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温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词语互为反义词的是(   )

    A. 艰苦---艰辛   B. 风行---风靡   C. 诞生---逝世

  • 2、下列句子与修辞手法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比喻)

    B.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拟人)

    C.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夸张)

    D.燕子去了,有再来到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

  • 3、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同世而   

    B.问其   

    C.足跌水中   

    D.为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古诗词里的动物

    自古以来,诗人总爱在诗句中加入动物的形象,唐代诗人林杰的诗中有“七夕今宵看碧霄,牵( )织女渡河桥。”诗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清代龚自珍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 )齐喑究可哀。”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唐代张继用一句“月落( )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写出了深夜的寂静与愁苦;而唐代张志和的“西塞山前( )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给人以清新明丽的感觉;最有趣的是虞世南的诗句“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就像一首动物谜语一样,写的动物就是( )

  • 5、找出与下面民间故事对应的人物或情节,填序号。

    A.女扮男装上学读书        B.善唱山歌气坏财主          C.盗仙草救许仙

    (1)《白娘子》( ) (2)《梁山伯和祝英台》( )   (3)《刘三姐》( )

  • 6、积累运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

    2.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________________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流逝得很快,我们应该珍惜时间,正如岳飞所说:“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东晋陶渊明也曾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我会比一比,组成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文对对碰。

    ①爱国情怀是诗人创作的重要话题,陆游在临终前仍在告诫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担忧社会现状,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这更是爱国。我还知道其他爱国情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圆明园曾经很辉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现在它________________。圆明园的经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

    ③故今日之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短文阅读闯关。

    滴水穿石的启示(节选)

    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 放弃)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jiāo  jiào)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也仍(rēng  réng)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  技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在文中括号内从合适的词语下边画“_____”。

    3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解释下列词语。

    坚持不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教一日闲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穿在本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顽石在本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怀念那一刻的温暖

    ①请相信,那些偷偷溜走的时光,催老了我们的容颜,却丰盈了我们的人生,在我们的心底留下了温暖。

    ②冬日的午后,阳光慵懒得像一只老猫。

    ③“叮”,一声轻响和着温润的冬阳,叩上我的眉睫。那轻得近似阳光落地的一声响动,应是碗勺碰触的声响,柔柔地,在暖意中酝酿荡漾。咦,妈妈午饭后不是去外婆家了吗?

    ④我起身查看,轻轻地挪步,唯恐惊了这一午的梦。隔着磨砂玻璃,我瞥见一个略微矮胖的熟悉身影,他烹调的技艺并不娴熟,笨拙得有些手忙脚乱——是从不进厨房的父亲。

    ⑤白瓷的厨台上放置了一堆配料,大都是红枣、桂圆之类的补料,还有些不知名的药材,都被父亲小心地码放在漂亮的瓷碗里。他右手执木勺,小心地在锅里搅拌,却又不敢离锅壁太近,极细微地画弧。厨房里氤氲(yīn yūn)的温热气体在玻璃上结了一层水汽。我看不清里面的情景,只能循着浅浅的气味和锅里浓稠的姿态,猜测,父亲是在熬银耳汤吧。

    ⑥我倚在半掩的厨房门口,透过门隙,方才模糊的身影在眼里渐渐清晰,父亲系着母亲棉布质地的碎花围裙,那花围裙绷在父亲微微发福的肚腩上,显得有些拘谨,系带在身后绾了个小小的结,勒出一道浅浅的印痕。不知怎的,我有种莫名的酸涩,忽然觉得这场景太过突兀。

    ⑦向上望去,柜门上像是贴了张纸,依稀辨得是一张菜谱,我嘴角不知被哪种力量牵引着上扬。父亲甚至细心地标好了每种配料放置的顺序和每种食材的数量,那些字,一笔一画排列整齐。

    父亲端起桌上的瓷碗,顺着锅沿小心翼翼地放置,不时看看柜门上的那张纸,小心念叨着它们的顺序,手里还不住地搅拌。

    ⑨如此温暖细致的父亲,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⑩父亲小心地将银耳汤倒入手边的木碗里,放上精致的瓷勺。我轻轻推开门,父亲转过身来,有点无措地望着我。桌上木碗里甜糯浓稠的暖黄色汤汁,升腾着热气,闪着奇异的珍珠光泽,枣色的汁液在汤里打了个圆润的旋儿,香气就这样晃晃悠悠地潜入心里。父亲双手端起木碗:“妞儿,喝喝看。”他的话忽然多了起来:“红枣是我托人从新疆带来的,都是些好东西呢……”

    我舀起满满的一勺:“爸,其实,我不吃红枣的。”父亲有些惊慌地望着我。我埋下头,朝勺里的枣咬下大大的一口。

    其实,那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记住那一刻的温暖就够了,不是吗?

    【1】下列叙述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故事发生在冬日的午后

    B.父亲熬汤用的红枣是从北京带来的

    C.父亲烹调的技艺并不娴熟

    D.父亲熬汤时系的是母亲的碎花围裙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采用的描写方法是(  )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3】下列对“我轻轻推开门,父亲转过身来,有点无措地望着我”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我”轻轻推开门,父亲感到很突然

    B.“我”轻轻推开门,父亲看到我不知所措

    C.“我”轻轻推开门,父亲把我吓一跳

    D.“我”轻轻推开门,父亲看到我略显紧张

    【4】题目“怀念那一刻的温暖”中的“那一刻”指的是(  )

    A.听到声响的“我”起身轻轻挪步去看动静的时候

    B.身材略胖的“我”咬下大大一口红枣的时候

    C.从不进厨房的父亲念叨着要给“我”熬补药的时候

    D.从不进厨房的父亲细致地为“我”熬银耳汤的时候

    【5】第自然段中,“我”说“我”不吃红枣,却埋下头咬下大大的一口,此时“我”内心在想什么?请联系文章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两个方面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爸爸的微笑消失了, 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1】这段话选自课文《   》 。

    【2】在(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这段写了______ 自然灾害?分别写出来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 。

     

  • 12、阅读《草船借箭》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本文表现了诸葛亮什么品格?

     

  • 13、材料。

    善良的种子

    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kōu)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地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mèi)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满车厢的人都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做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从不含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昧平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父亲当时的心情。

    (1)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善良的种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用“       ”画出。

    【5】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父亲(节选)》,说说两文中刻画的父亲形象有什么不同。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把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一壶老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读课文,识人物。

    片段一:(《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节选)

    他没有什么模料,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看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片段二:(《刷子李》节选)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者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片段三:(《跳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项端的横木上,就立刻踏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抢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对比阅读,补充表格内容。

    人物

    人物特点

    描写方法

    “他”

    身体健壮、充满自信和活力

    ______

    刷子李

    ______

    动作描写、侧面描写

    船长

    沉着冷静、机智果断

    ______

     

    【2】结合片段一中“他”的特点,下列句_________描写的不是“他”。

    ①这且不提,以自己的身量力气而被这小小的一点病拿住,笑话;除非一跤栽倒,再也爬不起来,他满地滚也得滚进城去,决不服软!

    ②他坐在地上,不肯往起立,又不便老这么坐着。心中十分的乱,嘴里只好随便的说了:“我管教儿女,与你什么相干?揍我?你也得配!”

    【3】片段二中对曹小三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想让片段三中船长的特点更加突出,可以添加这样的侧面描写:孩子得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搭石》片段,回答问题。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 难道)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稳  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tiáo  diào)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yàn  yàng),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文中画横线句子写的是(   )

    A.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B.看得见的具体的美。

    3用“ ”画出文章中的俗语,请你再写一句生活中常用的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逗人喜爱的小黄燕

    ①我们家养了一只小黄燕,黄色的羽毛,黑而小的眼睛,尖尖的嘴。起初我对它并不在意,总觉得它有它的世界,我有我的天地。只是当爷爷奶奶给它吸食的时候,偶尔看它两眼,因为我有好多事要做,才懒得管它呢!

    ②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爷爷奶奶总是叫我去给小黄燕喂食。

    ③开始我很不耐烦,但经过一个多星期对小黄燕的喂养,我觉得在它身上好像多了些什么似的。不知不觉地,我开始注意它,观察它了。

    ④小黄燕除了吃小米外,特别爱吃菜叶,而且动作很敏捷,吃饱后,总是很悠闲地用乖巧的小嘴梳理自己的羽毛。原来它是那么爱整洁,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上,觉得有些惭愧,怪不得家里人总是提醒我注意清洁卫生。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开始喜爱我的小黄燕了。

    ⑤从此以后,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要去看看它。它睡觉时,总是把头埋在翅膀下,好像在说:“我正在睡觉呢,请别打扰我。”那形态,远看就像是一个黄色的绣球真是只很可爱的小鸟呢!

    ⑥清晨,每当我醒来时,便听到它那时而短促,时而悠扬的鸣叫声,美妙动听,那叫声把我的思绪带到深山、带进树林、带上蓝天、带进白云,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使我心旷神怡,思绪万千,使我产生了拥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⑦是啊,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身边的事物,就会学到很多知识,明白很多道理,也会因此而更加热爱生活。

    【1】请你用短文中的词语概括小黄燕的外形:_____的羽毛,____的眼睛,___的嘴,远看像一个______

    【2】第③段中画线句子在短文中起的作用是(      )

    【选项A】总结上文B.点明中心C.引起下文D.承上启下

    【3】“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开始喜爱我的小黄燕了”中,“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指的是(    )

    A.“我”明白了要注意清洁卫生。

    B.“我”明白了小鸟是需要认真观察的。

    C.“我”明白了该怎样喂养小黄燕。

    【4】短文中,作者生动地展现了自己对小黄燕的态度变化:从_____它,到注意它,观察它,_______它,并渐渐觉得小黄燕非常_________

    【5】从作者与小黄燕的接触中,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理解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1)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2)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3)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1“√”标出下面标下划线的字的正确读音。

    (huā huá)   人喧马(sī shī)   (péng fèng)

    2横线①画出文中具体描写银雨洒金街奇景的句子。

    3细读选文,不难发现作者是这样处理三个自然段的关系的:先写________,接着写________,再写________。

    4读画横线②的句子,完成练习。

    (1)这三个句子都是比喻句,第(1)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第(2)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第(3)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从这三个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离瀑布越来越________,所以听到的声音越来越________;黄果树瀑布的特点是声响________,形态________。

  • 18、阅读《少年中国说》节选,回答问题: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强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根据原文填空:

    【2】翻译句子:干将发硎,有作其芒:___________

    【3】解释加点字:故:__________ 则:_________

    【4】学习过这篇短文之后,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

    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给女儿的一封信

    ①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

    ②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③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

    ④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将学到的东西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星期读了两千多页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⑤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种番茄的书,爸爸如果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红了的番茄呢?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出一大堆杂草来,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

    ⑥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我希望你每星期只读一两本书,却能在读完之后向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天对我说:“爸爸!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我还画了几张插图呢!”

    (有删改)

    【1】读题目,可以知道本文是作者写给________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学”“习”“思”,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是很喜悦的事。

    B.“学”是指学新的知识,回顾旧的知识,两者都要兼顾。

    C.真正的学习是有思考的学习,要在学习之后产生自己的想法、创意。

    【3】作者举种番茄的例子,是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教导女儿要“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用文中的话概括一下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并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大观园。(9分)

    (1)改成字句。(1分)

    我军终于把这股顽固的敌人歼灭了。

     

    (2)改成字句。(1分)

    敌人的飞机被高射炮击落了。

     

    (3)改成陈述句。(1分)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怎能不关心呢?

     

     

  • 21、运用对比词“无论如何比不上”写出自己对秋天田野的喜爱。

    我喜欢春天田野的____________,也喜欢_________________,还喜欢________________,但无论如何比不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句子练习。

    (1)改为反问句:水是九寨沟的灵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美丽的九寨沟越看我们越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与表达。

    你喜欢看漫画吗?漫画里的人特点突出,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往往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让你为某个熟悉的人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请把你喜欢的人物用文字画出来吧,注意用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特点,题目自拟,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地名,不少于3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