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手绢(juàn) 由衷(zhōng) 吆(yāo)喝 膘(piāo)肥体壮
B.踌( chóu)躇 露馅(xiàn)儿 琴弦(xián) 弓弩(nǔ)手
C.喧哗(huá) 湛(zhàn)蓝 放肆(sì) 熠(yù)熠发光
D.监(jiàn)生 窘(zhǒng)迫 手腕(wàn) 龇牙咧(liě)嘴
2、对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同“智”,智慧)
B.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声音嘈杂,指风雪声)
C.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着急)
D.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依靠)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暮色 富挠 拨打
B.灌溉 大概 严历
C.奥秘 昏乱 幼想
D.搏斗 脖子 砸锅
4、请补充语句。
(1)________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
(2)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这段话,用两三个词语概括一下小珍珠鸟给你留下的印象。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对小珍珠鸟的印象是:________
6、完形填空。
____真____确 震____动____ 众____拱____ 内____外____
________失所 ________远扬 路不________ ________涂炭
7、看拼音,写词语。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jiào yù( )家,rú jiā( )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了以“仁”为hé xīn( )的学说。
柳公权的字结构jǐn còu( ),骨力秀挺。他写好字的mì jué( )是“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面对lǎo jiān jù huá( )的商人的诬赖,聪明的阿凡提用yōu mò( )的故事回应了他。
梅兰芳多次jù jué( )日本侵略者别有用心的邀请,后来为了躲避日本人的sāo rǎo( ),只好到香港暂居。
8、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______)
2.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______)
3.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______)
4.胡杨也有哭的时候,每逢烈日蒸熬,胡杨树身都会流出咸咸的泪。(______)
9、课外天地
唐太宗与魏征
唐太宗当政期间,社会逐渐发展,出现了升平景象。太宗本人也逐渐滋长了一些奢侈作风。在众多大臣的歌功颂德之下,太宗决定到泰山顶上举行封禅大典(帝王祭告天地的庆功大典)。这时,魏征又站出来反对,让太宗很不高兴。魏征从容地解释道:“陛下功劳虽大,百姓受到的恩惠还不够多;德行虽然高,还没有恩及所有人;天下虽然安定,财力还不充足;粮食虽然丰收,但库存还比较空虚。何况封禅耗费极大,中原以东地区至今还很荒凉,这不等于向四方暴露弱点,激发其觊觎中原的野心吗?”唐太宗心中不悦,却不知如何反驳,只好将封禅一事搁置不提。
几次三番,魏征的进谏令太宗感到尴尬又愤恨,想杀掉魏征。长孙皇后听了,却连忙入内室换上朝服,向太宗道喜:“臣子敢直言,是因为陛下圣明。明君拥有直臣应该欣喜,怎么能开杀戒呢?”太宗猛然醒悟,对魏征更加敬重。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圣明——( ) 反对——( )
2.从短文中可知“帝王祭告天地的庆功大典”是指( )
A.祭祀 B.封禅大典 C.祭祖
3.唐太宗决定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的社会原因是 ,个人原因是 。
4.魏征提出反对唐太宗封禅的理由有( )(多选)
A.功劳虽大,百姓受到的恩惠还不够多
B.德行虽然高,还没有恩及所有人
C.天下虽然安定,财力还不充足
D.粮食虽然丰收,但库存还比较空虚
E.百姓都会反对封禅
5.中原以东地区至今还很荒凉,这不等于向四方暴露弱点,激发其觊觎中原的野心吗?(改写成肯定句)
6.长孙皇后是怎样劝说唐太宗的?
10、阅读
幽默感
今天看电视时,我开玩笑地问儿子:“喂!请问迈克尔·乔丹的电话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我大笑了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有了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以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以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以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
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出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
我曾经看过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开放而富裕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看来,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满健全的人格。
【1】在文章第三自然段的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在文中画出能体现儿子幽默的句子,并说说儿子的幽默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阐述“幽默的语言可以化解尴尬的场面”这个观点时,举了两个例子,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
【4】作者在阐述幽默“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这一观点时,运用了______的手法,写了两个人对待“______”这种现象的不同态度。
【5】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或句子,使故事幽默、风趣。
(1)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____________。”
(2)一次,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公开场合演讲,有人从台下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笨蛋”。丘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等着看他出丑,便神色从容地对大家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记得_____________,忘了写内容。”
11、课内阅读。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 )地环绕( )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 )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 )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1)在括号内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2)句子练习。
①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人类的老师
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可以说,鱼类是人类的“老师”。
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鱼类一种。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从蜻蜓那里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 )头是尖尖的,( )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放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它捏碎。薄薄的鸡蛋壳( )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此外,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写在下面括号里。
(1)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____________)
(2)形容做事情非常容易。(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括号里。
之所以……是因为……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不仅……还……
【3】“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从蜻蜓那里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一句中,“才"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提示,用简练的语言完成下列表格。
内容 | 从生物身上发现了什么 | 解决了什么问题 |
第③节 | 蜻蜓翅膀末端的厚斑点能防止翅膀颤动 | 防止了因飞机机翼抖动而破碎的现象发生 |
第④节 |
|
|
第⑤节 |
|
|
【5】下列说法与本文内容相符的是( )。
A. “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鱼类一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只有鱼类一种。
B. 本文中“老师"一词都加上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C. 人类的好“老师"有很多,本文重点介绍了“鸟类"、“鲸类"和“贝壳"。
D. 文章第⑦节,既总结了全文,又点明了题意。
13、快乐阅读。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奉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子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的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阐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上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耶□□
【1】在第2自然段中的“□”内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孔子是怎样尊敬老子的?根据短文内容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是如何评价老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后,你应该向孔子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类文阅读。
“光年”是什么?
“牛郎”和“织女”是我国流传久远的民间传说。其实,牛郎星和织女星是隔着银河遥遥相对的。你能在晴朗的夜空中找到牛郎星和织女星吗?你知道它们相距有多远吗?
在浩瀚的宇宙中,除地球外,还有很多很多的星球,其中牛郎星和织女星是银河系中的两颗恒星。它们之间的距离如果用千米作单位表示,那可真是“天文数字”了。宇宙中,恒星的距离都非常远,为了表示起来方便一些,天文学家使用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光年,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光从太阳出发,到达地球大约只需要8分钟。而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的距离约是16光年。也就是说,如果以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光速飞行,从牛郎星飞到织女星需要16年!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遥遥相对:_______________
(2)浩瀚: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牛郎星和织女星是银河系中的两颗恒星。________
(2)光年是表示速度的单位。________
(3)16光年就是光在16年内传播的距离。________
【3】短文最后一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15、课文览胜。
(1)《捅马蜂窝》中,作者深深自责后悔的句子是
(2)《我没有钓住那条鱼》中,叔叔的哪句话最让“我”难忘?
16、读古诗,并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____的诗。
(2)“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采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远看瀑布气势雄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全善良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客。
公交车突然制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填空。
“一片好意”,还可以说是一______好意,“一个生病的朋友”,还可以说是一______生病的朋友,“一直站着”还可以说是______站着。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看望——______ 痛楚——______ 避免——______
【3】“车上早就人满为患”的意思是( )
A.车上的人刚好坐满。
B.车上的人特别多。
C.因为上来这些人而使车上人特别多。
【4】“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就这个故事而言,前一个善良指的是( )的善良,后一个善良指的是( )的善良。
A.让座女孩
B.老人
C.女儿
D.作者
【5】文中哪句话可以表现出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用横线画出来。
【6】前文说“让我看得很疑惑。”后文的哪句话解答了这个疑惑?请用“ ”画出来。
【7】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女儿对父亲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篇短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文章
大圣乱蟠桃(节选)
原来大圣耍了一会,吃了几个桃子,变作二寸长的小人儿,在那大树梢头浓叶之下睡着了。七衣仙女道:“我等奉旨前来,寻不见大圣,怎敢空回?”旁有仙使道:“仙娥既奉旨来,不必迟疑。我大圣闲游惯了,想是出园会友去了。汝等
联系上下文,我猜测“汝等”是“你们”的意思。 |
且去摘桃。我们替你回话便是。那仙女依言,入树林之下摘桃。先在前树摘了二篮,又在中树摘了三篮,到后树上摘取,只见那树上花果稀疏,止有几个毛蒂青皮的。原来熟的都被猴王吃了。七仙女张望东西,只见向南枝上只有一个半红半白的桃子。青衣女用手扯下枝来,红衣女摘了,却将枝子望上一放。原来那大圣变化了,正睡在此枝,被他惊醒。大圣即现本相,耳朵里掣出金箍棒,幌一幌,碗来粗细,咄的一声道:“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胆偷摘我桃?”慌得那七仙女一齐跪下道:“大圣息怒。我等不是妖怪,乃王母娘娘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宝阁,做‘蟠桃盛会’。适至此间,先见了本园土地等神,寻大圣不见。我等恐迟了王母懿旨,是以等不得大圣,故先在此摘桃,万望恕罪。”
大圣闻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请起。王母开阁设宴,请的是谁?”仙女道:“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各路神仙、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大圣笑道:“可请我么?”仙女道:“不曾听得说。”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仙女道:“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大圣道:“此言也是,难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孙先去打听个消息,看可请老孙不请。”
【1】仿照语段中的批注示例,为第一自然段画粗横线的“止有”写批注: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我大致猜到这句话是在讲____。
【3】短文第一自然段主要讲( )
A.仙女来蟠桃园摘桃,一直找不到孙大圣。
B.仙女来蟠桃园摘桃,惊醒了变成小人儿的孙大圣。
C.仙女来蟠桃园摘桃,发现了正在偷吃蟠桃的孙大圣。
【4】关注短文中描写孙大圣言行的句子,为他设计一张人物卡。
人物:孙大圣 文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描写:____ 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____ |
【5】短文选自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请按照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填序号)
A.取回真经 B.三调芭蕉扇 C.猴王出世 D.大圣乱蟠桃 E.被压五行山
( )→→( )→→( E )→→( )→→( )
19、先看清题目要求,再认真听两遍录音,完成下面各题。
我信步来到桂树下,仔细端详着那娇小玲珑的桂花。在秋雨的滋润下,挂满枝头的桂花更显饱满圆润。我欣赏着,遐想着……这些桂花有的像一个个小精灵正酣畅淋漓地吮吸着天地之精华,有的像含羞的少女把自己藏于绿叶丛中“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像顽皮的孩童迫不及待地探出了脑袋……微风拂过,朵朵桂花禁不住风儿的盛情邀请,挣脱了妈妈的怀抱在风中自由舞蹈,而风儿的到来也似乎是在寂寞了一夏后特意赶来欣赏这优美的舞姿的。站在桂树下,任由桂花飘落于我的发间,或在我的肩头逗留,又或从我的身体轻轻滑落。在那一刻,我只想闭眼,屏气呼吸这纯得不含一丝杂渍的清香,恨不得这香气能与我的血液融为一体。
桂树啊,只有你,也只有你才能孕育出如此的芬芳,难怪宋代诗人朱熹会赞美你“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1】根据短文填空:
我信步来到桂树下,仔细______着那____________的桂花。在秋雨的______下,挂满枝头的桂花更显____________。
【2】文章把桂花比作了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3】宋代诗人朱熹赞美桂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将下面的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不少于两种说明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这座山峰真高。
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2)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3)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4)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23、作文(两个题目,二选一)
1. 提示:下面是一些同学的心理话,看后你一定会想到与这些话有关的人或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结合自己的经历写成一篇作文。
(1)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2)人心齐,泰山移。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要求:题目自拟,围绕一件具体事例写,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情感真挚,字数500字以上。
2. 题目: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
提示:在生活中,人际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一件事在进行中也常常会遇到某些挫折,把这些矛盾和挫折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会给人以深思和启示。请以“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把事情的曲折变化写出来,在记叙中要有描写;②中心突出,有一定的条理;③会用一定的表达方式,有真情实感;④书写规范、工整,字数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