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雄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

    B.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C.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

    D.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 2、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迫 勉 B.  C.   D.便  便

  • 3、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勉

    B.军 夺

    C.时

    D.着 等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我会把补充。

    ( )的巨响   ( )的云霞   ( )的星光   ( )的青草

  •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红霞   ________的颜色   ________的树叶

    ________地照耀   ________地叫着   ________地看着

  • 6、根据学过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①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拌了个仰面朝天。( )

    ②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

    (2)“________”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______” 指人四十岁;“_______” 指人七十岁。

    (3)《两茎灯草》中“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这一描写生动表现了严监生的_____

    (4)“______________” 说的是品德高尚的人心胸开阔,而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5)读了“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我感受到了诗人陆游对南宋遗民的深切同情;“_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出了乡村农人的忙碌。

  • 7、品词析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去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几句话写出了这棵榕树枝繁叶茂,翠色欲滴,让人感受到有一种____在涌动。作者不仅具体地写出了榕树的___(静态美 动态美),而且_______

    2.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月亮像个淘气的孩子,顺着竹帘格往上爬,竟然跑到_____上去了。

    3.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天_______的美丽迷人。我也会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读拼音,写汉字。

     shì(  ) huò(  )   fù(  )

     pò(  )   yǐ(  ) páo (  )

     cán (  )  bà(  )   xù(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

    家乡的红枣

    ①“十一”假期,我回家看父母,重阳节正巧在假期内,便想陪父母好好地出去玩玩.可是父母却执意要我陪同去乡下老家看看。

    ②汽车沿着坑坑洼洼的山路行驶,这条路,从我第一次走就是这个样子,父亲在颠簸的车上叹道:几十年如一日啊……

    ③一路看不够的山光野景,几十里路不觉就到了藏在深山中的那个小山村。老姨正坐在家门口剥花生.小小的院落,堆满了一年的收成: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堆砌成宝塔的形状,光彩夺目;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红的辣椒,鲜艳夺目,这莫不是农家渴望好日子的写照?

    ④我的眼睛被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枣树所吸引。几年没见了,树干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却仍然枝繁叶茂。

    ⑤老姨说,树上的枣儿原本更多,已经打落分给乡亲们品尝了。树上这些枣儿,是专门给我留的、说着话,老姨吩咐孙子拿来长竿,对着树上的枣儿,“噼噼啪啪”的一阵猛打,枣儿如冰雹一般纷纷落下。我捡起一粒红透了的农儿品尝,又脆又甜的滋味在身体中蔓延。

    ⑥再看那枣树,在长竿的敲击下,枣儿落下的同时,那树的枝枝叶叶也纷纷折落。我心疼得大叫:“快住手,别打了!看你们把这树折磨成什么样子了?”老姨和父母在一旁哈哈大笑:“这枣树就是这个样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萌生得也就越旺盛。”我奇怪道:“这是为什么?”老姨说:“这树贱”。

    ⑦我的心却受到了深深的感动。这树“贱”吗?是“贱”哦。它的生长不择地的肥瘦,随便栽在什么地方,哪怕是山沟石缝,有点土就能成活。你看那满山遍野生长的野生酸枣树,就是家栽枣树的母本,也成就了这枣树的坚强品质,无论是山野还是院落,无论是旱涝灾害还是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它都会奉献给人们一树的甘甜……这树“贱”吗?我看到的却是枣树面对挫折坚强的本性,包容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献的精神!这枣树,多么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乡亲,虽然这块土地是那样的贫瘠,就如父亲在路上轻叹的那一句“几十年如一日”,几乎看不到什么变化,可是这里的乡亲们对这块土地的热爱,从不曾减少一分。春天耕耘,夏天挥洒下汗水,秋天收获果实,乡亲们踏踏实实地享受着这块土地带给他们的每一个日子……

    ⑧我和父母告别了这个小山村。带一篮红枣回家,让果实的香甜、枣树的品质滋养着我的身心;采一把野菊花,摘一捧芦苇絮,让我把家乡山水的灵气带回家。

    【1】短文围绕“枣树”写了哪几件事,枣树又带给“我”怎样的感受?请补充完整。

    【2】为什么“我”要阻止老姨敲打枣树?(       

    A.因为“我”觉得孙子一阵猛打是在搞破坏。

    B.因为敲击使枣树枝枝叶叶纷纷折落,“我”很心疼。

    C.因为打下的枣子已经很多了,足够吃了。

    D.因为“我”也想试一下敲击枣树的感觉。

    【3】读画线句,回答问题。

    老姨认为这树贱是因为______,“我”认为这树“贱”是因为________

    【4】老姨和父母在一旁哈哈大笑:“这枣树就是这个样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萌生得也就越旺盛。”这句话是对老姨和父母的____________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写写我听了他们的话后的想法。

    __________

    【5】联系内容,本文结尾的特点是(       

    A.点明主题

    B.首尾呼应

    C.引发思考

    D.借景抒情

    【6】作者借家乡的红枣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写写你的读后感受。

    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课文片段,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1】本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A.太阳和动物的关系密切。

    B.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

    C.太阳和煤炭的关系密切。

    D.太阳和植物的关系密切。

    【2】画线的句子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A.总起全文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中心

    【3】为什么说埋在地下的煤炭跟太阳有关系?

    ____________

    【4】除了片段中提到的,你还知道身边的哪些事物和太阳有关?

    ____________

  • 11、阅读。

    《母亲》(节选)

    梁晓声

    天渐黑了。派出所门外的红灯亮了,像一只充血的独眼,自上而下虎视眈眈地dēng   dèng)着我们。我和母亲相依相wēi   wèi)的身影被台阶斜折为三折,怪dàn   tíng)地延长到水泥方砖广场,淹在一汪红yūn   yùn)里。我和母亲坐在那儿已经近四个小时。母亲始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仿佛被一种持久的意念定在那儿了。

    我想我不能再对母亲说——“妈,我们回家吧!”

    那意味着我失去的是三十几本小人书,而母亲失去的是被极端轻蔑了的尊严,一个自尊的女人的尊严。

    我不能够那样说……

    终于,“葛里高利”又走出来了。“嗨,我说你们想睡在这儿呀?”

    母亲不看他,不回答,望着远处的什么。

    “给你们吧!……”“葛里高利”将我的小人书连同书包扔在我的怀里。

    母亲低声对我说:“数数。”语调很平静。

    我数了一遍,告诉母亲:“缺三本《水浒》。”

    母亲这才抬起头来。仰望着“葛里高利”,清清楚楚地说:”缺三本《水浒》。”

    他笑了,从衣兜里掏出三本小人书扔给我,咕哝道:“哟哈,还跟我来这一套……”

    母亲终于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照样子,填写四字词语。

    虎视眈眈地瞪             _____________地盯                 ____________地赏

    【3】从短文中我们能看到母子俩现实中的力量是______的,但母子俩精神上的力量是______的。请从文中画出两句体现母子精神力量的句子。

    【4】“葛里高利”是罗马教皇的名字,在这里作者将没收“我”小人书的民警冠以这个名号,是因为____________,但从结尾处的“笑”和“咕哝”二词中可以看出,“葛里高利”原本__________的态度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变得_____________

    【5】本文中所提到的《水浒》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另外三部分别是《红楼梦》《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 12、语段阅读。

    梅花颂

    没有牡丹之堂皇,没有荷花之耀眼,也没有昙花之珍贵。梅花以它独特的清新之感,博得众人的喜爱。梅花之素,绝非素得呆板,白中略含淡墨痕,将人们认为能和谐的两色调和得恰到好处。

    雪却输梅一段香,融香于清,如水般圣洁无瑕,沁人心脾。这份暗香,没有桂花之浓烈,但却好似甘醇,细品之后,便觉得有无限神韵于其中了。

    梅花并不是像菊花那样消极,它不透露心远地自偏的那份无奈的清净,而书写了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执著坚毅。即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它们仍凌霄独放,将生命之美在银装素裹中完美诠释。此时的牡丹、荷花与昙花,早就没有了昔日的飒爽英姿,惟余一段饱经沧桑的枝干;而梅却傲然挺立,任由寒刀般的北风撕扯,任由冰凿般的大雪欺压,它们毫无惧色,在万里北国中绽放着貌似娇弱的花。

    我们要如梅花,用那平凡的生命抒写着不平凡的传奇!

    1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的第一自然段,将梅花与牡丹、荷花、昙花相对比是为了体现梅花的清新;第三自然段将梅花与菊花相对比,是为了体现梅花的孤独。

    B.文中引用诗句雪却输梅一段香为了突出梅花的清香,引用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为了突出梅花的执着坚毅。

    C.这篇短文通过描写梅花,告诉我们要如梅花般执著坚毅,不屈不挠,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2语段一和语段二都运用了________的写法,通过写________的特征来教导我们如何________

  • 13、美文赏析。

    巴 金

    小时候我害怕狗。记得有一回在新年里,我到二伯父家去玩。在他那个花园内,一条大黑狗追赶我跑过几块花圃(pǔ)。后来我上了洋楼,才躲过这一场灾难,没有让狗嘴咬坏我的腿。

    以后见着狗,我总是逃,它也总是追,而且屡(lǚ)屡望着我的影子狺(yín)狺狂吠(fèi)。我愈怕,狗愈凶。

    怕狗成了我的一种病。

    我渐渐地长大了。有一天不知道因为什么,我忽然觉得怕狗是件很可耻的事情。看见狗我便站住,不再逃避。

    我站住,狗也就站住。它望着我狂吠,张大嘴,做出要扑过来的样子。但是它并不朝着我前进一步。

    它用怒目看我,我便用怒目看它。它始终保持着我和它中间的距离。

    这样地过了一阵子,我便转身去了。狗立刻追上来。

    我回过头。狗马上站住了。它望着我恶叫,却不敢朝我扑过来。你的本事不过这一点点。我这样想着,觉得胆子更大了。我用轻蔑(miè)的眼光看它,我顿脚,我对它吐出骂话。

    它后退两步,这次倒是它露出了害怕的表情。它仍然汪汪地叫,可是叫声却不像先前那样地了。

    我讨厌这种纠(jiū)缠不清的叫声。我在地上拾起一块石子,对准狗打过去。

    石子打在狗的身上,狗哀叫一声,似乎什么地方痛了。它马上掉转身子夹着尾巴就跑,并不等我的第二块石子落到它的头上。

    我望着逃去的狗影,轻蔑地冷笑两声。

    从此狗碰到我的石子就逃。

    (1)作者为什么害怕狗?(3分)

    (2)长大后作者为什么不怕狗了?(3分)

    (3)在与狗的相持中,作者是怎样表现的?(3分)

    (4)作者为什么对逃去了的狗影轻蔑地冷笑?(4分)

     

  • 14、野菊花,是一种极其普通的野花。深秋时节,假若你到乡下走走,只要(捎、稍、梢)加留神,在小路边,河岸上,田野里……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形、印、影)。

    野菊花细细的茎杆只有几寸高,细小的绿叶略带褐色,五分硬币那么大的黄色花朵不那么鲜艳。只因为它出身低贱,又没有翠绿的叶子,艳丽的花朵来浓妆艳沫自己,所以没有被人们请为盆中“贵宾”,也没有被文人墨客赏识。

    然而,野菊花却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在山间,岸边、篱旁、砖砾中,都能生根、发芽、开花。既使是到了秋风瑟瑟、落木萧萧、百草枯萎的季节,别的名贵花草早已被人们移到暖房,野菊花也仍然以它独有的风姿倔强地挺立着,永不退缩。这时要是你在乡间,会忽地发现东一簇,西一簇,黄澄澄的野菊花在寒风中摇(摆、曳、动),它给人们献上了一份春意,带来了一份生机,你定会情不自禁地说:“好美啊,多勇敢啊!”

    1圈出文中合适的字。

    2照样子写词:

    黄澄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风瑟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从文中找出词语。

    近义词:假如(  留心( 

    反义词:高贵(  前进( 

    4摘录描写野菊花茎杆、叶、花的语句。

    茎杆:  

    叶:    

    花:

    5面对如此美丽、勇敢的野菊花,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生活中的科学。

    会跳舞的红灯

    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相信每一个人在红灯亮起时,都会有种莫名其妙的烦躁感,越是急着过马路,那红灯里的小人越是“死气沉沉”地站着,往往会引起人们有一种闯红灯的冲动。

    怎样让人们遵守交通规则,在等红灯时不再无聊呢?

    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一个街角的信号灯上,红灯不再只有那个静态又死板的小红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正在翩翩起舞的小红人,它跳舞的动作完全没有重复,有时欢快,有时优雅,有时搞怪,十分有趣。小红人跳舞的动作吸引了正在等红灯的人们的视线,让人们放松了心情,不再无聊,如果你乐意的话,也可以跟着红灯里的小人来上一段即兴舞蹈,不知不觉间,一段舞蹈结束,让人在意犹未尽之际,感觉时间过得真快,怎么绿灯就亮起了呢?在等红灯的短暂时间里,让你锻炼了身体,娱乐了身心的同时,也向你灌输了“红灯需等”的公益理念。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

    马德里街头这一幕转变了很多人的观念,一些平时总爱闯红灯的人们也因为这个新奇的创意纷纷停下脚步乖乖等待红灯时间。一段时间下来,跳舞的红灯大受欢迎,100%的路人盯着它看,大约80%的路人也想尝试做一些舞蹈动作,几乎没有人再去闯红灯了。

    以娱乐的方式让人们遵守交通规则,宣传“红灯需等”的理念,这就启示我们:抓住人们的好奇心,让人们参与其中,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车水马龙—— ___________________

    意犹未尽—— 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的说说“会跳舞的红灯”的创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跳舞的红灯”是怎样实现不让人闯红灯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跳舞的红灯约束人们的行为,让人们无法违反交通规则。

    B.跳舞的红灯让100%的路人盯着看,几乎没有人闯红灯了。

    C.跳舞的红灯让人明白“红灯需等”,所以人们不去闯红灯了。

    4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胡杨赞

    ①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胡杨三千年”: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

    ②自然界长寿的树种有很多。比如银杏,树龄可达千余年;又比如柏树,长过千年也不成问题。不知为什么,我却独钟情于胡杨。

    ③也许是由于胡杨的“眼泪”吧?据说千百年来胡杨都是无人关照、自生自灭的。有人伤害了它,它就从“伤口”流出“眼泪”;有人要把它锯断,它就从被锯断的地方喷射出一米多高的黄水,据说这黄水同样是“眼泪”。

    ④也许是由于胡杨独特的长相吧?有人说它长得不好看,有人甚至说它“惨不忍睹”。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但它的脊梁始终是弯曲的,就像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嶙峋地站立在漠漠黄沙之上。它的叶形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边缘常呈现锯齿状;它的叶色常常是晦暗的灰色,至多是个淡绿色,没有银杏的挺拔和柏树的优雅!

    ⑤更或许是由于胡杨独特的生存环境吧?干旱的荒漠,含盐量高达百分之十的盐碱地带,就是它生长的地方,就是它的“家”。它在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只有十几毫米的恶劣环境下,一天天长大。它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它生来没有“锦衣玉食”,只有“粗茶淡饭”。

    ⑥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一个弓腰驼背的胡杨,一个“粗茶淡饭”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⑦胡杨在生物学上属于杨柳科的杨属,在全属一百多个品种中,胡杨的生存环境是最为恶劣的。但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胡杨,对人类的贡献却是彻底的:它的树干木质坚硬,是优良的建材;它的枝叶营养丰富,是牛羊爱吃的佳肴;更有它流出的“眼泪”,叫做“胡杨碱”的,也可以被人们用来食用、洗衣、制肥皂……它只知道默默地奉献,从来没有索取。

    ⑧你到中国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方去,一定可以看到胡杨。再向西,你到印度西北部、中亚、非洲北部等地方去,也一定可以看到胡杨。无论自然条件如何恶劣,它总是积蓄着力量,努力地成长。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

    【1】结合语境,写出第④自然段中“惨不忍睹”和第⑤自然段中“粗茶淡饭”的意思。

    (1)惨不忍睹:______________

    (2)粗茶淡饭: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完成下面填空。

    短文第③自然段写了无人关照的胡杨;第④自然段写了( );第⑤自然段写了粗茶淡饭的胡杨;第⑦自然段写了( )

    【3】再读短文的开头和结尾,体会一下特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

    【4】短文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说明类作品,完成习题。

    让蚊子戴罪立功

    说到蚊子,人们无不厌烦,因为尽管它们身长只有几毫米,却比块头比它们大得多的眼镜蛇、鲨鱼和狮子等都恶毒得多。在威胁人类生命的动物排行榜上,它们目前排名第一,算是危害人类的最邪恶杀手。有数据显示,小小蚊子竟然是近些年来造成每年超过200万人死亡的真正元凶。不过,科学家并没有认为蚊子一无是处。

    前不久,日本科学家就对蚊子的吸血注射技术进行了深入剖析。他们发现,蚊子抽血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们的嘴巴有锯齿状的针头,和我们常见的注射针头平滑的表而相比,这种锯齿状的针头和皮肤组织接触的面积更小。这就减少了嘴巴对神经的刺激,所以产生的刺痛感很弱,甚至让人感觉不到。为了防止在吸血过程中人们有所知觉,而被一巴掌就地正法,聪明的蚊子还有一招:当把嘴巴刺入人体皮肤后,它们会马上分泌出一种含有抗凝血物质的唾液,这样,唾液就会阻止皮肤因流血而自动收口,从而始终让皮肤感觉不到蚊子嘴巴的存在。正是凭借这一招,它们才能够从容饮血,然后逍遥而去。

    受此启发,科学家制作了长1毫米、直径仅0. 1毫米的带有锯齿的针头,这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明的最细小的针头。实验证实,用仿蚊子嘴巴制成的针头注射时,被注射者几乎无任何刺痛感,而药液仍能畅通无阻地进入皮肤。

    除了为人类贡献“注射技术”之外,蚊子还能为人类贡献点什么呢?最近,日本科学家又想出了一条让蚊子戴罪立功的妙计,那就是借用蚊子的利嘴,让它们充当“飞行疫苗接种器”。这个灵感是由蚊子吸血时分泌的“唾液”激发出来的----如果把它们此时分泌的唾液变成没有致命细菌且含有人体疫苗的唾液,那么蚊子不就可以弃恶从善了吗?为此,科学家从两方面开始入手,一是筛选出雌性蚊子,因为雄性蚊子“吃素”,专以植物的汁液为食,而雌性蚊子虽然也品尝植物的汁液,但一旦“婚配”后,它们就非吸血不可,不这样它们的卵巢就不能发育。二是通过对蚊子基因的改造,让它们的唾液蛋白质中产生一种抗原,这种抗原能刺激和诱发人的机体产生特定的免疫反应,有了这种免疫反应,人就能抵抗某一特殊病菌的侵袭,因此这种抗原也被称为疫苗。

    目前这两项任务都已经顺利完成了,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控制它们给人体的“注射”量,还要解决人们是否愿意接受这种新奇的接种方法等问题。科学家认为,这种疫苗接种新方法非常值得尝试,下一步人类还可以继续挖掘蚊子的潜力,让它们弃恶从善,多为人类干点好事。

    【1】文中指出,在威胁人类生命的动物排行榜上,哪种动物目前排名第一?( )

    A.鲨鱼

    B.狮子

    C.蚊子

    D.眼镜蛇

    【2】“如果把它们此时分泌的唾液变成没有致命细菌且含有人体疫苗的唾液,那么蚊子不就可以弃恶从善了吗?”这句话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

    A.举例子

    B.作假设

    C.打比方

    D.作比较

    【3】“为了防止在吸血过程中人们有所知觉,而被一巴掌就地正法”中的“就地正法”一词表现了人们对蚊子怎样的态度?( )

    A.欣赏喜爱

    B.深恶痛绝

    C.无比崇拜

    D.不屑一顾

    【4】对第一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作假设,用假设的眼镜蛇、鲨鱼和狮子来预设出蚊子的恶毒,突出人们对它的厌恶。

    B.打比方,将蚊子比作眼镜蛇、鲨鱼和狮子,写出蚊子的恶毒,突出人们对它的厌恶。

    C.举例子,列举眼镜蛇、鲨鱼和狮子的具体事例,写出蚊子的恶毒,突出人们对它的厌恶。

    D.作比较,将蚊子与眼镜蛇、鲨鱼和狮子等进行比较,写出蚊子的恶毒,突出人们对它的厌恶。

    【5】“受此启发,科学家制作了长1毫米、直径仅0. 1毫米的带有锯齿的针头,这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明的最细小的针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

    巴尔扎克和他的老师

    ①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作家,他成名后,一度过于自信,处理事情有些轻率和武断。有一件事情深深地教育了他。

    ②一天,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前来拜访巴尔扎克。一进门,老太太就拿出一本陈旧的小学生作文本递到巴尔扎克的眼前,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我想请教你一件事,请你仔细看看这本作文本。”巴尔扎克接过作文本看了起来。老太太接着说:“看完,请你告诉我,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么样?今后的前途如何?”

    ③巴尔扎克很奇怪,看了作文,又看了看老太太,问道:“您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奶奶? ”

    ④“都不是,先生。”

    ⑤“那一定是亲戚?”

    ⑥“也不是。”老太大连连摇头。

    ⑦巴尔扎克语气肯定地说:“那么,请让我直言相告,看吧,书写 ,说明态度 ;文句 ,可见学习很不用功。这孩子今后绝无成就。”

    当真吗老太太十分惊讶巴尔扎克先生可你现在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啦你没看出自己的笔迹吗这可是你当小学生时用的许多本中的一本呀

    ⑨“啊,原来是您呀,我可敬的老师!”巴尔扎克满面羞愧地站在老师面前说:“谢谢,真想不到事隔多年,您竟保留着我童年时代的作文本,今天又为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⑩老师欣慰地说:“唉,我只感到过去的工作还没干完,今天也算了了一件心事。”

    从此,成了名的巴尔扎克无论写作还是待人接物,处理日常小事都不再那么轻率和武断了。

    【1】第⑦自然段中,横线处应该依次填写(       

    A.潦草   欠通   马虎

    B.欠通   潦草   马虎

    C.潦草   马虎   欠通

    D.欠通   马虎   潦草

    【2】在第⑧自然段的空格中加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3】第⑨自然段中,巴尔扎克“满面羞愧”的主要原因是(        

    A.因为没有第一时间认出自己的老师。

    B.因为自己小学时期学习很不用功。

    C.因为自己仅凭一本作文本就轻率而武断地判断这个孩子将来没有成就。

    D.因为他没有认出这是自己的作业本。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文中的老太太是巴尔扎克的老师。

    B.文中的老太太来为巴尔扎克上了深刻的一课。

    C.巴尔扎克最后意识到,这本作文本是他自己的本子。

    D.老师欣慰是因为巴尔扎克成为了著名的作家。

    【5】请用直线划出与文中最后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6】第⑩自然段中,“老师”说自己“今天也算了了一件心事”。“了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你认为“老师”有什么心事?为什么说已经“了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巴尔扎克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①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③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阅读上面的选文,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

    圆明园的毁灭

    辉煌的过去

    ___

    感受到作者对昔日圆明园的________及毁灭后的________之情。

    _____

    毁灭的经过

    【2】第二自然段画“ ”句子在文中起(       )的作用。

    A.总领全文

    B.点明中心

    C.承上启下

    【3】文中①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表达了作者自豪、赞叹之情。朗读时,可以(       

    A.语速稍慢,声调低沉

    B.语速宜缓,声调提高

    C.语速稍快,声调低沉

    【4】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的辉煌,这样写的目的是(       

    A.让大家了解当年的圆明园,从而喜欢祖国的名胜古迹。

    B.再现圆明园当年的美景,激起人们对圆明园的留恋。

    C.说明圆明园当年损失多么惨重,希望侵略者给予赔偿。

    D.把美的东西毁灭了,是一个悲剧,更能令读者痛心,从而唤起国人的自强。

    【5】雨果曾经在书信中写下:“法兰西帝国侵吞了一半宝物,现在,它居然无耻到这样的地步,还以所有者的身份把圆明园的这些美轮美奂的古代文物拿出来公开展览。”下面哪份资料印证了这一事实?写下你的感受。

    资料一: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马首铜像与其他11尊兽首钢像一同流失海外。马首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理念与设计风格,色彩深沉厚重,神态栩栩如生,毛发分毫毕现,历百年风雨而不锈蚀,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2007年9月,何鸿燊先生以高度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慨然出资6910万购得并捐献给国家文物局,结束了马首钢像160余年的离散漂泊。

    我认为资料(   )印证了这一事实,感受是:

    资料二:

    枫丹白露宫,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修建原因竟是为了存放抢自圆明园的文物。走进馆内仿佛进入了一个藏宝洞,上至天花板、吊灯,下至桌椅柜都是从图明园所抢之物。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属精品中的精品。据说这里存放着中国历代名画、瓷器、玉雕、香炉、宝石和金银器等有3万余件。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母亲从衣兜里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爬出地面来,蝙蝠不敢飞出来从黑暗的地方。(请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句子训练营。

    (1)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仿写句子)

    假如_______________,大自然将多么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啊!

    (2)大自然很单调。

    改为拟人句:  

    改为比喻句:  

    改为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展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无数人挺身而出,奔赴一线,大家团结一心,驱逐病魔。请以“厉害了,我的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赞美我们亲爱的祖国,赞美我们中华儿女,赞美在抗疫期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