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四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车窗外,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扑面而来,让人应接不暇。
B.桂林山水甲天下,每年到桂林旅游的人不计其数。
C.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为人类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D.陈老师为了教育事业处心积虑,退休后的他仍然坚持参加教育公益活动。
2、加点字在词语( )中读“gēng”。
A.更加
B.三更半夜
C.更快
D.更好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他像一颗挺拔的杨树。
B.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
C.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D.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好像谁也没感到意外。
4、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 )不自( ) 神机( ) ( )然大( )
( )耳( )腮 一针( ) 七( )八( )
神通( ) ( )起敬 不( )自( )
(1)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的词语是:________。我能用这个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词语中找出一对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地qū(____) 光huá(____) liáng(____)食 xiē(____)凉
煤tàn(____) 惹nǎo(____) miǎn(____)强 xiá(____)窄
6、看汉字回答问题。
誉 闰 拳 帘 颐
(1)上面汉字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汉字中属于三拼音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字典中的汉字和词语是按字母表的先后次序排列的,请你把上面的汉字,按在字典中从前到后的顺序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机中的输入法有“全拼、五笔、智能ABC、搜狗”等,你会使用哪一种?请选择一种输入法,写出输入下面汉字的程序。
使用的输入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课文原文:晴天的清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来像是不安稳,_____________。(《白鹭》)_______________,横有八荒。______________,来日方长。(《少年中国说》)
(2)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蝉》)
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示儿》)
__________________,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
(3)学习策略:提高阅读速度要做到三点:一是要集中精力,_______________;二是要带着问题读;三是要读得快还要想得快,做到_________________。
(4)日积月累: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多少事,_________________;天地转,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只争朝夕。(毛泽东)
8、完形填空。
半______三______ 情不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起敬 手______眼______
摩______擦______ ______谋______策
______平______静 养______处______
9、课内阅读。
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 难道)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稳 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侯,动作是那么协调(tiáo diào)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yàn yàng)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在文中空白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找出文章中的俗语,自己再写一句生活中常用的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怎样走搭石了吗?简单地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赏梅
①初春,正是赏梅的大好时节,素有“雪梅十里香”之称的超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②公园大门前的小山坡上,有一片梅林。朵朵白梅绽开枝头,如片片白雪。白梅有五片花,洁白无瑕,给人一种纯洁高尚的感觉。
③在草坪的东北,有一株宋梅,四周用石栏围着。这株古梅,饱经风霜,树皮已成了铁黑色,树枝苍劲弯曲,枯枝已经不少,但枝头却稀稀落落地开着一些梅花。看来她并不服老,像要展示出自己生命不息的顽强意志。
④穿过大堂,在浮香阁前的庭院里,有几株红梅,红得特别艳丽。花瓣层层叠叠,非常饱满,看了使人精神振奋。
⑤梅花千姿百态,傲霜怒放,给前来观赏的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1】照样子,写词语。
千姿百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稀落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洁白无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饱经风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超山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之称。
【4】文中写了哪几种梅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梅花具有什么品格。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母爱·风筝·童话
也许,再也没有比这更亮丽的风景了——
绿草如茵,蓝天如碧。一个年轻的妈妈,就是在这样的时刻,带着她的女儿在草地上放风筝。风筝飞得挺高,风筝线就牵在那年轻妈妈的手中:她已经累了,脸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坐在轮椅上的孩子则拍着小手兴冲冲地笑,笑声挺亮,使人想起了天堂里的阳光。
那孩子比我小,那明媚的笑自然吸引了我,我就细看,却发现小女孩儿竟然是个不幸的盲人。
于是,也就在这一刹那,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走向孩子并抱起了她,问:“风筝飞得高吗?”
“高”
“你能看得见吗?”
“能!”
回答得那么坚定,那么斩钉截铁。
我不由得又问了一句:“那,能不能告诉小姐姐,风筝什么样?”
“就像蝴蝶结!喏!就像这个——妈妈系的!”说着,她指了指头上的蝴蝶结。
啊!多么精彩的比喻!风筝像蝴蝶结!
我不由得看了那孩子一眼:挺漂亮的衣裙,挺漂亮的蝴蝶结!啊!你真聪明!就像个漂亮的天使!”我不由得夸了一句。
小女孩儿立刻“格格格”地笑出了声。
再看那年轻的妈妈,也就立刻笑出了满脸的灿烂,显然——她挺满意女儿刚才的答案。
我本来还想再问点什么的,但我没问。
因为我已坚信不疑:有妈妈的地方,一定有阳光!
母爱,就是人间最辉煌的太阳!
【1】小女孩儿认为风筝像什么( )
A.衣裙
B.蝴蝶结
C.蝴蝶
D.小天使
【2】文中“我的心”被什么“深深地震撼了”?( )
A.小女孩儿竟然是个不幸的盲人。
B.小女孩儿比“我”小就失明了,真不幸!
C.小女孩儿明媚的笑声震撼了“我”。
D.“我”预感到小女孩儿会说她能看见风筝。
【3】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A.“我”在编织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B.一位年轻的妈妈为盲人女儿放风筝。
C.一位盲人小女孩儿陪她妈妈放风筝。
D.“我”和放风筝的小姑娘之间的谈话。
【4】小女孩儿双目失明,为什么坚定地说自己能看见风筝?( )
A.可能在“我”问小女孩儿之前,她妈妈告诉她的,所以她说能。
B.小女孩儿像是童话里的人物,有超能力,虽然失明也能看得见。
C.这个年纪的孩子都天真烂漫,善于大胆幻想,所以能这样回答。
D.小女孩儿在母爱的辉映里,显得自信和乐观,所以能这样回答。
【5】“风筝飞得挺高,风筝线就牵在那年轻妈妈的手中:她已经累了,脸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从这一场景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我”坚信不疑:“有妈妈的地方,一定有阳光!”你赞同这一说法吗?为什么?请联系文章内容或生活例子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我的父亲
①父亲曾是一名军人,对我很严厉,从不苟言笑,我很畏惧他。如果父亲能出差几天不回来,那是我最幸福的几天。我可以和小朋友在一起疯玩,甚至不做作业、逃学……父亲一回来,我又乖巧得像只小猫。我躲闪的眼神没有逃过父亲犀利的眼睛。他拿起我的书本,开始问这问那,当发现我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心里顿时明白,立刻命令我罚站、关禁闭……从此,我再也不敢懈怠,而是专心致志地学习。
②那年,父亲骑车摔断了几根肋骨。医生叫父亲必须住院治疗,躺在床上静养三个月。父亲连连摆手,坚决不住院。几个月后,竟自行痊愈了,医生惊叹道:“您真是个铁打的硬汉!”父亲笑道:“这点痛算什么?和战争年代受伤相比,这简直不值一提!”
③这下,我对父亲更加畏惧了:他是个铁打的硬汉,没有什么能打倒他。因为惧怕父亲我一直努力学习。不过,哪怕我考得再好,父亲也很少表扬我几句,他脸上几乎没有什么表情。我暗暗地叫他是“冷血动物”。
④一次,老师布置一道题,叫我们回去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回到家,看到父亲在厨房里忙碌,我倚在门框边,憋了很长时间,终于喊出了一声“我爱你!”父亲手里的锅铲“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他威严地瞪着我,吓得我哧溜一下,跑进房里。
⑤夜里,我听见父亲在床上对母亲说:“这丫头,真是书越读越傻了!”说罢,父亲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沾湿了被角……我对父亲更加疏远了,也更加坚定他是一个“冷血动物”。父亲对我的疏远与回避,好像并不在意,依然还是那么严厉,不苟言笑。
⑥出嫁那天,我好像感到彻底解放了,我逃也似的离开了那个“冷血动物”。
⑦我生病的事,父亲不知从哪儿得到的消息。恍惚中,我感到父亲也来到了病床前。待我恢复了健康,医生告诉我,从你父亲身上抽出的1000cc鲜血,才救活了你的命。你父亲真是个柔情似水的汉子,他流着眼泪,一定要我们救活你,要抽多少血,就抽多少血!
⑧我好像是在听一个陌生的童话故事。看到父亲来到病床前,孩提时,老师布置的那道题又出现在脑海里,我鼓起勇气,勇敢地说了声:“爸爸,我爱你!”父亲身体微微一颤。少顷,他弯下腰,僵硬地用手帮我捏捏被角,然后转身向门外走去。我惊讶地发现,父亲似乎用手在擦拭着眼角……
⑨我终于知道,父亲也会有眼泪,只是他的眼泪永远不会让女儿看见……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牛头不对马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行痊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讲述了“我”与父亲之间发生的很多事,抒写了对父亲感情的变化,请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父亲所做之事 | 我的感情变化 |
父亲出差回来,发现我学习懈怠时,严厉地惩罚了我。 | (1)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 | 更加恐惧 |
当我憋了很久才道出“我爱你!”时,父亲威严地瞪着我。 | (3)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 | 万分感动 |
【3】感情藏在细节里,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味。比如:“少顷,他弯下腰,僵硬地用手帮我捏捏被角,然后转身向门外走去。”这句话连续使用了三个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身走去”,我感受到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短文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亲也会有服泪,只是他的眼泪永远不会让女儿看见”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淘米水的妙用》节选,完成练习。
①淘米水很不起眼,平时常被白白倒掉。可是你知道吗?它在生活中却有许多妙用。
②淘米水是天然的去污剂。与一般的工业去污产品相比,淘米水( )洗净力适中,( )无任何副作用。比如,浅色衣服用淘米水浸泡一下,然后用肥皂洗涤,就会洁净如新;起霉斑的衣服,放入淘米水中浸泡一夜,可退斑洗净。又如,面对一堆有油污的碗、碟、瓶子时,与洗洁精相比,淘米水是更好的选择。淘米水经加热后,其淀粉质变性,而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亲水性,所以油污一旦遇到淘米水,就会被淘米水中的淀粉吸附,从而脱离碗碟。
③淘米水是不花钱的化妆品。淘米水里含有淀粉质、维生素、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对皮肤起到保湿、抗老化、美白的作用。经常用淘米水洗手、洗脸,皮肤会变得光滑白皙。淘米水还具有护发、亮发的功效。据说,傣族姑娘的一头秀发就是淘米水的佳作。傣族姑娘常用糯米的淘米水来护发。不过,她们用的淘米水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使用。( )淘米水经过沉淀发酵以后,含有非常丰富的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头发的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的色素颗粒。( )经常用淘米水洗头,可以营养头发,使头发变得乌黑亮丽。如果你想保持美好的形象,又不使身体受到任何伤害,还想节省费用,那么淘米水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化妆品。
④淘米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淘米水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头一两次淘米水含有钾且呈弱酸性,加入食盐入药后,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的功效。用淘米水加食盐煮开后,外洗或外擦皮肤,对皮肤有比较温和的清洁作用,而且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正常的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防止皮肤瘙痒,等等。
⑤此外,淘米水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质、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上等饲料;淘米水中含有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成分,可用作上好的肥料。
⑥淘米水有如此多的妙用,你还会白白倒掉它吗?
【1】给文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请将选文所介绍的淘米水的妙用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饲料、肥料
【3】傣族姑娘用来护发的淘米水,为什么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运用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的句子,用“ ”在文中画出来。
【5】结尾最后一句话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爸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妈妈。
在我的生日会上,爸爸总是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妈妈。
我翻阅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数不胜数。
我记得妈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妈跑过来扶我,爸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爸爸只是微笑。
【1】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笑容可掬——( ) 数不胜数——( )
反义词:笑容可掬——( ) 数不胜数——( )
【3】短文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明明要写父爱,为什么却写了那么多的母爱?文中的父爱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①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②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哗”有两个读音:①huā,②huá,在“哗笑”一词中读_____,(序号),我还能用它的另一个读音组词_______。
【2】选文第①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除了文中写的,还会有谁坐着小艇去干什么?发挥想象,仿照第①自然段再写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个自然段,作者运用____描写和____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生动地写出了小艇一出动,城市就__________了,小艇停泊在码头时,城市就________了。
【4】文中画“ ”的句子写出了威尼斯的动态之美,请照样子选一个情景写一写。
微风吹过江面 蝴蝶在花间飞舞 上学时的校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豆瓣儿酱
记得小时候,春天一到,妈妈就开始做我最爱吃的豆瓣儿酱。把早已做好的长着一层毛毛的酱曲掰成小块儿,放到簸箕里在阳光下晾晒。过几天,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把黄豆炒熟,当豆儿的香味在屋里弥漫时,妈妈总是从锅里先铲出些放到面板上晾着,我和弟弟常常迫不及待地抓起一把塞到嘴里,咯嘣咯嘣唇齿留香。
豆儿炒完之后,妈妈用一个小磨把豆粒磨成豆瓣儿,磨完后把豆瓣儿放过进小簸箕里簸去豆皮,再把去皮的豆瓣儿煮熟。这时我和弟弟又抵制不住香味的诱惑,时不时地揭开锅捞一些豆瓣儿解馋。
豆儿煮好后,妈妈把豆瓣、萝卜和酱曲一起放到一个小缸里,加上适量的水、盐还有姜片等调料,用一个小木头耙子( )着底搅拌均匀,再用一层白净的布( )在缸沿上,四周用绳子松松地( )上最后用一根小木棍儿( )上拧绞几下就非常结实了。
酱做好之后不能马上吃,必须经过大约一周的发酵过程。这段时间,对于我来说是最难熬的日子。每天放学之后,我都要跑到酱缸前拿着小耙去捞豆瓣儿,边捞边问:“妈,还有几天才能吃啊?”有时我实在忍不住了,会在第四五天的时候,偷偷地用手抓出几颗放在嘴里,如果偷吃时让弟弟撞着,他就会一路小跑着去向妈妈告状。而我常会挨一顿训斥,但心里还是很美,因为品尝到了香香的味道。
童年的豆瓣儿酱,让我回味,更让我留恋故乡的妈妈。
【1】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弥漫:___________________
唇齿留香:________________
【2】在“( )”里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
蒙 插 系 兜
【3】制作豆瓣儿酱的过程是怎样的?请填空。
晾晒酱曲——( )——( )——( )——( )——( )——( )
【4】“这段时间对于我来说是最难熬的日子”的“这段时间”指哪段时间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
【5】对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B.“我”只是回味童年的豆瓣儿酱。
C.运用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妈妈的勤劳、辛苦的歌颂。
17、阅读品味
父亲
故事发生在布鲁克林市中心的一处街角。一位正在穿越马路的老人突然虚脱了。很快,救护车载着老人向医院呼啸而去。老人在医院里不多的几次恢复神志时,总在喃喃地轻唤着自己的儿子。护士从老人身上一封读得卷了边的信上得知:老人的儿子是一名海军陆战队员,驻扎在北卡罗来纳。于是医院的人向布鲁克林的红十字协会求助。寻找老人儿子的通知很快辗转飞到了北卡罗来纳海军陆战队基地的红十字协会负责人那里。由于老人行将就木,红十字协会的人和陆战队的一名军官乘着吉普出发了。年轻人正在一处泥泞的沼泽中摸爬滚打。他被吉普车载着飞驰向机场,搭上了一班可以让他见上一面他垂死父亲的飞机。
当年轻的陆战队员走进医院的门厅时,夜色已深。护士把疲惫不堪却心急如焚的军人带到了病床边。
“你的儿子来了。”护士轻轻地告诉老人,接着又重复了许多遍,直到老人睁开眼睛。老人被注射了大剂量镇静剂,恍惚间发现身穿海军陆战队制服的年轻人站在氧气罩外面,于是向他伸出手。年轻的陆战队员马上用他那有力的手握住了老人。护士拿来了椅子,陆战队员在床边坐了下来。
医院的夜是漫长的。漫漫长夜中,年轻人就一直坐在灯光昏暗的病房中,执着老人的手,向他传递着希望和力量。护士几次让年轻人休息活动一下,他都谢绝了。每次护士来到病房时,年轻的军人都坐在那儿,时而喃喃地对老人说几句。对她的到来和医院夜里的一切声响都浑然不觉——无论是医务人员换班时相互的叮嘱还是其他病人的呻吟抑或是鼾声。而老人却始终缄口不语,只是紧紧地握着儿子的手。
黎明来临前,老人去了。年轻的陆战队员从床边挪开已经被老人握得麻木的手,然后去通知了护士。护士去料理老人后事的工夫,年轻人点了支烟——这还是他来到医院后的第一支烟。料理完老人后,护士回到了办公室,年轻人还等在那里。她正要说些节哀之类的劝慰之辞时,年轻人打断了她:“这人是谁?”年轻人问。他是你父亲啊护士很诧异不他不是我父亲年轻人很平静以前我从没见过他
“那我带你见到他时,你怎么不说呢?”“我当时就明白了,这是个误会,但是我也知道——他需要我。所以我留下了。”说完,陆战队员转身离开了医院。
两天后,一封来自北卡罗来纳州海军陆战队基地的例行公函通知布鲁克林红十字协会说,老人真正的儿子正在赶去布鲁克林参加父亲葬礼的路上——人事处事后才发现,基地里有两个重名而且身份证号码相近的队员。当初他们错拿了一份记录。然而,正是那个被误会的年轻军人却在一个特殊的时刻成了老人真正的儿子,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证明了人类应如何相待。
1. 查字典填空。
(1)“喃喃”中的“喃”字部首为( ),除部首外剩( )。字典里的解释:A.低声说话的声音。B.燕子的叫声。文中的解释应为( )。
(2)“辗转”中的“辗”字在字典里的解释:A.躺在床上翻来覆去。B.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很多地方,间接地。文中的解释应为( )。
2.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
(2)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 )
(3)形容看得不清楚,不真切。( )
3.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诧异——( ) 疲惫——( )
特殊——( ) 缄口不语——( )
4. 给文章第五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5. 用直线画出反映文章中心的句子。
6. 文中较有戏剧化的情节在哪儿?用波浪线画出来。
7.回答下列问题。
(1)年轻人知道这不是自己的父亲,为什么当老人伸出手时,他马上用他那有力的手握住了老人?
(2)“‘我当时就明白了,这是个误会,但是我也知道——他需要我。所以我留下了。’说完,陆战队员转身离开了医院”这句话中的“他需要我”,是指老人需要什么?
18、课内阅读。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诚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沮丧”是什么意思?当年那个孩子为什么沮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复读父亲告诫我的话,为什么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陕北八月天(节选)
八月,陕北金灿灿的收获季节到了。
如果说陕北最美丽最明(湄 媚)的季节是农家四月山丹丹花开的时候,那么,陕北最美丽最富(浇 饶)的季节是农家八月天。
当季节进入八月的时令,博大慈(祥 详)的黄土高原便摇曳着,鼓荡着,喧哗着,向你坦露出丰满、迷人的秋色。
唯有这个季节,高原才暂时隐去了她荒凉贫瘠的本色,向人们宽厚而无私地(奉 捧)献出果实和收获。
八月的高原,糜谷是黄灿灿的,高粱是红彤彤的,荞麦是粉楚楚的,棉花是白花花的,绿豆荚是黑玖玖的,白菜是绿莹莹的,玉蜀黍亮开自己金黄的肤色,烤烟袒露出它青油油的胸脯……五彩斑斓的秋色错落有致地塞满沟沟壑壑,山山洼洼,川川畔畔。轻风吹过,山洼沟壑[hè]的庄稼间,散发出甜蜜的气味;田野河谷,像少女的黄裙子燃烧灼灼。
田野上最后几株迟放的向日葵也黄澄澄的,吸引着几只翩翩起舞的黄蝴蝶,充满黄色的芳香。宁静温馨的小径边,孩子们推着自己那用高粱秸穿南瓜折叠而成的独轮小车,尽是这样的小车,吱吱呀呀,黄皮子大南瓜旋转,旋转,徐徐地伸展……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画“√”。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八月的高原向人们奉献了哪些果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你积累的描写秋天的成语或诗句。(请写出两个词语或者一个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练兵场(按要求完成句子)。
(1)兴安岭多美呀:有青松、白桦,还有野花。(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丛里还隐藏着小红豆。(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不改变原意,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照样子,写句子。(6分)
例:碾台又吱吱扭扭地转了起来。
①小雨又( )地下了起来。
例:电文稿写着大字。 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
②花儿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很重。(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联系课文内容或查字典,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发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躬身施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权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故厚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八十万禁军教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