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民不了生 津津有味
B.政通人和 振天动地 同心协力 理所当然
C.人影绰绰 负荆请罪 诗情画意 美中不足
D.清波漾漾 相依为命 太平胜世 天南海北
2、下列( )暗喻了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3、将“臣”字的第二笔是( )
A.? B.| C.? D.一
4、用“续”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1.小蚂蚁找到许多食物,(______________)搬回家。
2.阴雨连绵的天气(_____________)了半个月。
3.从树林中(____________)地传来了优美的琴声。
4.我们虽然取得了市运会的团体冠军,但是还要(___________)努力。
5.李红(__________)三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5、字正腔圆,看拼音写词语。
hóu lóng shuāi jiāo chuán shāo qīng tíng
( ) ( ) ( ) ( )
dù jì cù yōng jùn mǎ nián líng
( ) ( ) ( ) ( )
6、比一比,再组词。
幸( ) 舀( ) 莹( ) 斜( ) 绑( )
辛( ) 滔( ) 萤( ) 叙( ) 邦( )
7、按原文《开国大典》填空。
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________,河上并排架着________;再北面是________,城墙中央高高耸起________。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________。在一横一竖相交点南面的广场中,挺立着一根22米高的________。
8、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最恰当的量词,要求不重复
一(______)种子 一(______)明 月 一(______)果树
一(______)土地 一(______)斜阳 一(______)巨响
9、课内阅读。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乌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这段文字出自______的《鸟的天堂》,属于(动态、静态)描写。(用“√”标出)
【2】大自然的变化也会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请你以“日落即景”,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知识回顾与练习。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 靠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shǔ shù)。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cù zù)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fèng féng)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这段话选自____,作者是____。
【2】“缝”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再查____画,____结构。“缝”的解释有:①接合的地方②缝隙、裂缝③喻言行中出现的漏洞、差错。其中“天衣无缝”的“缝”字意应选____。
【3】我会在文段中括号内用“√”选出正确读音和词语。
【4】选文作者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入手,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作者是按照____的顺序来观察。
【5】你从划线句子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松鼠(节选)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松鼠是怎样搭窝的?按下面要求做题。
(1)在文中用“○”圈出描写松鼠搭窝动作的词语。
(2)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松鼠 、 的特点。
【2】你认为松鼠的窝有什么特点?请找出关键词写在下面。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句子,和本段比较一下,体会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效率大比拼。
关于桥梁,你知道多少呢?按照结构做基本分类,桥梁可以分为四种: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第一种是梁桥,它是桥梁家族当中兄弟最多的,因为它受力的结构特别简单,又经济耐用,所以很实用。第二种就是拱桥,拱桥可以说是桥梁家族当中的颜值担当,因为它的曲线特别优美,很多诗词歌赋都以拱桥作为背景。第三种桥梁是斜拉桥,它可以说是桥梁家族当中的劳模,它特别刚劲有力,跨度也很大,能够实现更大障碍的跨越。第四种就是悬索桥,它可以说是桥梁家族当中的老大哥,性格比较内敛,深沉稳重。桥梁家族当中,四种桥梁都有各自的特点,其实,各种千变万化的桥梁都是由这四种桥梁结构演变而来的。这四种桥梁类型结构,无论哪一种,在世界上排名前十的桥梁当中,我国都能占6到7个席位,这是很不容易的,是所有中国桥梁工程师努力的结果。不过,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由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的转变过程当中,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和探索空间。
【1】材料约400字,你的阅读时间约为____分钟。
【2】读这段话的时候,你一眼看到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阅读时你圈画了哪些关键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 陆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旺盛 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从鸟的大小、鸟的___、鸟的___三方面写了鸟喧闹的景象。我们从中感受到鸟儿们在这里生活得___。
【4】用“ ”画出文中具体写“我”的眼睛应接不暇的句子。
14、课外美文欣赏。
伯牙和子期
伯牙把子期请到船上,两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说:“我为你弹一首曲子听好吗?”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听。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道:“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
伯牙与子期约定,待周游完毕要前往他家去拜访他。一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听闻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生死之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悲痛欲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中 是 的知音,文中是怎么体现的,用“ ”画出来。
【3】人们常用伯牙摔琴的故事来感叹( )
A.曲高和寡
B.高山流水
C.知音难觅
【4】伯牙为什么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地 震
地震是地壳的震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震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震动最早的部位。大地震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
地球的结构就像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 ”—地核;中间是“ ”—地幔;外层是“ ”—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 、 、 ,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千米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的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1)选择相应的词语填充在文中第2自然段前三个横线上。
蛋清 蛋黄 蛋壳
(2)请将“错位”、“变形”、“断裂”三个词恰当地填充在第2自然段后三个横线上里。
(3)请你根据第3自然段的相关内容,说说什么叫“震级”。
(4)雅安大地震,使许多同胞失去了生命,国人无不为之哀痛。请你试着把下面的挽联补充完整。
九州山河凝血泪,________。
16、锁匠选徒弟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1】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人们帮他物色徒弟。________
A. 物体的颜色。 B. 按照一定的标准寻找和挑选。
【2】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________
A. 分不开。 B. 不解决。 C. 不明白。
【3】打开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自的表现是:大徒弟________ , 可见他________:二徒弟________ , 可见他________。
【4】在技术上谁更高一些?老锁匠选二徒弟接班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老锁匠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后,你想对大徒弟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鼾声》,完成习题。
鼾声
①因公因私,我已经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几乎忘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
②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 )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
③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长里短,窗外夜色已深。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④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⑤我拦住他笑着说:“爸,我是你的儿子,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⑥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⑦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⑧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⑨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我就装作打鼾,打得既急又重,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⑩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⑪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把被子盖好。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1】我一刻不停往故乡赶的原因是哪一项?( )
A.身在异地的我,多年没有回家,突然想故乡想家了。
B.得知父亲每天在村口等待“我”回来,“我”感动又内疚。
C.突然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回家乡办理相关手续。
D.家乡发展得很好,回家乡看看有什么投资机会。
【2】第二自然段中填入括号里最合适的是哪一项?( )
A.风雨兼程
B.火急火燎
C.风尘仆仆
D.红光满面
【3】分别概括出一件父亲体贴儿子、儿子体贴父亲的事情。(每件事不超过20个字)
父:__________________
子:__________________
【4】读“——”的细节描写,从三个“轻轻地”写出了父亲的什么样子?你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为什么以“鼾声”为题?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文回放。(6分)
转眼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①你是怎样理解画“”句子的?
②句中的“鱼”加上双引号是因为。根据你的理解,“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19、阅读。
成长的桥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的巷口碰上母亲,她说:“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的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于是没有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仙人掌又火上烧油,落地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以为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甲)、掺杂着心疼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的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乙)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全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心神非常不安定:________________。
(2)头顶青天,脚踏大地,形容高大,气概豪迈: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现人物心情的需要,甲、乙两处应填入恰当的词语是什么?
甲处( );乙处( )。
【3】文章题目是“成长的桥”,读了本文,你认为“成长的桥”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5】文中“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你认为“我”是真的摔开了窍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假如生命可以移植
(2)缩句。
①在创造文字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
②人类正迈进科学利用海洋资源的无限广阔的天地。
(3)清洁的空气的确有益于人们的健康。(改成反问句,句意不变)
(4)大海为人类奉献出了这么多,怎能不让人类感激呢?(改成陈述句,句意不变)
(5)如果有一天,我们从邮差手里收到一个包裹,解开一看,没有别的,只是死鸟死老鼠这些东西,我们唯有连声叫怪,猜想是哪一个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谁知道在古代,这样一包东西却是一封严厉的信。(你能说一说这封严厉的信会是什么内容吗?)
21、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梅花,有什么稀罕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
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
1.一个头发全白、臂弯里夹着一叠琴谱的老教师被小姑娘扶了出来。
_____________
2.闰土用短棒支起一个很大的竹匾。
______
23、习作展示台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带给我们很多很多……请你从读过的书籍中选择一本推荐给大家。题目自拟,重点写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推荐理由可以写一点,也可以写几点。注意分段写。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如,内容新奇有趣,语言优美生动,情节曲折离奇,人物个性鲜明,思想给人启迪……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4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