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汕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对句子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银粒儿一般的种子撒下去之后,天天有人俯着身子瞅着,盼着。可是大半个月过去了,竟没有丝毫动静,有人说种早了,有人说埋深了。正在大家议论纷纷之时,小芽儿破土而出了。

    A.小芽儿终于出土了。

    B.人们引论种子不发芽的原因。

    C.人们天天盼着种子发芽了。

    D.在人们的期盼中种子发芽了。

  • 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       

    A.七月十五

    B.八月十五

    C.正月十五

    D.六月十五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他读小学时就很重视外语学习。

    B.做眼保健操,可以防止眼睛不近视。

    C.同学们要认真答卷,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D.小虎把故事讲得那么引人注目,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课文综合回顾。

    (1)本文的作者是18世纪_____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_____,他用四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三十六卷的巨著《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本文语言生动传神,大量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_____

    ②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换毛时间及喜洁的生活特点,属于略写。_____

  • 5、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______  抵______   狭______   竟______   煮______

    ______  低______   峡______   竞______   著______

  • 7、拓展提升

    (1)“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作“_____”“ _____”,有“________”“________”之分。

    (2)“_________”是汉武帝建立起来的音乐官署,掌管朝会、祭时所用的音乐,兼采集民间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就将这个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称为“________”。

  • 8、形近字组词

    ( )   ( )     ( )   ( )     ( )

    ( )   ( )     绿( )   ( )     (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指尖上的父爱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小学老师。

    我刚学走路时,常被父亲的手指牵着。父亲只温柔地伸出一根食指让我抓住。抓着那手指,我总是感到很安全。倘若我抓不紧摔倒了,父亲仍只是伸着那根食指,等着我自己从地上爬起来。

    父亲A.书认真,对我尤其严格。批改我的作文时,他常把我叫到跟前,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总是威严地伸出一根食指,指到作文本上,戳(chuō)到我脑门上,让我紧张得直冒汗。后来父亲不教我了,我当时①庆幸地想,好在父亲只教了我一年。但如今,我也②庆幸地想,好在父亲教了我这一年。

    上了初中,我仿佛走出了父亲指尖的影响,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直到那年我参加高考,父亲送我到考点。独自走进校门十几步远,我觉得越来越紧张,猛然回头,只见校门口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有一根食指坚定地、有力量地伸出,那是父亲的招牌动作。我心里顿时就踏实了,转过头自信地向考场走去。

    大学的第一个寒假结束,那天寒风凛冽,呵气成霜,父亲送我到火车站。我挤上火车,在靠窗的一个座位坐下,离家远行,心里不免有些B.空落落的。忽听到车窗上传来“咚咚”的声音,原来是父亲在窗外用指尖敲着窗子。然后,他凑上前重重地哈了一口气,我看不见他那沧桑的脸,却看见了一个字——信。那是父亲用指尖在窗上写的。我明白,父亲是要我多往家里写信,我重重地点点头。

    从那以后,在风雨人生中,每当感到孤独和迷惘,我总会想起父亲的手指。它曾经在泥泞的道路上牵引着我,曾经在浩瀚的学海里指点过我,曾经在大考来临前帮我树立信心,曾经在旅途中敲响我的心窗。后来,当我也做了父亲,我才体会到,父亲给我的,绝不仅仅是一根手指的力量,而是全身心的爱,从指尖上传递过去,源源不断。

    【1】联系上下文,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A.(jiào jiāo)书 B.空落落(luò lào)的

    【2】短文中画“_____”的句子里有两个“庆幸”,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心境?

    ①庆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庆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围绕“指尖上的父爱”,作者回忆了四个场景,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其他两个场景。

    父亲用手指牵“我”走路——_______________——父亲送“我”参加高考——_______________

    【4】模仿短文最后一段画“ ”的句子,写一写。

    ______的爱,曾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渡河少年

    ①一条清澈的小河,一条泊在岸边的渡船。

    ②我立在船头,一身蓝色的衣服倒映在水里。船身开始晃动,船老大拿着一根竹篙上来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圆脸少年站在河埂上朝老人大声问:“老爹,没钱能上船吗?”老人正在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没钱坐什么船?笑话!”只见竹篙一点,小船离岸而去。

    ③孩子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站在岸上。忽然,他把衣裳一脱,连同书包擎在手中,“哧溜”一下滑进了河里。

    ④秋风秋水,他受得了吗?一股同情的潮水从我心上漫过,想喊,没喊出声。那孩子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摆地向河当中游去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撑船的老汉愣愣地望着,忽然大叫:“孩子,上船,快上船!”

    ⑤孩子好像没听见。船撑到孩子跟前,孩子使劲把头别过去。

    ⑥“上船吧——别冻坏了。”老人似乎在哀求,“钱一分也不要。”

    ⑦孩子还是不理他,依然向前划。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孩子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衫像五彩的花瓣,黄黄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

    ⑧终于到了对岸,他泥鳅一般蹿上了堤埂。阳光在他的脊背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他把衣裳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的跑了。河边的沙滩上,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条无限延长的省略号。

    ⑨后来,我打听到了,那孩子考取了对岸的中学,那天是开学的头一天。

    ⑩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过河,只要赶上学生上学放学,总会看到那个圆脸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

    【1】请在第④自然段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文中“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第①—⑧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表达最确切的是(       

    A.老汉让少年坐船过河,少年不愿意。

    B.少年没钱坐船,遭到老汉的拒绝,脱衣向河对岸游去,后来,老汉免费让他坐船,他倔强地游到了对岸。

    C.老汉让少年坐船过河,少年就坐船过了河。

    【4】“好一朵开在浪花中的奇葩!好一个倔强的少年!”插在短文第(       )自然段的前面最合适。

    A.⑥

    B.⑧

    C.⑨

    【5】这个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有力气,就能解决问题。

    B.人生的启蒙教练很重要。

    C.面对困难的态度决定你的人生道路。

    【6】短文中的哪个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这个场景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gān  gàn)的数(shǔ shù)目不可计数(shǔ shù)。枝干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cù sù)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绿叶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sì shì)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chàn càn)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这个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

    【2】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标出。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茂盛——_______ 颤动——_______

    【4】枝干的数目为什么不可计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如何理解“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活学活用,填成语。

    (1)读了《迷人的张家界》我仿佛(   ),完全陶醉在奇山秀水之中了。

    (2)演奏会上,音乐   ,听众一片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3)奶奶摇着蒲扇,   地给我讲起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4)田老师将小诗编成   的故事,事隔多年,我仍然  

    (5)     是说培养人才不容易,也是长久之计。

     

  • 13、课外阅读。

    公园的一角

    我们踏着石级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

    假山上有崎岖小路,有悬崖峭壁,有精致的楼阁和小巧玲珑的凉亭。假山上还有四个小喷水管,欢乐地喷着水花。秋风阵阵,水花随风飘洒而下,迷迷蒙蒙,像是给假山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景色迷人,就像仙境一般。

    池中各色各样的金鱼鼓着一双双大眼睛,自由自在,有时潜入水草中,有时浮游到水面上,好像在听我们快乐的歌声。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蓝天白云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鞭炮花像节目的礼花,在祝贺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发达兴旺。

    在喷水池的四周,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榕树、木棉、银槐等。这些绿树、红花映衬着假山喷泉,真是美丽极了。

    【1】在文中用“——”画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2】解释词语。 

    崎岖: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问题: 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面的故事,完成下列各题。   

    【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__________》,选自名著《_________》,其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原著中小说情节,以上情节排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③

    C.③②①⑤④

  • 15、课外阅读。

    农夫在地里同时种了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第一棵树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个枝干,积蓄力量,默默地盘算着怎样完善自身,向上生长。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凝聚起来,开始盘算着开花结果。

    第二年春天一到,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而另一棵树刚吐出嫩叶,便迫不及待地挤出花蕾。

    第一棵树目标明确,忍耐力强,很快就长得身材茁壮。另一棵树每年都要开花结果,刚开始着实让农夫吃了一惊,非常欣赏它。但由于这棵树还未成熟,便承担开花结果的责任,累的弯了腰,结的果实也是酸涩难吃,还时常招来一群孩子石头的袭击。更有甚者,孩子会攀上它那赢弱的身体,在掠夺果子的同时,也损伤着它的自尊心和肢体。

    时光飞转,终于有一天,那棵久不开花的壮树轻松地吐出花蕾。由于养分充足、枝干强壮,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而此时那棵急于开花结果的树却成了枯木。农夫诧异地叹了口气,将那棵瘦小的枯木砍下,烧火用了。

    ——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1】读句子,用“——”标出你认为需要重读强调的词语。

    A.第二年春天一到,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而另一棵树刚吐出嫩叶,便迫不及待地挤出花蕾。

    B.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2】第一棵树的目标是什么?另一棵树的目标是什么?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表明第一棵树身材茁壮的原因的句子。用“ ”画出表明另一棵树身体羸弱的原因的句子。

    【4】另一棵树的最终命运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如此令人叹息的结局?______________

    【5】下面哪个成语形容第一棵树最贴切?(  )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量力而行

    C.厚积薄发

    D.事实胜于雄辩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A.同一块地里,同时种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结局不一定相同。

    B.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C.积累不够,就急于表现,只能是昙花一现,甚至会给自身带来伤害;而谦虚忍耐、善于积累、水到渠成的人则会长久地享受成功的喜悦。

    【7】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

    小名

    也许我的出生和水有关,于是外公给我起的小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森儿、森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于是,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来了,家里的小客厅里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莱端上餐桌时,同学们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连声称谢,打开蛋糕盒,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水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咦?原来你叫森儿呀,挺好玩的名字!”同学们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刷”地红到了耳根。

    晩上临睡前,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不耐烦地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别叫我的小名!”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分别的那一天,爸爸妈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喋喋不休地叮嘱我,妈妈则沉默着,表情显得很是伤感。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安慰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一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紧跑着,挥动起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短文围绕“小名”主要写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梳理“我”的心理和妈妈的表情变化,将表格补充完整。

    A.短文主要抓住了母亲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刻画母亲的形象。

    B.第1自然段中,“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在文中起铺垫作用;第3自然段中,“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在文中起过渡作用。

    C.“咦?原来你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同学们的话中带着对“我”的嘲笑和讽刺。

    【3】短文末尾“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中的“什么东西”,你认为指的是什么呢?运用“猛撞”一词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消防安全图片,完成练习。

    1.打开消防栓箱外盖。

    2.用快速接头连接出水枪与水带。

    3.取出水带,向火场方向展开。

    4.开启出水阀,水枪对准火源喷射。

    5.使用消防栓灭火器需注意确定火场电源已切断

    管理规定

    一、管理责任人每月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二、确保消防设施功能完好、干净、整洁、标识清楚。

    三、严禁消防设施前堆放物品。

    【1】上面的材料重点介绍了消防栓的哪些知识?(       

    A.消防栓

    B.使用方法

    C.管理规定

    D.使用方法和管理规定

    【2】对消防栓使用方法的概括,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A.开盖——展开——连接——对准喷射

    B.开盖——连接——展开——对准喷射

    C.连接——开盖——展开——对准喷射

    D.展开——开盖——连接——对准喷射

    【3】按规定,对消防栓的检查、维护时间,正确的一项是(       

    A.每日

    B.每周

    C.每月

    D.每年

  • 18、阅读片段。

    慈母情深

    母亲掏衣兜,掏出①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讨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他们吃,他们穿,他们上学,还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②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③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分别写出文中3处标注曲线部分细节描写所蕴含的意思。

    _____

    _____

    _____

    【2】旁边女工的喊话中,反复使用“供”,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和感情?

    __________

    【3】谈谈对“应该是个大人了”的认识。

    __________

    【4】不改变意思,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

    老藤椅

    金波

    婷在帮妈妈清理杂物的时候,扔掉了那把老藤椅。

    它真的太老了。那是外祖母用了很久很久的老家具。

    婷在刚有了记忆的时候,就记住了家里有这么一把老藤椅。她还记得外祖母坐在椅子上,婷坐在她的怀里,听她用浓重的乡音讲故事、唱歌谣。

    外祖母去世后,它成了妈妈的专座。

    在以后的日子里,婷从小学升入中学,老藤椅修了一次又一次,妈妈修得很认真,用布条儿缠,用线绳儿绑。

    前年夏天,老藤椅老得发出了吱吱扭扭的叹息声,妈妈请来了一位老工匠,他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拆掉了那些布条儿、线绳儿,换上了新的藤条儿。老藤椅精神焕发了。

    真没想到,老工匠索要的修理费,几乎可以再买一把新藤椅。但是,妈妈二话没说,慷慨解囊。

    那一夜,妈妈坐在老藤椅上,安详地读书、看电视。爸爸说,看妈妈那表情,比买了新沙发还高兴。

    婷到过许多同学的家,他们的家具都在不断更新。这几年,婷的家也换了新颜。可是,她总是觉得这把老藤椅与这些新家具不协调,就像在一座座美轮美奂的新楼群里,还藏着一所旧房子。

    今天家里大扫除、大清理。婷趁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自作主张地把老藤椅扔掉了。

    现在,妈妈知道了女儿擅自扔掉了她的老藤椅,竟急得不知所措,她都来不及发脾气,就跑到楼下的垃圾站去找。

    啊,她看见邻居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把老藤椅搬到树荫下,正坐在椅子上看一本画报。小女孩见婷的妈妈走到她面前,微笑着看着她。小女孩说:“坐在这老藤椅上,就像奶奶抱着我。”婷的妈妈听了小女孩的话,笑得很甜。

    此刻,婷已站在妈妈身边,也听到了小女孩的话。她忽然感悟到了妈妈为什么如此珍爱这把老藤椅。

    那天,婷把老藤椅擦拭干净,帮妈妈搬回了家。

    【1】“慷慨解囊”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老藤椅真的太老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列出两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婷在对老藤椅“老”的理解

    婷在的做法

    起初

    ______

    _______

    后来

    ________

    ______

    【4】请认真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前文,谈谈本文结尾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周瑜对鲁肃说:“诸葛亮自己说三天造十万支箭,我可没逼他!”(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拉着我的手,一边走一边叮嘱:“在学校要好好读书,放假了记得回来看看奶奶啊!”(从下面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用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比赛落选       焦急地等人        被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画里有我们的五彩缤纷;童年是一块美味的巧克力,里面有我们儿时的甜蜜;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样子,补充句子。)

  • 21、句子训练营。

    (1)照样子,写句子。

    例:我(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我( )遇到了( )诱惑。

    我( )读着( )书。

    (2) 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以后会在别的地方钓到鱼。  我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加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李阿姨激动地对小莉说:“你是我的骄傲!”(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30分)

    写一些你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事,从点滴的小事中体会一下他们对你的爱,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语句通顺,书写工整。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