( )成了养花种草的空间,没有地方种菜了。再说,大家都富裕了,每天都去市场买菜吃,谁还稀罕劳神费力弄园子种些廉价的蔬菜呢?然而,母亲依然默默地侍弄着她的菜园。蔬菜成熟的季节,母亲是吃不了多少蔬菜的,她把鲜嫩的蔬菜摘下来不辞辛苦地送给我们吃,笑呵呵地说:“吃妈种的菜,保证是绿色无农药的,呵呵!”她还经常把现摘的蔬菜用篮子盛着送给左邻右舍尝鲜。
⑥母亲的年岁大了,种菜很辛苦,我们劝母亲不要种菜了。妻子说:“大家都买菜吃,您不要费那样大的力气侍弄菜园了,何况,您这么大年纪了,真要是闪了胳膊扭了腰多让我们担心啊!”母亲摆着手说:“几十年了,都习惯啦,不种菜心里空落落的。在园子里种菜,自己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借送菜的时候常常看看你们,更能联络邻里感情!我心里高兴啊!”
⑦我深深地被母亲的话触动了。我明白了,母亲的菜园里不仅生长了很多蔬菜,还生长了母亲许多的爱和牵挂!
【1】在第⑤段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第②段所描绘的景象。
_____________
【3】摘抄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主要反映了母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母亲的菜园里不仅生长了很多蔬菜,还生长了母亲许多的爱和牵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一两句话表达你对自己母亲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乐园。
一根手指的故事
1869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准备着手建造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可是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说这个计划纯属天方夜谭,不如趁早放弃。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也确信这座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构思着建桥方案的同时,也说服了银行家们投资该项目。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父亲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后来,华盛顿也患了一种严重的疾病,不仅说话能力完全丧失,活动能力也基本丧失。许多人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受到重创,但他的思维还像以往一样敏捷,他决心要把费了父子俩很多心血的大桥建成。一天,他脑中忽然一闪,想出一种用他唯一能动的一根手指和别人交流的方法。他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十几年来,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指挥工程,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并不是他们缺少智慧,而是因为他们面对困难,缺少做下去的勇气。
既然一根手指都可以成就一座大桥,那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天方夜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泡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针对画”——”的句子,提一个你认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着重写华盛顿·罗布林面对种种困难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请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桥梁专家们劝他父亲趁早放弃建桥时,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事故,他的父亲去世,他也因病完全丧失说话能力,活动能力也基本丧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大桥落成。
13、课内阅读
慈母情深(节选)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然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连续三次“我的母亲”说明“我”因看到母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辛勤工作而震撼,包含了“我”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我鼻子一酸”,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句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内容填空。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这是____________描写,看出_________________。
“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人,脊背弯曲着……”这是对母亲的____________描写,道出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是对母亲的___________描写,看出是一位_______________的母亲。
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母亲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是对母亲_______的描写 ,从中看出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
【5】想想作者写了什么事来表现“慈母情深”,为什么用“慈母情深”做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认真阅读下面课文片段和课外短文,回答问题。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选自《父爱之舟》)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精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省略号蕴含着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着船舱里父亲的背影___________________。(补写心理活动)
【4】从文中画线句子可以体会到“我”________________。
【5】此片段描写了____________的场景,从中可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阿莫西林使用说明书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
(功能主治)①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②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③各种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副作用)①过敏反应症状可出现药物热、荨麻疹、皮疹等,尤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少见过敏性休克。②消化系统症状多见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偶见假膜性结肠炎。③血液系统症状偶见嗜酸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
【1】下列哪一个方面是这份使用说明书没有介绍到的?( )
A.用法用量 B.功能主治 C.注意事项 D.副作用
【2】一个体重9kg的10个月大的婴儿患肺炎,父母在医生指导下为其服用阿莫西林。关于剂量及时间的把握,下列哪一做法最准确、最科学?( )
A.30mg,每12小时1次 B.270mg,每12小时1次
C.20~40mg,每8小时1次 D.180~360mg,每8小时1次
【3】下列对阿莫西林副作用的概括,哪一项最全面?( )
A.容易引起急性支气管炎、肺炎。
B.容易引起各种皮肤软组织感染。
C.容易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
D.过敏反应症状、消化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
1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节选)
八戒道:“哥啊,据你说,不是日落之处,为何这等酷热?”沙僧道:“想是天时不正,秋行夏令故也。”他三个正都争讲,只见那路旁有座庄院,乃是红瓦盖的房舍,红砖砌的垣墙,红油门扇,红漆板榻,一片都是红的。三藏下马道:“悟空,你去那人家问个消息,看那炎热故何也。”
……
三藏闻言,起身称谢道:敢问公公,贵处遇秋,何返炎热?”老者道:“敝地唤作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三藏道:“火焰山却在那边?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经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三藏闻言,大惊失色,不敢再问。
【材料二】火焰山基本信息介绍表
中文名称 | 火焰山 | 所属城市 | 新疆吐鲁番市 |
景点级别 | AAAA级 | 著名景点 | 桃儿沟、木头沟、吐峪沟 |
门票价格 | 成人票:40元 儿童票;20元 | 开放时间 | 旺季:08:00~21:00 淡季:10:00~18:30 |
适宜游玩季节 | 夏季 | 建议游玩时长 | 3小时 |
【1】【材料一】选自《______》,是我国经典四大名著之一,另外三部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本学期,我还在课外读过这本书中的故事:______、______。
【2】【材料一】片段运用了 、 等描写人物的方法,请在文中用“﹏﹏﹏”各画出一句。
【3】老者为什么说“西方去不得?”用“ ”在【材料一】中画出原因。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火焰山 的特点。
【4】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1)“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中“调”读作“tiáo”。______
(2)陈晓正在读小学五年级(可买儿童票),暑假时爸爸妈妈带他去火焰山游玩。根据材料可知,他们的门票费用为120元,可以去游览的景点有桃儿沟、木头沟等。______
(3)从“贵处遇秋,何返炎热”一句可知,游览火焰山最适宜的季节是秋季。______
【5】在介绍景点时可以介绍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也可以介绍景点的基本信息。结合上面两则材料,试着写一段解说词,为同学们介绍一下火焰山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向日葵
“向日葵,花儿黄,朵朵花儿向太阳。”知道向日葵是从这首诗开始的。从老师那儿得知,向日葵是向着太阳转的。早晨,花儿向东。到了下午,花儿又转向西。儿时,我就对向日葵充满着仰慕和好奇。我曾在我家的菜地里种过向日葵,那年,我种的向日葵长高了,长出了花瓣,我有事没事就会跑到菜地里去看,看花瓣是不是会向着太阳转。我看见,上午下午向日葵的花儿朝向就是不一样。我觉得好玩,但花儿为什么向着太阳转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
去年夏天,我去了趟新疆。在新疆,我目睹了从没见过的那么大气势的向日葵。那天,我们乘坐的车游过喀纳斯湖,出了布尔津后,车在如诗如画的新疆的天空下快速奔驰。车内,刀郎的歌声粗犷豪放,荡气回肠;车外,一路上的风景在不断地变化,让人心旷神怡。快到哈巴河时,突然,眼前一亮,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向日葵,正迎着太阳在微微转动,朵朵向日葵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迎接着远方来的客人。那一刻,我惊呆了!我从没见过如此规模、如此漂亮的向日葵。在我的请求下,车停了下来,我目不转睛地望着,仿佛望着一片金黄色的海洋,仿佛望着一张张澎湃的笑脸,仿佛望着一颗颗赤胆忠心。
我站在多姿多彩魅力无限的哈巴河边,欣赏着这波澜壮阔的灿烂,品尝着香香甜甜的葵花籽,聆听着新疆的朋友给我讲述的美丽的传说……
凡是花都有花语的。如牡丹象征繁华富贵,紫荆象征兄弟和睦,铁树象征庄严,菊花象征高洁,向日葵的花语是“欢颜”。传说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位美丽的女神,一天,她在树林里遇见了正在狩猎的太阳神。一见面,她眼睛就发亮,就迷上了太阳神。可是,太阳神没有回应,尽管如此,女神痴情不改,转而化身为一朵花,天天对着太阳绽放着她美丽动人的笑脸,诉说着她海枯石烂、永远不变的爱恋。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花叫作向日葵。
看着这令人叹为观止的大片的向日葵,听着这动人的故事,我在想,任何灿烂的背后是不是都有一种坚强和执著?向日葵为什么给点阳光就灿烂?为什么总是源源不断坚持不懈地永远绽放着绚丽笑颜?我在想,向日葵的精神多么可贵,我们军人,也需要有这种忠诚奉献、绽放美丽的精神,也需要一种特殊的情感和超然的境界,也需要那种执著,那种坚定不变的信念!
【1】从短文中找出和下面句子意思相同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1)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______)
(2)心情愉快,精神舒畅。(______)
【2】细读文章有关段落,回答问题。
(1)快到哈巴河时,“我”为什么会突然感到“眼前一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你对文中加点的“我惊呆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希腊神话中关于向日葵的传说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牡丹象征繁华富贵,紫荆象征兄弟和睦,铁树象征庄严,菊花象征高洁”,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一些花的象征意义吗?(请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冬去春来 秋去冬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关羽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 无理),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巨龙 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的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拔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1】这几段话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内容改写的。短文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做题目。
【2】“三分天下”指后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国家。
【3】从短文中写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非常尊重。
【4】联系上下文用“√”选择合适的词语或人名。
【5】质疑:读一读文中标“ ”的句子,试着提出2个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解答一个问题。(注:不要提词语理解方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推敲》片段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趣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1】填空。
贾岛的《____________》中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原先是“推”,因此,后人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推敲”。
【2】韩愈说用“敲”好的理由是什么?(用文中语句来回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改为转述句。
小白蛇对海力布说:“动物说了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片段写作。
《搭石》一文作者运用小中见大的写法,通过描写搭石这司空见惯的事物,赞美了人们的心灵美。你从生活中哪些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呢?回忆生活,以“发现”和“美”为关键词,写一个片段。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