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削(xiāo)弱 人影绰绰(chuò)
B.冤枉(wǎng) 失魂落魄(pò)
C.誉(yù)写 无拘(jū)无束
D.勉强(qiǎng) 栩栩(xú)如生
2、对于“孙”字,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它是一个左右结构的生字。
B.它的第三笔是竖钩。
C.它的部首是“子”,除部首外有3画。
3、下面描写“笑”的词语都是用来形容正面人物的一组是( )
A.微笑 奸笑 笑里藏刀
B.微笑 笑呵呵 笑容可掬
C.讥笑 冷笑 眉开眼笑
D.讥笑 笑眯眯 嬉皮笑脸
4、下列错乱的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缀着新叶的枝条牢牢地攀附在墙上,给人一种力的感觉。
②前不久,奶奶种下一棵爬山虎,那是一株不起眼的小树苗。
③不知是奶奶的细心照料还是爬山虎有意要引起人的注意,渐渐地,青青的枝
条抽出一片片的新叶。
④那绿色是那样悦目,那样醉人,让你觉得整个身心都融在这绿的生命中。
⑤一段时间过去了,爬山虎虽然在抽枝,但几乎看不到长出新叶。
⑥绿叶越长越多,层层叠叠,形成一堵绿色的墙。
A. ②⑤③①④⑥ B. ②③⑤①④⑥ C. ②③⑤①⑥④ D. ②⑤③①⑥④
5、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路不拾(_________) 心旷神(_________) 民不(________)生 国(________)民安
兵(________)马乱 (_________)鸿遍野 (__________)计多端 内忧外(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忆读书》是( )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文中作者写给儿童指导读书的九个字是( ),( ),( )。
(2)“山外青山楼外楼,(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 )的《______》。读着这两句诗,我体会到了诗人浓浓的( )情。我还积累了这样的诗句( ),( )。
(3)多少事,( );天地转,( )。( ),只争朝夕。——毛泽东
(4)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 )的廉颇,认识了( )的海力布,认识了( )的(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5)《四季之美》全文按( )的顺序分别写了一年四季最美是时间段分别是( )、( )、( )、( )。
7、补充词语,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
囫囵( )枣 牵肠挂( ) 千篇一( ) 与( )不同
(1)若我们不重视阅读和观察,只靠模仿,写出的作文会_________________。
(2)以前我读文章总是_________________,经常看上几遍还是稀里糊涂
(3)她因为穿着_________________,所以很引人注目。
(4)最近王阿姨身体不好,这让她在外地上学的女儿_________________。
8、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1. 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___。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________。
3. 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
4. 千山鸟飞绝,_______________。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打猫的小男孩
南派三叔
那日我晨练回来,准备去吃早饭,在自家的楼下见到一个小男孩。男孩流着鼻涕,一路在我前面,却有一个古怪的举动,每经过一辆车,都会低头去看看车底。我初时不解,忽地见他在一辆车边停下,从口袋里掏出石块,就往车下丢去,疑惑间就见车下疾跑出只猫儿来,蹿入草丛。我不由得心底大惊:顽劣地对待动物,难道是小孩天生的一种别样“兴趣”?
小男孩一路和我同行,每车必看,最后与我一起来到了早餐店,恰好和我一桌。我看他低头嚼着拌面,便端起姿态教诲他道:“小鬼,为什么要打猫咪呢?要知道猫咪也是会疼的。”
小男孩抬头看着我,理直气壮道:“不打它们,车子开的时候,它们会被车子轧到的。”
我愣了一下,店家在边上就笑问那个男孩:“今天还在打猫吗?”
男孩点头,眼里闪着泪光。
我后来从店家那里知道,一周前男孩家的猫咪在一辆桑塔纳下睡觉,被突然启动的车轧死了,小男孩自此对在车下休息的猫咪有了担忧,看到了,非要打出来不可。
我心中为自己的臆想而惭愧,小男孩拿着石头离开的时候,我在想:我们在经过那些车子的时候,何曾担心过车下的猫呢?我们又是否可能允许占用自己“宝贵”的片刻时间,捡起一块石块,为了一条生命而仅仅弯一下腰?
那一天之后,我第一次意识到,小女孩固然可爱,但是培养一个有担当的小男子汉,也是不错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顽劣——( )教诲——( )怪异一一( )担忧——( )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理直气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1)文章第1自然段说小男孩有一个“古怪的举动”具体指______________。
(2)初见男孩打猫,“我”______________;知道原因后,“我”_______________。
(3)我心中为自己的臆想而惭愧,句中“心中的臆想”具体指作者感到惭愧,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将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我在想:我们在经过那些车子的时候,何曾担心过车下的猫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打猫的小男孩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jiè_xiè)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shě shè)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1】用“/”画去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选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
【3】“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这句话表现了____________,具体表现在下文描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上。
【4】“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怎么看待“我”的这一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选文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B.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C.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D.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个自然段都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朗读时要读出自豪之情。
B.“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既写出了时间之长,也写出了空间之广。
C.第二自然段句式整齐,逢双句押韵,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
D.“少年中国”的含义是期盼中国能具备少年所代表的希望与活力。
【5】请你以当代少年的身份向梁启超先生介绍一下今天中国的崭新面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综合实践。
写好汉字,学好母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栏目,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结合本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我校开展了“写好汉字,学好母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练习。
【1】请结合材料,给《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栏目拟一句宣传语。(紧扣主题,言简意赅,不超过15字)
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示例,为本次活动主题“写好汉字,学好母语”设计两个活动。
(示例)活动一:汉字书写比赛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
【3】我校五(1)班正举行有关规范汉字书写的辩论会,正反方激烈交锋,请针对下面的反方观点,为正方写出辩论词。
反方:现在是信息时代,人们已习惯使用键盘书写,有这样快而好的书写方式,我们何必浪费时间练习写汉字呢?
正方: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福建省历来以方言复杂著称。全国汉语方言有七大类,福建境内就占有五种:闽语、客家语、赣语、吴语和官话。分布最广的是闽语。方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分裂、人民的迁徙、民族的融合和地理的阻隔。
材料二:福建人的普通话自带乡音,笑点无数。
A:我好喜欢铃铛啊!
B:铃铛?哪个铃铛?
A:就是超级铛啊!
B:超级铛?
A就是打羽毛球的那个铃铛啊!
B:那是林丹!你哪儿人?
A:胡建的!
B:胡建的?来跟我读一遍:做人要有担当!
A:做人要有铛铛…
每种方言都代表了一种地域文化。普通话可以让你走得更远……但是方言,可以让你不要忘记你从哪里出发。
【1】下列不属于福建境内方言的是( )
A.闽语
B.粤语
C.吴语
D.客家语
【2】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社会的分裂 ②祖辈相传 ③人民的迁徙 ④发展不平衡 ⑤民族的融合 ⑥地理的阻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⑥
【3】在福建省境内分布最广的方言是( )
A.客家语
B.赣语
C.闽语
D.吴语
【4】材料二中,福建人A口中的“铃铛”指的是( )
A.风铃
B.林丹
C.铃声
D.门铃
【5】有人说,我们要大力推广普通话,杜绝方言。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联系生活,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语段阅读。
莫高窟( )有精妙绝伦的彩塑,( )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 )的,有描绘( )的,有反映( )的,还有描摹( )的。其中最( )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采摘鲜花;有的( ),轻拨银弦;有的( ),自天而降;有的( ),漫天遨游;有的( ),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1】按原文填空。
【2】第一句话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请模仿句式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朗读这段话应读出____________(A.高兴 B.自豪 C.自豪与赞美)的语气。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写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2)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
(3)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 )
2、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鲸的体形像鱼,所以属于鱼类。 ( )
(2)最大的动物不是象,而是鲸。 ( )
(3)鲸的种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齿鲸,另一类是虎鲸。( )
(4)须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 )
(拓展运用)
我现在知道的鲸鱼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 )
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不畏风沙、善走沙漠,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
骆驼有单峰、双峰两种。我国所产的骆驼是双峰驼,身高2米,重约450公斤,寿命可达35—40岁。骆驼原为野生,四千多年前被驯化,现野生骆驼在世界上几乎已绝迹,仅在我国内蒙西部、新疆戈壁和甘肃北部人迹稀少的地方还能发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水源、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它的眼有两排又长又浓的睫毛,耳壳内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它的足底有约0.5厘米厚的肉垫,可耐受沙漠70—80℃的高温或冬季的严寒,骆驼全身披有约10厘米长的褐色绒毛,冬天可以用来抗寒,夏季在绒毛与皮肤间形成降温的间隙,能防止高温辐射热。 骆驼有惊人的耐力,在气温50℃、失水达体重的30%时,还能20天不饮水;它还能负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行4天。骆驼的驼蜂是用来储存脂肪的,最多时能盛50公斤脂肪,约占体重的1/5。骆驼的胃和肌肉能贮存一定量的水,它的胃一次可贮水近百公斤。因而,在一时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它可以动用贮存的脂肪和水维持生命。另外,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3里内辨察和感觉到远处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里,这个本领可谓至关重要。
野骆驼生活于极端干旱的戈壁滩和沙漠之中,那里人迹渺无,动植物极其稀少。由于无水,天敌也无法生存。自卫能力不强的野骆驼,为了避开天敌的侵害,凭着独特的生理机能,选择了不毛之地栖居,生息繁衍后代。初生的小骆驼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随其父母漫步沙漠。
【1】根据对内容的理解,给段文添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人迹渺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毛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身体机能,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各用四个字概括)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5】根据段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误打“×” )。
(1)把骆驼称作“沙漠之舟”,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__________)
(2)第二段是围绕着“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这句话来写的,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和分类别三种说明方法。 (__________)
(3)骆驼能利用驼峰贮存水,利用胃和肌肉贮存脂肪,所以能够耐饥耐渴。 (__________)
(4)画线的句子在朗读时要读出一种极为“惊叹”的语气。 (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 全 善 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让座的姑娘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脸上流露出了笑容。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时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短文主要从动作、神态和语言 三方面写出了女儿对父亲的爱。请用“﹏﹏”画出其中的一处句子。
【2】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人 物 | 具体表现 | 评 价 |
姑娘 | 主动给老人让座 | ___________ |
女儿 | _____________ | 孝顺 |
老人 | ____________ | 闪亮 |
【3】下列对“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良遇到善良,才能够让大家都善良。
B.用善良对待别人的善良,可以鼓励别人保持善良。
C.对善良的人来说,他总可以遇到善良的人。
【4】依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短文以“我”的见闻为主线,表达了对老人的赞扬。____
(2)作者抓住了老人的神态这一细节描写,目的是告诉读者“我”观察得非常仔细。____
(3)短文最后通过父女俩的对话,揭开了老人忍痛也要接受小姑娘好意的原因,末段最后一句话点明主旨,与题目相呼应。___
(4)本文通过叙述事例来抒发感想,这种写法我们称为“借景抒情”。____
【5】“成全别人的善良是一种善良”,你觉得还有什么也是一种善良呢?(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一诺千金
我小时候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要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贫穷。
我的为难令那位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那钱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去拒绝,只得把钱借给他。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到了第五天,那男生竟没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竟不守信用,恍恍惚惚地总想哭上一道。
夜里快睡觉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 他的脸上淌着汗,手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 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像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
我惊喜得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办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他天天夜里到北站附近的旱桥下帮莱农推菜。到了第五天拂晓,他终干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便倒在桥洞中睡着了,没料到竟一直睡到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分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那是我和那个男生唯一的一次交往,但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我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
【1】速读短文,回答问题。
(1)我的阅读时间约为__________分钟。
(2)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男孩向我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这句话你怎样理解?__________
【3】文中画“ ”处的描写特别感人,你能说一说感人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个男生为什么要借钱呢?请用简短的语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那个男生具有怎样的品质。你想到了哪句名言或成语,请写下来
男生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或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
《将相和》(节选)
赵王到了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 ),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 )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文中加点的词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_________________
【4】“渑池之会”写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
20、【时令即景我来写】读例句,体会如何把有季节特点的画面写具体,仿照着写一写。
【秋】院子中央,有一棵桂树。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夏】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练习。
1.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缩写句子)
2.你对我有救命之恩,我怎忍心使你遭受杀身之祸呢?(不改变意思换个说法)
22、仿照例句,改写下面的句子。
例: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
海豚难道不是人类的好朋友吗?
(1)可爱的珍珠鸟是我的好朋友。
(2)写好连续观察日记能提高我们的习作水平。
23、作文
漫画能让我们有所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观察这组漫画,联系身边生活中的人和事,思考漫画的含义并根据要求完成习作。
要求:1.题目自拟。2.想象合理,语句通顺。3.能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想法。4.书写工整,字数5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