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江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子 (suō健 (jiǎo )河bàn

    B.liè责 (qiǎn费 (jiǎo

    C.误 (dān酸 (xīn写 (téng

    D.路 (chà  tǐng) 苔xiǎn

  • 2、下面每组书名、人名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宋江  黄盖  施耐庵

    B. 《红楼梦》贾樟柯  贾宝玉  曹雪芹

    C. 《三国演义》刘备  晁盖  罗贯中

    D. 《西游记》孙悟空  白骨精  吴承恩

  • 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随意春芳(尽)

    B.碎乡心梦不成(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C.枫桥夜(停船靠岸)

    D.王孙自可留(指姓王的人的孙子)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辨字组词。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5、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__________聋 ②__________无味 ③得意__________

    ④迫不__________ ⑤人__________ ⑥千变__________

    (1)词语②的反义词是________

    (2)与⑤结构相同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 6、知识梳理。

    作者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的情景,赞颂了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__________

  • 7、填空。

    (1)①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默而识之,学而________,诲人_________

    ④吾尝终日___________,终夜_________,以思,无盖,不如____________

    (2)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读拼音,写汉字。

    bǎo _______āi _______伤  平wěn _______  sǎo _______子  步_______

    wǎn _______回  设zhì_______  huǎng _______言 安_______  xiē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快乐阅读。

    想念我的老师

      亲爱的老师,你还在我故乡那长着许多荔枝树的山村小学任教吗?你还在背着我故乡的小学生涉过那条湍急的小河吗?你的笑脸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引起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你走出师范学院的大门,毫不犹豫地踏进我们偏远的山村。你丝毫没有繁华城市小姐的娇气,吃苦耐劳,热爱教学,受到全村人的喜爱。

      那年你才十八岁,像大姐姐一样时刻关心着我们。我故乡有那么多的沟沟坎坎,有那么多的泥泞小路。在多风多雨的季节里,放学后,你总是送我们回家。你把裤腿卷得高高,光着脚丫,一个一个地背着我们蹚过那条脾气暴躁的小河。浪花溅到你的身上、脸上,雨水打湿你乌黑的头发,你却全然不顾。

      隔着小河,你向我们频频招手,反复叮咛:“路滑,慢点儿走,明早我来接你们……”你悦耳的声音被小河的波浪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灿烂的微笑像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一样美丽。

      如今,我已大学毕业,即将成为一名教师,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吃苦耐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本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①”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横线②”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文中的老师受到全村人的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全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联系短文内容,将结尾补充完整。

  • 10、阅读理解能力考查。

    慈母情深(节选)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真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只要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

    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1】文中画“       ”的句子反复出现的三个“我的母亲”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说“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主要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拓展阅读

    一诺千金

    秦文君

    (1)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里很穷。

    (2)我的为难的样子使他难堪。他低下头,说急用钱,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拒绝,只得把钱借给他。

    (3)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他竟然没有来上学。我整天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地总想哭上一通。

    (4)夜里快要睡觉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喊我,打开窗,只见站在窗外,满脸淌着汗,拳头紧紧攥着,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手,手心里像开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

    (5)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关同办成了一件事,让山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

    (6)后来,我从他的作文中知道,他当时借钱是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还钱,他天天夜里到北站下的早桥帮菜贩捡车。到了第五天清晨;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他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睡觉,本没想到一觉睡到天黑。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在夜色中穿行。

    (7)这是我和他唯一的一次交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这类字眼,总会想到他,(       )他身上有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精神。

    (8)据说他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记了那件事,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9)一诺千金看来只是一种作风,实在、牢靠,可它更是一种(庄重       郑重)地对待世界的精神。诚挚、严谨的人,为人处世自然磊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已经超出了准则的含义,而带着人类理想、精神和正气的光彩。

    (10)然而大千世界里,太多人随意许诺,却从不(兑现       实现)。他们似乎活得轻松。可惜,这种情景不会长久,一个人失信多了,他的诺言也就被当成戏言,大打折扣。且不说别人会怎样看轻他,就是他自己,那种无聊、倦怠也会渐渐袭上心头。

    (11)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等了好久,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见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守候。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声谢谢,他告诉我,他也是在等一个朋友。

    (12)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雨帘,天地间茫茫一片,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身边的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他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跳下另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纯净、充实,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

    (13)我最终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善。我失望而归,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些什么,但是,我什么也没说出口,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

    【1】在(9)(10)两段文字中,选出括号内运用正确的词语。

    【2】短文写了哪两个故事,请简练概括写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对待诺言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考:(9)(10)两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写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体会划线语句的含义。再找出一句这样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品读最后两段文字,试着做一处批注。

    【7】在(7)段括号内,填写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

  • 12、阅读理解

    解放自己的空间

    教育家陶行知多次告诫青少年:不要把自己关在笼子里,要学会解放自己的空间,努力到自然、到社会中去扩大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自己的空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在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多读课外书,会使课内的知识学得更好、更活。鲁迅曾多次号召广大青年:可以多看看本分以外的书,比如学理科的,可以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可以看看关于科学方面的书。他还认为: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多读书储存下丰富的知识,则可终身受益不尽。

    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课外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不断培养自己的特长爱好,以后可以把自己的爱好、特长发展成职业和事业。达尔文从小有搜集标本的爱好,这一爱好后来发展为专长,使他成了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

    走出校门,开阔视野,开辟学习的新天地。参观工厂、农村,观看画展、科技展览,可以获取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调查访问,接触和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游览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解放自己的空间,可以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有实力。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扩大(     博览(     陶冶(     提高(  

    2 分别画出第二、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3文中画线句是一个_________句。句中的采过许多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酿出蜜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叮在一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从中的收获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生命的一部分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如厕,如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见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同在家一样,躺在床上后也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当作一本书读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本有关中外历史知识的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我没有感到空虚和寂寞,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行途中,在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枕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页书呢?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出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不妨翻翻,发现某本书是“瞎糊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

    【1】作者建议我们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

    【2】第3自然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6自然段,你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请在文中找到并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首尾呼应的两句话是(       )(两个选项)

    A.我每天都离不开书。

    B.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C.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

    D.不可一日无书。

    【5】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我有一位________的母亲和一位_______的父亲。

    2两种声音是___________。它们像__________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转折

    B.表示解释

    C.表示递进

    D.表示声音的延长。

    4文中说“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其中,“这种爱的力量”是指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出文中画“——”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对“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持什么态度?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读文段,完成练习。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脊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1】本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内阅读。

    巩乃斯的马(节选)

    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集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裹挟,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喧嚣的大河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的词语。

    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倏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摘抄这个段落中的四字词语,并任选一个造句。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句,这样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语段,说一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综合实践。

    下面是小王在新华网搜索到的一条简讯。

    55岁的武汉人陈玉蓉患有重度脂肪肝,为了割肝救子,她从2010年2月18日开始,风雨无阻,每天暴走10公里,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青菜只用水煮,不放一点油。7个月下来,陈玉蓉走破了4双鞋,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几条裤子的腰围紧了又紧。最终她的体重由68公斤减至60公斤,脂肪肝消失,医生连称“简直是个奇迹”。

    【1】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

    【2】互联网上,大量网友为母子俩送上真情祝福。你想怎样祝福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我们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呢?

    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変。

    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変,至多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左右。过了40亿年左右后,太阳将逐漸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阅读,你觉得如何能让人类在地球上存在的更久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强化阅读。

    站着写的故事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1899——1961)的作品《老人与海》,于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自然、清新、精炼,对话极为简洁,素有“电报式”之称。

      有一次,一位记者问他:“你那简洁风格的秘诀是什么?”海明威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站着写。”

      这话并非虚夸,而完全是事实。海明威对自己这种与众不同的写作习惯解释道:“我站着写,而且是用一只脚站着,是为了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站着写比坐着写要艰苦得多,但其文字却精炼了。海明威认为这样是值得的。他的代表作之一《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先后修改了300多遍,才觉得满意。另一篇代表作《老人与海》,他反复读了将近200遍,读一遍修改一遍,最后才定稿付印。尽管他的作品誉满全球,但他仍谦虚地说:“我要学写作,当一个学徒,一直到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秘诀——(   )   简洁——(   )   虚夸——(   )

    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旅客正望着白杨出神。(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前赴后继的建设者们,为西部的再度辉煌,奉献着智慧和才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格起来。(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 21、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改为陈述句)

     

    2.我思考答案。(扩句)

  • 22、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按要求变换句式。

    (1)对于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

    改为肯定句:

    (2)谁能说这儿就不应该有个公园呢?

    改为陈述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展示。

    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请将你心爱的一件物品介绍给大家。要求:描写它的样子,能让同学们借助这些描写想象出它的外形;交代清楚你喜爱它原因,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