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泰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攻无不(克:攻下据点,战胜) B.神怡(旷:心境开阔)

    C.默而之(识:认识) D.万马齐究可哀(喑:沉默)

  • 2、下列文章归类不妥的一项( )

    A.《村晚》《游子吟》《从军行》《牧场之国》

    B.《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

    C.《牛郎织女》《田螺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八仙过海》

    D.《太阳》《松鼠》《鲸》《只有一个地球》

  •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讯期  赶集  胁调 理直气壮

    B.唯独  懒惰  俗语 理所当然

    C.平衡  访友  间隔  攻无不克

    D.联结   召集  机智   战无不胜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综合实践与积累。

    (1)小明不知道如何阅读课外书,老师对他说:“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读得多了,你写作文的时候就能像杜甫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

    (2)王沙最近读书不认真,成绩下降很快,请你用一句名言来劝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精彩回顾。

    (1)读诗感情意。读古诗能感受“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的母爱,感受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的喜悦,还能感受王之涣“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的离别之情。

    (2)五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带领我们走进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请分别写出《西游记》、《三国演义》中你熟悉的两个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敬重君子,因为他们重道义: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做人不要做小人,因为____________,必自毙。

    (4)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___________。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杨氏之子很聪明,假如来者是“黄君平”,请你猜猜他会怎样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课文回顾。

    ①天空还是一片________,很浅很浅的。转眼间,________的地方出现了一道________。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________________地望着那里。

    ②胡杨,是我平生所见________________的树。胡杨生下来________________,死后________________,倒下去________________。

  • 7、理解句子含义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句子运用_______的手法,将__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写桂花树的样子比不上梅树,这是欲扬先抑,目的是突出下文中桂花树的____________

  • 8、读句子,解释加点的字词,再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浣女:___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故园:__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

    3.随意春芳王孙自可留。

    歇:_____________ 王孙:___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

    4.月落乌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

    啼:___________ 眠:__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理解

    黄鹤楼送别(片断)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jié ji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   )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yǐn yìn)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   )。”

    1选出括号中正确的拼音和字形,用“√”标出来。

    2我从________”“________”“我的兄长和老师等词句体会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3用自己的话说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浩然为什么要引用王勃的诗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诗句,是为了在李白面前显示自己的知识丰富。

    B. 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诗句,是想告诉李白: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但是友谊长存,如同这长江波涛一样滚滚东流,永远不会因为分别而中止、断绝。

    5从选文中,你感受到了孟浩然和李白之间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落花生》节选,回答问题。

    《落花生》

    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chù chǔ)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zhá zhà)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pián biàn)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lù lǜ)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和“√”标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______  爱慕——______  

    分辨——______  体面——______

    【3】选文中,父亲把花生和____________相比,是要说明_______

  • 11、   银杏

    ①银杏有非常古老悠久的历史。早在2.7亿年前,它就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经过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通。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植物界的恐龙”。到了第三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只有少量的银杏侥幸生存下来,它们成了植物界中的稀世之物,科学家心目中的“植物活化石”。

    ②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在一般情况下,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1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③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此晚的结果年龄,一定要有很长的寿命才能适应。一点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目前发现的最“长寿”的一棵银态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北坡的定林寺中,据说已有4000多岁了,到今天还果实累累。

    ④那么,银杏为什么这样长寿呢?专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都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根系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还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还有一个导致银杏长寿的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这是因为银杏体内含有一种叫乙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菌杀虫作用,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1为什么称银杏是“植物界的恐龙(  )

    A.银杏长得跟恐龙一样大。 B.银杏存活的时间和恐龙一样长。

    C.银杏和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通。 D.银杏和恐龙一样灭绝了。

    2第三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列数字 B.打比方 列数字 C.打比方 作比较 D.作比较 举例子

    3本篇短文介绍了银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结合短文概括出银杏树长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第一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中的“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美文阅读。

    儿童诗

    ①我一直认定乡村老家六岁的女孩子毛豆是一位诗人。也许,很多在田野上月亮下长大的乡村孩子都是天生的儿童诗人,他们的诗歌灵性来自于青草上的露珠、蝴蝶翅膀扇起的风、蝉声里的阳光以及飞成一团小雾似的蜜蜂。

    ②我记得每到秋天,毛豆母亲总在)稻谷。母亲簸啊簸啊,毛豆就在一边看,我也在一边看,简单的农活劳作常常让我入神,劳动是一种仁慈、博爱或美感,真是神奇极了。在掀动的簸箕(j~)里,好稻谷与)稻谷立马分成不同的阵营,好谷子沉甸甸地往后聚集,秕谷子则轻飘飘的最后就从簸箕口吹落下来,在那里形成一个秕稻谷的瀑布。毛豆凑得很近地看着,突然对母亲说:“妈,你簸一簸人吧,这样就能分得清好人和坏人。”她的话让我很是震惊。

    ③又一次,毛豆和我女儿陶舒天在外面疯玩了一整天,晚上我罚舒天在家做作业,毛豆在一边看,她没有做作业的概念,看着舒天姐姐痛苦万分的模样她非常着急,盼望这个漫长的夜晚快快过去。看见母亲在一边缝衣服,她嘀咕dī gū)着:“白天那么短,肯定是妈妈用剪刀剪的;晚上又那么长,是我妈妈把好几个晚上用针线缝在一块儿了。”

    ④毛豆发表这样的口头诗歌是经常的、随意的。春天的午后,我们来到池塘畔,看到树上的桑sh-n)红艳艳的,毛豆悄悄告诉陶舒天:桑葚一颗颗滴进池塘里,它要将鲤鱼喂成一个穿红dōu)肚的孩子;青桃子开始长毛,它要变成一个男孩子的脑袋;小蝌蚪是拼音字母,让青蛙日夜背诵。你看,只要分行排列,这不就是和顾城差不多的童话诗么?

    ⑤昨天我刚刚起床,毛豆就和陶舒天在开满繁花的桃树下跳起花房子,这是我童年最常玩的一种乡间游戏,她们用木块在地上划起了大方格子,乡下女孩子灵巧的脚就这样带着小木块在画满花朵的方格里跳跃。女儿在城市里从来没有玩过这种游戏,她就在一旁看毛豆熟练地安排,毛豆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一格里画上桃花,一格里画上雪花,我们两个人,就用木块儿跳花房;你把木片踢到雪花上,我把木片踢到桃花上,你一脚跳出了冬天,我一脚跳进了春天——我就站在窗口听着,感受着纯净的诗意像春风捎着桃花吹进来,一直吹上我心头。

    ⑥远处可见一湾青草河滩,滩头上放着一只又大又丑的草篮子,里面睡着一把带花的青草,还有半月型的镰刀,两只灰鹭鸶lù sī)飞起来,细长的瘦腿像断了似的,飞到天上就成了两朵风筝。风筝下,更多的乡村孩子欢叫着从草滩上跑过来,我希望他们都来跳花房,最好也都能像毛豆这样,完全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吟出童话诗来。孩子们的眼光与成年人完全不同,我认定他们是一群诗人,当然没有作家协会给他们发会员证,也不会有报刊来发表这些儿童诗,他们的诗歌创作完全是即兴式的,口头发表后就交给麦苗上的清风、树梢上的明月和青草上碎银一样的露水。

    【1】联系上下文,说说“看见母亲在一边缝衣服,她嘀咕着”一句中“嘀咕”的意思。

    嘀咕:__________

    【2】文中写了四个场景中毛豆口头发表的“小诗”。请按照概括第一个场景的方法,分别用一个简练的动词概括另外三个场景。

    稻谷      ___作业      ___桑葚      ___花房子

    【3】根据短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填空。

    看妈妈簸稻谷,毛豆请求“__________”,那是孩子心中的“真”;心疼姐姐被罚,毛豆感慨“________________”,那是孩子心中的“善”;和姐姐玩游戏,毛豆解释“_________________”,那是孩子心中的“美”……毛豆用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纯真世界。

    【4】下列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透过毛豆的语言,“我”感受到毛豆对生活的热爱,她那灵动的语言就是口头的诗歌。

    B.听着毛豆的语言,“我”感受到毛豆说话语调的轻柔,带给人一种舒服的内心感受。

    C.听着毛豆的语言,“我”感受到毛豆拥有一颗诗意的童心,而这样的童心可以点亮和温暖人生。

    【5】这篇短文表达的主题是(       )。

    A.儿童具有惊人的想象力,儿童眼中的世界充满诗意。

    B.儿童对很多事情一知半解,经常张冠李戴,说话颠三倒四。

    C.孩子们说话天真,信口说出的话也是诗。

    【6】美好的诗意根植于生活,请你仿照短文中毛豆的语言特点也写一句儿童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快乐阅读吧。

    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

    到了拉萨,不去布达拉宫,那就等于到了北京不去天安门,不去登长城。今天,我们参观了神奇壮观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由红山南麓奠基,缘山而上,依势迭砌,从平地直达山顶,(jǐ  jī)乎占了(shǔ shù)座玛布山,布达拉宫殿宇巍峨,金碧辉煌。高大宽敞的殿堂墙上绘有各种色彩鲜艳的壁画,室内陈设有几十万个用金、银、铜、玉和檀香木等雕铸的大小(fú fó)像,造型生动。集中体现了藏族人民高度的建筑成就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宫城占地41公顷,包括四大部分:红山之上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其中红宫为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也是须弥佛土和宇宙中心的象征;白宫合抱于红宫外侧,是历代达赖的宫殿、大经堂、噶厦政府机构和僧官学校等,达赖的寝宫位于白宫最高处,又称日光殿;龙王潭为布达拉宫的后园,方圆3公里,中为湖,湖中小岛上建有龙王宫和大象房等;在布达拉宫脚下,其中安置有噶厦政府的监狱、印经所、(zuò  zuō)坊、马厩,周围是宫墙和碉堡。站在红山脚下,可以看到布达拉宫的整体布局,由下到上分别是、白宫和红宫,充分体现了(zànɡ cánɡ)传佛教中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说,通过建筑布局艺术的对比、夸张和渲染,表现了佛法的神威,令人在千年之下,仍望之而生对天国佛境的凛遵之感……

    (1)/画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第一自然段说明了

    (3)第3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宫城的四部分:______、______、_____ __和_________。

    (4)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来熟悉这座神圣的殿堂?

     

     

  • 14、阅读课文片断,回答后面的问题。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饱览( )

    【2】写出选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用较大篇幅描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理解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1选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两个“树”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十年的时间可以培育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可以培养一个人才。

    B.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3联系全文可以看出,老师是一个________的老师,学生是一个________的学生。(填四字词语)

    4“________”的句子跟课文的题目师恩难忘有什么关系?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练习。

    扁豆花

    院里的扁豆花开了。瞧那花瓣儿小小的,并且蜷曲着,就像小姑娘裙上的蝴蝶边,颜色是那种很少见却很惹人爱的淡紫色。花开得不多,但这儿一丛丛,那儿簇(cù  chù)簇,像星星似的散在绿叶中,不仔细看,竟很难发现。其间也还零星地结出几只深紫色的扁豆,形状是弯弯的,很有点儿像小船或天边的月牙儿。更多只长出嫩芽,那么娇娇的,很是惹人怜爱。让人禁不住(惊叹  惊讶)生命的伟大。我们剛出生时,也不是这个可怜样儿吗?所有生命在降临或消失时的节拍都是相同的。

    走入院中,缓缓上前近看,发现那即将长成的扁豆的顶端竟连着些萎谢的扁豆花。那本来就已很淡的颜色,此刻就像经水洗过很多遍似的,褪得不见痕迹,甚至是憔悴、贏弱的。轻轻一碰,她竟飖悠悠地落下来,落下来,融进了泥土里。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她是否曾经有过那样鲜艳的色泽和丰美的生命?可她确实有过,因为所有的生命都必须从丰美走向凋(diāo  tiáo)零。只不过,她比别人走得更急了点。为了结出果实,为了果实的丰茂,她(情愿  自愿)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我弯下身,拾起脚边的一朵扁豆花,轻轻地托入掌心,借着直射而来的暖暖的阳光静静端详她。隐隐地,鼻子有些发酸。然后,眼前便一片模糊,泪光中,叠印在我眼前的是母亲那和善、慈蔼的面容。

    我,喜爱扁豆花!

    1请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拼音或词语下打“√”。

    2短文写了哪几种扁豆花?(

    A.盛开的扁豆花和深紫色的扁豆。

    B.院里的扁豆花、萎谢的扁豆花和脚边的扁豆花。

    C.盛开的扁豆花和萎谢的扁豆花。

    D.深紫色的扁豆花和浅紫色的扁豆花。

    3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的是______的扁豆花,由画“   ”的句子可以让人想起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理解。

    诉说母亲(节选)

    ①记不清我妈妈对我说过多少话,但有几句话却会记一辈子。

    ②“享福不用学,吃苦得学啊!”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妈对我这样说。那时候,和当时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家庭一样,我家六口人散落在四个地方,只有我与两个弟弟留在哈尔滨上学。幸好姥爷赶来,这个家才算有了一个大人,我半懂事不懂事的,就开始帮助姥爷持家了。

    ③当时,家里的一切对外联络都由我担当。写信给天各一方的爸爸、妈妈、姐姐,寄信、寄邮包、发挂号信都是那时学会的。记得姐姐那时信里常写着:给我寄点补丁来吧。我每每对着这样的信发愁,我拿什么寄给她呢?弟弟的裤子还没有补丁呢!那时布票多珍贵啊!布票、棉花票、线票、粮票、 油票、肉票、豆腐票、糖票……都小心地放进抽屉里。我熟知那种种票证的用法,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精打细算。

    ④妈妈偶尔回家看到我给弟弟补的裤子上补丁摞补丁,她说:“享福不用学,吃苦得学啊!”其实,当我还是小女孩时,我就已经跟妈妈学了。妈妈曾拿来两块布,剪上三角口子,绷上方补丁、圆补丁、大扣子、小扣子,让我和姐姐学着做针线活儿,像完成作业一样让她检查。那时我没想到玩一样学的本事,到过苦日子时用上了。

    ⑤后来我想,假如当时妈妈说:“可怜的孩子!”我也许会哭,为自己,为弟弟;而妈妈说:“得去学吃苦。”我就不以为苦是苦了,而是受了一种鼓励,去学我该学的,甚至以苦为乐。于是,我补衣服的针脚越发细密了,还学会了做棉衣棉裤、缝手套、纳鞋底、绣花。我很有兴致地在书包上绣上红字:为人民服务。还在枕头上绣上菊花,叫作:战地黄花分外香。

    ⑥苦日子把“物尽其用”四个字深深地烙在我的行为里。衣服褪色了,染一染;短了,接一接;实在太破不能穿了,也不能扔,用来扎拖布。直到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新式拖布,但我仍喜欢自己扎拖布,扎好了,抖落抖落那整齐的旧布条,仍能体会到一种快意,一种成就感。

    ⑦妈妈的话让我学会吃苦,学会一种积极实际的生活态度,确实让我受用一生。

    (选文有删改)

    【1】“享福不用学,吃苦得学啊!”对母亲说的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表现出母亲的坚强,表明她首先能在艰苦的生活中乐观无畏。

    B.这句话是母亲告诉儿女要学会吃苦,学会享福。

    C.这句话是母亲对儿女最好的教育,事实也证明让儿女受用终身。

    D.这句话教会了作者如何去面对生活中各种挫折与磨难,成了她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使她能够在平凡小事中不断获得满足。

    【2】填空。

    (1)文章第④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作者描写母亲的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下面这两句话,写出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我熟知那种种票证的用法,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精打细算。

    (2)我很有兴致地在书包上绣上红字:为人民服务。还在枕头上绣上菊花,叫作:战地黄花分外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全文,你一定有所感悟,请把你的感悟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外阅读。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东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了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校吧!”

    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了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1】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

    【2】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画线句子表现母亲_______品质;她将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_______

    【4】第八自然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__________

    【5】文章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思念、感恩、离别”这三个词语分别形容三次不同的流泪:第一次流的是__________的泪;第二次流的是__________的泪;第三次流的是__________的泪。

    【6】第十二自然段,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联系全文,当时母亲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可怜天下父母心”,读了这篇短文,相信你定有不少感触。你有什么话对文中母亲说,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

    从天气预报说起

    讲话是很有讲究的,它除了表达意义外,还要追求语言的色彩、形象、感情,让它又动听,又有味道,还有格调品位。 就拿天气来说吧,人们见了面,往往寒暄几句,太平常了。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将个人情感融入天气的倾向,或大风起兮云飞扬,或寒风萧萧兮易水,很自然,天气对人产生了感染力,语言也总是带情感的。

    由此,我们想到天天都听的天气预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天气预报节目的语言艺术,节目主持人的播讲逐渐走向人性化、艺术化之路。紧凑之中有松驰,平淡之中见突兀,那些老生常谈变得生动诙谐,使人听天气预报的同时,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

    让我们对一些国家的天气预报闲话一番。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预报结果,但愿能吸到您所期望的空气。” “现在我们拥有可爱的天气,愿您珍视它。这样的开头结尾渗透着人的情感,折射出一种关爱的光泽,使人一听就被吸引住了。 从今天起将进入北风刺骨的寒冷天气,作为预报人员,真该说声对不起素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著称的日本气象预报员也能以如此亲切的表达方式,道出预报人员对寒来暑往的责任感,短短一句话,就将他和观众融合在一起了

    我们盼了很久,它终于要来了,带着人们的欣喜来了,它就是雨……爱玩耍的孩子们又可以到雨中踩水花了。 这位塞内加尔预报员的话,与 朱自清先生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呼之欲出地表现了人们在久旱之后,看到甘霖忽然从天而降的喜悦心情。这个节目曾获得第二届世界气象电视节大奖。

    “11月是阴沉昏暗的代名词,它紧随着夏季的最后一丝炎热而来,又在冬日的严寒 之前离去。这位比利时播讲人是主持了30多年气象节目的老者。这种有如格言般的漫谈,使观众好像在阅读内涵丰富的书籍,同时也吻合他的身份。

    明天,雨带将离我们而去,接着我们见到的将是寒流的面孔。 英国预报员这种拟人化的描述,活灵活现地使观众感受到天气变化的节奏。这比明天雨带将向偏东方向移动,另外有一股冷空气,其前锋已经移到……”一类平铺直叙的话,要形象得多,有趣得多。

    周末天气的格局将是:晴朗而寒冷。风很冷,就像是从冬天拷贝来的一样。读来如简洁的一句话新闻,又像报刊的通栏标题,醒目而不失准确,对风的描述,更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

    您不要担心,我们会像往常一样密切注视东南部的暴风雨。美国预报员这句亲切的话语,表现了一种热情而又细致的服务态度。也许,这些有色彩、有温度的语言,已超越了天气变化的本身,它的感染力也大大超越了那些枯燥的套话术语。

    可见,语言是一门艺术。精彩的讲话,优秀的文章,就是组织得很精当的一串语言。平日,只要我们多留心、多学习、多积累、多练习,就会使自己的语言丰富、生动起来。

    1】用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语言是一门艺术。(  )的讲话,优秀的文章,就是组织得很(  )的一串语言。

    2)王师傅( )雕琢艺术,他花费了毕生的(  )研究制作的大型雕塑。

    2】作者列举了哪些国家的天气预报语言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妈妈对我说:你好好养病吧,我已经向你的老师请假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读下面的句子,写出主要意思。

    (1)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根据要求写句子。

    (1)用恰当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2处标点符号错误,2个错别字,2处语病)

    表妹今年十岁。是四年级小学学生。她成绩不措,年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她扎着两个羊角辩,说:“这有什么了不起”。

    ______

    (2)下面是对湖水的静态描写,请你及时对其进行动态描写。

    那碧蓝色的湖水真像华丽的锦缎,朵朵白云倒映在水中是俏丽的花纹,周围的树木已把苍翠的身影映入水中。

    忽然一阵风吹过,________

    (3)读下面语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写自己想法的,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妈妈真勤劳。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地作着贡献,写写你身边这样的人。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