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子的使用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列数字)
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C.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作比较)
D.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场那么大,可以容纳一百多人。(举例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说学习来日方长,我要抓紧时间学习。
B.同学们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让大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圆明园里收藏着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
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中8处运用了数据,这样写的好处是( )(多选)
A. 说明谈迁为编写《国榷》倾注了很多心血
B. 更清晰地表现出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
C. 表现出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顽强毅力
4、 日积月累。
四 时 之 风
春风 ,和煦 。
, 。
夏风 , 。
,荷香 。
秋风 , 。
,落叶 。
冬风 , 。
,鸟雀 。
春风( );夏风( );秋风( );北风( )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是_____代诗人_____写的《_____》中的诗句,“九州”指_____ 。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
(2)“__________望秋月,__________几万条”运用了 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七夕时妇女__________的情形。
(3)《少年中国说(节选)》中的句子“__________ 其道大光。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鳞爪飞扬,”气势恢宏,慷慨激昂。
(4)_____年的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_____圆明园。他们把园内__________能拿得动的东西,__________掠走;实在运不走的,就__________破坏、毁掉。
(5)《己亥杂诗》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是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________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________的大雁,在高空中________,更是叫人________。
(2)红日初升,________。河出伏流,_________。________腾渊,鳞爪_________。
7、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在安逸享乐的时候要考虑到危难,消除奢侈而提倡节俭。这与魏征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意思。
2.“____________,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妈妈耐心地用这句话教导浪费食物、不懂节约的妹妹。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中,“我”八九岁时第一次写诗,母亲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的爱;父亲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的爱。正是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使“我”走上了成功之路,从而感悟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本单元我们感受了父母之爱,也感受了子女的成长。从“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从“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万物生长离不开太阳,动物的fán zhí(______)、méi tàn(______)的生成、蔬菜的生长等都离不开太阳。此外,太阳光有shā jūn(______)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zhì liáo(______)疾病。
9、阅读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了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
但是,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1950年9月,钱学森辞去工作,办好了回国手续,买好了回国的飞机票,把行李交给了美国航空公司。然而,就在这时,他接到美国移民局的通知:不准回国!他被迫退掉飞机票。美国海关把他的行李打开检查,硬说里面藏着重要机密,说钱学森是间谍。其实,他的行李里面装的只是准备带回国的教科书和笔记本。几天后,钱学森突然被捕,被关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休止的折磨。每天晚上,看守人员每隔10分钟就来开一次灯,使他无法休息。半个月时间,他的体重就下降了十几公斤。
美国当局对钱学森的迫害,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公愤。不少美国朋友出面营救钱学森。他们募捐了15000美元,把钱学森从拘留所里保释出来。但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并没有停止对他的迫害。他的行动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受到监听。然而,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
这样,他坚持斗争了5年。他的斗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亲切关怀。周恩来总理对钱学森十分关心,亲自过问他的情况,并指示参加中美两国大使级会晤的中国代表,在会晤中提出关于钱学森博士回国的问题。1955年,美国政府不得不同意钱学森回国。同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了回国的轮船。10月8日,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钱学森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1】“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中的“一切”在文中不包括( )
A.金钱 B.地位 C.精神 D.名誉
【2】“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朗读这句话时的语气是( )
A.悲伤 B.无奈 C.高兴 D.坚定
【3】文章在塑造钱学森的形象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是( )
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4】下列不是钱学森能回国的原因的是( )
A.他不向美国当局屈服,坚持斗争了5年。
B.美国政府十分支持钱学森回国。
C.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
D.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亲切关怀。
【5】美国当局是怎样迫害钱学森的?至少概括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一句中的“终于”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至少概括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四季之美(节选)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_________________,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_________________和这_________________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按课文原文填空。
【2】选文第1自然段按____________顺序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画面。
【3】关于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抓住“归鸦”“大雁”“风声”“虫鸣”来写秋天美丽的黄昏,“点点归鸦朝窠里飞去”“大雁比翼而飞”是动态描写。
B.这两个自然段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四季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C.冬季最美是早晨,美的景物有“雪”“霜”“火盆”“遍地铺满霜的早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属于静态描写。
D.作者说“多么和谐啊”是因为火盆的暖和驱走了寒冷。
【4】冬天,作者明明喜欢早晨,为什么还要写中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检阅台
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刚吃完饭,应该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袋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地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能鼓励小朋友多读不少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既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①”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②”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指“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复习一下;“思”是指“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
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
这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教种番茄的书。如果爸爸一页一页地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会有已经结了的番茄呢?
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
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
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一大堆杂草,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
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而且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1.写出你对下面词语的理解。
自生自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 ”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文中画“____”的两个句子的原文。
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爸爸对孩子读书比赛的名次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请找出来,画上“ ”。
5.短文中画“ ”的句子能使我们想起一句古诗,请补充完整。
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短文,回答问题
筷子
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后来改称叫箸,大约过了上百年后又改为筷。“筷子”的“筷”与“快”是同音字。“快”表达了人们肚子饿了,急于进食的愉悦心情。
我们中国的筷子,各式各样,原料也各异。最为出名的有驰名中外、物美价廉的杭州天竺筷,这种筷子是用佛教名山天竺山的细白竹做成;有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这种筷子下圆上方,漆花瑰丽,筷子头上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还有象牙、玉石雕刻而成的各类高档筷子。
【1】早在_______代,筷子被称为挟。
【2】我们中国的筷子最为出名的是杭州的天竺筷,天竺筷是用天竺山的______做成的,还有福州的漆筷,这种筷子_______、漆花瑰丽。
【3】下面说法与听记材料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中国人使用筷子有很长的历史了
B.箸、筷、挟的意思是相同的
C.中国的筷子,各式各样,原料各异
D.天竺筷产于印度佛教名山天竺山
13、阅读理解
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了高高的天空。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面攥住丝带。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1】富兰克林的实验用到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片段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片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实验时天气环境的恶劣;“________”一词写出了富兰克林在实验成功后的欢喜心情。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事物呢?”
“你别看它可以(继续 连续 陆续)几个小时挂在枝叶上一动不动,但它是似睡非睡地窥探着,伺(cì sì)机(捕捉 捕获)昆虫。它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当它的两只眼睛同时注视着前方时,就会产生一种立体感,准确地判断自己与昆虫之间的距离,用舌头(捕捉 捕获)食物。”中非工人朋加沙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着。
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chà shà)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我们被它吓了一跳。
【1】用“√”标出选文中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从文中找出表示看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色龙靠________来判断昆虫的位置,用________来获取食物。
【4】“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变色龙捕食速度之快。
【5】下列关于变色龙的舌头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变色龙舌头的长度跟它的身子差不多长。
B. 变色龙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两倍多一点。
C. 变色龙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
【6】变色龙的眼睛有哪两个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慈母情深(节选)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闭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忙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渡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三个“立刻”体现了母亲___________
【2】“我鼻子一酸”是因为________(多选)
A.为自己的不懂事而感到内疚
B.被母亲无私的爱感动
C.厂房内温度高,“我”的鼻子不舒服
D.“我”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
【3】母亲塞给儿子的除了一元五角钱之外,还给了儿子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钱是母亲辛苦挣来的,“我”当然没有权利支配。
B.母亲挣钱不容易,“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
C.母亲挣钱那么不易,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如果再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
D.钱虽然是母亲辛苦挣来的,但是“我”和母亲都没有权利支配。
16、阅读感悟部分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节选)
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
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 )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根据课文内容,按照运动速度从快到慢给下列事物排序。
游隼 汽车 飞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这句中的“大约”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
军神(片段)
A.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B.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A句运用 描写和 描写,表现出沃克医生 。
B句运用 描写。刘伯承忍受剧痛却 ,这和他 、 、 等表现形成对比。联系下文对话,此时刘伯承可能会想:
【1】阅读文段,完成批注。
【2】手术中,医生一反常态的___________与刘伯承的___________形成了医患间的罕见反差。回忆全文,谈一谈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不少于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伯承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他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从伟人对刘伯承的评价,可以看出刘伯承作为军事家的地位。
认真书写,注意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漂亮。段落要分明。
毛泽东:“刘伯承是一条龙,能够带红军过乌江。”
朱德元帅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
|
|
|
|
18、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鸟儿的樱桃
我正在超市的水果区选购刚刚上市的红樱桃,一抬头,却发现多年未见的老房东胡妈也在,她挎着一只老式的竹编篮子,乐呵呵地地挑选樱桃。
四年前,我刚进城工作的时候,就租住在胡妈的家里。胡妈的家在城区的边上,房子宽宽大大的,院子敞敞亮亮的,五六株高高大大的樱桃树,一到春天,便绽出满枝的芬芳。人在树下走,宛如在一个硕大的花棚中穿行。立夏前后,星星点点的樱桃渐渐成熟了,胡妈总要一篮一篮地摘下来,再一家一家地去分送。怎么胡妈今天也来买樱桃呢?
看我一脸的疑惑,胡妈笑着说:“搬走两年了吧,还想我家的樱桃不?告诉你,那几株樱桃树早已经由不得我了,被我家的小丫给侵占去了……”?
小丫?不是胡妈的小孙女吗,今年只四五岁的模样,就这么霸道了?
胡妈笑着说:“俺那小丫,鬼机灵呢!家里孩子少,又没个玩伴儿,小家伙天天站在院子里看树……得了,一望就望出伙伴来了!那天,树上来了几只叫不出名的小鸟儿,叽叽喳喳地,满树闹,还啄那树上的红樱桃。我恼不过,正要赶,小家伙儿却高兴了,舞着一双小手,呼呀叫的,整整兴奋了一下午。从那以后,我就再不能从树上打樱桃了。一打,小家伙就叫,别打呀,那是小鸟儿的樱桃……后来,那几只鸟儿,干脆就在树上做窝了。”
“那邻居们再想吃樱桃咋办呢?”我问。
“就是呀,每年都要送,街坊邻居的,十多年的老习惯了。突然不送,还以为是闹别扭了呢!” 胡妈笑着说,“小丫说了,大人吃的樱桃就在超市里,小鸟儿没钱,小鸟儿是买不到的,奶奶你去那里买吧……这不,我只好来这里了,买了再送人,不然咋办?”
听到这里,我也称了满满的一袋子樱桃,塞到胡妈手里,说:“这一包,你就帮我送给小丫吧!”
【1】抄写文中第2自然段中AABB式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那天,树上来了几只叫不出名的小鸟儿,叽叽喳喳地,满树闹,还啄那树上的红樱桃。”这句话中的“闹”能否换成“叫”,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三次出现了“胡妈笑着说”,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1】选择加点字的意思,在下面画“ ”。
誉满天下 (称赞 名声) 永世不绝 (停止 穷尽)
【2】这部分短文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4】李白一直把孟浩然当作自己的兄长和朋友,原因是敬仰他的 和 ,两位大诗人话别的情景可以用 、 等词语来形容。李白的深情化为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 。
20、“温和”有①指气候②指性格,请选择意思②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
(1)填上适当的语句,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①老师____________地说:“小明,你行,一定能做成这件事!” 小明____________地说:“老师,请放心,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成!”
②李白说:“孟夫子,您的诗篇誉满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说:“我俩的友谊很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的责骂不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滴年复一年,锲而不舍,怎么不能滴穿顽石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师说的那句话我牢牢记在心里,一辈子终生难忘。(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①我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诗。(改写把字句。)
②爸爸对我说:“我晚上要七点钟才能回来。”(变成转述句。)
③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变成陈述句。)
23、习作。
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进行一番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吧!你可以通过一些事情,表达对父母的爱;你也可以对父母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也可以写想和父母说的其他的心里话。
无论写什么,都要敞开心扉,写出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