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表达了诗人高洁、自信品格的一项是( )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2、下列和王维《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写景物的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入睡了。
B.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静寂。
C.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会再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橙树顶上轻轻吹过,那片片花瓣撒落到水面上,一阵阵芳香淡淡袭来。
D.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3、下列词语中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完好无缺 完璧归赵
B.战无不胜 风景名胜
C.无价之宝. 默而识之
D.理直气壮 直把杭州作汴州
4、从《推敲》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贾岛是一个 的人,韩愈是一个 的人。
5、选词填空 。
注视 凝视 俯视
(1)我们一口气登上了山顶,( )山下了辽阔的大地,顿觉得心旷神怡。
(2)人们深情地( )着天安门城楼,久久不愿离去。
(3)他经常呆呆地站在江边,( )对岸的小塔,仿佛又沉浸在往事之中。
勉励 奖励 激励
(4)雷锋精神( )我们奋勇向前。
(5)这次运动会,学校( )我们一幅球拍。
(6)詹天佑经常( )工作人员,工作必须精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6、 在括号里填关联词语。
(1)我们( )掌握事物的规律,( )能把事情做好。
(2)我们( )能看到这样的景色,( )地球是圆的。
(3)( )把敌人引进埋伏圈,游击队( )能把敌人消灭。
(4)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变化,并( )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 )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颜色的变化。
7、结合语境,读拼音,写好每一个汉字。
祁县昌源河湿地公园是一个令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的好地方。那些依水而建的tíng tái lóu gé( ),那些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不论走到哪里,都让你心情倍感xián yì( )。
8、给下面的标下划线的字注音。
( ) ( ) ( ) ( )
徘 徊 狡诈 匪徒
( ) ( ) ( ) ( )
匣子 警惕 肋下 车厢
9、阅读短文。
晏子使楚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你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把,怕犯了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也只好陪着笑。
【1】对选文中楚王的话“难道齐国没人了吗?”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楚王不了解齐国,觉得齐国没有人。
B.楚王想了解齐国到底有多少人。
C.楚王嘲笑齐国没有人才。
D.楚王嘲笑晏子无能,借此取笑齐国。
【2】文中画“﹏﹏﹏”的句子可以用哪个成语来表示?把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
A. 挥汗如雨 B.摩肩接踵 C. 联袂成云
【3】晏子语言的精妙在于( )
A.贬低对方,抬高自己。
B.贬低自己,承认无能。
C.将计就计,贬低对方。
【4】读了选文,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们的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含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忍心叫我撤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习难找?”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做了一会儿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尖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吁吁,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浸温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用左手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您。”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努力挣来的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您的。“他对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们家门口,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以后还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见,跟电视上那些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手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1】“履”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首,再查____画。“履”在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①鞋;②踩;③脚步。其中“西装革履”的“履”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2】“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这句话中“刁难”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者母亲。”这句话中“怔”的意思是__________,乞丐为什么征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一个神态描写的句子,用“”画出 一个外貌描写的句子。
【5】母亲为什么不直接对那个可怜的乞丐给予施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从文中感受到母亲哪些高贵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入厕,入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还是带出来的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基本最提神的书,出差时也同在家里一样,躺到床上后必然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但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书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权且当作一本书么?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就此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行途中,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榻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行书呢?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情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作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作为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无防翻翻,发现某本书不怎么样,“疯得很”“瞎糊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构成状况与人生面临抉择态势的道理。有的社会上普遍认为是坏的书,出于好奇心,我们总想拿来读读,其实只要不让逆反心理把我们的思绪推向混乱与偏颇,在好奇心驱使下把那样的书拿来翻翻也无大碍,绝大多数读过一定数量好书的人会自然而然地排拒那些坏书的影响。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理智与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以后,书应是人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
【1】给短文加上一个好听的名字。
【2】“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句话包括了哪几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与“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相呼应的句子。
【4】读书有什么益处?作者认为,读书应该读什么样的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如何有选择地阅读书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晖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但是,他没有看到。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说:“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鞋?”
“啊……对呀。”
“要付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您给两块钱得了。”
军人把两块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大个子怎么没来?”
“他……上前线去了。”说完,军人转身就走。
“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忙喊道,“鞋子,鞋!”
军人止住了脚步,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说完,军人迈开大步走了。
【1】文中“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中的“他”指的是_____,文中虽然没有对“他”进行描写,但通过____和____的对话,写出了“他’’_______的精神品质。
【2】听了瘦瘦的军人的话,小鞋匠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你根据内容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 )你们要像花生,它( )不好看,( )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宝贵(____) 羡慕(_____) 辨别(____)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4】父亲拿花生和苹果、桃子、石榴对比,突出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文中的父亲借花生,告诉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这样的写法叫_______________。
【6】你希望自己做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简单道理
1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可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2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即系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了人间。
3有另外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张泽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4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悠长的启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恩赐——(_______) 意味悠长——(___________)
【2】结合短文,对词语理解有误的是( )
A. 硕大:高大,肥大。
B.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C. 恩赐:指帝王赏赐臣下。
【3】文中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是( )
A. 第二自然段第1、2两句。
B. 第二自然段的第3-5句。
C. 第四自然段的第1句。
【4】“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 )
A. 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B.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
C.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5】下面对短文理解正确的是( ) (多选)
A. 文中的长者是一个善良、博学,懂得许多哲学道理的人。
B. 短文叙述了不同的分别得到鱼竿和鱼之后的不同做法和不同结局。
C. 文中的“两个饥饿的人”懂得互相团结,互相帮助,最后共同努力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15、课内赏析苑。
黄鹤楼送别(片断)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文中标下划线字。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用“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词语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3】用“________”画出文中表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思的句子。
【4】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轩。
雪的功能
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 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②专家推算, 10 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 相当于 1. 2 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 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 无能耗的 “雪能源” 正在北半球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 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 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 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 在某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 6 层空调住宅楼, 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 但该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 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 2 米。一间雪库可积存 100 吨, 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③除了制冷以外, 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 即使攥成雪团, 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 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 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 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 可滤除 90% 以上的甲醛等有害成分。
④雪水, 经过蒸发后会重新凝结, 成为冰状水。它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它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 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 尤其对于轻患者, 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 可不用其他药物, 45 天就能痊愈。常用雪水洗澡, 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促进血液循环, 减少疾病。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研究表明, 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 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 每天饮 12 杯雪水, 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 能防治动脉硬化症。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 随着年龄的增长, 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 从而加速人的衰老, 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 可以延年益寿。
⑤目前已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表明, 户外 4 米高的雪堆, 盖上 30 厘米厚的木屑、树叶等,到 8 月份仍可保持 2. 5 米高度。同样方法, 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 按照高 25 米, 边长 100 米规模堆放, 可存雪 20 万立方米左右, 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 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 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1】对于本文的说明对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雪 B. 雪的特点 C. 雪的优点 D. 雪的功能
【2】本文介绍了 “雪”的哪些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围绕 “雪水”, 用一句话对第④段划线部分的句子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理解和分析, 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 雪内部的微孔结构可保持足够空间, 甲醛等有害成分可滤除 90% 左右。
B. 雪水对人体有奇妙的保健作用, 对所有患者都有很好效果。
C. 目前已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表明, 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 按照高 25 米, 边长 100 米规模堆放, 可存雪 20 万立方米左右, 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 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
D. 随着年龄增长, 人体内冰结构水日益不足, 加速人的衰老。俄罗斯医学专家认为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有好处, 可延年益寿。
17、阅读一非连续性文本
主持人大赛
材料一[节目简介]
中文名称 | 2019主持人大赛 | 首播时间 | 2019年10月26日 |
国家/地区 | 中国 | 播出频道 | CCTV--1 |
类型 | 电视大赛节目 | 播出时间 | 每周六晚20:00 |
主持人 | 撒贝宁 | 在线播放平台 | 央视网 |
点评嘉宾 | 康辉、董卿 | 每集长度 | 约90分钟 |
制作公司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 播出状态 | 已完结 |
新闻类冠军 | 邹韵 | 文艺类冠军 | 蔡紫 |
材料二[节目特色]
节目设置“专业十大众”的评审制度。为了保证观众参与的广泛性、普遍性和代表性,大赛引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大众评审”。拥有仿真3D形象的400位线上大众评审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他们可以同时参与节目,与17位专业评审共同评价打分。
材料三[各方声音]
《2019主持人大赛》让观众见识了一场“神仙打架”。无论选手、评委还是点评嘉宾,都代表了当今中国主持界的最高水准。央视大赛向来干净利索,不玩满屏的花字,没完没了的重复闪回。
——《北京晚报》
《2019主持人大赛》体现出观众对高品质电视内容的强烈需求。观众更想看到没有“注水”,摒弃煽情,展示真才实学的“硬核”节目。当观众为选手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得分而揪心时,主持人对精准时间和精准表达严格把控的职业特性,得以“不说自明”地印刻在观众脑海之中,展现出了媒体人的专业风采。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材料四[收视情况]
期数 | 播出日期 | CSM59城收视情况 | CSM全国网收视情 | ||||
收视率% | 排名 | 市场份额 | 收视率% | 排名 | 市场份额% | ||
第一期 | 2009.10.26 | 1.050 | 3 | 3.830 | 0.82 | 3 | 3.36 |
第二期 | 2019.11.09 | 1.166 | 2 | 4.268 | 0.96 | 2 | 3.93 |
第三期 | 2019.11.16 | 1.186 | 2 | 4.310 | 0.95 | 1 | 3.86 |
【1】以下哪位是本次比赛的点评嘉宾( )
A.康辉
B.撒贝宁
C.邹韵
D.蔡紫
【2】小黄同学想了解与该大赛相关的一些观众评价及专业新闻报道,她应重点阅读哪一份材料( )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D.上网搜索
【3】以下哪位同学能在电视上看到《2019主持人大赛》( )
A.小陈10月19日星期六20:00收看CCTV-1
B.小王10月26日星期六08:00收看CCTV-1
C.小许11月7日星期二20:00收看CCTV-1
D.小吴11月14日星期六20:00收看CCTV-1
【4】根据材料四的收视排名变化情况,可以得出以下哪一个结论( )
A.《主持人大赛》这个节目到第三期才得到认可。
B.电视台对这个节目的投入越来越大。
C.观众越来越喜欢收看这个节目。
D.这个节目是CCTV最好的节目。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本的一项是( )
A.《主持人大赛》的制作公司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B.节目的评审制度是17位专业评审和400位现场大众评审。
C.《北京晚报》和《中国新闻出版广播报》都对该节目有较高的评价。
D.《主持人大赛》收视率趋于稳定。
【6】李七月是本次比赛第三期文艺类的5号选手,专业评审团给她打的平均分为96.700,位列第二名。因此,有人认为,李七月最终在本期文艺类比赛中会获得第二名。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结合文本信息和材料三的各方声音,向你的家人简要介绍《2019主持人大赛》,说说这是一档怎样的电视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现代文阅读
虎鲸
虎鲸属于齿鲸类,是鲸类中较小的一种。它最长不过10米,体重7-8吨。雌的略小一些,有6米-8米。游泳时,雄鲸高达1.8米的背鳍突出于水面上,颇像一种古代武器——“戟”。虎鲸因此而另有“逆戟鲸”的别名。
虎鲸的口很大,上、下颌各有二十几枚10厘米-13厘米长的锐利牙齿,大嘴一张,尖齿毕露,显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虎鲸身体强壮,行动敏捷。凭着它每小时55公里、在追捕猎物时还可加快一倍的游泳速度,不管海洋中什么动物,只要被它发现就难逃虎口,小到鱼虾海鸟,大到鲨鱼海象,甚至大型鲸类都是它经常捕食的对象。它的胃口之大令人惊骇,有人曾在一头长7米的虎鲸胃里发现13只海豚、14只海豹;还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头只海狗崽子。据推测,虎鲸每天的摄食量至少要占其体重的4%,就是说,一只8吨重的虎鲸每天要吃0.32吨重的食物。
奇妙的是如此凶残的虎鲸竟是鲸类王国中的“语言大师”。研究发明,虎鲸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而且不同声音具有不同的含义。生活在不同海区里的虎鲸,甚至不同的虎鲸群,它们使用的语言单调有程度不同的差异,类似人类的方言,所以研究人员称它为“虎鲸方言”。有时候,某一海区出现大量的鱼群,虎鲸群从四面八方赶来觅食。它们叫声却互不相同。研究人员推测,虎鲸之间可以通过“语言”交谈,至于它们是怎样听懂对方的“方言”的,是否也像人类一样配有翻译,至今还是个不解之谜。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锐利——________ 敏捷——________
凶残——________ 惊骇——________
【2】“据推测,虎鲸每天的摄食量至少要占其体重的4%,就是说,一只8吨重的虎鲸每天要吃0.32吨重的食物。”这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短文中还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种说明方法来介绍自己的书包。
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吃瓜子(节选)
丰子恺
发明吃瓜子的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天オ!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消闲”法。其所以最有效者,为了它具备三个条:一、吃不厌;二、吃不饱;三、要剥売。
俗语形容瓜子吃不厌,叫作“勿完勿歌”。它有一种非甜非咸的香味,能引逗人不断地要吃。想再吃一粒不吃了,但是嚼完吞下之后,口中余香不绝,不由你不伸手向盆中或纸包里去摸。我们吃东西,凡一味甜的,或一味咸的,往往易于吃厌。只有非甜非咸的,可以久吃不厌。瓜子的百吃不厌,便是为此。有一位老于应酬的朋友告诉我一段吃瓜子的趣话:说他已养成了见瓜子就吃的习惯。有一次同了朋友到戏馆里看戏,坐定之后,看见茶壶的旁边放着一包打开的瓜子,便随手向包里掏取几粒,一面咬着,一面看戏。咬完了再取,取了再咬。如是数次,发现邻席的不相识的观剧者也来掏取,方才想起了这包瓜子的所有权。低声问他的朋友:“这包瓜子是你买来的吗?”那朋友说“不”,他才知道刚才是擅吃了人家的东西,便向邻座的人道歉。邻座的人很漂亮,付之一笑,索性正式地把瓜子用来请客了。由此可知瓜子这样东西,对中国人有非常的吸引力,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了瓜子就吃。
俗语形容瓜子吃不饱,叫作“吃三日三夜,长个屎尖头”。因为这东西分量微小,无论如何也吃不饱,连吃三日三夜,也不过多排泄一粒屎尖头。为消闲计,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倘分量大了,一吃就饱,时间就无法消磨。这与赈(zhèn)饥的粮食目的完全相反。赈饥的粮食求其吃得饱,消闲的粮食求其吃不饱。最好只尝滋味而不吞物质。最好越吃越饿,像罗马亡国之前所流行的“吐剂”一样,则开筵大嚼,醉饱之后,咬一下瓜子可以再来开筵大嚼,一直把时间消磨下去。
要剥壳也是消闲食品的一个必要条件。倘没有売,吃起来太便当,容易饱,时间就不能多多消磨了。一定要剥,而且剥的技术要有声有色,使它不像一种苦エ,而像一种游戏,方才适合于有闲阶级的生活,可让他们愉快地把时间消磨下去。
具足以上三个利于消磨时间的条件的,在世间一切食物之中,想来想去,只有瓜子。所以我说发明吃瓜子的人是了不起的天才。而能尽量地享用瓜子的中国人,在消闲一道上,真是了不起的积极的实行家!试看粮食店、南货店里的瓜子的畅销,试看茶楼、酒店、家庭中满地的瓜子壳,便可想见中国人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消磨去的时间,每年统计起来为数一定可惊。
我本来见瓜子害怕,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
【1】瓜子吃不厌的原因是( )
A.瓜子的营养成分高
B.瓜子有一种非甜非咸的香味
C.吃瓜子有益人体健康
D.可以消磨时光
【2】第2自然段中作者插入叙述“朋友说的吃瓜子的趣话”的目的是( )
A.强调作者的朋友喜欢吃瓜子
B.说明作者的朋友诚实
C.说明邻座的人大方
D.说明瓜子对国人的吸引力
【3】文章的结构属于( )
A.总——分——总
B.分——总
C.并列
D.递进
【4】“最好越吃越饿,像罗马亡国之前所流行的“吐剂”一样……”句中的“亡国”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6】“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作者更加害怕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20、缩句
①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②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痛击追上来的敌人
21、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②这样的玻璃其实早已问世了。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2)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改成肯定句)
(3)杰奎琳是一个美丽的小天使。(用加点字仿写比喻句)
(4)晏子身材矮小。晏子能言善辩,很有口才。(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23、语言表达
普季克在妈妈奋不顾身地保护下,“猫口脱险”,它此时会想些什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展开合理想象,写下来吧?