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从《祖父的园子》描写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B.在网上搜集资料,输入的关键词很重要。如,搜集汉字故事,只需要检索关键词“故事”就行了。
C.读古典名著的时候,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遇到一些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如《红楼春趣》中“剪子股儿、籰子”等词语,只要知道是与风筝有关的物品就行了。
D.学习《田忌赛马》《跳水》等课文,让我们懂得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应该先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办法去解决。
2、将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选项是( )
爷爷慈爱的目光 着我,几丝期许,几丝欣慰……我的心头泛起一阵暖意。
A.扫视
B.注视
C.审视
D.窥视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酬谢(chóu) 崩塌(tà) B.好歹(dǎi) 依偎(wèi)
C.执拗(liù) 牺牲(xī) D.泰山(tài) 珊瑚(shān)
4、知识梳理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将句中画线部分换成一个词语。
(1)我们要努力学习,按道理应当这样。______
(2)一声炮响,声音很大,震动了天地,我们赶紧捂住自己的耳朵。______
(3)他讲的这件事让人不容易相信。______
(4)杨靖宇虽然多处受伤,但是他还是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猛然起身向敌人射击。______
6、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无____之____ 怒目________ ____禽____兽
________堂皇 玲珑________ ____心____虑
(1)老师的这些教导,对我来说,将会是我人生中的________。
(2)这块美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________。
7、填写诗句
1.表达了诗人陆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辛辣地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的丑恶行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3.希望打破王朝束缚思想的局面,破格荐用人才,振兴国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8、美文积累。
那雪白的蓑毛,__________,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__________,减之一分则嫌短,____________________,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个粗瓷大碗
①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烈士用的,她那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②有一回,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挎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被通讯员戏称为“丢”了,一直想给她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③A赵一曼看着这个碗( )对通讯员说( )从哪里拿来的( )请你还到哪里去( )通讯员为难地说:“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呢!”
④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shèng chéng)了满满一大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这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的。部队虽然还有一点儿粮食,但得(děi dé)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有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端着这碗高粱米饭,望着面前的小通讯员,怎么忍心责备呢?B赵一曼趁人不防,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dǎo dào)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C炊事班的老李看到了,没(mò méi)有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⑤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呀,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哇!”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1】给第③自然段第一句话加上标点。
【2】用“ ”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本文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短文先讲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______________,再详细讲述了这个粗瓷大碗的______________。这样的写作顺序是________。
【4】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能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品质。读读文中ABC三个句子,完成练习。
(1)句子A运用了_______描写,我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B运用了_______描写,我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子C运用了_______描写,我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文中找出与最后一段画“﹏﹏”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抄写下来。你从赵一曼总是“丢”碗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材料一:2013年11月3日,中国奥委会正式致函国际奥委会,提名北京市为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城市。2014年3月14日,国际奥委会宣布:中国的北京和张家口、波兰的克拉科夫、挪威的奥斯陆、乌克兰的利沃夫、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五个城市正式申办2022年冬奥会。中途多个国家退出。2015年1月,北京冬奥申委和阿拉木图冬奥申委先后向国际奥委会提交2022年冬奥会申办报告。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在吉隆坡举行,投票选出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北京以44:40击败对手阿拉木图,赢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中文简称“北京冬奥会”。会徽是“冬梦”,吉祥物叫“冰墩墩”(见下图)。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张家口同为主办城市,也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之后第三次举办奥运赛事。北京将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材料二:北京2022冬奥会将提供由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方道路等多种交通设施组成的立体互补的交通服务。3个奥运村的设置使奥运村至竞赛场地、训练场馆的交通时间最小化,其中北京赛区在15分钟之内,延庆赛区在10分钟之内,张家口赛区在5分钟之内。赛区间来往也很方便,以铁路为例,从北京赛区到延庆赛区最快约30分钟,从延庆赛区到张家口赛区最快约40分钟。(有删改)
【1】最后竞争2022年冬奥会的城市是( )
A.北京 吉隆坡
B.北京 吉隆坡 阿拉木图
C.北京 阿拉木图
D.北京 克拉科夫 奥斯陆 利沃夫 阿拉木图
【2】根据阅读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北京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三次举办奥运会的城市。
B.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是“冬梦”,吉祥物叫“冰墩墩”,它是只憨态可掬的熊猫。
C.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举行。
D.北京冬奥会有由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方道路等多种交通设施组成的立体互补的交通服务。
【3】为了方便观众在赛区间来往,请根据材料二,把北京冬奥会的三个赛区(北京、延庆、张家口),分别填入下图的括号中,做成示意图。
( ) ( )
( )
【4】“冬奥文明,从我做起!”为迎接绿色奥运,你能为环保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请试着写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精卫填海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时代,有一个监管太阳接时东升西落的神,人们叫他炎帝。炎帝有个最宠爱的小女儿叫女娃,她从小就希望能和父亲一起到东海去看壮观的日出,可是父亲总是没有时间带地去。
有一天,女娃实在接捺(nà nài)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就独自一人来到了东海边。只见一轮朝阳从东海(pēn pèn)薄而出,在海面上洒下万道全光,女娃忍不住跳进水里欢快地游起来。不知不党,女姓就游到了大海深处,海面上突然狂风大作,黑浪滔天,把她卷入了深深的海底。
几天后,一只小鸟在女姓沉没的地方破浪而出。她长着长长的白喙,红红的脚爪,身披乌黑光亮的羽毛,头上戴着一顶漂亮的花羽冠(guān guàn),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人们就给她取名“精卫”。
精卫就是女娃的灵魂变成的,她痛恨无情的东海夺去了自己的生命,于是化作小鸟,发誓要填平东海。从此,她就住在布满荆棘的发鸠山上,每天天不亮就衔着小石子或者小树枝飞到东海上空,把它们投下去。
东海奔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就是千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坚定地回答:“不,我要填!哪怕是干上ー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将来还会夺去许多无的年轻生命!”
东海发怒了,咆哮着起一个又ー个巨浪扑向精卫,想把地吞没。但精卫拼尽全力在风浪中穿行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循环往复着,不断地衔来木石丢进东海。即使美丽的羽毛被折断,即使尖尖的硺被磨钝,即使纤细的脚爪变得越来粗糙(cān zào),精卫也从不停歇。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根据下面的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没有罪,没有过错。________
(2)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通过___________描写,突出表现了精卫填海的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故事中,与《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的主题最相近的一项是( )
A.水滴石穿
B.愚公移山
C.惊弓之鸟
D.坐井观天
【5】弱小的精卫为什么要填平东海?从中你体会到了精卫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从《精卫填海》这个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我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电影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 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1】文中画线处描写时间的词语连用,是为了表现巴迪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一个描写心情的词语是:__________。
【2】“我”为什么那么期盼父亲早点回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描写得更好?为什么?
(1)快到八点钟时,父亲推门而人。 (2)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本阅读。
林冲棒打洪教头
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一天午后,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了柴进庄上。
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忙叫庄客杀鸡宰羊,厚礼款待。席间庄客来报:“洪教头来了!”柴进说:“正好请洪教头一起来坐坐。”
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说:“这位是林教头。”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柴进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洪教头见他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棒,便越发要跟他交手。柴进说:“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月亮已经上来了,照得厅堂外面如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得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__ _气势汹汹,_____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1】给文中空缺部分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
A. 虽然……但…… B. 尽管……但是…… C. 即使……也……
【2】联系上下文,对词语理解正确的是( )
A. 发配:配送,送至约定的地方。
B. 非比他人:不能跟其他人比。
C. 依草附木:比喻依靠有势力的人。
【3】课文按________顺序,可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________,写林冲在发配沧州的途中来到柴进庄上;第二部分是________,写林冲到了柴进庄上,受到柴进的款待,碰巧洪教头来了,他向林冲挑战;第三部分是________,写月亮高照,在柴进庄上,林冲与洪教头比武洪教头比武;第四部分是________,洪教头败给了林冲,满面羞惭而去。( )
A. 事情的发展;故事的开始;故事的发展;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
B. 时间的发展;故事的开始;故事的发展;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
C. 事情的先后;故事的开始;故事的发展;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
【4】文章语言明快洗练,叙事写人,寥寥几笔,绘声绘色,神形逼肖。特别是生动刻画了林冲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形象和洪教头________、________的个性特点。( )
A. 自以为是、跋扈嚣张;武艺高强、忠直淳朴
B. 自以为是、武艺高强;忠直淳朴、跋扈嚣张
C. 武艺高强、忠直淳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
【5】根据课文判断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
A. 文章语言富有个性,运用语言与动作的对比,反映人物不同的性格。
B. 文中划线句子具体写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经过,是全文的高潮部分。
C. 从划线部分可以看出,洪教头盛气凌人,急不可待,要将林冲置于死地似的穷追猛打。而林冲只是“一横”、“一退”、“一扫”便轻松获胜。细致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洪教头狂躁的性格和林冲的沉稳、深藏不露、后发制人的特点。
14、阅读短文《太空“清洁工”(节选)》,完成题目,将答案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太空“清洁工”(节选)
①太空垃圾是些什么呢?它们有的是完成了任务就到了设计寿命极限的报废卫星,有的是发射失败、没能进入预定轨道的航天器,还有些是发射卫星的火箭残骸(hái)。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的控制,就像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横冲直撞,正常运行的航天器一旦碰上它们,立刻就会遭殃。太空垃圾的飞行速度很快,破坏力极大。而且因为外层空间空气稀薄,阻力很小,它们环绕地球飞行好多年也不会坠入大气层烧毁。
②有没有办法清除掉太空垃圾呢?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专门用来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卫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太空“清洁工”。太空“清洁工”的质量只有6千克,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别看它个儿不大,本领可不小。它装有4台摄像机,能搜索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一旦看到太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淘气包”,接着迫使太空垃圾和自己一起减速飞行,在重力的作用下降低高度,一起进入稠密的大气层,这时剧烈的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就会将它们一同烧毁。假如垃圾的体积太大,来不及在大气中完全烧毁,“清洁工”还能控制坠落地点,让它的残骸掉到沙漠或海洋中,既不会威胁空中的航天器,也不会给地上的人们带来麻烦。
③有了太空“清洁工”,外层空间会干净许多,航天器的运行也安全多了。现在的做法还只能让“清洁工”和太空垃圾“同归于尽”。虽然造价不算太贵,但是清理一件垃圾就得“牺牲”一个“清洁工”,还是不合算。科学家们下一步的目标是研制更高级的太空“清洁工”,使它能够在消灭掉一个太空垃圾后,再去寻找别的垃圾,多次完成清理工作。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太空“清洁工”指的是专门用来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卫星。 _____
(2)太空垃圾的飞行速度很快,破坏力不大。 _____
(3)目前太空“清洁工”造价不贵,清理一件垃圾只需一个“清洁工”,比较合算。 _____
(4)科学家们下一步的目标是研制更高级的太空“清洁工”,使它能够多次完成清理工作。 _____
【2】为什么要清除太空垃圾?请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 _____
【3】把从短文第二自然段中获得的有关太空“清洁工”工作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1)_____
(2)_____
【4】请你简单地赏析一下文中第一自然段画曲线的句子。 _____
【5】文中第二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_____
15、阅读门诊就诊流程图,完成练习。
【1】小明因为胃疼,来到医院治疗。他要挂号需要到( )
A.医技楼一楼
B.病房大楼
C.门诊一楼大厅
【2】医生检查后,建议小明做胃镜。医生开好检查单后,小明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
A.去做胃镜
B.去挂号收费处交检查费
C.取药
【3】小明应该去哪儿做胃镜?( )
A.医技楼二楼
B.病房大楼
C.门诊一楼
【4】小明做完胃镜后,需要去哪儿?( )
A.返回医师诊室诊断
B.取药
C.回家
【5】医生给小明开了处方,小明接下来需要做什么?( )
A.取药
B.去挂号收费处交医药费
C.回家
16、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
放风筝的孩子
阳春三月的一天,几朵白云在空中悠悠地飘着。我无意地向天空望了一眼,忽然我的视野中多了一样东西,飘来飘去,忽上忽下。我瞪大了眼睛,看清了——原来是一只粉红色的风筝,拖着长长的尾巴……
啊!这风筝给静静的天空带来了几丝生气,使天空变得更加迷人,更有诗情画意了。
放风筝的孩子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那悠悠的白云。他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喊着__风筝飞起来了__风筝飞起来了__风筝翱(áo)翔于蓝蓝的天空之中__牵动着我的心__
菜畦(qí)旁,我正看得入神,那风筝却忽然向下坠去。远处,那孩子正慢慢地拉回风筝线,风筝落地了,孩子呆呆地站着,看着前面的一畦菜苗。
天空又静了,连云儿也好像不高兴地徘(pái)徊(huái)着。真可惜,这醉人的景色,瞬间便消逝了。风筝在菜畦旁躺着,孩子却跑了……
一会儿,那孩子又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就像一朵白云悄悄地飘了过来,手中拿着菜苗,来到风筝坠落的地方,蹲下去,一双小手扒开松土,把菜苗栽上,噢,他刚才踩倒了几棵菜苗,从自家菜地移了几棵给补上。
云儿多么纯洁,就如同孩子的心。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朵朵云儿也似乎高兴地笑了……
【1】如果你不会读“那风筝却忽然向下坠去”中的“坠”字,可以用_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坠”字在字典中有四种解释:①落;②垂在下面;③因分量重而下垂;④垂在下面的东西。这句话中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2】给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他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喊着________风筝飞起来了________风筝飞起来了________风筝翱(áo)翔于蓝蓝的天空之中________牵动着我的心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①近义词:更加________ ②反义词:出现________
【4】仔细阅读短文,想一想放风筝的孩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或品质,然后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孩子 ________的孩子 ________的孩子
【5】为什么作者最后觉得天空变得越发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以下垃圾分类常识资料,完成习题。
材料一: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可以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可以实现垃圾减量, 可以优化人居环境。
材料二:垃圾分类的优点:
①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②实现垃圾减量,促进绿色发展。
③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文明水平。
材料三: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绿桶:厨余垃圾
蓝桶:可回收垃圾
红桶:有害垃圾
黄桶: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厨余垃圾: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其他垃圾: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材料四:根据《厦门市经济特区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如果乱扔或者混扔垃圾,将会对个人处以五十元到二百元的罚款,如果经过劝导拒不改正的,将会处以最高一千元的罚款;如果单位乱扔或混扔垃圾,那么将会对单位处以一万元到五万元的罚款,倘若单位拒不改正的,将会被处以最高二十万元的罚款。根据《办法》规定,如果因为垃圾不分类受到处罚的信息将会被纳入社会信用信息的平台,依法计入专门的信用档案。
【1】以下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程序正确的是( )
A.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B.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收集—分类处理
C.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分类运输
D.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投放
【2】以下关于垃圾分类的优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B.实现垃圾减量,促进绿色发展。
C.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文明水平。
D.进行个人罚款,提高财政收入。
【3】旧鞋子、旧衣服属于哪一类垃圾?( )
A.可回收垃圾
B.厨余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4】小明的奶奶经常不进行垃圾分类,经多次劝导拒不改正,根据材料四,可以对其处以( )
A.五十元到二百元的罚款。
B.最高一千元的罚款。
C.一万元到五万元的罚款
D.最高二十万元的罚款。
1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的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 ),脸上露出( )。……狼牙山上响起了( )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 )的声音!这声音( ),( )!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jūn ɡuī)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zhēnɡ zhènɡ)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1】这几段话选自作家_________的《_________》。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3】选文的第四自然段主要是( )描写,突出了母亲的形象。
A.外貌
B.语言
C.动作
D.环境
【4】“我”向母亲要钱买书,从“旁边的女人”与母亲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她们不同的态度,“旁边的女人”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母亲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
【5】从母亲四个“立刻”的行为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句话表现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判断下列句子的意思,对的打“√”,错的打“×”。
A.“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说明“我”买书不再单纯是对读书的渴望,更是对母亲的感恩和责任。( )
B.“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说明母亲不爱惜钱,随意乱放。( )
C.“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说明母亲脾气不好,一点小事就责骂“我”。( )
D.“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说明“我”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内心充满了感激和辛酸。( )
20、按要求写句子。
1.鲸的祖先后来才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缩句)
2.松鼠跑得飞快。(改为比喻句)
3.黄鹂的住宅难道不漂亮吗?(换一种说法,使句意不变)
21、读下面的句子,回想自己成长中类似的“第一次”,用一段话写下来。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照样子,把画面写具体。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百花开放,蝴蝶翩飞。
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任选一题进行习作。
(一)题目:我爱家乡
要求:内容要具体,运用本单元所学习到的表达感情的方法,来写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生活中有很多令人回味的东西,一个微不足道的事物可能会牵动一份真挚的情感,请以某种具体的事物为文题,写一篇表现人间真情的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